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古腾堡、期刊到自媒体

刘哲 刘哲说法 2021-03-14

在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之前,西方的知识产品是被经院抄写室垄断的。普通民众识字率低,家里连一本圣经都买不起。今天我们来聊聊从印刷本到自媒体。





在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之前,西方的知识产品是被经院抄写室垄断的。普通民众识字率低,家里连一本圣经都买不起。因为抄写一本圣经几乎要耗费一个抄写员一生的精力,由于销售的对象主要是富裕阶层或者机构组织,虽然纸张已经传入欧洲,但手抄本依然会使用更为昂贵的羊皮纸,这也符合奢侈品的基本定律。


01


是的,在十五世纪书籍就是奢侈品。古腾堡及其员工在法兰克福销售印刷本圣经时,因手里有十几套圣经,就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可见其价值之昂贵。


手抄本这种成本极高的复制方式极大的限制了知识的传播。你就想想,连书都没有还怎么提高识字率。正因此,在中世纪能够识字的人非常有限,而所能看到的书更是有限,类型也很单一。因为决定抄写什么书籍,或者说能够抄写什么,基本都是由教会决定的。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传播什么知识,由教会决定,这也同时造成了知识的垄断。

虽然抄写方式也一直在改良,比如分工抄写法,每人专门抄几页,但这很难从根本上提高的书籍的生产效率。正是因为手抄的成本高昂,因此在抄写的选题上就显得极其谨慎,一定是经典,大多是宗教类,少数是古罗马、古希腊的古典著作。


至于新书,除非是宗教领袖或者神学大师的著作,其他人的作品谁又敢轻易决定抄写?导致了书籍出版的门槛奇高。这必然制约了知识的创新。科学类书籍更是极为少见的。普通民众只能从布道中获得少量的二手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被垄断性诠释的。这也就进一步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和创造。从供给端限制了需求,又从需求又进一步限制了供给,形成了知识产品供应链的萎靡不振。

破解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其实在中间环节。不是人类没有求知欲,只是买不起书。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而且印刷作坊的加入也打破了经院抄写室对知识的垄断,书籍作为知识产品变得十分有利可图。


只要受众有需要,印刷作坊就会印。开始从保险起见,还是寻着手抄本的路径来走,比如宗教经典不愁没有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古腾堡第一本书要印圣经,因为他知道圣经是刚需,人们如果买第一本书就应该是圣经。因为很多人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而且教堂、主教、贵族也都有需要。因此他的选择是对的,当时圣经是硬通货。


但是以后还要印什么书呢,经院抄写室已经制作了不少宗教书籍,而且它们也自己的销售渠道。也不能完全印刷与抄写本一样的书,还要搞差异化经营。最好是大家都知道,而还有没有被大量复制的经典,而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兴起。很多美术作品已经萌生了公众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兴趣,因此出版古典作品就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但是当时留存在世的古代经典并不多,而且很多是希腊文的更是看不懂。印刷作坊首先就将这些作品翻译为拉丁文,有些还是拉丁文和希腊文对照。虽然古典文献在欧洲没有保存下来那么多,但是在奥斯曼帝国还有很多被翻译为阿拉伯文的古典作品得以流传。因此,转译这些作品就变得非常有利可图。


要知道虽然已经有印刷机了,但是书籍仍然是贵重商品。由于威尼斯共和国与阿拉伯商贸往来密切,就有了获得珍惜版本得天独厚的机会。而且这里商业繁荣,人们的商业嗅觉也格外敏感,欧洲各国商贾云集,交通便利,早期欧洲出版业的重心就逐渐从德国向威尼斯转移。在十五世纪末,威尼斯占到欧洲早期印刷品份额的大头。


而书这种商品又方便运输、储存,价值高,而且它蕴含着知识,因此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按现在的话来当时说是高科技产品,很有技术含量。一般的地方还生产不了。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人的青睐。


