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艺术家可以做什么?
网络信息正在令人感到疲惫,从一开始的人们关注什么到现在不断被强化的营销功能, 信息的面目已经在真真假假间变得模糊,从“有图有真相”的初期传播到“开篇一张图,故事随意编”的当下,消解的不只是人们对于热搜的信任,还有图片本身的意义。
从1996年开始,艺术家杨冕就开始关注媒介对于人的影响,他很早地察觉媒介影响下,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的变化,以作品《美丽标准》系列提问:我们对中国女人审美脱离了中国人的基因现实这一文化现象,是谁给大众制造了这种标准,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力?在世界流行文化纷纷涌入国内的时候,杨冕又发现了即便现在也仍然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媒介传播的虚实难辨,大多数时候我们对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的认知都只有“被代表”的一面。在《来中国-文化的革命》系列中美国流行天后麦当娜的雕塑只有一个面是真实的,其他面都由杨冕随意捏造而成,他试图提醒人们去想象和判断通过媒介影响的这些形象的价值。
杨冕与作品的合影
“视觉民主性”的概念由此在杨冕脑海中诞生,如果说在2005年之前,他还在针对图像和媒介本身提出问题,在意识到图像泛滥到“无法忍受”后,他对当下图像生产机制提问:如何真实地呈现图像?如何在信息泛滥的当下将视觉体验由被动变为主动?
杨冕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系统讲述视觉民主性,即CMYK和RGB。
“CMYK”是一种印刷色彩模式,Cyan青色、Magenta洋红色、Yellow黄色,而K取自黑色black,这四种颜色混合是彩色印刷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纸质媒体的传播基础。相互不粘连的CMYK四个颜色的圆点以上万甚至几十万个的数量分布在杨冕的“CMYK”系列中,而这仅仅是单个作品的圆点。这样分布的CMYK四色没有被主动调和,由于每个人的视网膜对于原色的反应不一,观看“CMYK”系列时每个人也会看到不一样的画面,以此完成“视觉民主性”。
CMYK-绿度母, 西藏江孜白居寺;
(图中后上) 《美丽“标准”》系列,(图中后下)CMYK- 江孜白居寺弥勒菩萨弥勒本生故事,(图中前)CMYK-孤鸟
随着纸媒在传播上的式微,视频传播迅速崛起,在人们还未意识到它的权力之前,它已经成为最为核心的视觉认知方式。这让作为艺术家的杨冕更为警觉,他认为艺术家在这个时代应该是提出问题的人,而作为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视频生成机制的基础,在讨论视觉民主性时,RGB必须被讨论。RGB三种颜色的线条以极其细微的距离并排,绘制成RGB所产生的光谱。同样由观者的视网膜决定所见图像,不同的是无论所见图像如何,杨冕的RGB系列在表达图像无意义,展现影像的生成机制。
“CMYK”系列和“RGB-视觉暂留那一刻”系列向不同的媒介传播时期提问:成为主流的传播方式能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杨冕看来是具有强迫和强制性质的,是一种极大的权力,作为艺术家必须去讨论这个问题,以“视觉民主性”对这个被海量信息淹没的时代发出提醒。借着杨冕以新作品《RGB-视觉暂留那一刻光盒》 参与《LADY DIOR我之所见》展览的机会,我们以媒体的身份与这位研究媒介的艺术家进行了一次对谈,试着更深入地了解他关于艺术家、艺术以及媒介在这个时代的角色的看法。
RGB-视觉暂留那一刻, 光盒,综合媒介
Q:能否介绍一下本次为《LADY DIOR我之所见》项目创作的作品——《RGB-视觉暂留那一刻光盒》的创作灵感和思路?
A:当时我得到这个邀约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样通过这件事去做一系列的作品。因为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去做作品。《RGB-视觉暂留那一刻》的绘画作品,其实我很早就想把它做成一个立体的作品, 我就借与DIOR的合作开始研究符合我的逻辑的这个系列的立体作品。我们之间的契合让我有动力也有时间和精力重新做一个立体的《RGB-视觉暂留那一刻》,所以可以说《RGB- 视觉暂留那一刻光盒》 不是我绘画的衍生品,而是新系列的开始。
Q:RGB系列,是继CMYK之后的系列,这两个系列既有相关联之处, 表现形式又很不同,能否介绍一下这两个作品的创作理念,以及从CMYK系列到RGB系列的转变过程?
A:2009年后,我个人认为对海量图像处理不是艺术家的工作,特别是ps出现以后,艺术家不该是一个图像的另类编辑师。我做了大量实验,研究CMYK,平面印刷的四色印刷对社会的影响,在视频出现之前,所有的传播可能都是纸媒,除了说话,就是文字和记载。
今年11月与12月,《迪奥与艺术》(ART’N DIOR)展览分别于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与德基美术馆举办,在其中的《LADY DIOR我之所见》展区呈献杨冕、张如怡、刘娃、鲍杨、YOUKYEONG OH、YOUSSEF NABIL和CAMILLA AKRANS等多位艺术家的设计臻品,参展艺术家均以独特视角,对他们眼中的LADY DIOR手袋予以个性化诠释。
纸上的内容是我们所有人对CMYK有意识地融合,它不是本身就是我们想要的图像,我就在想到底怎么去把这件事呈现出来,做成人人去参与的东西。CMYK的点和RGB的线不粘连,需要你的视网膜去融合它,每个人对于原色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就可以知道每一个人看到这个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出的观点是视觉个体性的。
从前年开始做《RGB-视觉暂留那一刻》,RGB是视频调色的一个机制,影响力在今天呈几何倍数地超过CMYK来影响整个社会,它出来以后,大家还没有精力去讨论它对我们造成多大影响的时候,它已经完全成为我们的主流了。
我个人觉得它对社会所有的影响都是强迫的,强制的,如果这种权力不去讨论它的话,未来,人类就会成为科技的奴隶,所以我们就开始用点和线去做这样的事情。CMYK和RGB是我们现在已知的, 认识世界形象的两个最主要的方法,我的问题是是否有第三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人类是有局限的,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科学或者科技比我们的肉眼强大太多,我觉得我们从理论上,在心理上迎接除了这两种以外可见的世界的来临,这可能是最重要的科学、最重要的艺术。
(图中后)CMYK CMYK-江孜白居寺 弥勒菩萨弥勒本生故事 ,(图中前) CMYK-太湖石之一
Q:您好像在隐世和入世之间来回切换,艺术创作本身是不是就是矛盾的?
