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宣布要建一个世界中心!香港宣布重返世界舞台!
11月1日,是深圳以法定形式设立的重要日子——“深圳人才日”和“深圳企业家日”。一天两大法定“节日”,成为深圳一年一度重要的日子!深圳密集举行四场重磅活动——深圳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7位人才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发表精彩演讲,11位企业家“出席民营经济·鹏城论坛”……其中颜宁即将全职回国、参与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消息刷屏全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传递出重磅信号,提出了新目标:
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贡献;
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引领,聚焦深圳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队伍,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务必把人才与发展、与产业密切衔接,进一步优化各领域人才工作布局,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勇担使命任务,深切感悟总书记、党中央对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厚望,坚定扛起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深圳两场人才及企业论坛则释放出“抢人才”、“抢企业”的重大信号!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截至今年9月底,深圳全市商事主体超过386万户,创业密度继续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企业家成为“土特产”;10家企业形成世界500强的“深圳军团”,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布局。仅今年1-8月,深圳就增加了大约17.7万个企业家。
而这也正成为香港《2022施政报告》的亮点内容。相信深港将再次上演精彩的双城故事!>>中央发令!香港一口气放出10个大招!深圳宣布要加快建一个大湾区高地!
与此同时,深圳梦注意到,由香港由金融管理局主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11月1日起一连三日举行,逾200名来自全球约120家金融机构的国际和地区负责人将聚首一堂,于峰会交流意见和分享经验。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11月2日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致辞时把这次峰会称为"香港重返舞台峰会"并表示,香港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现在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好时候,他呼吁国际投资者把握先机,莫追落后。
最后,深圳梦分享11月1日的精彩内容:为什么选择深圳? “2022 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告诉你!深圳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如何为推动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企业家们这样说……
”
深圳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
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和创新高地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贡献
孟凡利覃伟中骆文智林洁余新国出席会议
11月1日,深圳市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深圳新的更大贡献。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骆文智,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洁,市委副书记余新国出席会议。
>>二十大后,深圳将有11个大变化!又一大学、跨海城际等都要来了!
深圳召开企业家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伟大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孟凡利覃伟中骆文智林洁出席
11月1日,深圳市召开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企业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一起商讨驻深广大企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深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骆文智,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洁出席。
会上,曾毅、陈志列、李西廷、张春华、陈宁、李圣泼、张思民、孙利、鲁先平、杨洪、齐佳等11位企业家代表围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先后发言,对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人才政策、产业升级、营商环境等提出意见建议。
孟凡利代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感谢广大驻深企业和企业家为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深圳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吸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服务工作水平。
孟凡利指出,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要坚定发展信心,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把握新时代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提供的重大机遇和广阔舞台,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勇担使命任务,深切感悟总书记、党中央对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厚望,坚定扛起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要抢抓历史机遇,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找准企业定位和发展机会,积极进取、脚踏实地,努力实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成为行业领袖乃至世界一流企业,发挥顶天立地的作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锐意进取、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挥开天辟地的作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铺天盖地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共同支撑起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孟凡利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营造更优环境,促进各类企业扎根深圳、成长壮大,始终保持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美好局面。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两个毫不动摇”坚决落实到位,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使各种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要努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要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坚决落实到位,使企业投资贸易和居民工作生活实现最便利和高品质。要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坚决落实到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市领导黄敏、王强、陶永欣、郑红波、王幼鹏参加活动。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林捷兴)
