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9012年了,还只读布迪厄以为懂,不追追布迪厄研究handbook?

高行云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 2020-09-04


布迪厄的著作,差不多要全有中译本了~可是,然后呢?

 


读读布迪厄怎么说,写写自己的感想,就成了一篇文章?

 

确实翻译,确实是重启研究议题的起点,正如帕森斯时代下,Mills当年为了重启韦伯研究议题,和Geth共同翻译和出了韦伯的译文。

 

但是,你能想象,如今再研究韦伯学,能跳过施路赫特,直接写韦伯心得当文章了吗?

 

参与过韦伯手稿编辑工作过的、东海大学社会学系郑志成老师在《韋伯學說的推手 ──向WOLFGANG SCHLUCHTER致意》一文中这样说:

 

九零年代韋伯全集的四大主編依資歷輩份為M. Rainer Lepsius (1928-2014)、Wolfgang J. Mommsen (1930-2004)、Horst Baier (1933-)和Schluchter (1938-)。……。對於韋伯學說的主張,目前看來,Schluchter的詮釋觀點仍然支配著文化科學界,當然包括社會學,可以說已成為韋伯學說詮釋觀點的典範。Schluchter以「合理性」/「理性化」為關鍵概念,貫穿了韋伯學說所涉及百科全書式的龐雜領域。猶如以一把「合理性」的萬能鑰匙引領著讀者進出韋伯知識殿堂,不致在宮中迷路而不知所措。但是以Schluchter的「合理性」詮釋觀點貫穿並遍見於韋伯研究所引發的問題,也是近些年來我思考韋伯課題時難以迴避的提問,那就是──關於韋伯,我們還能說些什麼?難道對於韋伯學說的闡釋只此一解?……。Schluchter將韋伯的文本中的歷史脈絡,文化景觀,甚至生命價值、倫理抉擇,都想盡辦法安置在一組理性的圖式中。……上述挑戰的另一個背後理由來自於我長時期浸染於Mommsen所描繪之史學的韋伯。

 

换句话说,研究韦伯这样的大家,已经绕不过像施路赫特这样的诠释者。布迪厄研究,也不例外。比如华康德( Loïc J. D. Wacquant),国内也有翻译了《反思社会学导引》。

 


  

近来也有翻译出版了单人专著地介绍本,比如《文化与权力》(斯沃茨著)、《布迪厄:关键概念》(格伦菲尔著)。当然,这个名单还能列长:

 

比如华康德近著,Wacquant, Loïc. 2006. Pierre Bourdieu. 以及现象学取向的Atkinson, Will. 2016. Beyond Bourdieu: From Genetic Structuralism to Relational Phenomenology. Cambridge, UK ; Malden, MA: Polity Press.

 

一方面,国内翻译引进的单人专著介绍本有三个问题:

1. 偏向文化/权力,而布迪厄在field, habitus等各方面等方面都值得再充裕介绍

2. 难以与199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界对布迪厄的理解与运作再衔接。正如《文化与权力》一书,稍显过时了。

3. 单人专著介绍本,难免过于倾向于人物志式研究,而缺乏放在整个社会学界中的评估。

 

为此,下面介绍几本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handbook式的多人文集的研究指南

 

Bourdieu, Pierre, Craig J. Calhoun, Edward LiPuma, and Moishe Postone, eds. 1993.

Bourdieu: Critical Perspectiv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sen, Simon and Bryan S. Turner, eds. 2011. The Legacy of Pierre Bourdieu: Critical Essays. London ; New York: Anthem Press.

 

Gorski, Philip S. 2013. Bourdieu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Medvetz, Thomas and Jeffrey J. Sallaz. 2018.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ierre Bourdieu. OUP.

