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中部宣布全面赶超战略!未来将引进2-3所国内外著名大学!龙华十四五规划全文发布

深圳梦 2021-10-08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龙华定位:深圳中部综合服务中心、数字经济先行区、未来城市试验区、智慧治理示范区、重要交通枢纽、新兴产业高地和时尚产业新城,重点推进北站国际商务区、九龙山数字城、鹭湖中心城、龙华国际商圈、大浪时尚小镇、观澜文化小镇建设,打造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
龙华最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出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立足都市核心区战略定位和新兴产业高地、时尚产业新城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到2025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数字龙华建设全面铺开、走在前列。数字龙华引领效应充分显现,数字经济先行区、未来城市试验区、智慧治理示范区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走在全省前列,“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龙华以问题导向,规划突出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对产业的支撑、民生短板、城市辨识度和品质、社会治理”等五方面破局


比如:龙华人均GDP9.86万元仅为全市水平的62%,地均GDP14.2亿元/平方公里约为福田的1/4,不足南山的1/2。金融业、软件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仅为3.3%和2.1%,上市企业市值仅占全市6%。


高等院校资源稀缺,基础研究积累不足,企业自主研发规模和水平不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2/3,创新载体数量不足南山的1/5,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不足全市水平的1/2。


千人病床数仅为全市水平的47%,千人执业医师数约为全市水平的1/2,优质医疗资源匮乏,仅有一家三甲医院。


深圳梦发现,龙华“十四五”规划,正是龙华升级都市核心区后,对标福田南山,以深圳中部综合服务中心、大湾区中轴新城等为定位的赶超战略。


首先,深圳龙华宣布一个全球新目标,60平方公里经济圈即将全面先行爆发!龙华对“数字经济”寄以厚望,已规划出万亿级别的数字经济圈,将实现弯道超车。


其次,龙华规划提出实现现代服务业赶超破局,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壮大现代商贸业。


还有,推动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推进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重点开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建成深圳校区。结合龙华产业发展需求,发展专业类高校,培育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民办特色学院。推动建设大浪时尚创意设计学院、观澜国际版画学院,吸引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顶尖艺术机构在龙华设立分校。到2025年,引进2-3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入驻,引进1-2家适配产业发展的特色研究生院或产学研基地。


深圳中部中轴新城赶超破局战略已经绘就,未来已来。




近日,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深圳市龙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信息量很大,值得全文阅读。


深圳梦先划下重点


龙华区“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
  • 龙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200亿元左右;

  • 人均GDP达15.67万元;

  • 全员劳动生产率:18.44万元/人;

  • 常住人口达到268万人;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65%;

  •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4%;

  • 每万人口高价值专利数:26.4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协加值占GDP比重:35%;



建设“三位一体”数字龙华


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的理念,加快数字化发展,形成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推动产业动能更加强劲、城市发展更可持续、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1、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

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力争到2025年,新增15家10亿级的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


2、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到2025年,实现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 盖,主要商圈智慧化改造全覆盖。


3、打造N个数字经济产业区块


4、建设数字城区,打造未来城市试验区


5、推行数字治理,打造智慧治理示范区



构建“一圈一区三廊”空间格局


北部打造全球万亿级数字经济圈。

依托九龙山数字城纳入市级重点片区契机,联动鹭湖、黎光等片区,整合近百平方公里空间资源,打造湾区先进制造转化基地、深圳数字经济核心承载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先导区。

南部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区。

依托龙华纳入都市核心区契机,将北站片区建成国际商务区、龙华国际商圈建成市级核心商圈、梅林关片区建成南部门户枢纽,打造国际总部基地、大湾区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试验区,形成集商业商务、文化时尚、休闲娱乐、高端居住于一体的深圳最具都市活力的区域之一。

打造纵贯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

依托梅观快速路,加速整合沿线产业创新资源和土地资源,推动富士康、华为上下游产业智能化转型和高端化发展,联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坂田华为基地、东莞松山湖,打造以总部研发、科技服务为主导功能的梅观创新走廊。

依托观澜河,重塑中轴水脉,促进山水与城市交融,打造彰显城市生态品质与文化活力的观澜河生态走廊。依托龙澜-福龙大道,联接西丽湖科教城和光明科学城两大基础研究引擎,打造带动深莞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龙澜智造走廊。实现区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六大重点片区发展

1、北站国际商务区

强化总部经济、国际商务、金融服务、科技与文化创新服务等核心功能,以国际化视野、都市核心区标准推动规划建设,形成产值超2000亿元的世界级国际会客厅。


2、九龙山数字城

将福城南、悦兴围片区纳入九龙山数字城统筹规划建设,形成制造业连片开发优势,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快规划调整,保障发展用地,打造产值超 3500亿元的深莞中部智能科技中心。


3、鹭湖中心城

扩容提质,覆盖区行政中心、横坑水库周边、观城等片区,形成产值超1000 亿元的“行政+科技+文化+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引领深莞中部地区发展,并推动纳入市重点区域。


4、龙华国际商圈

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市级核心商圈。


5、大浪时尚小镇

打造产值超500亿元,以原创设计为特征的世界知名时尚中心。


6、观澜文化小镇

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国际数字文化小镇。



“十四五民生规划

1、教育

促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积极开展幼儿园托班建 设到2025年,新增幼儿园学位2.5万个。

到2025年,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58所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不低于9.7 万个。

到2025年,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少于8所,打造1-2所市内领先优质名校。

推进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重点开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建成深圳校区。

推动建设大浪时尚创意设计学院、观澜国际版画学院,吸引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顶尖艺术机构在龙华设立分校。

到2025年,引进2-3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入驻,引进 1-2 家适配产业发展的特色研究生院或产学研基地。

到2025年,建成1所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 97%以上。


2、医疗

到2025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实现精神障碍社区 康复服务全覆盖。

加快推动市新华医院等9家医院新建或改扩建,开展区中心医院创三甲行动。

到2025年,千人病床数达到3.36张以上,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 90%,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 65%,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 80%


3、住房

到2025年,新增筹建公共住房3万套。



综合交通体系

1、巩固深圳北站的枢纽地位

改造提升深圳北站站体功能,加强与机场、前海等区域的直接联系,集合高铁站、城际站、城市航运、港口票务一体功能,推动高线公园、立体连廊系统建设, 打造高铁枢纽典范。

配合推进赣深、深茂客运专线、深惠、深大城际线建设,打造“四小时高铁经济圈”。

争取深茂客运专线延伸至深圳北站,加快与机场东站、西丽站、坪山站、香港机场的联络线规划建设。

2、加快打造鹭湖枢纽和若干个站城一体化开发站点。

利用轨道18号线、22号线在鹭湖设站契机,推进常龙城际在鹭湖设站,推动TOD 开发,打造鹭湖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北部交通集散服务能力。利用轨道五期规划建设契机,集约化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推动站城一体化开发,规划建设高强度、复合型城市节点和生活中心。

利用深大城际(地下敷设)建设并在龙胜站设站契机,结合旧改项目推动龙胜站、龙华站地下商业连廊建设,连通地上地下空间,支撑龙华商贸中心发展。

利用6号线支线南延、18号线在九龙山设站契机,推动“产站城一体化”开发,支撑九龙山数字城发展。

3、推进通用航空枢纽规划建设。

加快樟坑径直升机场建设成为全市最主要的直升机场。

落实全市物流枢纽规划,开展区内观澜、福城、民治物流转运中心详细规划建设。

4、织密轨道交通网络。

争取18号线、22 号线、6号线支线南延、25号线、27号线、21号线等纳入全市轨道五期规划并推动开工建设。

加快推动17号线龙华段及区内轨道线网加密研究。

推进22号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4号线与东莞16号线衔接,实现与东莞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加快大浪时尚小镇小运量轨道项目建设。

5、优化道路交通网络格局

前瞻性规划建设对外战略通道,加强九龙山与光明科学城、清湖与坂田、观澜北与东莞塘厦凤岗、龙华与机场及大空港、龙华与南山的直连通道建设。

推进“九横九纵”干线路网建设,推行窄街区、密路网理念,完善内部次干道和支路网,持续打通一批断头路和拥堵点,畅通道路微循环。

到2025年,全区路网密度达到8.0公里/平方公里,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3.4 公里/平方公里。



“十四五土地规划

1、产业空间

严守产业空间底线,保障40.7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区块线。

推进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试点工作,保留提升一批基础较好的工业区,整备改造一批低效利用的工业区,划定保留提升区15.53平方公里,连片改造区2.5平方公里。

从严控制“工改居”“工改商”类城市更新,鼓励“工改工”城市更新和工业区原址提容。

到2025年,综合整治提升产业用房超过350万平方米,新增产业用房规模超过720万平方米。

2、城市更新

推进特色片区城市更新管控,针对观澜河沿线、龙华国际商圈、观澜老墟-贵湖 塘老围、牛湖历史街区等片区开展城市更新引导,实施滨水界面、公共活动空间、历史文化建筑风貌与慢行系统管控。

3、土地整备

2025年,完成土地整备5平方公里。



“十四五产业规划

到2025年,力争创建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 5个省级创新中心、170个市级以上创新载体。

到2025年,力争一批核心领域重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到2025年,在各重点产业领域搭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到2025年,搭建10 个以上应用场景体验中心和多个不同主题的场景实验室。

到2025年,探索建设一批“母工厂”。

到2025年,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以上、众创空间达到 45 家。

优化科技金融体系。


到2025年,力争专利申请量不少于 42000 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少于 7100 件、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 440 件。

到2025年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人,省市创 新创业团队30 个。

实施产业升级五大工程。


加强与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合作。

吸引世界500强总部、国际机构、 跨国公司、央企总部落户,招引与企业总部中心配套的功能性、 地标性机构和国际组织。到2025年, 总部企业数量达到 100 家。

到2025年,力争上市企业超过50家。

制造业发展:

到2025年,建立起互联互通、融合应用、整 体协同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到 2025 年,打造 CRO/CDMO 生物医药产业聚合发展平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服务体系


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 2025 年,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时尚制造的集聚地。


实现现代服务业赶超破局,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业。将龙华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造业的服务中心。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

构建以地铁4号线为轴,串联北站、红山、龙华 等三大商圈的“一带三圈”商业发展格局。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市内协同