>>国务院报告!深圳宣布大礼包,今年与以往不同!深圳人的“元宇宙”终于来了!《深圳市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11月2日上午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致辞由金融管理局主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11月1日起一连三日举行,逾200名来自全球约120家金融机构的国际和地区负责人将聚首一堂,于峰会交流意见和分享经验。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11月2日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致辞时把这次峰会称为「香港重返舞台峰会」并表示,香港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现在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好时候,他呼吁国际投资者把握先机,莫追落后。
参与峰会的机构涵盖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各个金融界别,其中超过40家由集团董事长或行政总裁代表出席。
峰会以「驾驭市场的不确定性」为主题,内地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将分享政策观点,与会者则围绕全球金融界面临的三大挑战和机遇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议题包括利率上升和滞胀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等大趋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等。
金管局11月1日晚于M+博物馆设欢迎晚宴,为连串活动揭开序幕;11月2日举行的峰会包含主题演讲、专题讨论和对话环节,11月3日进行「与国际投资者对话」环节。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11月2日上午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致辞。
(以下是行政长官李家超11月2日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致辞【中文译本】)
尹宗华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刘光源特派员(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余伟文总裁(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早晨,欢迎大家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
我们也可以把这次峰会称为「香港重返舞台峰会」。香港踏上回复正常的舞台,为与世界通商贸易,重返我们最熟悉的舞台中央。与你们 ——来自约20个国家和经济体的金融、投资及商界领袖 ——一起共谋发展。
不论怎样形容这次峰会,今天你们莅临,令这场盛会熠熠生辉。我深信,昨天的欢迎晚宴亦然。
我希望大家享受在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举行的晚宴,以及香港青少年管弦乐团带来的汇演。乐团以徽音妙韵演绎香港精神。通过稍后的讲解,以及今天峰会的会议,大家将对香港精神有进一步了解。
跨越不确定性
今天的主题是「驾驭市场的不确定性」,要跨越不确定性,正正是现时世界各地的心声。
全球正处于不确定时期。世纪疫情已持续近三年,对环球经济和社会民生造成沉重打击,各地都在竭力走出困境。政治动荡此起彼落,地缘局势日趋紧张,通胀持续飙升,环球经济前景疲弱。
纵然身处纷扰的世界,各位在香港却未必会有这种感觉。
我们的街道安全,而且可能比以前更热闹。确切地说,社会暴乱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稳定,商界和市民对香港的未来信心日增。本港治安也回复稳定,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
「一国两制」优势
这都要归功于早已建立的确定性和独特优势。我说的是「一国两制」原则,二十五年来,香港秉持这原则不断发展,成果丰硕。
「一国两制」是香港坚定不移的基石。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七月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五周年时所说,「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
我们有这份坚持,理直气壮,也理所当然。
就在两个月前,香港获加拿大菲沙研究所再次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切实奉行资本主义,辅以普通法制度,一直行之有效。
我们采用简单低税制,保障资金自由流动,长期保持自由港的地位。
在「一国两制」原则下,法治在香港是不容动摇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基本法》订明并保障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集会自由,也订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适用于香港的规定继续有效,没有改变。
无可比拟的连系
「一国两制」确保我们与祖国以至全球享有无可比拟的连系和机遇。香港与内地无缝接轨,为香港提供了其他经济体得不到的优势。
香港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汇聚全球优势和中国优势的城市。这种独特的融合,让我们成为内地与世界各地之间无可替代的连系平台。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内地与区内众多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势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商机来源。香港具备有利条件,可分享这个不可逆转趋势所带来的庞大利益。
香港拥有人才、基础设施和技术,可助内地企业和资金走向海外,同时把国际企业和资金引入区内。
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
让我谈谈另一项具确定性的优势:香港是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2020年,香港金融服务业的经济贡献达760亿美元,占本地生产总值23.4%。在过去13年间,香港七次登上全球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榜首。香港也是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之一。
香港交易所去年的市场总成交金额达到破纪录的5.2万亿美元。我们银行体系持有的资产相当于2021年本地生产总值的约9.4倍。
去年,香港保险业的管理资产超过4.5万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当中三分之二的资金来自非香港的投资者。
香港也是亚洲领先的债券枢纽,连续六年成为全球安排亚洲国际债券发行最具规模的中心。我们是首个亚洲地方政府发行 30 年期和 20 年期,分别以美元和欧元计价的绿色债券。
这些不是单纯的数字,它们展示了香港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巨大优势。我百分之百肯定,我们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继续是世界领先的金融中心之一!
实现新飞跃
香港一定会实现新飞跃。我两周前公布的《施政报告》主题是「为市民谋幸福 为香港谋发展」。当中,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增强发展动能和促进繁荣发展。
我领导的香港特区政府会采取「以结果为目标」的方针,除了着重政策构想和程序外,我们更关注政策带来的结果。
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将在发展中充当领导者、推动者、促进者甚至合作伙伴。我们将积极吸引重点企业和顶尖人才来港。我们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以下我会介绍其中三项新措施。
01
我们会成立全新的「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用好财政储备以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将设立总值300亿港元,相当于38亿美元的「共同投资基金」,以吸引企业来港投资。
02
我们会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帮助企业、资金和创意专才在港设立基地、建一个家。新成立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将专责向世界各地的重点企业提供特别配套措施和度身订造的服务。
03
