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国际社会学会首位女会长M.Archer :我的社会理论三部曲

高行云 社会学理论大缸 2022-06-16


 

文:高行云


SOC理论大缸推荐学者/访谈


Margaret S. Archer & Jamie Morgan (2020) Contributions to realist social

theory: an interview with Margaret S. Archer, Journal of Critical Realism, 19:2, 179-200 

M. Archer近照


M.Archer介绍


Margaret Archer是国际社会学学会的首位女会长。在1967年博士毕业后,Archer赴法国读博士后,加入布迪厄的研究团队。回到英国后,Archer常年在华威大学社会学系任教。Archer闻名于社会学界,既来自于她早年对于教育制度的研究,也得益于1980年代左右开始的实在论(realist)取向的“社会形态发生”(Social Morphogenesis)理论研究,成为当代英国社会学理论界大咖吉登斯的“理论劲敌”。由于吉登斯在1990s开始逐渐离开社会理论界,由Archer及其与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阵营的合作发展,成为当前英国社会学界的最重要的本土理论对话对象。不过,中文学界目前只有她的一篇论文的译文,尚无她的专著或论文集的翻译。 


Archer的理论三步曲分别是Culture and Agency(1988)、Realist Social Theory(1995)和Being Human (2000)。21世纪以来,Archer更加关注“能动性”议题,又出版了Structure, Agency and the Internal Conversation(2003)、 Making our Way Through the World:(2007)等著作,并通过“社会存在论研究中心”编辑多卷本因应后现代社会情况下的理论思考,例如:Late Modernity: Trajectories Towards Morphogenic Society(2014)、Morphogenesis and Human Flourishing(2017)。

 

另外,作为天主教徒以及晚年对宗教与社会理论间关系的兴趣,Archer在2014—2019年又出任教宗社会科学院(Pontific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院长,并在波兰等国家活动。 



以下,是2020年Journal of Critical Realism期刊对Margaret Archer的访谈的摘要编译(非一词一句对应):

 

访谈编译(部分)

 

问1:您的博士论文(1967)是教育研究,The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of English Working Class Parents,次年又以博士后的身份到巴黎参加布迪厄团队的教育研究。可否以教育研究为理解你的理论历程的入手点?

 

答1:我在1968年到法国的时候,最直接的冲击是:法国和英国的教育是非常不一样的。虽然在元素(part)上都一样:老师、学校……,但法国却是更加中心化,但英国更加去中心化。当然,当时正值得法国的特殊政治时期。我开始思考三个问题:

 

1. Why did State Educational System (SES) come about;

2. How to explain their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content and consequences;

3. What maintained their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istinctiveness?

 

如果你看当时的教育研究者的两大派,Basil Bernstein and Pierre Bourdieu,他们都忽视了这些问题。我后来出版了 Social Origins of Educational Systems (1979)就是这个议题的总结。这项教育研究,也让我开始处理到“结构—能动性”关系,亦即我后来的解决方案的理论:实在论取向的社会形态发生论。不妨用此方式来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1. The penetrability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class codes’ and ‘cultural arbitraries’

respectively);

2. 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3. The consequent homogenization of national or State Educational Systems (SES).

 

在第一个过程中,教育制度消解掉多样性,使之适应一般的社会变迁。在这里,涉及到布迪厄和伯恩斯坦都不太关注的教育政治政策问题。在第二个过程上可以看到教育对社会分层带来的变迁。在第三个过程则是教育体制进一步发展得同质化。我可以用下面这个图表示:


 

更广泛地讲,这项经验研究引导我思考“结构—能动性关系的解释框架”:

1. how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social order originated and came to stand in a given relationship to one another

2. whose action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is,

3. through which interactions,

4. when and where and with what consequences?

 

问2:那你是怎么看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呢?