 

 

第一本书Bourdieu: Critical Perspectives.(1993)年代去久,所以如今看来都是其中作者都是当今大咖了,绍Craig Calhoun已经是LSE校长,Moish Postone刚刚过世了。贡献者之一的Cicourel,连他的学生Neil Gross都已经是当今美国社会学的理论界当红人物了。

 


 

但是,重要的也正在于:评述布迪厄在美国的影响,也可能绕不开这些第一批评论Bourdieu的学者。不过,相较来看,如今看来,这本书竟然如此密集地关注了惯习/象征,而非在美国后来被操作和应用非常之广的capital(如ASA文化社会学获奖作品深受影响)。当然,field这个在当时尚未被充分探讨的概念,也才会被发挥出后来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尽管法国学者Frédéric Lebaron批评美国人把field用得太泛了,超出了bourdieu想表达social space不完全是field的观点),后来作品见:

 

Schmitz, Andreas. 2018. “An Interview with Frédéric Lebaron on the Genesis and Principles of Bourdieusian Sociology: The Real Is (Still) Relational.”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5(6):113–30.(有好些吐糟)

 

Krause, Monika. 2017. “How Fields Var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n/a-n/a.

Liu, Sida and Mustafa Emirbayer. 2016. “Field and Ecology.” Sociological Theory 34(1):62–79.

之前荐读过

 场域理论新见:HowFieldsVary

刘思达 等:场域理论与生态学异/同几何?对话何许?


Martin, John Levi. 2003. “What Is Field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9(1):1–49.

 

Fligstein, Neil and McAdam, Doug (2012) A Theory of Fields.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第二本书The Legacy of Pierre Bourdieu: Critical Essays(2011)有趣的是,先铺了七八章,是Bourdieu与马克思、韦伯、Elias、尼采等人的对话之作。另外,这本书也收录了相对完整的语系人物,有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的学者,不像前一本书以美国学者的引进评论为主。这也是因为,Bourdieu理论中,一直以反思性折衷中主义为代表,因而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学理论家思想。在这些评论中,也有一些以前未注意到的回答:比如,韦伯究竟对布迪厄有多大影响呢?由于译本不足、影响有限,因而也普遍认识韦伯对布迪厄没多大影响。但这本书也有一定的反驳。

 


 

 

第三书,Bourdieu and Historical Analysis(2013)代表了Bourdieu的研究指南性作品,在社会学界中的一个转向:居然可以和更分支具体的领域结合起来了。当当然,以前也有,比如Pierre Bourdieu: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2014)。但这本《布迪厄与历史分析》可能是第一本这种尝试。

 

其原因,一方面和布迪厄在美国社会学中越来越深入推广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相较于Skocpol, Tilly等一代,更注重了文化、殖民、认同等议题,因而与Bourdieu的衔接更多。比如其中一位作者Steinmntz的代表作《魔鬼的手迹》,就深受Bourdieu影响,书写了德国在青岛、萨摩亚等地的殖民过程中,殖民政策如何在殖民官的文化认同、“土著的洞察”等象征斗争中产生了偶连地转型。他收录的作品,也以布迪厄的field theory分析了历史社会学在德国的斗争史。

 


之前荐读过

 【德国社会学】“历史风范”是怎么衰落的?内斗、纳粹/流亡与美帝


这本书也提供了两份有用的appendix: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ierre Bourdieu(2018)内容上最大特点就是完整性。你可以看到你想认识的各个分支,比如教育、组织、宗教、历史社会学。作者群也是老中青三代皆有,如布洛维、华康德、John Levi Martin以及Atkinson。

 


 

不过,法语界呢?不了解。究竟布迪厄一系在Centre de Recherches Politiques de la Sorbonne (CRPS), the journal 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都如何表现呢?Luc Boltanski and by those like Bernard Lahire 如何继承或反对布迪厄呢?布迪厄一系又如何和Boudon间的斗争呢?

 

更前沿或另类的发展呢?或许还有一些,但收不成集子了,比如:

Elder-Vass, Dave. 2007. “Reconciling Archer and Bourdieu in an Emergentist Theory of Action.” Sociological Theory 25(4):325–46.

(布迪厄与批判实在论)

之前荐读过:

 惯习理论新见:把行动的反思性带回来


Lizardo, Omar. 2004. “The Cognitive Origins of Bourdieu’s Habitu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4(4):375–401.(布迪厄与文化认知社会学)

 之前荐读过其它的布迪厄研究:

《社会学的科学课题》开放书稿,欢迎评论!布迪厄/巴斯卡/阿博特尽收书中!


什么是磁滞效应?布迪厄及其延伸(Strand&Lizardo2017)


傅山与布迪厄|书法社会学三题:身体实践、言说风格与以物观物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321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