联合富士康、华为等龙头企业,与龙岗共同打造世界级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推动上升为国家级平台。

链接光明科学城、西丽科教城、大运国际科教城等源头创新资源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放 创新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创新。

2、深莞合作

与塘厦、凤岗共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合作机制,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利益和各地发展诉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打造区域合作样本。

加强公共服务合作,强化以“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人才小镇+公共配套”为要素的都市圈城际住房合作,谋划共建寄宿制高中、职业教育训练基地。

3、深港澳产学研

支持港澳顶级高校在龙华建设产学研基地,将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项目建设成为“双区双创”示范标杆,鼓励建设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争取设立跨境产业专项资金。

以下是规划全文:


深圳市龙华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 

《深圳市龙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深圳市龙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以印发。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龙华区实现从功能新区到行政区的历史性转变,向着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奋力前行的五年。龙华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一座核心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奋斗之城加速崛起。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深圳将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龙华区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争当尖兵姿态奋力谱写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深圳市龙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国家、省、市各项方针、政策、规划进行编制,是龙华区“十四五”时期的总体部署和发展蓝图,是指导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

 

第一章  站在新起点,应对新变局

 

“十三五”时期,龙华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观大局、察大势、出新招,高质量完成行政区组建,全力加快发展促转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疫情防控取得实效,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情况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全区GDP比2016年增长34.3%。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跃升至51.57%,二三产业比重由55.93:44.05调整为48.41:51.57;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4%,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3356亿元;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获批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百亿级企业、上市企业、总部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一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快速成长,2020年上市企业达27家,新增18家;商事主体达42.3万户,新增26.6万户。

 

创新水平显著跃升。创新平台实现新突破,新增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67个国家、省级创新载体,累计拥有市级以上各类创新载体125家。九龙山-福民创新园片区、观澜高新园片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34家,全市排名第三;专利授权量超过1.59万件,全市排名第四;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94%;累计发放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超过17亿元。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深入实施“龙舞华章计划”,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1097名,较2016年增长17倍,省、市创新创业团队达到24个。


城市面貌大幅改观。六大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北站片区全市考核连续四年获满分,九龙山片区顺利纳入市级重点区域,大浪时尚小镇与观澜文化小镇双双入选广东省特色小镇示范点,大浪时尚小镇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建世界时尚小镇试点,鹭湖中心城和龙华国际商圈建设取得新进展。交通系统不断完善,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轨道6号线龙华段、4号线北延段及现代有轨电车建成开通;新增路网里程超百公里,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达到3.16公里/平方公里。公园之城初见雏形,公园总数达到137座,贯通环城绿道49.04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35%,观澜河企坪断面年平均水质达建区以来最好水平,23条支流和131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城中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完成334个城中村综合治理,14.3平方公里内3.6万楼栋旧貌换新颜。空间保障力度加大,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方式释放土地17.2平方公里。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面推进实施294项民生实事和4066项民生微实事,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努力补足教育学位缺口,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超过4万个,增幅连续5年居全市前列;新增幼儿园学位2.9万个,实现国家、省、市学前教育“5080”发展目标。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落户,实现高等院校零的突破。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千人病床数达到2.46张,国家级医学团队数量增长两倍,市新华医院、市第二儿童医院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高标准建成社康中心84家。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深圳书城龙华城建成开业,成为全市首个5G智慧书城,市第二图书馆、市美术馆新馆、龙华文体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建成56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获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新增养老床位380张,新开工筹集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超过3.9万套。

 

社会治理亮点纷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成效显著,创新“党建+科技+治理”模式,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创建全国首个“社工村”,外来人口融合共治模式成为全国典范,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肯定,成为中国首个社会治理基层观测基地。建成全国首个民法主题公园和首家民法博物馆,司法调解模式创新改革成为全国范例。完成国家级改革20多项、市区级改革133项。政务服务满意度全市第一,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天以内,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90%,政务公开连续三年获“金秤砣奖”。《数据帐户资源共享应用规范》通过国标立项,上升为国家标准。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中名列第五,全市率先实现5G网络信号全覆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制约龙华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十四五”时期攻坚克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人均GDP9.86万元仅为全市水平的62%,地均GDP14.2亿元/平方公里约为福田的1/4,不足南山的1/2。制造业整体附加值不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金融业、软件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仅为3.3%和2.1%。企业梯队尚未形成,除富士康外,缺乏其他行业龙头企业,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整体规模依然偏小,上市企业市值仅占全市6%。

 

创新对产业的支撑较为薄弱。高等院校资源稀缺,基础研究积累不足,企业自主研发规模和水平不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2/3,创新载体数量不足南山的1/5,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不足全市水平的1/2。“卡脖子”问题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部分关键环节仍未打通。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紧缺技能人才仍然匮乏。

 

民生短板问题依然突出。区内通行主要依赖几条主干路,快速路、次干路路网密度低。公共服务需求缺口较大,未能有效满足人口快速增长需求。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不足,公民办教育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缺乏国家级高校和重点学科。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千人病床数仅为全市水平的47%,千人执业医师数约为全市水平的1/2,优质医疗资源匮乏,仅有一家三甲医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人均占有面积均低于全市水平。

 

城市辨识度和品质有待提升。缺乏地标性建筑和景观,高品质甲级写字楼较少、五星级酒店匮乏,公共空间数量少、质量不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仍有待提升。自然资源面积虽占全区面积的30%,但尚未充分实现与城市建设的有效融合。传统工业区数量较多,二十年以上的旧工业区占比近80%,产居混杂问题突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临时用地处置等问题依然较多。

 

社会治理难度大。常住人口密度约1.44万人/平方公里,超过全市水平60%,户籍人口仅为常住人口的1/5,倒挂现象依然严重,社会治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触及重点领域深层次问题的改革举措不多,盘活各类历史用地机制不够健全,营商环境、投融资体制等有待优化。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明显短板,基层防控能力建设不足。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贸易规则面临重构,国际分工格局加速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核心引擎。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颠覆性变革。龙华区必须坚持国际视野,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创新体系加快重塑,我国大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建设,系统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系统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城市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加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龙华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更加高质高效地服务于全国、全省、全市发展大局。

 

深圳迎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为深圳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多更新的发展动能,深圳包括龙华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全面发力,深圳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利于龙华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深圳都市圈和重点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有利于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城区发展后劲。市委六届十七次全会明确了龙华区作为深圳都市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寄望龙华区打造新兴产业高地和时尚产业新城。龙华区实现了从城市副中心到都市核心区的历史性跨越,迎来发展黄金期。龙华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核心区域,是深圳市“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的主阵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港深莞中轴的桥头堡。“十四五”时期是龙华打造都市核心区,实现蝶变升级的关键五年,必须抢抓先机,主动作为,释放产业升级、片区带动的巨大潜能,汇聚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强大力量,在服务全市发展的大格局中主动担当,打造有质量、有温度、有活力、有韧性的崭新龙华!

 

第二章  承担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0+10”工作安排,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建设数字龙华,加速建成中轴新城,为高标准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区而努力奋斗。

 

第二节  基本要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促进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获得感与幸福感,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教育链深度融合。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围绕人才链部署教育链,促进产业、科技和教育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坚持深化改革与开放合作相互促进。以落实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带动全面深化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坚持全市一盘棋,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区域协作,在深圳都市圈中谋划龙华更高站位。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和人城产融合发展紧密结合。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协调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承载力,推动“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实现以城聚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促进南北片区均衡发展,强化制造业底色,实现由分散开发转向一体化统筹开发。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走出高密度城区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繁荣。立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同时交出优异答卷,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第三节  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25年,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创新能力国内一流,制造业优势持续放大,新兴产业和时尚产业加速成长,数字经济全市领跑,文化软实力大幅增强,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都市核心区地位全面巩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0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新兴产业、时尚产业发展能级位居世界前列,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区,跻身世界一流城区之列。高标准完成国家碳达峰行动任务,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到2035年,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彰显,高品质民生充分保障,全面实现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城区文明典范,数字龙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引擎,都市核心区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区范例,阔步走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最前列。到本世纪中叶,那时的龙华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数字化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区。

 

第四节  “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立足都市核心区战略定位和新兴产业高地、时尚产业新城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到2025年,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数字龙华建设全面铺开、走在前列。数字龙华引领效应充分显现,数字经济先行区、未来城市试验区、智慧治理示范区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走在全省前列,“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经济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新发展理念得到全面深入贯彻,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达420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15.67万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创新型企业集群和科研机构规模进一步壮大,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4%。


改革开放全面深入、富有成效。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在调整国土空间审批权、优化营商环境、无人机飞行管理、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领域,基本完成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为全国、全省、全市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焕发活力。城市文化更加兼容并蓄、开放多元,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时尚文化、国际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全面发展,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打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文化地标。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更可持续。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民生福祉更加丰厚、更有保障。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民生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公办义务教育规模和医院床位数实现双翻番,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城区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典范。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和全周期管理程度全面加强,未来城市场景建设成效显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更安全、更具韧性。

 

第三章  建设“三位一体”数字龙华

 

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的理念,加快数字化发展,形成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推动产业动能更加强劲、城市发展更可持续、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第一节 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大力


发展数字技术。围绕数字经济先行区目标,加快发展数字技术,助力深圳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造工业互联网特色示范区、人工智能应用先导区、区块链应用高地,争取5G率先商用。培育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产业链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金融等新业态。力争到2025年,新增15家10亿级的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

 

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应用企业,引导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组建行业数字化转型联合体,引导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服饰等传统企业加快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升级。积极探索以富士康等制造业企业为主导的OT向IT融合的发展模式。到2025年,实现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主要商圈智慧化改造全覆盖。

 

打造N个数字经济产业区块。坚持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专业化园区为支撑、区块化发展为路径,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区块,串珠成链,打造占地60平方公里左右、产值超万亿的数字经济圈。

 

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加速空间、人才、科技、金融、信息、项目、平台等七方面政策支持,全力构建资源整合、要素融通的数字经济生态。打造集“硬件+软件+服务”为一体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支持平台型企业开放平台功能与数据,构建数字技术应用生态。培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数字经济创新共享服务联合体。

 

第二节  建设数字城区,打造未来城市试验区

 