丰厚的商业利润促进了印刷术的传播,而不断扩大的印刷作坊也期待着更多新作品的问世。能够被翻译的古典著作被翻译得差不多了之后,印刷商就开始将目光转向一些在世的知名学者,包括人文主义者以及一些科学家,不再限于宗教作品和古代经典,只要有人买,就可以印。出版的门槛从而降低了,就吸引了很多学者投入到创作当中。


既然出书可以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尤其是大学与印刷术相伴而生,有了大学就有学生要使用教材。这就使书籍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看了书的年轻学子和学者,也会受到书籍的滋养,更快成长起来,并争取尽快也出版自己的作品,扬名立万,青史留名。


印刷业实际上就成为文艺复兴和现代科学兴起的助推器。而这些包罗万象的书籍不再是宗教经典的一家之言,让知识分子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受到古典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启蒙。而这些差异化的知识需求,又不断刺激更多类似作品的问世。


即使是宗教作品,不同观点的作品也可以同时出版,因为有市场就行。虽然教廷也曾出版禁书目录,试图进行管控。但商业氛围浓厚的威尼斯并不太受教廷约束,有些禁书也照出不误,而且越是禁书,反而卖得还越好。


印刷商自然要追逐市场。知识不断催生了思想解放。在德国就出现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印刷商更是为宗教改革推波助澜,一手出宗教经典,一手出新教作品。由于新教作品更加贴近民众需求,反而销量大增,这实际上为印刷商开辟了新的书籍市场。马丁·路德本人就出版了大量作品,书籍成为其争取信众的有力武器,两方大打笔战,新书大量增加,出版商乐见其成,直接促进了印刷行业的繁荣。尤其是马丁·路德将拉丁文圣经直接翻译成德语,更是赢得民众的欢迎,甚至直接促进了德语的诞生。事实上不仅仅德语,早期印刷作品促进了各国语言的形成。


印刷书与手抄本相比除了成本更低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标准化程度更高,很少出错,首先同一版本都是一致的,只是有极小的印刷错误,比如漏印等等。而手抄本不行,因为人不是机器,难以避免会有笔误的情况出现,几乎每一个抄本副本都不一致。而这些不一致的抄本一路再抄下去,就会使错误累积,但又很难比对纠正,因为除了找到原本,各个抄本也无法确定哪一个准确性更高。


而印刷本不一样,可以进行版本迭代。这个版本哪里有问题,下次再次印刷的时候就可以修正。这个修正成果也会被新的版本所继承。而且由于市场化竞争,各个印刷商之间除了在印刷品类上竞争之外,在版本的精良程度也会比拼。而且还会聘请名家进行勘误、编辑、审校。这样的效果与手抄本正好相反,形成了正确的累加效应,越是后期版本越精良。


而有些错误并不是审校的问题,反应的是人们当下的认识程度问题,比如世界地图,随着地理大发现的逐步展开,不明源头的传说想象逐渐变为现场的实地测量,地图的错误就会不断被更正,从而使地图不断的迭代,而且会被后人不断通过实践再次更正,印刷品就成了人类知识的存储器。而且直接对航海业等其他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著作也一样,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很多理论必然被推翻,而随之出版的著作就会被不断修正。所有的书籍都像地图一样,通过不断累积新知的方式,指导人们新的实践探索。人类可以不断将新的知识放到书籍这个存储器当中,越累越高,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促进知识的爆发式增长,最终孕育出现代人类文明。


