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贤乱
两会闭幕之后,李克强总理答记者时说的“就业优先”话音未退,却在微博热搜上出现大厂裁员的消息,不禁让打工人心生担忧,连在BTA上班都面临被裁风险,那还有哪里能稳定就业?
如果在互联网大厂工作都随时可能失业,那从事环境技术咨询,还能端好饭碗么?环评人如何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环评的饭碗早已经残破了,只能装些汤水,仅捧着它,吃饱都是个问题,碳排放这个碗似乎挺大,能装,但不好端,很多人没找到好的姿势,捧得高却吃不到食。其实,在如今的环保行业,能端上扒一口食的饭碗依然不少,只不过能像过去环评一样,成规模化养活大批从业者的业务不那么多了。所以,要成为杂食的咨询公司,才能在艰难的时局中勉强存活。当一个人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在他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因此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工具,善于从最新的生态环境政策中去发现咨询机会,精准寻求到甲方,使之落地成行。说到这儿,想起那些趁着双碳风口,贩卖证书搞培训的机构,从商业上来看,确实是很有头脑和嗅觉的。但靠卖培训证没法创造实用价值,不可长久,等人们清醒过来,还会戳着你的脊梁骨骂你。所以我们要结合政策热点,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去开拓新机遇。这当然是不容易的,更多时候环境咨询是看似繁华,实则落寞。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中,生态环境部提到要制定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没承想半个月不到就弄出来了,看来是筹谋已久,蓄势待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发布之后,有网友将相关信息推送到微信群里,说环境技术咨询又有新业务了,一番欢呼雀跃,这场面似曾相识,屡见不鲜。网友所说的新业务,指是环保技术咨询机构接受企业委托编制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因为《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应于每年3月15日前,披露上一年度的环境信息,如果《管理办法》规定的四大主体都依法披露环境信息,那帮忙编制报告的咨询机构,确实可以赚一波辛苦费。事实又是如何呢?3月15日来了,预期的业务繁荣如约而至了吗?你身边有谁大批量接受过类似的委托么?由于环评名录大范围缩减,环保竣工验收又自主化,加之行业低门槛导致各种环保小公司遍地开花,环境技术咨询行业不但陷入内卷,还面临缺活少活的困境,所以大家不但像一般环保公司那样,抢占存量,表示什么都能干(没有什么业务是一般环保公司不能干的)。还都想着拓展增量,开发新业务。环保是政策驱动的行业,要有新业务,得主管部门出新规定、新政策。所以每次主管部门发个新的办法或规范性文件,业内人士都奔走呼号,大喊新业务机会来了。上市环保核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深入推进也难带来高潮)、生态红线划定、碳排放权交易、排污许可执行报告、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这些相关通知下发的时候,哪个没让环保人激动?甚至连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也有人说是大活。可这么多年下来,环境技术咨询领域也没培育出成熟的、持久的、像样的新业务、新市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改革后遭受世人百般欺辱和不齿,但到今天,环评依然是小型环境技术咨询公司不可撼动的头号业务。土壤场地调查和风险管控,作为后起之秀,近年看似风生水起,但它的模式几乎是全盘照搬环评,而且很可能是昙花一现,会随着地块资源的耗尽而枯萎。随着双碳雄心而火起来的碳减排核算、碳排放管理,培训是搞得轰轰烈烈,但拿到证的技术人员却不知道去哪里挣钱,技术咨询仍然没有市场。一切都是表面的热闹,并非真实的繁荣,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很多环保需求都被还原成伪需求,环境技术咨询从业者更多是拎个破碗,四处化缘,嗷嗷待哺。不过有一点好,现今的环境咨询公司都是小而散,不存在太大的运营成本和人员负担,有活儿大家一起干,活少了也可以去外面炒炒更,基本没有裁员一说。稍微有点追求和能力的公司,要么往专而精的方向钻研,比如专攻环保管家、企业环境合规,要么在某个行政区域深耕细作,在一县一区占山为王。对于从业者个人来讲,保持学习,持续精进,永远是不过时的话题,因为,人生就像骑自行车,想要平衡不倒,只能一直向前。无论如何,公司在,就要留个吃饭的锅,能力在,就会有个吃饭的碗。
下载[环评云助手]app
20000+法律法规库、百万下载量、免费环评公开课
|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已申明原创之作品,转载需申请并获本号授权!
| 投稿、授权、商务及其他请加微信号:eiane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