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评乱象久已,是工程师的不负责,商人的利益熏心,还是管理的松懈?

取则行远 环评互联网 2021-05-01

环评乱象久已,是工程师的不负责,商人的利益熏心,还是管理的松懈?

作者 | 取则行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2021年2月2日某环保公众号发布文章“最‘勤劳’的千万级环评工程师”,揭露了山东某环保公司在仅有一名环评工程师靳某的情况下,四个月在环评信用平台申报了63本报告书和1541本报告表,该名环评工程师负责的项目数量领跑全国,比第二名高出接近一倍。

2月25日,澎湃新闻就此事在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向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提问,将这一现象彻底引爆。

2月26日凌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微信公号通报,针对媒体报道的《一环评工程师4个月编制1541本报告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立即督促指导相关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对涉事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启动调查。(山东环境厅凌晨回应“环评师4个月编千余份报告”  :对涉事单位和人员启动调查,全面复查

涉事单位所在的青岛市更是马上启动了对在青环评机构全覆盖专项检查。(山东即墨 | 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涉事环评机构展开调查

涉事工程师靳某报批的报告书要100%进行复核,青岛的检查人员更是从周六就开始对环评机构进行现场专项检查。而靳某已在环评信用平台注销,根据以往的经验,后续而来的必然是环评信用平台里的各种通报和扣分。
这不禁让我想起来环评界的第一任“劳模”环评工程师谭某。环评信用平台于2019年11月1日启用,谭某在平台启用之初就因申报的报告数量异常多而在业界引起讨论。随后谭某在平台申报的报告数量瞬间停滞,并于2020年6月4日在平台注销。尽管如此,谭某申报的报告在随后的一年中持续的被通报扣分,累积扣分已达到120分,目前在平台处于限期整改状态。
2019年11月19日,另一环保公众号发布了文章“今日环评排行榜,及一个叫‘张*”的环评师”,揭露了环评界的第二任“劳模”张某。张某在平台注册后仅11天的时间里就申报了8本报告书和94本报告表,涉及福建、河北、广西、广东、天津、贵州、江苏、山东、内蒙古、山西、海南、河南、四川、江西等14省五六十个不同县市的项目。被曝光后,张某也随即停止了在信用平台的项目申报,并于2020年2月28日在平台注销。张某目前在平台累积扣分20分。同时,该文章给出的报告编制数量排行榜中的单位目前部分已经进入了信用平台的重点监督名单、限期整改名单或者黑名单之中。
2021年3月2日,继续有环保公众号发布相关文章“数据披露环评市场异常经营现象”,通过对环评信用平台数据分析,筛选出了全国报告编制数量“极度|异常”的环评工程师,该部分人员占比4.51%,占比极小,但负责了很大比例(28.36%)的项目,区间人均项目数为465.8个,大致在中位数的4至37倍之间。
回顾历史,从平台注册之初到现在,似乎问题一直存在,如果不是这次在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上有记者将这个问题提出,可能这种现象还将持续。庆幸的是,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重视。
可是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持续,将来该怎么办?

0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环评单位作为一种技术服务机构,要开展业务第一要务是有项目来源,第二是需要有环评工程师主持编制。媒体的各种曝光让我们感觉到环评工程师似乎一直在给报告签字,但还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报告可以签字。可以直观想到的是,要实现这种模式,需要有项目来源,然后成立一个公司,注册一个环评工程师,就可以大量的签字。另外熟悉环评流程的都知道,报告编制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后续还有报告评审及报告修改等,而且环评最终的目的是将报告报批拿到批复。
按照要求,在报告评审时主持编制的环评工程师必须到达现场。因此,要实现一个项目环评工作的闭环,大部分地区的流程是报告编制-环评工程师签字-报告评审及修改-报批并取得批复(不考虑目前试点的告知承诺审批)。这样如果要实现环评的批量产出,就需要有承接项目人员、报告编制人员、签字单位及人员、评审及报批阶段协调人员。通过这一链条,就实现了目前的乱象。目前曝光的问题,涉事的环评机构及工程师仅仅是这一链条中的签字单位及人员环节。

02


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持续?


环评信用平台2019年11月1日启用之后,通过平台可以轻易的看到每个环评工程师申报的报告数量,并且相关公众号早在2019年11月19日就已经发布了相关工程师报告数量异常的文章。而现在半年或者一年的报告抽查复核制度,使得这样的单位有了相当长的生存空间。就像前文提到的山东某环保公司,4个月申报了63本报告书和1541本报告表。然后在适当的时机重新注册一个公司换一个环评工程师,又可以继续这种模式。公司和工程师本人除了在信用平台中被通报扣分,没有任何的不良后果,与这期间获得的巨大收益相比完全忽略不计,将环评工作玩成了资本游戏。
因此在这样一个链条下,环评公司和环评工程师只是可以随时替换的一个环节,而且替换的成本非常低,从而造成了这一乱象的持续发展。

03


将来该怎么办?


在不改变现行的环评管理办法下,我们知道了这样问题出现的链条,也就可以针对性的去解决。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逐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一链条的运转成本提高。先不考虑解决项目来源和环评报批阶段的利益交换问题,从最简单的方面出发,就是真正发挥环评信用平台大数据的作用。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主管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对平台数据的统计分析,快速锁定报告数量异常的单位和人员,然后针对性的现场检查和报告质量复核。
对于其它单位,定期的抽查即可。毕竟环评工程师的数量有限,当这一链条上各方获利的成本越来越高的时候,这一些人自然会逐渐退出,从而使得环评回归正途。像这次青岛地区的全覆盖现场检查,由于大多数的单位都是正常经营的,现场检查也成了内部管理制度和存档情况的检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是对检查人员资源的浪费,对于解决本质的信用问题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让环评界回归正常,让工程师们不要再成为“劳模”!
编辑:君君.环评互联网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扫描上方二维码

和30W+环评人一起进入云时代

10000+法律法规库、免费环评公开课、全国机构人员库

|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

联系邮箱:zmlsnh@eiacloud.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