打造全球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推广高地。编制未来城市场景需求清单,吸引全球各类创新主体和前沿技术集聚龙华,进行研发创新、场景测试、方案优化、技术提升。以龙华区全域范围为总平台,策划一批未来城市主题场景,打造世界瞩目的未来城市样本区。广泛链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瞄准产业、法治、文化、民生、生态等领域,打造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未来城市场景矩阵,明确场景试验实施主体,确保场景建设落地生效。塑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未来城市IP体系。善用数据支撑决策,创新大数据驱动的未来城市规划模式。构建体现龙华气质的现代城市风貌,打造一批高品质城市地标和网红打卡点,实现城市工业质感、时尚品质、科技场景有机统一。加大风貌管控力度,推进天际线和主要景观轴带、重点片区特色风貌管控。

 

以一流数字新基建夯实未来城市建设基础。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万物互联基础。前瞻部署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企业参与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时尚行业等专业领域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美团全国消费数据中心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数据中心,争取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大数据中心落户。高标准布局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加快“企业上云”进程,提升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上云率,积极开展熄灯工厂、离散制造等试点。到2025年,实现千兆宽带对家庭和重点场所的基本覆盖,15-20个工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1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

 

打造未来城市需要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升级,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融合基础设施体系。有序开展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重点推进5G-V2X示范应用网络建设,建成全面覆盖的车用通信无线网络,提升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推广水务、电力、燃气、环保、安防等市政基础设施领域物联网应用。

 

建设适配未来城市特征的新部件。探索适配无人机、无人配送等技术的新型城市空间。推动深圳突破现有主要针对消费级无人机的飞行管理办法,有序开展城市低空无人机商业化探索,将无人机商业化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及建设体系,实现无人机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筑物的衔接与融合。

 

探索精细高效的未来城市服务机制。建设便捷管理、动态加载、模拟仿真、高逼真渲染展示的CIM平台,形成具有全局视野、虚实交互、时空灵活切换的数字孪生城市,为城市“规建管运”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探索分权限开发模式鼓励终端应用场景开发。到2025年,完成深圳北站数字孪生城市应用系统建设。

 

丰富人性化的未来城市体验。构建15分钟工作圈和生活圈,建设研发、制造、居住、科技和生活服务多元共享空间,打造未来社区。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探索未来人居、未来交通、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文旅和未来商贸等领域新体验。构建“城市-片区-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以轨道、河道、绿道、公共服务带组成复合公共服务链,打造“趣而美”公共空间。

 


第三节  推行数字治理,打造智慧治理示范区

 

加快智慧龙华“城市大脑”建设。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政府各部门及水电气等企业数据共享。打造城市智能中枢,加快地上、地下、空间全要素数据采集和经济大数据收集,建成全时空信息化平台和经济大脑,提升监管、预测、决策科学性。建设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作为新型智慧城市的运行和指挥中枢,提供城市运行态势监测、辅助决策分析、统一指挥调度和事件分拨处置等服务,创新政府决策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智慧中台,构建“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建设区块链底层平台、全栈云平台。

 

推动智慧城市全面应用。打造各类“智慧+”创新试点示范,建设“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和“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创新应用。推广以智慧政务、智慧规划、智慧信用、智慧党建为代表的智慧政府管理应用;以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能应急为代表的智慧城市治理应用;以智慧招商、智慧园区、智慧旅游为代表的智慧产业融合应用;以智慧生态、智慧水务为代表的智慧生态宜居应用;以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智慧就业、智慧社区为代表的智慧民生服务应用。推动优质的标准上升成为国家或深圳地方标准。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运用大数据思维推进社会治理,实现从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被动响应型治理向主动预见性治理转变。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方式,利用大数据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问题,推动社会治理“云监督”“云评价”。推进基层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实现人口、法人与房屋等基础要素精准入块上图,打造“网络化+块数据”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化“党建+科技+治理”龙华模式,探索5G智慧党建,建设基层党组织智慧管理服务平台。

 

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政府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目录体系和数据安全体系。完善一数一源标准、数据质量测评标准、数据脱敏标准等数据标准体系。加强公共数据治理、质量管理和数据授权管理。加强数据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优化行政管理流程,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区大数据管理中心的作用,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平台对接,探索政企数据融通利用机制,促进数据要素在产业链上下游充分流通和深度融合。保障数据安全,筑牢数据安全底座,实现同城内应用级容灾。

 

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示范区。先行先试培育数据驱动、跨界融合、共创共享、公平竞争的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向社会采购数据,鼓励和引导数据要素市场主体共享、开放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数据。探索建立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研究设立数据交易市场,探索有序开放城市公共数据,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利用开放数据资源进行增值开发。试点公共数据委托管理,探索开展公共数据运营,引入规范的数据评估机构,培育以数据融合为代表的数据治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学习、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司法存证等数据加工机构。探索数据分类交易,鼓励政府数据银行用,借鉴银税数据直连,探索政银数据直连,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率先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探索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

 


第四章  建设独具魅力的湾区中轴新城


按照“增心提级、廊带支撑、片区引领”原则,优化城市整体空间格局,推进空间高质量开发,加强区域协同,打造产城融合的区域新增长极。


第一节  构建“一圈一区三廊”空间格局


北部打造全球万亿级数字经济圈。依托九龙山数字城纳入市级重点片区契机,联动鹭湖、黎光等片区,整合近百平方公里空间资源,打造湾区先进制造转化基地、深圳数字经济核心承载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应用先导区。

 

南部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区。依托龙华纳入都市核心区契机,将北站片区建成国际商务区、龙华国际商圈建成市级核心商圈、梅林关片区建成南部门户枢纽,打造国际总部基地、大湾区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试验区,形成集商业商务、文化时尚、休闲娱乐、高端居住于一体的深圳最具都市活力的区域之一。

 

打造纵贯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依托梅观快速路,加速整合沿线产业创新资源和土地资源,推动富士康、华为上下游产业智能化转型和高端化发展,联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坂田华为基地、东莞松山湖,打造以总部研发、科技服务为主导功能的梅观创新走廊。依托观澜河,重塑中轴水脉,促进山水与城市交融,打造彰显城市生态品质与文化活力的观澜河生态走廊。依托龙澜-福龙大道,联接西丽湖科教城和光明科学城两大基础研究引擎,打造带动深莞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龙澜智造走廊。

 

实现区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坚持全区一盘棋,结合各街道自然禀赋和产业特色,鼓励各街道差异化特色发展,形成布局相对均衡、功能差异化分工协作、发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第二节  提升重点片区发展能级


北站国际商务区。强化总部经济、国际商务、金融服务、科技与文化创新服务等核心功能,以国际化视野、都市核心区标准推动规划建设,形成产值超2000亿元的世界级国际会客厅。吸引总部企业进驻,发展特色楼宇经济,打造国际总部基地;吸引国内外专业服务业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发展智能生产性服务业和金融科技,打造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区;完善创新创业配套服务,优化吸引人才的高品质空间和配套设施,打造国际创新创业和人才高地。突出梅林关片区的总部、创新、生态等功能,重点开展梅林关片区土地整备、规划研究、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推进市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警犬训练基地搬迁和梅林海关大楼、海关后勤服务中心地块收回,加快推动华南物流园整体转型升级,进一步盘活释放片区空间,提升环境品质,重塑龙华南部枢纽。

 


九龙山数字城。将福城南、悦兴围片区纳入九龙山数字城统筹规划建设,形成制造业连片开发优势,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快规划调整,保障发展用地,打造产值超3500亿元的深莞中部智能科技中心。推动人工智能、5G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应用,高标准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5G”产业集聚区;统筹“生态、生产、生活”设施布局,建设“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的现代创新知识城区和宜居宜业的生态科技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三生融合的典范城区;建设深莞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区域创新增长极,打造深圳北部科技创新门户。

 


鹭湖中心城。扩容提质,覆盖区行政中心、横坑水库周边、观城等片区,形成产值超1000亿元的“行政+科技+文化+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引领深莞中部地区发展,并推动纳入市重点区域。支持深莞两地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建工业设计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打造深莞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公建群地标文化建筑,强化行政文化中心功能,打造辐射深莞中部地区的公共活力中心;利用观城等片区更新改造契机,增加高品质集中商业用地,打造辐射北部的商业中心;高水平开展东西轴线活化设计,打通观澜河和鹭湖景观廊道,通过慢行步道串联鹭湖周边多个水库滨水资源,建设富有多层次观感体验的高品质城市阳台,打造大鹭湖绿心。

 


龙华国际商圈。强化业态管控和风貌特色管控,加强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统筹引导,系统解决交通问题,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市级核心商圈。培育新生态主题业态,打造家庭亲子消费高地,建设智慧商圈试点,瞄准5G前沿技术,引入体验型、新零售业态,打造品质生活休闲中心;布局科技成果展示发布平台、智能科技科普体验中心,提供多元交流场所,激活地下商业连廊活力,丰富地下商业空间业态,打造科技商贸服务中心;聚焦新生代主题文娱商业,布局数字文娱体验业态,营造沉浸式互动公共空间,吸引文创企业和青少年人群,打造潮玩时尚娱乐中心。

 


大浪时尚小镇。突出时尚特色功能,建成时尚总部聚集、设计师汇聚、品牌荟萃、活动突出、消费活跃的时尚产业集群,打造产值超500亿元,以原创设计为特征的世界知名时尚中心。构建知名品牌、设计师工作室等核心IP,打造时尚企业总部集聚区;引进世界各地时尚名流以及世界顶尖的时尚设计师、时尚品牌营销者、世界著名时尚买手等时尚创意人才,打造时尚创意人才集聚区;推进科技与时尚跨界融合,建设时尚科技创新应用、创意设计、品牌孵化载体,打造时尚创新中心;积极引进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发布活动,建设时尚发布平台,打造时尚发布中心;构建地标式商圈、特色商业街、旗舰店、工厂店等多层次商业空间,打造时尚消费中心。

 


观澜文化小镇。突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及数字文化功能,依托小镇生态优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构建数字化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国际数字文化小镇。推进传统文化旅游、体育休闲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化发展,推进数字赋能文旅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化文旅新名片;引导红木、版画等文化品牌与国际文化要素、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文化金融、贸易品牌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创新集聚新高地;保护和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应用数字化传播技术,构建市民城市记忆窗口和海外华人的寻根目的地,打造文化开放交流新窗口。