我们会透过「人才服务窗口」向来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并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广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人才来港发展。合资格人才包括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而有工作经验的人士和年薪达32万美元或以上的人士。
巩固传统优势,支持新兴产业
对世界而言,香港是极具魅力的城市。我们拥有传统优势:我们位处亚洲心脏地带,全球半数人口在香港五小时航程范围内;我们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货运枢纽;我们在全球企业营商环境名列前茅。
我们是全球首选仲裁地点之一;我们也是亚洲唯一拥有五间全球百强大学的城市。
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在八大主要领域发展,当中包括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航空中心的地位。
我想特别指出的领域,是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我们会在今年内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涵盖重点创新科技政策,包括基建、「再工业化」、人才库和建设智慧香港。
此外,我们有一个全新的发展引擎,那就是「北部都会区」。它位处于香港北部,面积约相当于香港面积的三分之一,将会成为现时全港三分之一人口的居所。
北部都会区将以「国际创科新城」为主题,是一个拥有优质居所、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具代表性的艺术和文化产业区,以及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健康平衡的城乡发展项目,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将辐射至地理界线之外的深圳。它将与广东省产生协同效应,为大湾区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也将会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其核心是要提升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具深厚内涵的国际城市,二十四小时无间断地提供世界级艺术、娱乐及生活节目。
现在,我们再次打开大门,以喜悦的心情迎接和款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包括艺术和文化爱好者、美酒佳肴和酒吧爱好者、喜欢主题公园、运动、休闲活动和假日远足的人士等。
各位昨晚已初步体验到我们是中外文化的交融之处。我也诚邀你们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这座在七月开放的博物馆,展出超过900件璀璨夺目、来自世界闻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宝藏。
此外,你或会想在周末留下来,参与阔别三年后复办的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是的,榄球赛也复办了。场上的碰撞,台上的狂欢,将交织出一个漫长而难忘的周末。请与我们一同参与精彩的「七榄」,感受香港精神。
香港总能复苏起来
各位,香港与世界其他很多主要城市一样,在过去数十年间,经历不少跌宕起伏,但香港拥有无比强大的抗逆能力。自1997年以来,我们克服了种种艰巨挑战,例如2003年的「沙士」、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最近在2019年发生的社会暴乱等。面对重重难关,香港的金融体系依然强韧稳健,令人称羡。
香港总能从危机中复苏过来,而且发展更胜从前。我们对香港坚韧的实力充满信心。随着防疫措施逐步放宽,我们已看到香港迅速复苏之势。
我感谢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这次影响深远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或我称为的「香港重返舞台峰会」。在为期三天的峰会上,世界金融翘楚带领嘉宾讨论多项议题,相信各位定会善用这些讨论良机。祝愿各位来年香港业务蒸蒸日上,投资硕果丰收。
机会与时机
在结束发言前,我想谈谈大家的成功故事。
各位嘉宾,你们都是最成功的商人和投资者。你们必定清楚知道,投资成功之道在于机会与时机。
优秀的投资者不会只聚焦于一朝一夕,他们会深思远虑,探索机遇。
对香港来说,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未来会更美好。机遇、时机,尽在香港,现在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好时候,把握先机,莫追落后。
谢谢大家。
(内容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中央发令!香港一口气放出10个大招!深圳宣布要加快建一个大湾区高地!
为什么选择深圳?
“2022 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告诉你→
“深爱您,圳等您”!11月1日,深圳迎来第六个“人才日”。当天上午,“2022 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会展中心梅花厅举办。5位顶尖人才和2位本土人才围绕 “ 向上向善 向未来”主题发表精彩的主旨演讲,奉献了一场思想盛宴,彰显了深圳放眼全球、对标一流、广聚天下英才的开放姿态和宽广胸怀。
“
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泽湘:“大湾区造桥”故事在深圳继续上演
“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30年的产学研探索,一座一座‘桥梁’的建造,让我们今天在新制造、新工科领域站上一个不同起点和全新高度。”11月1日,被誉为科创界“扫地僧”,在学院派创新创业圈颇具盛名的李泽湘教授作为第一位演讲者,站上了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舞台中央,分享了四个“大湾区造桥”的小故事。这也是他30年来的产学研探索之路。
1992年,李泽湘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了以“国际化、研究型、产学研”为定位的“3126实验室”。“国际化、研究型不是太大问题,但产学研却遇到极大挑战。因为香港缺少市场产业空间和供应链资源。”李泽湘回忆道,当时深圳产业急需转型,但缺乏顶级大学和研究院的支撑。在某个契机下,深圳市政府与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达成合作,共建深港产学研基地,衔接两校科研人员与深圳企业需求,“借鸡下蛋”推动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港科大产学研第一座桥就这样造出来了。”他感慨道。
借助深港产学研合作基地这座“桥梁”,从港科大“3126”实验室走出来的第一家公司固高科技,于1999年在深圳诞生。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运动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李泽湘说,固高科技也是一座桥,让很多“洗脚上墙”的农民成为装备领域的创业者、工程师。
固高科技的创业过程,让李泽湘认识到传统工程教育在培养创业人才方面的不足。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开设了一门机器人比赛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如何利用深圳丰富的供应链快速迭代产品。这门课的队长汪滔,毕业设计时提出“航模飞控”题目,读博期间在深圳创办了大疆。今年,这家世界领先的无人机企业搬进了位于留仙洞总部基地的总部大楼,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李泽湘看来,汪滔和大疆都是一座桥,让大湾区的年轻创业者认识到,敢于自我挑战、不惧失败、快速迭代,也能创造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品牌。
时间来到2004年,深圳大学城引进创办了三所研究生院。有感于当时深圳产业对工程师人才的需求,在李泽湘的建议下,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开设了一个教改班。李泽湘带领教改班几名同学在大学城旁边创办了比锐精密装备公司,在突破半导体终端设备国产化瓶颈的同时,为教改班后续的迭代提供了依据。“虽然比锐最终失败了,但是参与创办公司的同学后面又爬了起来,创建了七八家公司,成为今天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的中坚力量。”李泽湘说,受比锐和大疆的影响,教改班300个同学共创办了37家公司,创业率超20%。
李泽湘分享的第三个“造桥”小故事发生在深圳北面的东莞松山湖。2014年底李泽湘和原港科大的两位老师提议,利用在深圳摸索出的学院派创业经验,在松山湖打造一个机器人基地。经过6年的探索,机器人基地共孵化了60多个团队,15%已发展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公司,且大部分都在硬科技领域。
