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目  录



建党精神专题

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四个视角

齐卫平(1)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建:历史传承与适应性变迁 ——基于系列精神的图谱分析

上官酒瑞(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逻辑

李维意(21)



乡村治理研究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本土化概念考

叶娟丽 徐 琴(33)



公共治理研究

构建卫生安全韧性: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治理创新

容 志(5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处理决定类型化改革效果评析

肖卫兵(66)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生成逻辑、实践图景与未来展望——基于324个地方政府年度报告样本的实证考察

方学勇(80)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共建提升机制

赵 洲(95)



社会学研究

第二次人口红利视域下的我国教育红利 ——基于日本的比较研究

周 健(116)



数字经济专题

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进路 ——以贵州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例

丁 煌 马小成(128)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着力向度与治理创新——以贵州省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

杨庐峰 张会平(140)



英文摘要                                                                

(151)

《理论与改革》2021年总目录                               

(154)



文章摘要



1

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四个视角


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齐卫平:《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四个视角》,《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由“建党精神”概念形成的重大理论命题,从定位、特征、功能和价值四个视角进行研究,有助于呈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承载和思想沉淀。建党精神是历史概念但贯穿于党的全部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不仅居于首位,而且处于“上位”。这样的定位凸显了建党精神的厚重分量。建党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遵循、人民情怀、使命担当、实践品性和党性立场等特征。建党精神具有锤炼政治品格、塑造先进形象、形成激励动能、存储红色记忆的功能。建党精神具有科学研究的理论价值、行动指南的实践价值、永葆先进性的党建价值、思想引领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建党精神;定位;特征;功能;价值


2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建:历史传承与适应性变迁——基于系列精神的图谱分析

上官酒瑞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引用格式

上官酒瑞:《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构建:历史传承与适应性变迁——基于系列精神的图谱分析》,《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塑造精神、构建精神谱系的历史。在精神谱系图谱中,共现关系高的是实事求是、服务人民、艰苦奋斗、奉献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常”,体现了党的精神的历史传承;图谱中共现关系高的其他精神,是精神谱系之“变”,是因应不同环境、体现时代特征的精神元素,彰显了精神的适应性变迁。“常”和“变”是相对的,不能割裂、对立,“常”蕴含在“变”之中,规定其限度与品质;“变”则从不同层面、维度体现“常”,不断赋予其新内涵、新特征。两者统一于不同时期党的精神谱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

【关键词】精神谱系;建党精神;历史传承;价值引领力;适应性变迁


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逻辑

李维意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李维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逻辑》,《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发展和治理的罕见奇迹,需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多个维度给予诠释,更需要从文明发展高度做出总体性、肯定性的回答。从文明论视角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旨趣和意义在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价值追求、正确激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传统文化基因、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历史意义和牢牢掌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话语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制度设计的践履,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制度创新,它选择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追求基于人类社会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建构是一个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超越过程,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用劳动解放的“新世界”取代了资本统治的“旧世界”,为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文明诠释;文明形态;文明建构



4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本土化概念考

叶娟丽 徐琴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叶娟丽、徐琴:《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本土化概念考》,《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在乡村治理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近40年来,乡村治理研究领域涌现出一系列本土化学术概念。按照农民、家户、村庄、乡村社会至国家政治这样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可以列举出“社会化小农”“韧性小农”“家户制度”“村社理性”“后乡土中国”“祖赋人权”和“东方自由主义”等七个典型标识性概念,并且初步构建起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本土化概念的内容图谱。乡村治理是中国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原创标识性概念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乡村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也为打破西方学者“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话语体系奠定了学术基础。

【关键词】乡村治理研究;标识性概念;本土化;话语体系;中国特色


5

构建卫生安全韧性: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治理创新

容志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格式

容志:《构建卫生安全韧性: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治理创新》,《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如何通过治理创新全面提升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对处于深度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将韧性的思想运用到城市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中,提出卫生安全韧性的概念和理论,为分析城市治理演进提供了分析框架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城市为了解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精准感知、逆向调节和动态平衡三大难题,必须提升以选择性冗余、功能性转换、多样性替代、分散化组织和敏捷性响应为主要特征的卫生安全韧性。由于卫生安全韧性是由空间韧性、治理韧性、社会韧性、数字韧性和制度韧性构成的复合系统,因此在实践中必须从城市治理结构、规划资源配置、卫生应急管理等多重路径推进创新。

【关键词】城市治理;城市韧性;卫生安全韧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处理决定类型化改革效果评析