答3:结构和能动性当然是不同的两个不同种类的突现事体(different kinds of emergent entities)。举例来说,教育系统可以“中心化”,但是人或能动性却不行,因为它总是“反思性”。另一方面,二者在历时性(diachronically)的运作方面也颇为不同。结构总得预设得先于行动,而行动总会之后改变结构。这里的“先”和“后”意味着在思考结构与行动/能动性时,“时间性”(temporality)是必需要考虑的。这里是时间之流,但是在我们分析时却分析性地分成不同阶段。我在Realist Social Theory(1995)一书中批评吉登斯的结构化/结构的二重性理论是“趋中合并”,进而提出我的“分析性二元论”(analytical dualism),见下: 


 


问3:由于你的实在论取向,包括在理论模型上和批判实在论大师Roy Bhaskar相近,因而会有一种说法:你的理论受惠于他。请问你是怎么看的呢?

答3:Many commentators on my works have felt free to invent and publish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for me, and here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pudiate these! 




人们会说:“当我遇到了巴斯卡之后……”,这里似乎总有一点female subordination and male domination的感觉吧。实际上,我们在1980年代中期才见过彼此。但是对我和Bhaskar来说,更重要的共同影响是1979年。在这一年,英国社会理论史上同时出现三本书:

 

Roy Bhaskar的The Possibility of Naturalism

Giddens(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

我的Social Origins of Educational Systems

 

其实,后来Bhaskar还在他的书里认为我Archer帮他走出了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如果一定要形容我们之间的关系的话,那就是:

 

Good friendship, excellent dinners and even better exchanges continued until his death. We saw one another as co-workers

 

但是,现在在社会学界,你依然能看到吉登斯式“趋中合并”的流行,像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以及贝克对风险与世界主义的思考,他们都希望首先放弃先在于行动的结构或文化。更不用提,“认同”、“利益”等方面理论也在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

 

问4:可以再说说你对于“文化”的研究吗?

答4:回到我在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发表的文章,也涉及到的另一本书:Culture and Agency(1988),你就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学对于文化是很不注重的。当时也充斥着“文化整合的迷思”,比如当时的理论有:

Ruth Benedict’s ‘cultural patterns’

Meyer Shapiro’s ‘cultural style

Alfred Kroeber’s ‘ethos of total cultural patterns’



面对这种迷思,我希望这样去思考文化:

1. Logical consistency:所谓文化系统中的元素之间真的是相容的吗?

2. Causal consensus:多大程度上社会互动受到统一的文化影响?

 

简单地讲,我们不能“合并文化与能动性”,要承认二者是不同种类的。否则,就没有系统的元素(part)与生活的人们(people)之间区分,也难以寻觅社会变迁的动力了。

 

问5:您在谈到结构与能动性、文化与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时,都强调“能动性”一面的自主性,反对将二者合并,所以你的第三本书:Being Human(2000)讲得是什么呢?

答5:1990年代,我开始和批判实在论者合作来往,我发现他们对于“能动性”的思考是不足的。在思考这个议题时,要关注两点:

1. a specification of how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powers impinged upon agents

2. how agents use their own personal powers to react ‘so, rather than otherwise’ in such situations.

 

因此,你可以看到我对于因果作用力(causal power)的理解:社会之所以具有它的形式与固化,需要来自(from)/经由(through)能动性。能动性便是因果作用力的媒介。所以,我在Being Human这本书一开头我就这样说:

 

Bodies have properties and powers of their own and are active in their environment, which is broader than “society’s conversation. 



我到后来也是高度重视行动者的反思性(reflexivity),因此我反对布迪厄只谈habitus(惯习),尤其是在后现代性的场景下。由于我关注这个议题,我后来受邀去瑞士的 Swiss Federal University建立“社会存在论研究中心”,每年组织会议讨论后现代性下的存在论思考,已经出了5本论文集了。

 

问6:可否谈谈你的现在工作?

答6:我正在研究人工智能(AI)。 




SOC大缸推荐学者

这是Soioclogical理论大缸第448期推送 

 


 

往期相关回顾

捍卫吉登斯、捍卫结构二重性:反对Archer

吉登斯与亚瑟儿:相爱相杀三十载

如何寄语“后浪”?

英国社会学“前浪们”写了真诚的故事书

Gorksi(2013)

为什么你应去在乎【批判实在论】?(吕炳强译)

【9名学者联名】

什么是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刘忠魏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