出版虽然门槛降低了,但降低的只是知识类型的限制、作者身份的限制,对于作品的质量其实是提升了。虽然很多人可以出书,但是要想成为畅销书,或者成为传世的经典,那是要费一番苦工的。读者是会用脚投票的,书籍虽然开始普及但仍然不便宜,人们也不会轻易买书。而且知识这种商品和别的还不一样,那就是一定要有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即时送给他,他也不一定看。自然也不就会传播。但是真正的好书,却会被印刷商抢着出版。这种充分竞争,也促进了知识产品的供给升级。读者成为书籍的筛选器,使真正好的作品最终得以传世。作者们一定要拿出真东西,才会被认可,这就促进了真才实学的学术竞争。大学制度也就是这一时期不断传播开来的,随后欧洲在科学和人文的长足发展都肇始于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术虽然晚于中国的泥活字、木活字,但是发展的速度更快、影响更深远。其中一个简单的技术原因就是两种文字类型差别,中国的汉字太多,使用字钉的成本过高。因为每个字都要重复使用,而且还有字体大小和字体类型的差别,因此即使是欧洲的字母文字,每一个印刷商都要有很多套字钉,才能开展工作。这么多套字钉乘以中国文字数量的话,那种成本将是很难承受的。即时金属活字可以重复使用,但是从比较成本来说也未必比刻板更划算。


而且中国有科举制度,经史子集的固定书目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印刷作坊也没有动力搞这种创新。与当时仅有手抄本的知识紧迫性不同,中国书籍的制作成本并没有太高,而且种类也并不是十分少。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综合多种原因,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并没有流行开来,少有的木活字使用量也非常有限。据说朝鲜尝试过金属活字印刷,但也没有发现起来。


没有金属活字印刷降低成本,没有充分竞争的印刷市场,知识产品的供给动力自然有一定的差别。而且中国古代长期对文字进行管制,也限制了印刷的充分自由发展。欧洲得益于分散多元的地缘环境。这里不让印就到那里印,导致知识产品输出相对自由。只要有好的作品就一定有市场,印刷商和作者都知道这个道理,这就导致了知识的累加式增长。而且金属活字相比于刻板书,其重新排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就为版本迭代、知识更新提供了技术条件,而印刷商的相互竞争也为其奠定了商业基础。


在智慧之火上加上利益之油之后,自然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之势。


02


这段历史与今天的纸媒和自媒体的对比何其相似。以我自身为例,上学的时候也喜欢写文章,但是除了学生自办的刊物,几乎没有在纸媒上发表过作品。那时候就知道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很多是需要学历门槛的,一般都要有博士学位或者是大学的教职,当然还有很多名校的研究生可以与老师合署发表论文,还感觉是借了老师的光。


上班以后,一开始有考核,而且本身也有兴趣,就再次尝试发表,这么多年来在报纸上也没发表过几篇文章,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更是屈指可数。时间长也感觉论文套路性太强,很多程式化的表述,很多象征性的引用,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没有多少,还发表得这么费劲,也不知道写这些都是为了什么。逐渐也失去了发表和写作的兴趣。


总之,感觉纸媒的门槛太高,自己够不着,总结起来就职务、学历和学术名望是最重要的三个门槛,没有这些就很难逾越。只有达到这个门槛之后,才会考虑内容质量和勤奋程度的问题。最后,你会发现很多著名的学术期刊,版面也几乎是被少部分学者垄断的。跟很多年轻学者聊,他们也有相似的焦虑,一线的学术期刊对他们来说也一样遥不可及。而其他学术期刊,博士要毕业、老师们要评职称,因此竞争也很激烈。而学术期刊的等级评比也是在拼学者的名头,拼引用率。这就使得这个圈子越来越封闭,对学术圈外的人来说,尤其是不满足那三个门槛的人来说,发表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张军检察长就曾经批评检察系统的学术刊物也只发学者的论文,不发检察官的论文,其实就是发表门槛潜规则和学术论文化考核在作祟。


但从事检察工作十多年之后,我发现其实已经了解了一些真实的情况,也研究了一些真正的实践问题,甚至是司法改革的前沿问题,这些问题是有价值的,甚至是学术空白,应该把他们总结出来,但是仍然逾越不了传统的发表门槛。


后来我发现微信公众号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因为朋友圈都是这些文章,各种各样的文章,类型多样,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从转发和阅读量的情况来看,还真的有人看啊。一开始,我也没有太重视这些平台,总是感觉没有那么正式,写作也没有那么符合规范,很多文章的口语化也很强,几乎每一句话就是一段。