肖卫兵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引用格式

肖卫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处理决定类型化改革效果评析》,《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修订完成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处理决定类型化改革。此次修订形成了我国相对完整的公开例外保护种类和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予以公开、部分公开、不予公开、无法提供和不予处理这五种政府信息公开实体处理决定类型。围绕可反映全国概况的60个国务院组成部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3个垂直领导系统的2019年和2020年两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当中的申请办理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虽然此次类型化改革增强了法律确定性并提升了可操作性,但是对“公开优先”的条例修订特征所起作用并不明显。未来有必要通过优化年报统计项目,有效发挥其引导功能。在有针对性地提升公众知晓率的同时,降低和规范行政机关特定类型答复等方面提升条例实施效果。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类型化;年报;依申请公开


7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生成逻辑、实践图景与未来展望——基于324个地方政府年度报告样本的实证考察

方学勇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广东省司法厅公务员,广东警官学院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研究员)


引用格式

方学勇:《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生成逻辑、实践图景与未来展望——基于324个地方政府年度报告样本的实证考察》,《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是实践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年度报告制度确立具有增量递进、不断试错的特征,且与法治政府建设其他动力机制的完善同频共振。通过运用Nvivo软件对324个地方政府年度报告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相关中央文件确定的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核心指标都基本得到有效落实,但同时存在报告内容可读性不高、个别指标未落实等问题;通过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年度报告发布率与报告主体层级、报告主体经济发达程度呈现强关联,但同时存在地方政府制度落实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报告文本和制度施行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理论上补强制度运行的逻辑缺陷,从行政运作上尊重制度运行的外在逻辑,在制度施行过程中解决存在的内在困境。

【关键词】法治政府建设;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动力机制;实证;文本分析


8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共建提升机制

赵洲

(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教授)


引用格式

赵洲:《“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共建提升机制》,《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在税收征管能力方面,“一带一路”国家大多存在着各种缺陷与不足,因此,中国应当在“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BRITACOM)的框架下,主要以该机制内设的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BRITACEG)为基础,引领建构与拓展强化由各方广泛参与的税收征管能力共建提升机制。在税收征管能力共建提升机制的构建基础与框架方案方面,应当将“征管能力建设上的相互支持、帮助要求”持续确认与强化为在“一带一路”区域具有“共同政策约束力”的义务要求,以此逐渐构建与拓展强化“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共建提升的常设组织结构与工作机制。在税收征管人力与技术资源的建设路径与工作机制方面,应当建立和运用基于“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协调分析”的工作机制。为充分保护“一带一路”各国的税基,塑造和维护公平合理的税负竞争环境,需要进一步构建拓展关于反避税征管能力的评估及共建提升机制。

【关键词】“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反避税;数字化


9

第二次人口红利视域下的我国教育红利

——基于日本的比较研究

周健

(辽宁大学教授


引用格式

周健:《第二次人口红利视域下的我国教育红利——基于日本的比较研究》,《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教育红利是指由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并由此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条件,其源于第一次人口红利繁荣期所创造的教育红利。日本在第一次人口红利繁荣期创造了教育红利,继而又延续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这也成为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最根本原因之一。但由于中国在第一次人口红利繁荣期没有形成充分的教育红利,而更为重要的是既有的教育红利也没有充分转变成实际的经济增长源泉,这就导致中国作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教育红利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弥补这一欠缺,既要形成充分的中高层次的教育红利,又要将其充分转变成实际的经济增长源泉,进而成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基础动力。

【关键词】 教育红利;人口红利;第一次人口红利;第二次人口红利;中国;日本


10

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进路——以贵州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例

丁煌  马小成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

丁煌、马小成:《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进路——以贵州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例》,《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中的分析应用和要素协同联动作用,需要政府治理创新。基于贵州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案例分析,可将政府治理逻辑归纳为政府统筹下多元共治实现场景关联的数据赋能,包括以应用场景为纽带联动产业发展和政府治理的着力方向、以数据融通为手段保障产业发展和政府治理的数据需求、以多元共治为路径平衡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冲突和以政府统筹为引领绘制发展蓝图并培育形成积极行动者。在未来发展中,应推进数据要素流通助力数字技术释放更多潜能,包括深化数字技术对政府治理的赋能、推进公私数据融合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理顺政务数据管理和使用的权责关系、明确政务数据与企业数据的差异和科学持续推进政府统筹能力建设。

【关键词】数字经济;政府治理;数据治理;多元共治;数字政府


11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着力向度与治理创新——以贵州省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

杨庐峰  张会平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引用格式

杨庐峰、张会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着力向度与治理创新——以贵州省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6期。


【摘 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的应有之义和必要路径。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创新发展动力提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贵州省应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将经济融合发展的着力点聚焦于以数字技术迭代助推产业创新动力,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优化市场机制以促进产业效率升级,完善治理体系保障治理效能提升。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从信息数据融通平台建设、数字产业智慧化转型、经济融合发展可持续化和数字治理效能共治共享等方面进行治理路径创新,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经济;治理创新;数字技术



阅读链接

《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5期

《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4期

《理论与改革》2021年第3期

《理论与改革》投稿网址:llgg.cbpt.cnki.net

           微信号 : scdxqks                   

      ●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