复核线索被移送,贾专家欲再次猛龙过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贤读乱书 Author 沙漠荻花
情人节这天,贾老师收到了红颜知己的祝福
作者 | 沙漠荻花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诸葛亮对贾老师的忠告)
(一)
这几天,贾老师真是在煎熬中度过。特别是看了小说《被移送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后,更加寝食难安。
生态环境部的这份移送函,就像是一个刚扔出去的重磅炸弹,虽然还没有到爆炸的时候,但老贾感觉自己早晚会被炸到。
那天晚上关机(调成飞行模式)后,贾老师一直不敢开机,愁眉苦脸的,一筹莫展。难道一世英名就要这样毁掉了吗?
更让他郁闷的是,这件事情竟然上了央视,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老贾不敢多想,因为一想到涉嫌犯罪的时候,他就浑身哆嗦,这可不光是名誉问题,还有可能失去自由并留下案底。
老贾顿时觉得生不逢时。要是早几年就开窍多好,那时环评报告多简单,而且又没有技术复核。
那时的专家也纯粹,写报告的工程师也用心。比如老贾自己做项目就会去现场数车流量。
想了半天,老贾把能怪的都怪了一遍。他怪环科院的领导,更怪自己。赚钱的黄金时候,不去做业务,却在研究什么模型。
如果那时有魄力,改制时和师弟一样出去做老板,恐怕早就发家致富了。现在说不定可以潇洒地开着豪车,打打麻将,混混文艺圈啥的。
(二)
虽然老贾与环科院师弟有些不愉快,但他还是要感谢师弟的,毕竟师弟负责业务早一些,老贾从师弟那里学到了不少套路。
尽管自己是环境工程博士,江湖事也懂得不少,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刚出道时若没师弟引路,怕也是要摸索很久,会走不少弯路。
老贾转型金牌专家后,对技术追求的动力越来越小了。与当初做交通项目而数车流量,做化工项目而工程分析锱铢必较的劲头相比,金牌专家简直就是吃老本。
这也难怪。无论是建设单位、评价单位、评估中心,还是审批部门,无不对专家前呼后拥、恭敬有加呢。
有时候贾老师甚至有一种幻觉,感觉就是专家在审批项目,报告是否通过就在专家的一念之间。
专家也是混圈子的,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圈子文化”。要不然怎么贾圣遇到盛甲,谁都不服谁呢。
贾老师有时候想,做专家真的是不难,评到副高就有了入库资格,评审的机会总是有的。
当专家就像男人出轨,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假如开始时在评审会上,实在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不妨先做个滥竽充数或人云亦云的初级专家。
刚做专家,老贾发言就是把别的专家的意见复述一遍。等到下一个评审会的时候,前面刚学习到意见就可以用了,谓之“现学现卖”。
久而久之就摸清楚了评审的套路,不管提的意见对不对,也不管报告写没写,反正“完善、核实、细化”是一个通用准则,全国范围内,屡试不爽。
(三)
现代人几乎离不开通讯设备,也离不开信息和资讯的。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平均6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
手机接不到电话了,由于WIFI不稳定,老贾就用电脑登陆了微信。他没想到,微信顷刻间收到很多同行的“问候”。老贾更加郁闷了。
正当他要退出微信的时候,大学同学小青发来了祝福:“贾老师,情人节快乐吆”。
贾圣心头一热,感觉有股暖流在体内涌动。
贾老师这个称呼是有来历的。当年读书时贾圣学习成绩实在太好了,同学们有问题都要请教他,没有他不会的。
久而久之,同学们就叫他贾老师,从高中到大学、研究生都是这样。尤其小青这么叫他,他感到特别地满足和自豪。
贾老师大学的时候暗恋过小青,奈何小青家境优渥,他自忖与她不是同一个阶级,故不敢表白。反而小青却不在意,和贾老师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这让贾老师矛盾了很久很久,最终他还是觉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彼此做红颜知己是最好的。
所谓舍得,就是舍弃掉一部分,得到了更大的部分。
(四)
贾老师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小青的祝福了。想当年上大学的时候,他和小青做了很久的同桌,上课一起涂过鸦、传过小纸条,下课贾老师给小青补课。
大学毕业后,老贾选择去西北攻读环境工程硕博连读研究生,而小青选择了法律硕士。
读研期间,老贾和小青几乎天天联系,分享彼此的喜悦和烦恼。直到老贾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夫人,才刻意减少与小青的主动联系。
但是老贾知道,他把那份牵挂放在了自己内心深处。
工作之后,老贾结婚生子,与小青除了过年的时候发个拜年短信,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
人就是这样,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新朋友,而又有很多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慢慢就老朋友就变成了往事。
真正能做到“结识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很难。毕竟人是活在当下,要为当下的事情忙碌,江湖中各种爱恨情仇、勾心斗角自不必说。
(五)
小青发来的祝福信息,勾起了贾老师美好的往事回忆。
若在平时,贾老师一定和小青好好叙叙旧,共同追忆一下青葱岁月,顺便打个情骂个俏啥的。只是今天这件事,让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贾老师只是礼貌性地回复了小青一句:“亲(青),你也节日快乐”。
小青对老贾是在太了解了,就这么一句话,她似乎就感觉到了老贾的情绪低落,便谑问道:“贾圣同学,你今天是不是跪搓衣板了”?顺便发了一个拥抱的表情。
这句玩笑话让贾老师瞬间找回了当初无话不谈的感觉,他随后发了一个大哭的表情过去。
发完一瞬间,老贾突然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小青今天联系自己,简直就是上帝派来拯救自己的。
小青读了法律硕士,是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啊!