如今,“大湾区造桥”故事在深圳继续上演着。由李泽湘发起的深圳科创学院落地留仙洞总部基地,通过新工科教育发现培育创业苗子,打造一批又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全球知名科技产品、知名企业。
“一个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圈正逐步形成,希望能看到一座座的桥梁在这里被建造出来。”李泽湘如此展望道。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深圳要做开放型人才高地建设的领头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以《建设开放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通过建设人才高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深圳要做开放型人才高地建设的领头羊。
演讲开始,郑永年就明确抛出了自己的三个观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通过建设人才高地引领中国式的现代化”“开放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必由之路”“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要在中国人才建设高地方面继续做领头羊”三大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郑永年说,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但这阻挡不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面对西方“逆全球化”的挑战,中国要将改革开放坚持下去。越是开放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总结历史教育,得出了“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
“开放是建设人才高地的必由之路,这几乎是不争之理。”郑永年认为,没有开放就没有思想碰撞,就没有创新。此外,科技创新需要大量投入,没有开放就没有市场,无法支撑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美国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纳了全世界的各类人才,是世界人才活动的舞台。
郑永年说,过去四十多年,广东、深圳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的开放是分不开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更是体现了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接纳各地英才的决心。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圳要在开放型人才高地建设上继续做领头羊。
郑永年认为,一个国家的科学要发展起来有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基础科研能力的研究机构;二是数量众多的能够将基础科研转化为应用技术和经济活力的企业;三是良好的金融环境。这些条件,粤港澳大湾区都具备——香港拥有一流高校和基础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金融环境,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拥有强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潜力无限。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不仅要实践,更要引领,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开放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人才培养。”郑永年说,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走向未来也并不容易,只有通过继续改革开放才能通往未来,才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
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设计师、中国航天表设计师孙磊:深圳给了飞亚达展翅高飞的养分
在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的7个演讲嘉宾中,孙磊的“圳龄”最长。从1992年他大学毕业到深圳加入飞亚达算起,今年正好30年。孙磊将这个视为自己人生的幸运:“深圳给了飞亚达展翅高飞的养分,飞亚达给了我施展才华的一片天空。”
孙磊说,深圳是一个敢于把金钱、时间和效率刻在街头的城市,充满活力。飞亚达在这片热土坚持创新,飞速成长,在中国钟表史上塑造了多项第一。2001年,飞亚达从航天相关部门的市场盲测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航天员使用手表。为此,飞亚达对手表做了大量创新性的改进,攻克应对太空超低温、强磁场、高辐射以及复杂飞行条件等技术难题,多次随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在科研创新的同时,飞亚达还注重美学呈现,将中国的掐丝珐琅、刺绣、手绘、微雕等手工艺,结合中国的建筑、绘画、生肖和敦煌文化呈现在手表上,把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和文化以创新的姿态带给世界。作为飞亚达第一名手表设计师,孙磊成长为中国钟表行业领军人物。
“深圳是设计之都,更是创意的高地。”孙磊认为,飞亚达和自己的成长,与这座城市紧密相关。设计师在这里有更广泛的交流,更活跃的思维和更市场化的商业环境,越来越多的设计人才选择来到深圳创业,深圳品牌具有国际视野,这是深圳品牌活力的源泉。深圳的企业和品牌高度市场化,更具备走出去的勇气和底气。
正值第六个深圳人才日,孙磊也点赞了深圳的人才环境——深圳给了太多人平等的机会、深耕的环境和激昂的成长,因为这个城市尊重人才,渴求文化,轻装上阵,更因为这个城市有前沿的视野,雄厚的实力,放眼全球都屈指可数的开放胸襟,而这些正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才所必需的土壤。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叶小钢:用音乐点亮城市 用文化想象未来
在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叶小钢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星光》由郎朗精彩演绎,感动了全球约30亿观众。2022年11月1日,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叶小钢表示,文化符号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作为其中最具鲜明色彩的音乐,犹如一滴印在纸上的墨水,助力文化慢慢散开。“鹏城深圳,充满魅力、活力、动力与创新力。我们的目标是把产生于深圳的音乐文化,发扬到世界各地,让音乐成为深圳坚实的文化符号。”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用音乐讲故事,用音乐打动人”是叶小钢作为作曲家追求的目标。他希望中国的音乐能真正迈进世界音乐的大门。多年来,其《地平线》《将进酒》《星光》《喜马拉雅之光》《草原之歌》《美丽乡村》《最后的乐园》等交响乐作品在国内外广受好评。但无论是影视音乐创作,还是纯音乐创作,叶小钢都力求在“现代”和“传统”之间寻找交汇点,让音乐在东西方文化游走中,从容地讲述着中国故事。
2021年,叶小钢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该学院旨在借鉴国内外一流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术和表演能力兼具的高端人才为目标,创新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成长为立足粤港澳三地,面向全国、亚洲与世界,国际化的音乐人才培养基地。
“我是广东人,在上海出生,在北京上学、工作,又到美国学习了7年,回到北京,如今,又再回到广东。应了那句话:人生就是一个圈。这些年,北京的大气雄浑我有感悟,但骨子里我是南方人,又相对灵秀 。”叶小钢表示。
在深圳当院长对他来说是个全新尝试。“感谢深圳市政府组建成立音乐学院,让我的音乐抱负得以更多拓展与实操。作为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我追求的目标是用音乐打动人,用音乐感动世界,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用音乐点亮人生。”叶小钢说,“音乐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我们将打破中西方文化的隔阂,促进音乐文化交流,为国家培养融会贯通中西方音乐文化、具有领导力的音乐事业人才。深圳的音乐事业将以深圳为中心点,辐射周边、大湾区、全中国、全世界。”