 


第三节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加强市域内协同发展。坚持全市一盘棋,与兄弟区建立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分工的合作机制。联合富士康、华为等龙头企业,与龙岗共同打造世界级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推动上升为国家级平台。链接光明科学城、西丽科教城、大运国际科教城等源头创新资源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放创新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创新。

 

打造深莞合作样板。充分发挥龙华区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作用,加强与东莞等地合作,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与塘厦、凤岗共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合作机制,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利益和各地发展诉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打造区域合作样本。加强产业合作,通过梯度产业链合作方式共建姊妹产业园,形成“主园区+分园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发展模式,推进旅游产业、健康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合作,强化以“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人才小镇+公共配套”为要素的都市圈城际住房合作,谋划共建寄宿制高中、职业教育训练基地;强化社会治理合作,开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社会治理联动联管。

 

打造深港澳产学研合作示范区。积极拓展深港澳科技创新合作领域,将地缘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强化与港澳的科技、产业、学术、人才交流,引领深港澳创新生态圈建设。鼓励各类创新主体与港澳加强联合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合作,在龙华携手共建一批高水平功能性研发平台。促进科研物资、设备、人员、数据等要素跨境自由流通,扩大深港澳专业资格认可范围。支持港澳顶级高校在龙华建设产学研基地,将深圳北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项目建设成为“双区双创”示范标杆,鼓励建设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争取设立跨境产业专项资金。为港澳人才在龙华落地提供服务指引,提升港澳居民在内地工作生活上的归属感。

 

深化对口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驻镇帮扶、组团帮扶,全面抓好河源紫金、广西东兰、凤山等区域的对口帮扶。加大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帮扶力度,助力对口帮扶镇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市场化对接、产业共建、民生帮扶的特色化扶贫体系,打造对口帮扶龙华样板。

 

第四节  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

 

巩固深圳北站的枢纽地位。改造提升深圳北站站体功能,加强与机场、前海等区域的直接联系,集合高铁站、城际站、城市航运、港口票务一体功能,推动高线公园、立体连廊系统建设,打造高铁枢纽典范。配合推进赣深、深茂客运专线、深惠、深大城际线建设,打造“四小时高铁经济圈”。争取深茂客运专线延伸至深圳北站,加快与机场东站、西丽站、坪山站、香港机场的联络线规划建设。

 

加快打造鹭湖枢纽和若干个站城一体化开发站点。利用轨道18号线、22号线在鹭湖设站契机,推进常龙城际在鹭湖设站,推动TOD开发,打造鹭湖综合交通枢纽,增强北部交通集散服务能力。利用轨道五期规划建设契机,集约化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推动站城一体化开发,规划建设高强度、复合型城市节点和生活中心。利用深大城际(地下敷设)建设并在龙胜站设站契机,结合旧改项目推动龙胜站、龙华站地下商业连廊建设,连通地上地下空间,支撑龙华商贸中心发展。利用6号线支线南延、18号线在九龙山设站契机,推动“产站城一体化”开发,支撑九龙山数字城发展。

 

推进通用航空枢纽规划建设。加快樟坑径直升机场建设成为全市最主要的直升机场,着力发展湾区范围通用航空网络,建设直升机起降点,配合完成机场空域航路、航线规划。完善无人机飞行管理制度,围绕直升机场探索建设无人机物流配送与远程作业产业基地,谋划布局无人机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落实全市物流枢纽规划,开展区内观澜、福城、民治物流转运中心详细规划建设。织密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四横六纵”轨道网络。争取18号线、22号线、6号线支线南延、25号线、27号线、21号线等纳入全市轨道五期规划并推动开工建设。加快推动17号线龙华段及区内轨道线网加密研究。推进22号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4号线与东莞16号线衔接,实现与东莞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加快大浪时尚小镇小运量轨道项目建设。前瞻规划纳入深圳市轨道六期规划建设的线路,争取建设更多城际轨道。

 

优化道路交通网络格局。前瞻性规划建设对外战略通道,加强九龙山与光明科学城、清湖与坂田、观澜北与东莞塘厦凤岗、龙华与机场及大空港、龙华与南山的直连通道建设。推进“九横九纵”干线路网建设,推行窄街区、密路网理念,完善内部次干道和支路网,持续打通一批断头路和拥堵点,畅通道路微循环。到2025年,全区路网密度达到8.0公里/平方公里,次干道及以上路网密度3.4公里/平方公里。

 

扩大公交服务覆盖面。在主要公交走廊新增公交专用道,优化重点区域和偏远地区公交线网,结合北部工业片区员工通勤特征,开通高峰期厂区通勤公交。结合城中村片区路网特征,增加短途高频微巴等特色公交。加强地面公交线网与轨道网络的深度融合,构建“大公交”体系,到2025年,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提升慢行交通品质。完善慢行接驳体系,围绕新建轨道站点和重要公交站点配建自行车停车带,推进大客流轨道站点等重要建筑物出口的风雨连廊规划建设,优化无缝换乘体验。新建道路同步配建非机动车道,推进全区100公里非机动车道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骑行网络。完善重点片区步行网络,结合步行热点地区新增、拓宽42.3公里人行道。试点打造儿童、老人友好型街道,建设无障碍设施,建立连贯、安全的人行过街接驳体系。

 

提高城市交通综合服务水平。提升智慧交通应用水平,完善交通拥堵快速反应机制,推进停车位错时共享,创新立体停车场建设模式。开展城区关键道路智能化改造,推动交通设施及运载工具智能化升级。加速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出行模式,提升多网换乘“无感化”水平。

 


第五节  提高空间集约利用水平

 

强化产业空间保障。严守产业空间底线,保障40.7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区块线。推进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试点工作,保留提升一批基础较好的工业区,整备改造一批低效利用的工业区,划定保留提升区15.53平方公里,连片改造区2.5平方公里。从严控制“工改居”“工改商”类城市更新,鼓励“工改工”城市更新和工业区原址提容。到2025年,综合整治提升产业用房超过350万平方米,新增产业用房规模超过720万平方米。

 

加强城市更新统筹引导。加强对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引导,综合利用多种政策工具箱,整合碎片化用地,推动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大片区统筹开发。识别城市更新重点地区和空间时序,科学制定规划管控要求和差别化规划指引。在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交界处的轨道站点周边地区集中布局公共设施。推进特色片区城市更新管控,针对观澜河沿线、龙华国际商圈、观澜老墟-贵湖塘老围、牛湖历史街区等片区开展城市更新引导,实施滨水界面、公共活动空间、历史文化建筑风貌与慢行系统管控。

 

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加大土地整备力度,重点推进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优先保障重点片区、重大产业及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建立土地整备项目部门联动机制,提前谋划整备地块规划用途,保障整备用地合理有序利用。创新土地整备模式,推动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申报,鼓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继受单位开展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2025年,完成土地整备5平方公里。


推动空间三维立体开发。开展地下空间普查,评估具有立体开发潜力的区域,通过分级分类的手段明确开发力度与开发次序,预留待开发空间。推进城市立体空间资源规划,提前对未来轨道站点较为密集的地区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鼓励在轨道站点核心区建设功能立体复合的城市综合体,实施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通过立体步行系统、立体绿化系统打造无缝衔接、室内外联通的开放空间。

 


第五章  打造创新引领的高技术产业化高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开发试制能力为支撑,强化前沿技术与产品产业化创新优势,促进创新资源汇聚,强化载体建设,完善创新生态环境,实现科技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将龙华打造成为国家前沿技术与产品产业化示范高地、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集聚地、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优势区域。

 

第一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及“从1到100”的应用研究,实现基础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有机联动。推进特色高校建设,引入与辖区产学研密切相关的国内外高校理工学院、研究院相关资源,探索创建大学科学园,打造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基地。依托重点科研院所,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重大创新载体,争取在5G、工业互联网、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进一批应用型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引导研发能力强的机构向应用型研究机构转变。到2025年,力争创建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5个省级创新中心、170个市级以上创新载体。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龙华路径。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制定未来五年的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目录。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在高性能医疗器械、小分子创新药、高端精密工具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鼓励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推动重大装备、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部分国产化,争取形成行业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组建若干“创新联合体”,整合科技、产业、人才等专项资金,一技一策突破关键技术。针对中长期基础类、前沿类、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建立创新失败容忍机制。推进军地协同科技攻关,探索先进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一批核心领域重大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牵头设立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领军企业成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大财政无偿性研发资助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形成“国高企业培育库-国高企业认定库-规上国高企业库”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加速技术迭代改进。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

 


第二节  建设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构筑全域创新发展格局。打造科技成果孵化首站服务地,依托北站高铁枢纽优势,为国际科技成果在内地的转化孵化提供首站服务,吸引香港高端创新资源落地,形成“港澳引进孵化+龙华加速产业化”合作模式。打造中试验证集聚高地,依托九龙山、鹭湖、黎光等片区制造业优势,协同光明科学城,建设成为全市原始创新成果的中部转化腹地,形成“创新投入不问出处、中试转化龙华集中”的格局。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打造梅观创新产业走廊中部创新脊梁。

 

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行业共性的研发、中试、测试平台的投资建设。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领域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CRO/CDMO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智能制造领域开放实验室,探索中试生产车间共享模式;加快5G产品认证、应用测试、网络性能监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标准化试验平台。到2025年,在各重点产业领域搭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搭建数字技术先进场景。紧盯国际前沿,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商业模式设计、顶层战略升级、超级IP加速等场景化服务。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人配送、无人驾驶等技术在核心领域应用场景建设。率先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技术社会实验室”,为实验室产品雏形提供真实市场反馈和宽松监管环境。到2025年,搭建10个以上应用场景体验中心和多个不同主题的场景实验室。谋划建设“母工厂”示范城。实施“母工厂”战略,引导龙华制造业企业转型为母工厂,延缓制造业企业外迁速度,确保核心研发与生产性研发功能留在龙华。遴选一批现场管理扎实、工艺创新和技术改进突出的工厂,建设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工厂、面向外地生产性分支机构的“即时支援站”、先进制造技术系统优化的平台工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孵化工厂。到2025年,探索建设一批“母工厂”。