A:人的一生很短暂,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则是不要与生活对抗。如果和生活对抗,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去做对抗,是找苦吃。当然你需要有自己的标准和底线,这是没有问题的,对我来说,入世去生活,出世去做艺术。入世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很重要,我年轻时经历了中国整个社会巨变的 80 年代。需要从头去学习,向社会学习,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基本上没有人可以超越时代,而是被时代拖着走。
时代给了我机会去看世界的文明,是什么样子,这也是入世,不仅仅是个人的角度,是一个大环境的事,找到世界文明的方向和规则是什么,带着这个规则回到你的现实生活中来,这就能成为你生活里的向往。但艺术不一样,它是一个专业的东西,我首先说的艺术,而不是艺术情怀,是两回事,你要把它当成一个学科,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为它建立一个标准,研究以后你要在里面找到自己,这其实是很难的,不是说我灵机一动,灵感来了就行。我创作艺术的时候其实不是很愉快的,看我的点或者线,基本是极限运动,一张画上面可能就有二十多万个点,这个点是我在电脑上面一个点一个点画出来的,这是非常大的工作量,每天都画十几个小时,所以我认为是一个职业状态。
其次,你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在这个基础上你要创造自己对艺术的价值观。艺术家很重要的是将这种价值观转换为他/她的作品,你可以无限地去谈论艺术,但艺术家是需要落实到他的作品的,你的作品要和你的艺术观相吻合。
针织上衣,长裤、皮鞋 均为 Dior
Q:现在有人觉得AI威胁到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您怎么看?
A:如果你的艺术是好的艺术,是有创造性的艺术,AI可以画出达芬奇,可以画出梵高,但是画不出你。如果要画出你,它要基于对你的研究,我们去研究梵高或者达芬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可以用算法去还原,但我都不知道我未来的艺术是什么样子,谁能够画出我呢。
艺术家对于科技的恐惧是没有道理的,除非把自己的艺术定位成一个手工劳动者,那肯定是有恐惧,怕机器代替了手艺,以前用手工做螺丝,现在用机器,做螺丝的人可能会被淘汰,但是螺丝本身是不会淘汰的。我是先在电脑上绘画,很多人都会质疑这个点,我不会去理这种质疑,现在是做饭都可以用电脑的时代,为什么绘画独独不行?
Q:您要用作品去讲一个反对消费主义的事情的时候,很可能需要从人们日常的消费品去做“科普”,因为大多数人都会关心这个,或者在批评信息过载的时候,也会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A:要给人去讨论问题,首先得要去讨论人家有过研究或者熟悉的东西,才可能构成一个讨论,如果没有这样的东西,就很难讨论。这里面可能有一点点波普艺术的概念,可能和我们的成长也有关系, 1993年我上大学的时候,首先可能看到的就是波普艺术相关的内容。
安迪·霍沃尔说过一句话:我没有名,但是我作品里面的人都比我有名。我们讨论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时,媒介就是一个可以沟通的桥梁,我比较喜欢用我们已知文化的表皮,去做它里面的内容。
RGB-视觉暂留那刻之十(左),布面丙烯
Q:艺术家如何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被时代所裹挟?
A:我们这代人被时代追着走,被追着走的时候你必须保持你的逻辑和你的底线,不要时代没有底线,你就没有底线。一定有很多东西不碰,也有很多东西要纳入自己的逻辑,人类是很渺小的,在渺小中把自己或者作品做到符合你逻辑的价值,这个就是我的想法,至于它能不能成为公共的逻辑,这个还是需要天意,我们不选择控制控制不了的事情。独立思考是很重要,比如现在主流叙事热衷于说艺术家跨界很轻松这件事,我认为有时候需要去纠正跨界这个问题,你以为 那个界是什么,说跨就跨过去。没有这个道理,它需要你花大量时间去学习,从这个里边做到你的逻辑。
大家觉得我还“跨界”做建筑,我是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 艺术本身包括建筑,包括在你范围内的东西你不去研究它,这是说不过去的。90年代起我去到全世界各地看艺术,艺术通常和画廊、博物馆在一起,博物馆和画廊通常又会和有质量的建筑在一起,最好的博物馆一定是请很好的建筑师来做,那我既然看艺术,那我为什么不能一起去研究呢?
本文刊登于
《The New York Times Life and Arts集锦》12月刊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公众号
或在栩栩商店购买实体杂志查看
策划
Max Li、Yifei
撰文
小梦
造型
孔祥国
摄影
姜南
编辑
调反唱唱
制片
团子(一颗葡萄)
服装助理
大旗
排版
Y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