作为一位教师,叶小钢更希望通过科学的选拔培养方式助力年轻音乐人的成长,让他们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在我们身边有多元文化的交流,有自由年轻的人才,很适合培养思想家、作家、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等,这让深圳文化艺术的氛围更加浓郁与和谐,城市更加宜居。未来,我们有决心打造一个文化场、音乐场,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用音乐点亮城市,用文化想象未来。”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科大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数学家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永不言弃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已经发现了一种毫不费劲就能学好数学的方法,千万别信他。”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杰曼诺夫的话引得台下传来阵阵笑声。“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这样一刻,数学直观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他看来,中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精力;他希望,深圳国际数学中心能为南科大和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埃菲·杰曼诺夫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员,是全球公认的当代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因解决了20世纪群论学家以及代数学家们所困扰的伯恩赛德猜想,杰曼诺夫于1994年获得菲尔兹奖。2016年,他应邀访问南科大,之后几乎每年都会做客南科大讲堂,为学生作报告。在多次来访后,杰曼诺夫决定在该校组建数学中心。2019年2月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挂牌成立。“数学中心就像我的孩子。过去3年,中心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仍然吸引了不少世界一流的学者加盟。”杰曼诺夫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伟大的技术引擎。”杰曼诺夫把数学和音乐、绘画作类比,建议学生们像观赏优秀的绘画、欣赏美妙的音乐那样多发现“数学的美”,只有这样,才能甄别数学课题的优劣。他认为,数学是一个国际化的学科,没有中国数学、美国数学或俄罗斯数学,而是各国数学家凑在一起解决共同问题,相互学习。提到自己全职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的初衷,杰曼诺夫表示,他希望在南科大构建顶尖水平的数学教育,助力产业变革,同时也让更多学子受益。
在他眼中,深圳是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南科大也是座年轻且不断发展的大学,但后起之秀,潜力无限。深圳对人才和科研有着毫无保留的支持,这些支持正是科学家需要的。也得益于此,深圳吸引了不少高层次、高水平人才。杰曼诺夫认为,作为一座伟大的城市,深圳需要一流高校助力其发展,而不同于一些已经跻身于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他相信南科大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色和成绩。“一流的数学学院、数学教学能为深圳信息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希望,深圳国际数学中心能为南科大建设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提供更多创新和支持。”杰曼诺夫说。
“
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颜宁:将全职回国参与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深圳是梦想之都,我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下一个梦想。”颜宁在11月1日上午举行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以《归去来兮》为主题进行演讲时透露,自己已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不久后将全职回国,参与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颜宁是全球顶尖生物学家,主要致力于物质跨膜运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她先后获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学位,并在该系继续博士后研究。她说,自己此前的两个职业梦想,就是有机会到两所母校任教,并且都提前实现了——200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17年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成为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在科研上不断探险是我最痴迷的游戏,是我生命的底色。”颜宁说,自己非常幸运,在过去20多年里始终处在了最适合做科研的环境里。投桃报李,她非常希望将这份幸运复制延伸,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依靠内在的驱动力,而不是外界的诱惑,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挖掘施展自己最大的潜力,做出更多的真正原创性的发现。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自己也终于有信心进入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去打造一方平台,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面对的各种健康威胁,挑战生物医学的难题,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突破,回馈社会。
颜宁说,当深圳邀请她参与创造集科研转化、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时,简直是一拍即合,她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向着梦想努力的兴奋和愉悦。
深圳医学科学院由市政府设立,计划2025年建成,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颜宁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基础研究,她认为今日的医学科学已经成为集生物、化学、材料、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与一体高度交叉的最复杂的一个学科,她的实验室就长期与世界著名药企合作。
她期望,深圳医学科学院能够把研、药、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产生若干原创性科研突破,还要去探索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在保障科研人员专注于科研的同时,有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颜宁说,深圳年轻朝气蓬勃,有无限可能。来到这里之后,又感受到这座城市宜居的一面。她将在这座城市向着自己第三个梦想出发——在10年、20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家说起生物医药的大湾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
“
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永锟:身边随处可见“追光”的年轻人
“工业机器人领域国内外是同时起步,这条道路上没有路标、没有前辈。想要在这条人迹罕至的路上走出一条标准化之路,只有一个深深的信念,那就是国家需要一批年轻人冲破荆棘,望着远处智能制造的灯塔,趟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压轴登台的王永锟是7位演讲嘉宾中唯一的“90后”。身着黄色衬衣的他,如同演讲主题“追光”一样,洋溢着年轻朝气、蓬勃向上。他说,深圳最神奇的是,身边随处可见“追光”的年轻人。
王永锟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点亮自己创业梦,源于2013年夏天,他在机器人比赛现场,第一次见到了李泽湘老师。在李老师的描述中,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工业高度智能化的场景,那瞬间心中涌现一种莫名的激动。