 

第三节  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环境

 

丰富特色创业孵化体系。发展平台型企业孵化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孵化与自身核心业务相互依托的企业;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区,吸引国际及港澳青年来龙华创新创业;打造硬科技创业试验区,吸引创新团队和人才带技术落户;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孵化链条,以双创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为抓手,建立一批综合创业孵化基地,为不同初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孵化服务。到2025年,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以上、众创空间达到45家。

 

优化科技金融体系。加强政府引导基金与社会资本对接合作,围绕龙华特色优势产业和亟需发展产业开展基金投资。紧抓国家资本市场改革机遇,谋划与深交所合作设立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多措并举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符合条件企业登陆创业板和科创板。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创新信贷风险政府担保补偿机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和证券化试点,建立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交易、转移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健全知识产权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服务能力,培育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版权精品。建设龙华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心,搭建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设立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诉讼中心。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区块链中心。到2025年,力争专利申请量不少于420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少于71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440件。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落实由市场决定的科技项目遴选、经费分配、成果评价机制。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复合型技术经理团队。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制度。积极扶持技术转移、评估咨询等服务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探索实施“科技悬赏”“揭榜挂帅”新模式,向国内外创新主体集中发布“需求清单”、征集“供给清单”。 

 

第四节  建设开放包容的国际人才高地

 

建立多元创新人才队伍。实施科技人才“攀登者计划”,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前沿科技创新领域引进和集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外籍专家、国内外顶尖名校毕业生。建立科技专家人才库,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瞄准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重点方向,引进培育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分类实施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开发政策,打造一支汇聚金融、物流、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等专业服务领域人才的高素质队伍。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瞄准新工种、新工艺,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知识型、复合型、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尊重和关爱产业基础人才,培育一批“龙华工匠”。到2025年,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0人,省市创新创业团队30个。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人才招聘、薪酬等管理制度,提升招才引智体制优势。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体系,构建“能力+业绩”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建立以需求侧为牵引的创新协同机制。建立多元化人才资金保障体系,通过人才创新创业基金、社会投资等途径,构建人才成长周期的梯度支持机制。完善人才专项资金管理,优化审批流程,加强专项资金投入的跟踪管理,提高人才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智龙华”人才大数据平台,强化人才数据、政务数据和产业数据的互联互通,构建“1+N”人才工作数字化体系。

 

营造国际一流人才环境。加快建立国际一流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为人才提供科研、资金、安居、医疗健康、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推进国际人才街区试点、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市人才研修学院龙华分院等建设,提供一站式、多元化、全链条人才服务。打造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环观澜湖教科文人才创新圈,构建连点带线成片的人才服务立体网络。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到2025年,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基本成熟,形成创新活力强、创业成本低、服务效能优、人居条件佳的人才发展环境。

 

第六章  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建设数字龙华,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现现代服务业赶超破局,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实施产业升级五大工程。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大力推动优质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制造和绿色制造,坚持“应用牵引、平台支撑、重点突破”,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编制产业图谱,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制”,做好链式服务,推动补链、强链、延链、控链、稳链。建立供应链清单制度和敏感企业数据库。围绕重点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及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绘制面向全球的招商地图,做实产业链招商,实施产业链精准扶持政策。加强与华为、腾讯等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合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集群治理模式。

 

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吸引世界500强总部、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央企总部落户,招引与企业总部中心配套的功能性、地标性机构和国际组织。鼓励企业联合建设总部大厦,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和辨识度的总部基地。建立优质高效的总部企业服务机制,健全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服务支撑体系。到2025年,总部企业数量达到100家。


优化企业梯队结构。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富士康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紧抓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契机,完善拟上市企业培育库,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运作和发展壮大。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形成“5+”独角兽企业、“100+”瞪羚企业、“1000+”具有爆发潜力的企业。实施“骆驼”企业和“硬科技”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和培育一批稳健型企业,吸引具有原创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落户。到2025年,力争上市企业超过50家。

 

深入实施品牌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品牌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打造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叫响龙华智造、龙华设计。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先进标准,探索建立统计分类、数据共享、数据服务、治理评估等标准体系,推动优势特色行业标准成为国内、国际标准。强化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及运营。鼓励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异地置换、联合总部等新型产业用地出让方式。充分发挥国企作用,探索园区物业统租统管、平价出租模式,增加创新型产业用房供给。推广“定制产业空间”模式,推动由“项目等候空间”到“空间等候项目”。探索政府-企业-社区集体多主体联合开发模式,面向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生物制药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符合先进制造业需求的专业化产业园区,引导企业进入选定片区集聚发展。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园,引进和培育一批承载空间需求小、知识产权输出高的高附加值科技企业。

 

第二节 厚植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发挥电子信息主导产业优势。立足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以产业融合和智能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前瞻布局前沿高端领域。发展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产业,重点发展智能手机、计算机、其他电子设备;发展新型显示产业,重点发展超高清显示、MicroLED显示、透明显示、全息显示、3D显示等;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推动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高端电源管理芯片设计、5G通信中高频器件设计等;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增强电阻、电容、电感领域竞争力;发展网络设备产业,强化在交换机与路由器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加大光通信器件产业研发投入力度,推进网络设备核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到2025年,建立起互联互通、融合应用、整体协同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做大生物医药产业。发挥中药、头孢类抗生素仿制药、医用敷料等优势,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医疗设备及器械、生物医用材料及用品等细分领域,在银星科技园、观澜高新园、宝能科技园、锦绣科学园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2025年,打造CRO/CDMO生物医药产业聚合发展平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服务体系。

 

做强高端装备产业。聚焦工业机器人、增材设备(3D打印)、智能测控装备、重大成套设备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其他高端装备领域,突破关键部件“卡脖子”难题,集中攻关一批关键技术,全面提升龙华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水平。到2025年,高端装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做优时尚制造产业。集聚国际高端要素,推动纺织、服装、皮革等产业时尚化、科技化发展,促进“数字+时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争创发展新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25年,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时尚制造的集聚地。

 


探索发展未来产业。探索发展6G、量子科技、卫星及应用产业、氢能产业、微纳米材料等前沿技术产业,增强智能科技产业引领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军工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规模前沿产业集群。

 

第三节 实现现代服务业赶超破局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专业服务业。将龙华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制造业的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研发服务业,培育众包、众扶等研发服务新业态,探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品、医疗器械产业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中心。推动设计、法律、会计、审计、咨询、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高端发展,深化深港专业服务业交流合作,加快设计产业园建设。打造服装展、版画展、陶瓷展、家具展等一批具有龙华特色的专业化展会,发展时尚展销。

 

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强与深圳市现有金融功能区错位互补、协同发展。聚焦产业与金融融合,打造深圳产融结合示范区,重点打造金融服务集聚区、金融科技引领区、供应链金融创新区、金融安全示范区。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设立区域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聚焦金融科技,依托区块链相关技术打造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聚焦金融服务,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社区金融等新兴金融领域,加快发展资产评估、信用评级、融资担保、投资咨询等金融中介服务,推广设备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引导物流产业向高端发展,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保税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流通深度融合,抢占全球智慧物流高地,建设全国一流现代流通体系。依托美团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地、深国际黎光物流园及骏星国际酒业食材综合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工业电商、社区电商、跨境电商,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电子商务知名城区。探索建设粤港澳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枢纽和采购中心。

 

壮大现代商贸业。围绕市级商圈定位,优化商业空间和商业网点体系布局,构建以地铁4号线为轴,串联北站、红山、龙华等三大商圈的“一带三圈”商业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外品牌“世界橱窗”,加快建设开市客华南区总部项目,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龙华设立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品牌首店、旗舰店。搭建时尚新品发布平台,将大浪时尚小镇、观澜文化小镇等打造成为时尚新品首发平台。建设新零售产业孵化器,吸引全国新零售创业团队入驻,探索发展智慧商店、无人超市等新零售业态,打造新零售发展高地。大力繁荣夜间经济,重点打造民治、大浪、龙华等夜间经济示范街。以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引领,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服务业。

 

第七章  形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格局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龙华试验田”


加快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瞄准制约龙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梳理改革事权和改革推进中面临的堵点、难点、痛点,主动争取一批国家、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落户。制定实施综合授权事项清单,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数据开放共享、城市空间统筹等40个领域,推出有引领性、突破性的改革政策。加快完善政策储备、滚动推动、风险防范、容错纠错等机制,健全改革的正向激励机制。到2025年,形成上下联动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省、市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率先激活劳动力市场。率先探索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探索跨专业新兴领域职称评价,实行技能人员职业技能社会化等级认定。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探索充分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和社保制度。

 

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类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国企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和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用实业、金融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中,支持国企发展金融板块业务,支持深圳市龙华产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参股或控股方式入股拟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集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精准扶持,增强欠发达、受生态制约发展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鼓励公司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引入职业经理人或资产托管团队,引导公司从原有传统低端物业租赁模式向高级物业管理、资本投资等高端产业转变。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推出一批“免申即享”项目,全面取消用水用电中间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推动空间集约开发利用改革。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完善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推进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已批未建用地和临时用地处置,全面盘活各类历史用地,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推进在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使用权分割,促进空间合理开发利用。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标准产业用房,强化园区功能配套及园区承载力。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竞地模式解决用地问题。鼓励股份公司主动探索与市属、区属国企联动开展深度合作,参与开发改造产业用房,推动产业空间高端化发展。

 

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专项债项目发行使用机制,争取市政府加大对龙华区专项债发行额度的支持力度,围绕龙华重大平台、新型基础设施等建设发行一批专项债。探索开展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国有企业参与交通、产业等领域试点项目。加强与社保基金、保险基金、政策性及开发性金融机构长期资金合作,积极稳妥运用PPP建设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资源竞争性配置领域。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牢固树立财政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实施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对预算编制的宏观指导。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对新增长期性、刚性支出政策要充分评估政策风险,严格规定政策实施边界。建立政府资金、资产、资源统筹管理的“大资产”格局。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第二节  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积极打造消费中心城区,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消费生态体系,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直播经济”“夜间经济”,提升民治、龙华商圈,做旺观澜、大浪商圈,建成若干主题鲜明商业地标和体验中心,打造年轻、潮流、时尚主题消费集中地。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工业投资政策激励,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质量。提高产品供给质量,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支持龙华区企业对供应链进行国产替代;推动龙华与内地建设跨区域产业合作联盟,以协同创新带动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鼓励外贸企业创立内销品牌,生产适销国内市场的优质产品;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