但是这里边有些文章读起来却是真过瘾,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传达很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还能包容浓烈的情感,让人感同身受。有的真的会刷屏,真的瞬间就可以让成千上万的人看到,而且还有很多留言,表明对人也真的有触动。


与之相比,很多纸媒文章虽然发表了但是真是少有人问津。其实只要有人看就好,管它在哪发表呢,于是我也想试一试。正好身边有同事就在弄公众号,我就先在他那开始发表,他还给我弄了一个专辑。编辑得也挺好,重要的是发表很痛快啊,基本一两天就能发,不用等太长时间。虽然开始时点击率并不高,一般也就几百,好的上千。但是还是感觉身边的朋友在看在转,在谈论,就感觉有点小的成就感了。


后来法律读库的库头在转了我的几篇文章之后,就鼓励我以后多给法律读库投稿。说实在的,法律读库以前我都觉得高不可攀。那边点击率很高,文章质量也很高,后来听说用户数已经接近100万了。甚至还能推出自己的视频内容,对我来说这就是法律自媒体最好的平台了。


对于这种顶级平台,我还是有一种传统媒体的门第观念,感觉高不可攀,自己还不够自信,还不敢直接投稿,觉得自己还是要多积累。但事实上,自媒体的竞争很激烈,内容需求量大,平台的运营者,早已打破了所谓的门第观念。对于有内容创作能力的人也是求贤若渴。


因为这些平台有着先天的生存压力,所谓不进则退,每一天都要争取发表尽量好的文章,但是好文章总是有限的。好的作者更有限,他们是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好内容的源泉。因此平台都要抓住一切潜力股。即时是你自己还不自信的时候,平台通过文章发现你的潜力后,就想将你挖过来,成为自己稳定的作者资源库,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内容供给保持相对的稳定。


而且自媒体每次发文的数量比较多,可以先给一些次条、三条这样的位置试试作者的实力,如果内容不错,也会放在头条位置。在这里内容质量还是最核心的,作者的名气、身份都不那么重要。因为读者也只对文章质量买帐,不买名气和身份的账。总体来说这是一个靠实力比拼的舞台。


逐渐有稳定的发表平台之后,创作节奏自然也加快了。因为能够立马发表的感觉真好,比如晚上12点的时候投过去的文章,早上六点就发出来了,真是太刺激了。这种对作者的激励是无与伦比的。虽然无法纳入考核、不算学术成果、也没有稿费,但是能让人看见,就是发表的本质。


而且马上就会有读者在下边留言,开始的时候批评的多。因为我还不太适应自媒体写作的风格,还是喜欢像写论文那样长篇大论,而且喜欢引用。总以为不引用就不规范,就失去了学术感,就显得太随意了。但其实很多引用也并没有太多的必要,反而显得非常堆砌,不能直达核心。


后来慢慢领悟到,只是写自己想说的话就好,自己写自己脑子里储备的东西就好,那些还需要引用的东西,除非十分必要,都意味着是它还没有成为自己真正的思想。


因为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是不会去翻书的,但并不影响交流,也并不影响思想的表达。真正核心的内容并不多,直接表达出来就好,那些铺陈、概念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人们需要的是比较直接的表达,直击人心。而且往往越真实越好,因为只有真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只有触动到人,才会引起转发、推送,才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而且从屏幕阅读的感受来说,最好是一气呵成,否则很容易放弃阅读,因此内容的流畅性就变得极为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跟风、追随潮流,或者只能写短文,只要写的东西有价值就会有人看。事实上,我在自媒体上也发表过几篇近两万字的长文,很多人认为违背了自媒体的规律,其实自媒体的规律就在于它没有规律,没有一定之规。只要对社会有用,并不论长短、形式和名头,就会得到传播,对社会有用性决定了一篇文章的真正价值。这也应该成为知识创新的出发点。


