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评工程师:生的渺小,活的憋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合 Author 清小编


本文来源于清合网友投稿。
文/卡巴斯基
(一)
不得不说,环评的地位日渐没落,当然环评工程师的前途也一片渺茫。当年“环保部真正的、最大的权力是环评”已经是那年往事了。
尽管某部天天声称“环评不但不放松,还会更严”,然而怎奈阻挡不住历史的车轮,辫子终究要是剪掉的。
疫情期间,环境部发出了审批正面清单,诸如线路板之类的项目居然可以告知承诺制,说明环评没什么的。
而2020年的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对于未批先建项目的环评问题,几乎都不怎么在意了,毕竟排污许可证全覆盖是第一任务。
环评工程师的主业,已经不是环评报告了。
不过随着环评单位资质许可的取消,环评市场一下子彻底“繁荣”了。
一个工程师就可以成立了公司开业;更多的人成立了几个公司,如通达大润系。
但环评工程师考试却真的逐渐变成了鸡肋。导则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考试报名人数却逐渐减少,通过考试的更是少的可怜。
通过率低含金量却没有更高,因为编制环评报告要求的工程师数量降低了。
以往9个工程师才有资格申请资质,现在9个工程师可以成为9家有编制能力的环评单位。
所以说,除非如“伟大的小毛驴”总他们编制的煤化工项目,属于环评的金字塔尖,大多数都处于混战的时期。
环评业务基本靠价格战,做工程送环评是新常态。
环评工程师,真的渺小啊。
(二)
环评工程师大概可以分这么几派:学院派、研究院所派、苦逼派。
学院派的特点是,报告内容丰富,工程师数量众多且,博士硕士、正高副高一大堆,当然还有很多廉价劳动力的学生可以用。
学院派的报告擅长讲原理,将复杂的工艺讲得清清楚楚,报告因此也很厚。不过报告太厚了也不一定就好,毕竟环评报告是用于管理的。
在一所高校,发论文的教授才是受人尊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报告实在算不上什么。
高校在意排名、综合实力、SCI数量,报告对高校的排名没有贡献。
而随着所谓红顶中介的脱钩,学院派都在脱钩期限前签大量合同,管理上稍有松懈,走下神坛也是必然的了。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由于高校编制的金贵,很多高校的环评工程师都不是正式编制。
过渡期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高校不能编环评报告,多少环评工程师黯然地离开了工作岗位。
尽管正式发布的监督管理办法又赋予了高校编环评报告的权利,但考虑被通报的风险,高校已经没有任何冲动编环评报告了。
想想领导在家中坐,通报从天上来,哪个能不恼火呢?
(三)
研究院所派绝对是环评报告的中坚力量。那些年广东省的几个甲级单位,国环评甲字第2801号(华南环科所)、2802(广州环科院)、2803(中山大学)、2804(南海海洋所)、2805(珠水研究所)、2806(深圳环科院)。
环评报告早期都是研究院所编制的,他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报告编制质量高,为中国的环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奈何挡不住历史的车轮,莫名其妙就变成了红顶中介,脱钩的脱钩,注销的注销。脱钩出去的,据说也不成功。
在取消资质后,人人都要做老板,人心散了队伍也就散了。
虽然注销资质的研究所,现在又有机会编制环评报告,但是已经没有了动力。像有优势的南海所,近年来也基本上只作海洋工程环评报告,而且数量很少。 
信用平台上显示,南海所一共才7个报告。但稍微有一个小小失误,造成的结果是万劫不复的。
媒体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们不清楚一份环评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抓住无关紧要的错误大肆渲染报道。
犯了错误,咎由自取。这个道理没错,但是这种小错误是不是到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的地步?
如果以此标准来要求每个人,人人都可能是徐工。这将环评工程师的渺小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们习惯以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环评工程师纵然有万千委屈,也只能憋屈地离去。
(四)
学院派、研究院所派的环评工程师,几乎没有了,因为他们都变成了苦逼派环评工程师了。
苦逼派的环评工程师是大多数的。内部面对老板的压力、甲方的压力,外部面对评估中心、专家、审批部门的压力,好像里外都不是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很多环评报告你就得在没米的情况下做成饭。毕竟拿了甲方的钱就要交成果出来。
不管法律写得怎么清楚:建设单位为环评报告的结论负责、建设单位是公众参与的主体主体,而一旦报告有问题,处罚的几乎都是环评单位和工程师,软柿子当然是最好捏的。
环评工程师的成长,是一部心酸的血泪史。刚入职就忙着写报告,从事环评工作却考不过环评工程师,听着有点讽刺,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因为考试考理论不考实践,应试和从业完全是两回事。而且环评工程师天天加班,大块的复习时间很难找。
被甲方催报告,被评估单位催修改报告,一遍又一遍。任你谁来批评,我都笑脸相迎,大不了同女朋友/男朋友吵一架释放一下压力。
没写过报告的专家,根本就不清楚写报告有多辛苦。你认为一个数据的调整,结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修改。
而为了提高审批效率,报告的修改时间一般都是几天。不过这都是环评工程师的常态,习惯了。
总之,苦逼是环评工程师的重要标签。
不过有些环评工程师可不是苦逼的,比如坊间传言谭工靠签字赚了几百万。这些是害群之马的工程师,是行业的破坏者。
环评文件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将环评市场彻底放开,单靠事后监管恐怕难以达到逾预期的效果。
钱赚够了就离场,公司都可以注销。到时候监管谁?处罚谁?
(五)
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将环评再次推在了台前,环评工程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口诛笔伐。
而南海海洋所,这么大一个机构,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一切责任推给了环评工程师,看了不免感到心寒。
清合文章《深圳湾航道事件会把环评带向何处?》收获了创纪录的87条留言,看后感慨万千!此等错误我们都犯过,庆幸我们没有承受如此之重。
当媒体上都是你的名字,各种嘲讽之声,请问作为普通人你是否能承受得住?而你自己只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还可能是因为某些说不出来的原因。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希望每个人都回归理性,关注工程的环境影响,而不是几个没有修改的地名。
虽然环评工程师生的渺小,但真的希望不要这么憋屈地活着。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来源:清合

 | 更 多 热 文 | 

🔽4月国家及重要省市即将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汇编!最热🔽关于网民质疑《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适用问题的回复最新

🔽“出水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有多扯淡!
🔽要成为杰出的检测实验员,先得患强迫症!
🔽既要发证又要登记的排污单位,如何办理排污许可?
🔽风险评价模型应用进展研究
🔽【环评互联网】论坛首页接入国家三大『环评管理信息平台』
🔽高架火炬不作为废气处理设施,只用于应急处置

🔽环评互联网 | 原创作者计划+有偿征稿启事

长按上方二维码听【环评互联网】♡∨♡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3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联系邮箱:zmlsnh@eiaclou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