 

建设全球创新网络节点。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构建科技开放新格局。谋划设立全球发展研究院(深圳),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型智库。积极实施“国际通”项目,谋划建设湾区路演中心,开展工业直播,做强“国际通·英国站——中英创新行动计划”,推出“国际通”德国站、法国站、日本站、以色列站。积极引进或设立全球创新城市联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平台型组织或分支机构。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与以色列和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共同技术难题共建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

 

提升产业双向开放水平。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提升出口质量,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协调发展。促进对外贸易转型优化,推动加工贸易高端化发展,做大做强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做好预警信息发布,支持企业参与贸易摩擦案件的申诉、应诉。积极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和建设海外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保税研发、保税维修业务试点,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对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等的支持力度。完善和落实出口支持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支持企业参与广交会、高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制定重点市场名单,加大“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市场拓展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团出海”,推进产品、技术、品牌、标准全方位“走出去”。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创立内销品牌,生产适销国内市场的优质产品,引导与现有成熟渠道合作,建立国内营销服务体系。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争取与科技产业发展互补的国际城区结成友好城区,加强科技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积极承办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高端专业论坛,通过产学研共治联盟等渠道,定期举办产学研沙龙、校友沙龙等活动,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领域发起国际创新合作论坛,争取一批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落户龙华。实施品牌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龙华品牌文化与深圳市的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的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建成民治、观澜国际化街区,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全市有影响力的国际化街区典范。

 

第三节  打造国际一流数字化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以个人画像和企业画像为基础,推广告知承诺和容缺后补审批模式。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健全企业诉求办理“全链条”“闭环式”机制,推出惠企政策集成包服务,帮助企业应知即知、应享尽享。严格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加快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

 

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升级版。运用数字手段,驱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协同创新。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改革,扩大‘三秒’审批服务范围。加快试点“政务+税务”“分厅办”模式,推行“政务+民生”“一门办”模式,实行“政务+金融”“一站办”模式,推动“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事项扩容。打通数据壁垒,充分利用已有设施,盘活部门数据库,推动平台整合利用,支撑政务信息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认共享,促进公共服务供需高效对接。推广应用“政务1厅”项目,提供“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务服务。探索商事登记制度网上全流程办理,实现电子证照、区块链发票、电子印章全面应用。到2025年,实现90%以上的法人事项及95%以上个人事项指尖办。

 

建设信用建设示范城区。加快编制信用目录,全面归集企业监管信息,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全面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成覆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创新信用监管制度,建立税务、交通、教育等行业和领域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的监管制度。开展“深圳信用之窗”诚信示范项目试点,推出一批“信用+”应用示范项目。紧扣群众反映热点、营商环境痛点和市场监管难点,提高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的精准度。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中心,搭建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数字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构建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生命信息等新型财产权益的认定标准和审理规则,在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领域全面适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机制,实现重点园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全覆盖。探索在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制度,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审判中的广泛应用,打造知识产权标杆城区。

 

第八章  筑造更有温度的民生幸福家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着力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第一节  建设一流现代化教育强区


建立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规模及覆盖面,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园为主体、营利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办园开办经费和生均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公办幼儿园建设标准,提升民办园办学品质。推动幼小衔接,构建富有龙华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促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积极开展幼儿园托班建设。到2025年,新增幼儿园学位2.5万个。

 

加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创办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深化集团化、联盟式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到2025年,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58所以上,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不低于9.7万个。推进高中教育多元特色发展。

 

加快普通高中建设,加大高中学位供给,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高中多元特色发展,按理工特色、人文社科特色、体育特色、艺术特色等打造多样化特色高中。完善高中素质教育体系,促进高中与高校、专业机构合作交流,提升办学档次。到2025年,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校不少于8所,打造1-2所市内领先优质名校。

 

推动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推进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重点开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建成深圳校区。结合龙华产业发展需求,发展专业类高校,培育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民办特色学院。推动建设大浪时尚创意设计学院、观澜国际版画学院,吸引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顶尖艺术机构在龙华设立分校。到2025年,引进2-3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入驻,引进1-2家适配产业发展的特色研究生院或产学研基地。

 

建立适应“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高标准建设龙华区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共建若干与龙华产业相匹配的职业教育项目和训练基地,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的职教园区,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城区。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开展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技能人才培训。推动普职融合发展,建立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课程互选、资源互通、教师互任、学生互转、实训基地共享的融通机制。

 

推动民办教育全面提质。推进民办学校多元、特色、内涵、高端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和扶持,稳步推进民办学校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改革,引导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按法律规定转型为非营利民办学校。加大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用电、用水、用气、税收等各方面支持力度,探索构建与办学质量相挂钩的财政经费支持机制。引导营利性民办学校集团化、联盟式经营,鼓励民办学校兴建国际学校,打造一批民办教育品牌。

 

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中心,完善适龄特殊儿童分类教育安置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到2025年,建成1所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以上。

 

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社区教育运作机制,推进教育与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等有机融合,打造若干品牌社区教育基地。办好社区学院、老年大学,健全公民素质提升、老年人培训等多类型终身教育体系。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与研究中心,依托儿童之家、儿童活动场所、社区教育机构等活动阵地,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力争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完善教育改革。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机制,健全与人口政策相适应的学位积分政策及就近入学制度。妥善解决产业人才子女入学需求。创新高密度城区教育用地保障制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探索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教育跨国或跨区域合作办学模式,加强与境外、港澳教育机构合作,探索深港教育融合新模式,加快教育国际化特色课程研发与设置。提升师生综合素养,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推行积极德育,推进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艺术、人文等综合素养。加快推进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培养一批教育领军人物和改革领航教师,打造以“智能+积极教育”为特色的课程改革龙华样本和城市范例。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探索建立以“云教育+实践场”为主要形态的未来学校。

 

第二节  打造健康中国“龙华样板”


提高市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水平。建立“预防-治疗-康养”的健康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全国健康促进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完善“防、治、管”一体化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开展职业病危害普查和防控,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实施重点癌症监测和早诊早治,加强学生近视眼、龋齿、肥胖等疾病监测和干预管理。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管理等服务。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以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为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科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坚决革除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到2025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实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覆盖。

 

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推动综合医院做大做强,专科医院做出特色,特色诊所高端发展,合理布点社康中心,形成以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骨干,社康中心为依托的多层次多样化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市新华医院等9家医院新建或改扩建,开展区中心医院创三甲行动。鼓励社会资本建设高水平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创新引进高端特色诊所。加强社康中心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一、二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社区健康服务站点,试点社区医院建设,形成“十分钟就医圈”。到2025年,千人病床数达到3.36张以上,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90%,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6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

 

建设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考虑人口需求、区域疾病谱、人才队伍情况,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全科医学科、泌尿外科、口腔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等重点学科。建设全科医学病房、全科技能和社区适宜技术培训中心,打造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全科师资培训中心。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和区高层次医学团队引进计划,支持高层次医学人才在社康中心设立专家工作室,建设一批具有龙华特色、群众认可的“名医工作室”。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构建以区属公立医院中医科室为龙头、社康中心为基础、社会办中医服务平台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到2025年,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达到2.46人以上,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5名以上全科医生,新引进10-15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高层次医学团队总数达到20-25个,建成10个达到市级水平的区级重点学科。

 

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主权,构建健康为导向的医院集团绩效考核办法。建设上下通达运转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医院与社康融合发展、医疗与预防融合发展、全科与专科融合发展。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引导境外医师来龙华办医行医,探索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在龙华试点,探索允许使用已在港澳获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传染病疫情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评估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并预警,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落实行业管理、单位管理和家庭、个人管理责任,推动常态化防疫与战时状况的快速衔接转换。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和以公共卫生机构、专科疾病防治中心、社康中心为主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构建快速识别新发病原、多病原同时检测、毒物快速识别、多种危害因素同时检测的先进技术平台和多功能重点实验室。构建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科学调整物资储备品类、规模、结构等。建设面向公众的急救培训体系,提升公众对常见公共卫生事件自我防范知识知晓率,增加普通居民的急救能力。

 


第三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着力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阵地建设,建成集职介招聘、就业服务、劳务派遣、职业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机制,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促进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下岗失业人员、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推动技能人才训练基地规划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等公共服务平台。做大做强区职业技能竞赛、“观澜杯”红木设计雕刻大赛等品牌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立“全民调解”的工作格局。到2025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新增技能人才6万人以上。

 

提升住房保障水平。严格执行“1+3+N”政策体系,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加强公共住房筹集,严格落实招拍挂商品房、城市更新、产业园区公共住房配建政策,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探索利用存量闲置空间,有效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加大城中村综合整治,持续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鼓励城中村规模化租赁,发挥城中村作为低成本居住空间和职住平衡稳压器作用。探索创新城际住房合作机制。深化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制改革,推进智慧物业建设。到2025年,新增筹建公共住房3万套。

 

打造现代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区颐养院项目和龙华敬老院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建设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托养中心,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着力构建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五级养老服务网络”。开展社区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居家”服务,创新长者饭堂建设和运营模式,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到2025年,构建兜底养老服务保障有力、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可及、非基本养老服务充分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将各类人群纳入相应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人人享有。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险,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

 

提升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水平。完善分类救助体系,加强最低生活保障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最低工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手段的配套衔接。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深圳市创新创业无障碍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推动无障碍城区建设。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完善儿童收养制度。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特殊教育服务设施,建立残疾儿童青少年康复行业组织。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发展公益性基本殡葬服务,建设绿色殡葬服务体系。

 

第四节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和国际妇儿友好型城区

 

大力推进妇女事业发展。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家庭教育支持及家庭服务提升深化行动,注重发挥良好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符合妇女需求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建设,优化母婴室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妇女组织建设。

 

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区。实施儿童优先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区儿童公园,推广儿童友好型医院、图书馆、社区等空间设施建设改造。加强托育机构建设,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到2025年,新建1家区级普惠性托育机构,每个街道建成1家具有示范效应的普惠型托育机构,每个社区配置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机构。

