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停止感动!停止歌颂!停止灾难美学!

肖一凉介 肖一凉介 2022-03-19

全文共2496字,食用时长自定~


这是武汉封城的第「50」天,
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的阴霾,
虽一如往常,
但有些微光,
已然透露了出来。

过去的近两个月里,
我们曾愤懑于「贪图口腹之欲的人」,
曾怜悯于「重灾之下的人」,
曾怒斥「发国难财、造谣传谣以及不配合防疫工作的人」。
我们感动常在,我们嫉恶如仇,我们嬉笑怒骂,皆是常态。
但随着国内实时更新的疫情数据里,
出现越来越多的「 0 」。

我们开始懈怠,
开始准备倾闸而出。
以至于还有时间去唾骂「外国防疫」,
讥笑别人连「抄作业」都不会。

在这微光作亮的穹顶之下,
我细下听来,
仿佛赞歌已经开始奏响。
「灾难美学」的情景剧,
又开始上演了......

道德美学

如果你读过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那么你可能知道「Kitsch」这个词。
最开始的译文中,作者将它译为了「媚俗」,
而这个词更准确的意思是「自媚」,
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
现在学界多译为「刻奇」。[1]
那么如何去理解「Kirsch」呢?
昆德拉在原著中说到:
当看见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Kitsch」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
第一行是:「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
第二行是:「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

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Kitsch更加Kitsch」。[2]

如何去理解这段话?
我认为:
在我们留下第一行泪之前,
我们的心里为眼前的景象所触动了」;
所以当我们留下第一行泪的时候,
我们不是为眼前景象而流,而是为自己柔软的内心而流,我们感动得流下了泪」;

而当我们留下第二行泪的时候,

我们又自我升华了,把自己和全人类放在一起,一道共享着心底的柔软,所以我们更加感动了」。
这是我的理解,
当然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想法。
当你们明白了「Kirsch」这个概念后,
是不是觉得生活中无处不在「刻奇」?
尤其是在灾难中,
我们可以体会入微。
在这场疫情里,
我们能看到太多让我们留下「两行泪」的场景:
  • 那位患有脑瘫的「美团小哥」被封号了,我们哭了;
  • 那些剃了光头的「女护士」奔赴武汉,我们哭了;
  • 那位生活俭朴的「重庆老人」倾囊捐款,我们哭了......

图源:网络整理

我们在过去的日子里释放了太多情绪,「感动常在」成了常态。
然而很多时候究竟是在为什么感动?
真的为了苍生疾苦?我想不尽然。
很多人是「狗智」的,
一面嘲笑崇高,一面又乐此不疲地参与「造神运动」。
他们的情绪是廉价的,是泛滥的。
只要有创伤性的场景,他们就会观察情绪气候,然后恣意地流下了两行泪。
可是很多时候,理解比感动重要。
  • 美团小哥被全民注视了:

所以你开始悲悯他,可在琐碎的日常中你或许也会在意,但不曾感动得落泪。
  • 女护士被曝出没了秀发:

所以你开始为她们愤懑,用浅层的女权理解去伸张正义,可她们平时最基本的权利你不曾过问。
  • 老奶奶捐了半生心血的消息传开了:

所以你开始为她疾呼,去怒骂那些收款的机构、报道的媒体,然而她的意愿没人在意,也没人去聆听。
这就是灾难中的「道德美学」。
不是」或「不只是」为了灾难中的悲惨境遇而感动,
更多地是为了自己所释放的情绪、所作出的「道德努力」而感动。
这种感动来得猛烈,去得也匆匆。
在一切趋于安宁之时,
那因面对苦难而燃烧的「道德激情」,
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的磨蚀之下,
迅速地褪色、弱化,甚至因不合时宜而被「正确地遗忘」。[3]
道德美学,
第二行泪美学,
是一种很不美的美学。

意志美学

这种美学,
比起前面的「道德美学」又上了一个层次。
因为它是一种悖论,
一种扭转乾坤的奇特思维定势。
  • 当无数医护人员奔赴武汉,

  • 当「一省包一市」政策落地,

  • 当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短时间内拔地而起......

这个时候,
有人开始忘却了灾难的缘起,忽略了官员的权责,
转而去感叹大国担当,去讴歌体制优势。
灾后的「破败和苦难」退居后台,
前台则是「政治表演以及救灾力量」的极致呈现。

而那些受苦受难的主角却被模糊化,
再加上「第二行泪」的道德美学,
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异化为一个「小数点」,
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符号。
灾难不再被看成是,
对有罪的人类的一次警诫与惩罚,
而被看成是,
在考验人类社会的物质成就与科技能力。[3]


道德和意志之下的双重美学,构筑了灾难美学的要义,
而那一首首悠扬的赞歌就是据此谱的词。
新闻中的「灾难美学」是个披着美丽外衣的贬义词,
这是媒体人所不能忽略的。
澳洲大火时,「青年大院」写下了:
依葫芦画瓢一下,现在可以写:
没有武汉这场肺炎,我都不知道中国现在这么牛逼!
是不是觉得很反感?
是的,我也深切地不希望会有这样的文章出现。
这是灾难,
不要美化,
也不值得美化!
昨天,
「人物」发了篇深度报道,意料之中地爆了。
因为这篇报道堪称「事后问责」的典范。
李文亮」走了,
我们还要搞清楚在他之前那位「发现」和「发声」的医生,
我们也要追问那些「粉饰太平」的权力阶层。
言而总之,不要奏响赞歌,
而敲响警钟才是应有之道。
后来让我很意外的,
不是文章被「河蟹」了,
而是大家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

让这篇文章不被淹没在某种「不可抗力」的阴翳下。

在公众号后台输入「人物」即可查看该文章

有人调侃这是「河蟹下的文字突变」,
我觉得很生动,很形象。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集体觉醒,也许一直都有,但这次大家奋起接力了下来。
我很高兴,
我们的媒体没有在唱赞歌,
我们的一些自媒体作者没有开始歌颂救灾。
当然这种认识,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
如是,灾难美学的灾难,才不会再次上演。
这场战疫中,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是「无力者」,
但绝对不要做个「悲观者」和「讴歌者」。
问清权责,反思总结,汲取教训,
这是无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可以做的事。
擦干你的两行泪,拒绝道德和意志的美学,
这就是最佳的「防疫措施」。
春天已至,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的箴言,
已经实现了一半,
剩下一半,
我们共同守望。

参考资料:

[1] 崔卫平:《集结号》Kitsch的美学.爱思想.2008-01-19 [引用日期2020-03-11]

[2](捷克)米兰·昆德拉著;许钧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07.
[3] 中国的灾难美学[J].唐小兵.南风窗.2010(19)

最后,
想问问你们,
你如何理解灾难美学
这场疫情中,
你还见到了哪些灾难美学的现象?
你觉得疫情尾声之际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
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一起交流。

—END—

往期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