而且事实上,我追求的也不是大家一时的兴致,我希望对人真正的产生长久的影响。听朋友说,有些人喜欢把我的文章打印出来再慢慢看,我听了很感动。


03


总体来看了自媒体更加追求的是内容的实质性、真实性和流畅性,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形式要求,因此很多自媒体知名一点的作者经常会被称为“网红”。也就是主要在网络上红的意思,暗含的意思就是还没有得到社会真正的认可,只能在网上红,是一种短期现象,稍纵即逝,缺少真正的实力。其实表达的就是对传统媒体上没有话语权的人,流转到自媒体而获得话语权之后的一种继续的不认可。


这种不认可,也自有其道理,有些自媒体作者确实存在追求标题党、追逐热点,缺少深度和专业性等问题,也存在贩卖焦虑、耸人听闻的情况。也就是存在短期效应,确实有火一把就走的问题,与传统媒体上讲究专业性、长期性、持久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并不是自媒体的全部,甚至本质。自媒体更像是古腾堡以来的印刷术,它只是一种更加公平广泛的传播平台而已。


事实上,自媒体里边有口水文章,也有严肃的内容,有很多很专业的内容,内容更加包罗万象。他们最重要的一点是降低了发表门槛让所有人都进来,增加了供给,然后展开竞争。就像当初的印刷作坊一样,他们是根据需求提供内容的,作者的身份限制并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内容,他们考虑的主要是内容的质量。


这实际上就是将市场法则引入到内容创作之中,在无形之手的推动下,内容根据公众的需要而不断迭代更新。因为有微信的高粘性和用户的真实需求,有方便快捷的发表渠道,作者们可以展开频率更高的创作。

突然之间,我们发现出现了这么多公众号、这么多文章,我们每天都应接不暇。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天阅读文章的数量都增加了。因为创作的内容爆炸了。这实际上是一次知识增长的爆炸。


就拿我来说,我从每年只写几篇文章,到现在每年写几十篇文章,这在原来是不可相像的。这是自媒体给我带来的动力,是自媒体次日发表这种迅速而直接的激励让我有了源源不断的热情。而我自己也因此获得了成就感。感到自己的内容会影响到别人,写的一些话可以经常被人广泛引用,甚至被最高司法机关的领导引用,成为很多司法官执法理念的一部分,他们也会告诉我这些内容曾经触动到他们,对他们的执法观念有了影响。而有些建议真的成为一项制度,有些思考现在已经研发出系统。这些内容并没有停留在网上,而是实际的影响到现实工作的时候,我知道发表的目的就达到了。


事实上,发表的目标、知识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真实的影响人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内容、格式是否要符合某种标准,并没有那么重要。为了符合某种标准削足适履,粉饰包装,并为此耗费大部分的精力,消磨掉创作的热情,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还要维持以月为单位计算的发表等待时间,实在是严重制约了知识创新的效率。以月为单位的等候发表的时间,实际上就构成了以月为单位的创作周期,这是无法与以日、以小时为单位的创作节奏比拟的。发表等候的时间越长,创作的周期也越长,因为创作缺少发表的激励。发表的周期加快,自然就鞭策作者们要动起来,公众号每日都要更新,每日都要有文章发表,你不发表总有人发表,而你要写出来就有地方发表。


发表与否不再受到平台的约束,只是取决于创作者自己。而除了平台形成竞争之外,作者之间也正在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经营者,自己就是一个品牌。强迫自己更加勤奋的写作,就可以立即兑现因为创作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一开始好像没有传统媒体看起来那么大,但是它是一种真实的影响力和荣誉感。因为荣誉感归根到底就是同类的认可,总是获得更高的点击率,总是被别人转发,而且真的可以影响很多人。这些都构成真实的影响力,不管你如何称呼都不会改变。


当然评价影响力也不仅仅看阅读量,还是要看内容是什么,影响的是谁,以及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绝不仅仅是阅读,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改变。