 

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区。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引领,引导青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标准建设区级青少年阵地,打造国际化、地标性、引领性青少年综合服务设施。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推进青少年权益维护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积极打造龙华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新文创)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实习基地、新时代技能人才学院、龙华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平台,持续开展青年交流活动,探索建立常态化深港澳青年组织合作机制。

 


第九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第一节  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高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大力弘扬新时代特区精神,倡导“开放包容、改革创新”的城区文化和人文精神。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建设奋斗者广场,打造奋斗者之城。扶持孵化一批健康向上的青年社会组织,以奋斗文化引领青工文化,抢占思想引领高地和社会舆论阵地。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充分发挥“闪亮龙华人”“十大好家庭”等各级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推选,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打造“一街道一特色”文明创建亮点,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夯实双拥模范城(区)创建基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实施志愿服务提升行动,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塑造龙华义工生活节品牌,建设志愿者之城。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强化新闻信息服务,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拓宽“大外宣”平台,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区级融媒体中心,不断发出龙华“好声音”。

 

第二节  实施文体强区工程

 

打造文体新地标。对标世界一流,高水平建成市文化馆新馆、市美术馆新馆、市第二图书馆等三大市级文体项目,高标准建设区群艺馆、图书馆、大剧院、简上体育综合体等区级文体设施,打造地标式城市新名片。


 

构建十分钟文体服务圈。探索城市社区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新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建设居民身边的小微文体场地,推动在健身步道、绿道、体育公园建设健身点。加快172处公共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室和87处体育活动场地建设。探索“政府主导+子项目合作”的文体设施建设运营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体设施建设运营。到2025年,人均文化设施面积达到0.3平方米,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83平方米。

 

完善片区文体功能。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比较优势、挖掘区域文化底色,差异化布局六大文体功能片区,全面激活龙华文化体育活力。


 

第三节  实施文化气质塑造工程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内涵的挖掘、整合、保护和推广,推动优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打造客家文化、红色文化、时尚文化、国际文化等龙华特色文化品牌。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持续开展龙舟文化艺术节、龙华区文化音乐节,推出龙华戏曲节等文化新品牌。强化文博会、创意十二月、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等平台品牌效应。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影视、动漫为着力点,策划主题鲜明的艺术节、文化周、影视节庆等文化交流活动。

 

丰富特色普惠文体服务供给。建设书香龙华,实施公共图书馆提升计划。推广博物馆文化,鼓励建设非国有博物馆、特色博物馆。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拓展“与有轨电车同行”马拉松等群众体育活动品牌,鼓励文体设施开放共享。推出一批更具时代影响力的文艺创作精品,依托单霁翔、孟广禄等名家资源,推动龙华文艺创作实现新突破。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进高雅艺术进社区,结合龙华青年特征推出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创造更多“城市中的剧场”,鼓励在车站、公园等公共空间进行街头艺术表演。到2025年,全区城市书房新增80个,累计达到100个。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推进碉楼集群的整体保护、文化挖掘和功能提升,打造碉楼文化、碉楼记忆、碉楼艺术集中展示体验地。做好大水田古村、鳌湖村、俄地吓村、樟坑径上围村等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加强观澜古墟、贵湖塘老围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挖掘、整理龙华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一批精品文化遗产打卡点,搭建文化遗产展示平台。

 

第四节  壮大文化体育产业


力发展四大文化产业。壮大创意设计产业,加快推进时尚领域龙头品牌企业提档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时尚品牌。壮大工艺美术产业,做强观澜版画和永丰源陶瓷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观澜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高端工艺礼品研发、展示、交易基地。壮大数字文化产业,推动数字创意与工业设计、版画艺术、红木家私等各领域融合渗透,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园区,打造牛湖1平方公里数字文创街区。壮大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力争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增加2-3家市级文化产业园。

 

打造文化版权交易与运营高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壮大艺术品交易市场,拓展鉴赏、收藏、拍卖、交易及会展业务,依托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鳌湖艺术村、龙华版权交易中心等,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粤港澳版权登记大厅、深圳市国家对外贸易基地等合作,集聚创意版权交易领域优势企业、重要平台及高端人才,率先将龙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意版权交易与运营高地。支持阳台山文创园与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文创产权交易中心。

 

开发龙华特色旅游线路。深度挖掘阳台山、观澜湖等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观澜高尔夫等旅游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生态文化品牌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以龙华工业园区、工业历史遗址等为载体,重点打造一批涵盖文化创意、观光工厂、工业博物馆等项目的工业旅游品牌,打造“景区、园区、城区协同发展,观光、体验、购物互补发展”的工业旅游产品和线路。依托观澜古墟等客家文化、中国文化名人胜利大营救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大浪时尚文化、观澜山水田园等山水文化、富士康等工业文化,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打造特色亲子研学旅游品牌。探索建设“云上游龙华”项目,推动虚拟世界与实体场景交汇。到2025年,旅游收入达到60亿元。

 

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体育品牌赛事。抢抓消费品质提升机遇,依托广东省冰雪运动训练基地、IFLY风洞飞行体验馆、观澜山水田园马术基地等,培育滑雪、马术、风洞等新型体育消费。围绕体育竞赛服务核心环节,发展体育产业运营、体育装备制造,推动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加强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建设与运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持续引进体育名人,成立名家工作室,依托名人名家推动形成培训/训练-赛事-工作室-产品周边产业链。到202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78亿元以上。


 

第十章  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龙华

 

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低碳发展与绿色经济道路,严守生态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发展原则,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营造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乡居民健康生活的生态城区。


第一节  加强生态本底建设


严守生态安全格局。坚持生态优先,应保尽保,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生态控制线,构建生态安全的空间管控体系。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刚性约束力,落实勘界定标和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严格的监管和预警机制,确保红线内自然生态用地性质不转换、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责任不改变。推进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精细化管理,划定生态单元,实施规划管控和项目准入制度,开展单元生态资产评估,逐步建立生态服务产品交易机制,推进违法用地核查及清退。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开展重要生态空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裸露山体及矿山修复,识别已关闭矿山存在的地质安全隐患、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环境问题,加快推进裸露山体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制定裸土地治理专项修复方案。保障生物多样性,开展森林资源与观澜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

 

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最严环境监管体系,健全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部门合作,建立“大环保”联动治理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考核制度,健全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体系和全民行动体系。

 

第二节  打造山水龙华


塑造山水城市意象。实施“通山达水”“山海连城”计划,打造百里环翠“山厅”魅力休闲区和全景式叶脉“水厅”休闲区。推进绿道与碧道蓝绿网络融合,推动水库开放管理和生态修复,加强绿道和碧道连通性,串联滨水活动空间、山林资源、城市绿地、文化遗产等自然人文要素,形成连续贯通、功能复合的城市开敞空间。到2025年,建成135公里的全市首条环城绿道,85公里串联观澜河全流域生态斑块的碧道,65万平方米体量的国际一流北站绿廊,打造一批景观水域。


打造“一纵两横”城市景观轴线。依托观澜河和龙华大道打造纵向景观轴线,将龙华大道打造成疏朗通透、四季有花的景观大道,将观澜河两岸打造成世界级滨水长廊,成为深圳的“莱茵河”。在龙华北部通过慢行系统联通重点自然景观资源,挖掘西起九龙山,连接茜坑水库、观澜河、横坑水库、石皮山,东至樟坑径公园的优质景观资源,打造龙华区北部东西向生态慢行轴线。在龙华南部激活平南铁路沿线的公共空间功能,串联北站中心公园、深圳北站、市文化馆新馆等节点,打造龙华区南部东西向都市活力体验轴。

 

加快特色公园体系建设。完善“森林/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服务体系。加快环城郊野公园建设,借鉴香港郊野公园经验,建设绿岛、骑行、空中步行系统等多条郊野公园路径,推进跨区域郊野公园建设。加快城市公园建设,谋划建设未来城市体验等特色主题公园。推进社区公园空间均衡分布,利用绿化带、边角地带打造若干个独具特色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打造无边界公园示范区,推进公园与人行道、自行车道多通道衔接,实现公园无处不在的特色体验。到2025年,力争全区公园总数超过180座。

 

提升城区绿地与绿化覆盖。多渠道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全面排查城区内部绿化潜力提升空间,见缝插针式地建设小微绿地。积极推广立体绿化,依托城市更新改造、绿色建筑建造等项目,统筹推进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绿墙、阳台绿化、桥体绿化等工程,提升城市立体可视绿量。

 

第三节  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

 

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构建“源头控污+系统截污+全面治污”三位一体的水污染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建立完善跨境河流联防机制,保障地表水安全。实现“治污”向“提质”、工程治水向“生态活水、产业兴水、市民乐水”转型升级,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的生态河道。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到2025年,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工业污染源废水达标率达100%,管网雨污分流率达100%,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实现长治久清,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绿地、道路、水系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建设海绵型道路、广场、湿地公园,减少城市硬覆盖地面,推广透水建材铺装。推进海绵型建筑与社区,通过建设屋顶绿化、雨水花园、储水池塘、下沉式绿地等设施源头滞蓄雨水,提高建筑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统筹城中村综合整治海绵化改造,打造城中村海绵城市建设标杆。

 

优化大气环境质量。实施气候友好型的大气环境保护政策,精准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加强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强化扬尘污染整治力度、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加强生活面源污染管控、完善大气联防联治和空气检测体系。建立观澜空气超级站,提升污染源解析监管水平。到2025年,全区PM2.5年均浓度降低至25微克/立方米。

 

加强土壤和声污染控制。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建立和完善风险管控和修复监管机制,提升土壤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环境噪声、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工业、社会生活噪声的源头管理和监督管控执法力度,加强重点领域噪声管控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到2025年,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声环境功能区总体达标率不低于80%。

 

深入建设无废城市。系统构建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加快环卫作业方式、作业模式现代化转型升级,优化建筑废弃处置能力,保障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促进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控,防范城市高密度生态环境风险。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情况专项调查和产量预测。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

 

第四节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能源“双控”管理,完善本地清洁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化赋能综合能源管理,打造数字能源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建设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科技馆等一批近零碳示范项目。

 