“如果有一天我掌握的技术,真的能跟世界在同一起跑线上,为这个时代作出贡献,对于一个工科生来说,还有比这更酷的事吗?”王永锟哈工大硕士毕业那一年,《中国制造2025》正式印发,他放弃读博机会,以及众多名企的offer,决定创业,要“做工业里的机械腿,让机器人在工厂里跑起来,成为新时代的世界级机器人企业”。
2016年2月12日,大年初五凌晨1点,王永锟和4位同伴背着背包拖着行李箱飞越了3000公里,降落在了宝安机场。“研发机器人样机的初期,我们都是通过网上购买机械加工、零部件、电路制板等,后来惊奇地发现这些东西都来自于一个地方。”王永锟说,当初之所以选择来到深圳创业原因:这里离上游供应链很近。
来到深圳创业,王永锟遇到各种“爬坡过坎”,曾因迫于资金不足搬进没有空调的厂房办公,因供应链出问题带来现金流周转不畅被追债……“有一次,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老板联系我,让我一定去见他。我查了查欠他们的款项,战战兢兢去赴约。没想到他只字未提欠款,不仅鼓励我,还介绍资源,让我非常感动。”回忆起创业中起起伏伏,王永锟感慨道。他说,在深圳,创业者无处不在,跟人谈论梦想,永远都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尴尬的事情,永远有人理解你,支持你,愿意帮助你,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孤独,“大概这就是深圳的魅力”。
“最早起名叫斯坦德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标准。我们希望通过移动机器人的集群技术为工业装上腿,引领工业柔性变革,点亮全球智能工厂。”他面向观众分享着自己的初心。
“听说深圳的平均年龄是31岁,等我们到了这个年龄,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王永锟回想起7年前刚来深圳时,站在天桥上看着脚下来来往往的车辆,对着同伴立下豪言壮语。如今的他31岁,创业7年,正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城市的脉搏共跳动,续写华章。
如何为推动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企业家们这样说→
11 月 1 日,深圳市召开企业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企业家代表与市主要领导面对面交流,诚挚建言,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圳落地落实出成效,推动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聚焦国家战略加快前沿技术布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毅表示,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深圳市委、市政府迅速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狠抓贯彻落实,组织企业家高规格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站位和对企业家的亲切关怀。中国电子与深圳缘深谊长,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新时代,从华强北到全市多个区,中国电子扎根深圳。2021年12月25日,中国电子总部迁驻深圳。
“一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市委、市政府政治站位高、战略谋划强、方法主意多、服务好、求真务实,既发挥了有效市场作用,也发挥了有为政府的作用,给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毅说,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子在深圳这块沃土上如鱼得水。下一步,中国电子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重点,聚焦国家战略,在集成电路、计算机产业发展体系、数据要素治理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积极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战略前沿技术的布局,充分发挥深圳人才高地的优势,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加速融入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以产业报国为己任 深耕主业做强实业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在发言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营企业家地位、企业家创新精神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我们民营企业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更加坚定了我们听党话、跟党走、恒心办恒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决心,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干事创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为我们奋进新征程鼓足了干劲。”
陈志列表示,民营企业家群体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保持家国情怀,始终把企业发展与祖国建设发展相结合,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深耕主业,做强实业,持续引领行业在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发挥头部作用,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围绕市委提出的“面向全球加大招引力度”,陈志列建议,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吸引和激励政策,及时宣传,营造气氛,充分发挥商会等平台的作用,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到深圳来,在深圳建设产业链高端研发团队聚集基地,让这些高端企业的国际业务中心落户到深圳。
陈志列说,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圳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能够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民营企业家将聚焦主业,做强实业,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西廷:政企合作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突破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西廷在发言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深圳很多企业发挥市场嗅觉敏锐、创新动力强、机制灵活、反应快的特点,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创造新模式,努力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李西廷分析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医疗器械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并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医疗器械领域所涉及的方向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工程、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具体到医疗器械的生产,又需要精密仪器加工等各种门槛较高的行业通力合作。同时,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法规的严格要求,使得医疗器械“卡脖子”技术、核心零部件从研发生产到可以成熟稳定地提供给企业使用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机会成本,单靠个别企业的小批量需求无法带动整个产业生态链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界共同加大投入,支持产业链中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突破,实现产业生态链全面提升和发展。
第二,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企业良性竞争的平台,也是企业家们最希望得到的保证。希望能够不断推进公平、公正、透明的采购流程,让高品质、高性能的国产设备真正进入各大医院,促进进口替代,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希望在国家层面呼吁各地方政府的财政采购降低外地企业的准入门槛,为全国优秀企业和产品提供同台竞争的机会。