这种自媒体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向传统媒体渗透。因为这些创作的文章可以结集出版,出版虽然也需要纸媒类似的门槛要求,但由于需要销售,它多少还是要考虑市场的真实需求的,这与学术期刊和行业报纸的固定订阅模式有很大不同。


通过出版就可以逐步迈入传统影响力的领地,因为书籍更容易被人严肃阅读,更代表一种正式影响力的身份。从而也更进一步被传统媒体接纳,也就更符合声望的概念,从而获得更多纸媒发表的机会。


因为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发现,纸媒之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竞争的。编辑也希望有好的内容,但是因为版面的限制、管理的要求和对内容安全性的考虑,坚持高企的发表门槛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也就是在确保内容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内容的吸引力。而出版在审查机制也有类似的相通性,因此经过出版之后内容安全性也多少让杂志编辑们更有信心。其实内容并没有真的改变,是传统媒体对你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事实上,逐渐适应自媒体的创作模式之后,更希望写一些真的东西,做一些实质化的表达,在格式规范上已经厌倦了繁文缛节。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没有长期等待发表的耐心。


我们急迫的等待公众对作品的反馈,从而刺激下一篇文章的撰写,如果一篇写完还没有发表,感觉就跟白写了差不多。最好就是把它忘了,否则确实会影响创作的情绪。也慢慢学会不再妥协,因为对发表也不再恐惧。并不会屈从于平台的标准,而更加渴望直接接受读者的品评。因为已经逐渐了解到读者的真实诉求,也希望向他们提供自己最坦诚的想法。


自媒体给我,也给了很多人提供了发表内容的机会,我们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我们每天也消耗着大量的新思考、新想法。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自媒体是又一次的印刷术革命,它让印刷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每个人都可以发出声音。给每个人机会,并允许每个人参与到知识创造的竞争当中,这必然极大刺激知识的创新,观念的变革,实际上是加快文明的进化速度。


恍惚之间这五年过的好快。在拼命强迫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强迫自己看了很多书,因为创造本身是最消耗创造品的。感觉自己这五年思想变化的节奏也加快了。如果不写文章,很多思想便不会记录下来,很多碎片化的想法便不会体系化。有些虽然感觉还没有想成熟,但实际上写下来,读起来还是有一定启发,写作是思想系统化的过程。从此阅读也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尤其是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连续性的写作,就会在这个主题越挖越深,比如起诉书、认罪认罚、出庭系统、司法与算法、社会治理问题等,都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写作事实上就是在适当压力下的创造。


而所谓创造实际上就是神经元之间不确定的链接,这些只有在适当的压力下才能完成。写作就是这种压力,但前提是要有思考和积累。但思考和积累永远是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所以无需为自己找借口,只要坐下来去写就一定会有收获。


尤其是现在的发表门槛这么低,作品很容易让公众看见。只要写起来,建立了与读者之间的正向反馈循环,就可以进入提升自我的上行通道。而且发表还会带来一种荣誉绑定效应,由于经常写,很多人也会经常关注你,在重要事件发生的时候希望看到你的声音,他们会问你最近怎么没有看到你的文章,他们的关注是一种期待。


写作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成为你对这些读者的一份责任,在合适的主题出现的时候,你也会觉得有义务说点什么,这就构成了你持续进行创作的内在动力。完成上百篇文章之后,很多思想就会慢慢的沉淀,在讲课的时候很多也不再需要讲稿,因为很多例子、观点都有数篇文章作为支撑。有人可能会比较惊讶,这固然有一些技巧和训练在里边,但根本来说这是积淀的结果。当你的作品足够多,就像水桶里的水一样可以自然溢出来。


自媒体这个印刷机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创造了发表观点的渠道,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更加快速的自我进化,因为整个社会的进化节奏都在加快。如果我们跟不上节奏,我们就会被时代落下。



推荐阅读


1. 我们为什么想上班?


2. 请收起优越感


3. 认真红利


4. 无序和有序


5. 健康码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6. 建议在1月23日武汉封城日设立国际防疫日


7. 怀念堵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