推动绿色产业双向赋能。加速数字产业绿色赋能,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等产业,打造龙头引领、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加快建设深圳市求雨岭氢能产业园、深能-西门子能源产业园,构建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清洁能源、高分子纳米材料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绿色领军企业,促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支持企业推行绿色设计,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建设绿色工厂,完善绿色供应链。推进产业链中有特殊环保、能耗要求的关键核心环节进入专业工业园区,打造绿色示范园区。“十四五”期间,每年完成2个重点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打造国家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基地。强化交通低碳发展,大力开展“有序充电”新基建建设,示范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引导华南物流园、黎光国际物流港绿色物流体系改造。创新建筑节能,开展建筑用能数字化管理,发展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广低排放生活,加强源头减排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限塑令”,持续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减碳”,探索碳普惠、碳币试点,推广应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低碳产品,倡导绿色生活模式。 

 

第十一章 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标杆


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提升法治环境,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完善人口服务与管理,构建与现代化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基层治理体系,努力将龙华打造成为全国基层法治建设的“联系点”“试验田”“观察哨”。

 

第一节  打造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

 

打造一流法治政府。全面梳理政府权责事项,规范政府运用行政措施的边界、行政行为的程序和时限。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编制和发布制度,建立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公众参与事项清单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制度。健全完善政府法律顾问运行机制,探索推行专职法律顾问制度和政府“首席合规官”制度。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合理配置街道综合执法资源。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探索行政复议机关独立设置,推动行政复议与人民调解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的有机衔接。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建立群众参与政府服务事项监督评价机制,保障公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建设一流法治社会。加大全面普法力度,开展宪法、民法等普法教育,特别是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原村民的法治教育,持续开展“法官进社区、进学校、进校园、进机关”活动,培育民众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加强普法品牌建设,突出“科技+文化+民生+普法”理念,将深圳民法公园打造成为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民法文化综合展示和传播基地、社会公众法治教育基地和专业人士民法交流基地。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广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经验,面向企业打造一批园区法律服务站点。依托“社区法律顾问+助理”工作模式和U站,打造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加快整合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全领域法律服务资源,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吸引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设立代表机构。

 

建立健全一流司法工作机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审判权和执行权行使。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检察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和建议制度,注重保护企业人格权,探索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开展法律监督,结合办案推动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合规建设。

 

第二节  打造基层治理龙华模式


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华品牌”。总结推广北站社区党建经验,做强做实龙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效应。完善堡垒型、服务型、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深化基层党建“标准+”模式。深化两新书记直通车机制,提升党组织服务发展温度力度。落实党建引领服务发展行动,打造“一社区一园区”区域化党建示范点,加强城中村等人群密集区域24小时党群服务V站建设。推动基层专职党务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改革,加强龙华区基层治理学院建设。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深化街道-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构建“基层党组织+社区工作站+社区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多方联动格局。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社区议事协商等制度,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优化“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社区网格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活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居委会开展居民自治、环境治理、社区协商、公益慈善、社区文化等方面专项活动。营造社区人性化、邻里亲情化的环境氛围,推广“元芬新村”综合整治经验,实现城中村面貌整体提升。

 

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建设以区孵化中心为龙头、各街道孵化服务站为依托、多方联动的社会组织孵化器集群。发展政府职能承接型、补位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提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开展公益服务、中介服务的水平。

 

引导专业社工和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治理。加强专业社工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工机构高质量发展。稳步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领域社工服务。依托社会工作行业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党建+社工”服务模式,引导社工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拓展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第三节  打造社会融合的龙华样板


加强人口综合调控。落实市级户籍迁入政策调整,扎实推进户籍人口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完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通过城中村改造、重点区域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群租整治、无证无照经营整治等方式,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着力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才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到2025年,龙华区常住人口达到268万人。


提升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网格化+信息化”综治模式,提升人口管理效能。加强人口监测预警,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制度。加强优生优育和出生缺陷预防,提升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动人口性别比均衡发展。以居住证制度为载体,加快建立健全权责对等、梯度赋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适度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继续推进社会融合发展。推广社区营造试点项目成功经验,在城中村社区、新型花园小区选取不同营造主题,打造社区特色,分类探索城中村、产业园区和花园小区治理模式。创新非户籍人口融合共治机制,畅通非户籍人口参与居委会选举、社区协商议事、志愿服务、共建自治等社会治理渠道。完善“互联网+群防群治”,健全常态化疫情下的社会综合治理管理机制。

 

第十二章 建设安全韧性龙华


加强城区生命线系统建设,严守城市安全发展底线,着力提高预测预警各类风险能力,深化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为市民营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安全韧性城区。


第一节  加强城区生命线系统建设


建设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继续推进能源双控,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本地清洁能源体系。推进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能、分布式能源等低碳清洁能源利用。建设能源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机构。推动高压线下地,以综合管廊部署电力干线,优化电力支线网络建设,推广附建式变电站。改善城中村供电设施,提升配网稳定性和安全性。推进城区燃气管网建设,推动城中村燃气入户。到2025年,全面建成“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燃气气化率达到70%,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90%。


保障安全优质的城市供水。打造节水典范城区,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实施行业深度节水行动。全面维护一级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防控面源污染,推进水源互联互通工程。统筹全域水厂处理工艺升级,推进市政供水管网优化改造工程。深化智慧供水设施建设,实施优饮入户工程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到2025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65亿立方米,基本实现全区直饮。


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结合轨道、电缆隧道、道路新(改)建等工程建设时机,同步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加快综合管廊干线建设,集中布局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城市水管干线、通信干线及次高压天然气管网。推进综合管廊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实施综合管廊智慧化管理。到2025年,将梅观高速公路清湖南段市政道路工程、石清大道二期道路工程打造为管廊示范段。

 

加强战略物资保障。建立保障应急医药物资储备和调度体系,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有力,科学调整物资储备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打造应急物资仓库、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及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建立“区、街道、社区、家庭”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构建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模式,鼓励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相关物资。

 

第二节  夯实城市安全基础


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推动辖区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督促企业建立可持续运行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攻坚治理。推进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区域精准治理工程。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突出强化重点车辆整治,重点加强“机非混行”交通设施隐患整治。加强消防安全,重点推进电气火灾防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建筑施工安全,落实小散工程安全纳管。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锂电池企业安全、粉尘涉爆企业安全、再生资源回收、燃气安全等领域专项行动。

 

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开展城市灾害防御和灾害快速恢复能力评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地图,建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体系。强化重点灾害综合治理,开展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积水风险点、地面坍塌、水库除险加固、城市危险房屋和老楼危楼的排查整治、重要公共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等专项工程。优化防灾减灾工程设施布局,合理确定防灾分区,健全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市政管网、供水供电等重要生命线系统的防灾能力建设,实现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到2025年,建成一批室内外应急避难场所。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专业优势,有效衔接“防”与“救”责任链条。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打造智能化精准化城市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政府、社会、企业应急协同机制,建立区域应急合作机制。打造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培训灾害信息员1000人次。创建5-1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龙华应急体验馆,推广实战式应急演练。探索建立“直升机+无人机”公共安全飞行救援队伍。

 

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建立严格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健全问题食品药品召回和信息可追溯制度,扩大食品药品抽检频率和范围,搭建智慧监管新模式。开展肉制品、乳制品、豆制品、特殊食品等重点品种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冻品冻库和现制现售等重点领域食品监管。加强医疗器械、美容机构、网销食品药品、网络经营化妆品的监管。到2025年,建成“制度+科技+责任”的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和巡查、检测、执法“三网”融合的监管网络,基本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监管,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

 

第三节  加强“平安龙华”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和跨国犯罪。完善“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和重大突发事件“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打造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国防教育宣传街区等教育阵地,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加强网络、青年等重要阵地管理建设,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推动龙华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大楼建设,加强派出所、警务室、警务站建设,打造“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基层警务模式。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打造“5G+AI”智慧安防体系和联勤智慧中心,实施“视频门禁+城中村智能化管控”工程,建成视频监控“天网”。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落实“万人成讼率”考核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包案和接访下访制度,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构建数字化公共安全网,以信息化、大数据推进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社会治安联防联控,推广龙华同胜社区“专群结合、科技围合、综治引领、立体防控”治理新模式,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平安建设。完善治安复杂区域滚动排查和常态化整治机制,强化学校、医院、城中村、商贸市场、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整治。探索智能化小区建设,利用安防监测设备、人脸识别技术、楼控系统等手段,实现全方位、一体化联动安防。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枪涉爆、黄赌毒、新型网络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领域风险,防止经济领域风险向社会、民生等领域传导。

 

第十三章 凝神聚力推动规划蓝图落地实施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履行政府职责,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作用,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形成合力、凝聚共识。加强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发挥各级党委(党组)领导作用,保证规划实施推进的政治导向和正确方向,加强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考核评价和督办督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的制度化建设,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组织选人,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完善容错免责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参与大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持无腐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健全监督保障执行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第二节  完善规划统筹和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衔接协同。本规划是指导全区经济社会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引,是政府履行相关职能的重要依据。各部门、各街道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审核批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应严格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建立以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职责明确、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各专项规划要切实贯彻规划纲要的目标战略和主要任务,加强与规划纲要任务和指标的衔接。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分年度制定规划实施方案,落实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政府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并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各街道。强化指标约束,把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

 

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监督考核。定期开展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强化动态管理,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和大数据评估。畅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规划宣传,增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  强化规划实施重大支撑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策划储备和组织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益长远的好项目大项目,强化重大项目与市发展规划的衔接,建立“十四五”全区重大项目库。各年度根据宏观政策、经济运行和项目筹划、前期工作等情况,定期更新储备项目。建立年度重点项目滚动实施机制,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发展态势,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十四五”期间,投资重大项目共196个,总投资约3300亿元。

提升重大项目管理水平。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完善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和目标责任机制,加强项目动态管理。严格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管理,强化安全质量监管。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强化前期论证。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强化规划要素保障和重大政策协同。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统筹财力,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区级财政性资金优先投向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用节约集约的思维全力保障好规划实施项目在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指标需求。用好国家、省、市土地政策,强化空间支撑保障。创新产业用地供给机制,优先民生事业用地的有效供给。制订特色突出、更加开放有效的龙华人才政策。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先行示范区建设为使命担当,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高标准打造都市核心区,为深圳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龙华贡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