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华:加强以供应链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让我们作为一家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座谈会上,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华表示,朗华提供的全产业链工业服务为制造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60%-70%、降低仓储运营管理成本 20%-30%,外贸进出口总额位列深圳供应链行业前列。
如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张春华看来,关键是要重视和加强以供应链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促进作用。他建议,深圳要实施更大力度的支持举措助力行业创新。第一,加大对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助力构建数字化工业服务平台,发挥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第二,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支持创建全球高端制造装备服务中心、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以及工业仓储与工业展馆,大力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设计行业发展,重视工业人才培训;第三,推动与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贸、物流、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宁:继续擦亮中国人工智能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此,我深有感触。”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宁表示,“云天励飞作为深圳本土培育的人工智能企业,我们将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为祖国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卡脖子’技术上继续攻关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会用要用爱用的人工智能。”
针对深圳人工智能发展,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安全,深圳历来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建议成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专班,充分发挥深圳已有的人工智能产业优势。第二,建议加强技术攻关,希望能将神经网络处理器列入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重大项目进行专项扶持。第三,建议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圳发展模式,近两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建设基于深度学习的鹏城自进化智能体,通过应用和数据来反哺人工智能算法和芯片技术攻关,这是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道路,建议相关部门成立鹏城自进化智能体专家委员会,制定自进化智能体等级评价标准,在安全、教育、交通等领域率先构建行业自进化智能体。
他说,奋进新征程,云天励飞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继续擦亮中国人工智能名片,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圣泼(香港):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效能全面筑牢科创之城根基
信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专注于绿色能源产业,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太阳能地面发电站企业。该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圣泼说:“党的二十大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擘画蓝图,也为深圳再出发指明了方向。作为在内地发展的香港企业,我们满怀信心、十分振奋。”他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绿色能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下一步将加大研发投入、精心布局、扩大产能,全面推进发电站数字化运营,积极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智慧和力量。他还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促进机会公平”,能激发整个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党的二十大也为深港高质量发展指出了路径。李圣泼建议:第一,积极推动具有竞争力的深圳企业在香港参与国际竞争,协助深圳企业以香港为平台走出去、引进来,孵化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圳企业。第二,前海管理局与香港建立直接的、畅顺的、高效的官方沟通联络机制,推动香港有关法定机构和商协会组织在前海设立分支机构,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前海高质量发展。第三,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效能全面筑牢科创之城根基,大力拓展更多元的创投机构融资渠道,全面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的热情。
李圣泼说,党的二十大催人奋进,要有高瞻远瞩的规划和前所未有的力度,稳步实现深港高质量发展和深港企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思民:打造“深圳药谷”和“全国药品交易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健康中国的奋斗目标,这让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思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们决心以更大的劲头力争为深圳的发展再多做一点工作,尽到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张思民说,深圳历来高度重视产业发展,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支持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生物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大潮中,深圳一定要加速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加快培育健康产业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思民建议:第一,打造“深圳药谷”高端药品智能制造平台,即国际化、高标准、集约化、规模化的高端药品公共制造平台,汇集知名企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品种,并依托平台实现产品开发、工艺升级、制剂基地建设一体化,构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药品研发制造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产业。第二,深圳率先在全国建立起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市场化药品集团采购平台,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采购体系、流通体系、服务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等,建议将深圳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升级建设为全国药品交易中心,服务全国大宗药品交易,在交易价格、总量、规则、品质等方面发布权威信息,引领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从而使深圳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城市。