他马上拨通了小青的电话,把自己运作那个项目的详细过程、环评报告的评审、审批过程和今天环境部移送函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六)
听完贾老师的这一番叙述,小青挂断了电话,她认真查阅了资料,与同行商议半天后,才拨通了回电,从法律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小青告诉贾老师,针对他运作的那份环评报告,肯定是当时出资质的环评单位和签字的环评工程师负责。
如果他当时与资质公司签署了合同,那便要受合同法的约束,依照双方当时约定的权利和义务,来判定连带责任。
如果没有书面合约,那在法律层面上,从报告编制者的角度分析,幕后运作者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贾老师的心情放松了不少。幸亏自己当时运作的那个项目,没有和资质单位签署任何合同。
想想环评混乱的时候,多少资质单位疯狂卖资质,只想着去赚快钱,从来没有想过责任问题。贾老师真是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到时那些掮客或中介,拿了钱又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小青又追问了一句:“我的贾老师,你是不是也做过专家”?
贾老师说:“我是省级专家,评审过几百个项目”。
贾老师有点莫名其妙,自己是金牌专家(组长),就连小青也知道了?难道自己运作的这个项目和专家也有关系?
小青说:“做专家要慎重,要认真把关,签字就意味着负责任”。
(七)
和小青打完电话,贾老师内心真是矛盾啊。虽然这个项目自己没有签字,没有合同,基本上不用负责任。
但是谁知道主管部门怎么去调查呢。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啊。
毕竟自己还是那个项目的评审专家成员,若是专家也负相应的责任,还是罪责难逃。
从报告编制者的角度,或单纯凭良心讲,贾圣希望环评专家要负起审核责任。
然而仅从个人身份看,自己是省级专家,参加了多那么多场的评审会,难保一个都没问题,如果但凡报告复核发现问题,自己都要负责任,能吃得消么?
贾老师细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想到专家的责任,细思极恐。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贾老师突然对专家这一职业有点敬畏起来了。他想,早晚有一天,专家的责任会被“核实、细化”的。
想不了那么多了。无论从幕后运作者还是评审专家的角度,老贾决定提前介入,仔细研究被移送线索的那个项目的环评报告,研究专家意见和评估意见,做到心中有数。
老贾又想起来了,他运作的那个项目是省重点项目,目前已建成,正在调试中,还未正式投产,未造成严重后果。
再说了,省重点项目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政府领导都开会研究,这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挡箭牌。
只是老贾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经过专家把关、技术评估的报告,复核还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
环评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
不同的部门、专家、评估中心,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都会不同。
统一审批尺度和原则更是很重要,但是这个尺度和原则最终还是要人去理解的,不同的人就可以做出不同的理解。
(八)
老贾痛定思痛,决定整理好资料亲赴中原,会同环评单位共同处理这件事。
他要先去项目现场,详细搞清楚项目的建设情况。
然后再去本次移送的调查机构,通过蒙总找盛甲处长帮忙从中斡旋,搞清楚主管部门调查的重点和思路。
盛甲老处长虽已退体,但仍有余热,只是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帮自己这个忙?毕竟上次的评审不太愉快。
老贾知道,现在不是考虑面子问题的时候。同行总是被称为冤家,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首”。
权衡再三,他拨通了盛甲处长的电话……
END。
来源 | 贤读乱书 编辑 | 君君.环评互联网
推 荐 阅 读
(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 感言 | 环境部新年第一击连环掌... 原来这才是“放管服”的重头戏 最新
☞ 现行有效文件对VOCs收集率和处理率的要求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
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小编微信号:eiaapp)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2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长按上方二维码听我们♡∨♡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点击右下角,让我们“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