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孙利:引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让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孙利感到信心满满、动力满满、幸福满满。她说,她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如既往、坚定不移致力于引领深圳市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配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继续进行梯度式孵化、培育和服务。
孙利表示,深圳始终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注重建设科技创新城市,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深圳在中小企业的活跃度全国领先,每千人拥有企业137户,创业密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她建议:第一,深圳已经制定出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工业经济稳增长30条”等系列惠企政策,希望《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专项政策尽快出台,加快把深圳打造成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第二,通过发展社会组织的力量,完善多元化的企业服务生态。过去,该会加大宣传力度,为小巨人企业制作“政策大礼包”、举办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成立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联盟、开展专精特新政策公益宣讲等系列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获得很多订单等,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大量的精准服务。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先平:推进原创产品进入国际医药市场参与竞争
在座谈会上,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先平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为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原创药研发领域的先行者,微芯生物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创产品线,已有两个原创药获批上市。“实践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行之有效、符合国情的,今后我们将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原创产品进入国际医药市场参与竞争,实现引领‘中国智造’创新药物和创新医疗技术发展的宏伟目标。”
深圳在创新药、多肽、疫苗、干细胞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已具有了一定的优势,但还面临着挑战。鲁先平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在“20+8”产业集群政策的布局下,加快推进产业链“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加强对行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支持企业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创新活动及国际化发展路径。二是设立多种形式的生物医药专项基金,使深圳的优秀上市公司能够进一步发挥产业延伸及新技术、新产品引进优势,加速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做强做大。三是统筹人才布局,结合深圳创新生态链建设战略,优化本土院校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继续完善人才资助体系。四是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建立湾区一体化,形成深圳研发为主,产业化在湾区内,地区之间统筹的机制。五是建立大湾区特色医保支付体系与定价体制,以促进医药创新和原创研发的发展,惠及整个社会。六是加强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资源配置,形成系统化持续性的政策制定和落地服务机制,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把握机遇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优势产业链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在发言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实体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企业做专、做优、做强的信心。
他建议:一是深圳应把握汽车产业转型的历史机遇,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升级,充分利用头部企业的虹吸效应,打造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集群。二是政府为企业提供精准扶持政策,支持相关企业攻克关键技术,以保持深圳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三是政府为企业提供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配套政策,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工厂”。四是期待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深圳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将一些适宜于社会组织开展的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给社会组织。
深圳亚威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齐佳:发扬企业家精神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在发言时,深圳亚威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齐佳表示,党的二十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对祖国未来发展和美好蓝图充满信心,对企业未来发展目标更加坚定。作为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坚持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齐佳接着表示:“企业家一是要有创新精神,坚持自主创新;二是要有工匠精神,要在各自的产业领域深耕细作;三是要有社会责任,对员工、社会、城市、国家负责;四是要有规则意识,要有更强的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依法纳税。我们要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更好地为深圳、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家力量。”
她建议,一是希望深圳能够一如既往地爱护深圳创新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他们是深圳发展的核心原动力和优势之一;二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三是重视并依托行业组织平台,发挥稳链强链的积极作用,建议出台系统性扶持政策,强化上下游产业集群式发展;四是依托优秀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引进海外创新要素和高层次人才落地深圳;五是支持本地企业在深圳的创新发展,加大对本地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并优先采购本地企业的产品。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记者:徐兴东 樊怡君 周元春 何龙)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22925.09亿,3.3%!深圳速度刷新!有企业为海外销售下单造船!深圳前三季GDP增速超过全国广东平均水平,高于北上!
国务院宣布!深圳又一全球目标正式提出!未来深圳将再建一座孪生“深圳”!5张图表64个工程,将让深圳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