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孩真的女性化了吗?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刻板印象调查报告
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1年1月30日
一份《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发了“什么是阳刚之气”的讨论。
从提案与回复来看,将“防止男孩女性化”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是看重了“武”的一面。但“阳刚之气”或“男性气概”,真的只有“武”吗?
有人说,这种观点太过传统了。但是,如果我们回到传统中国,恐怕也未必这就是“传统的男性气概”。我们会认为以婉约优美诗词著称的李贺、柳永以来的“男性文人”,也是“女性化”吗?
中国的传统的男性气概,并不都是“武”,而是“文”与“武”兼具。文,是有教养、善诗文,从来也是男性气概的一部分。
那么,究竟从传统到现代、从古代中国到共产主义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到底中国的男性气概印象,是怎么变迁的呢?
内华达大学人类学教授William Jankowiak和剑桥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Xuan Li 在2014年于《中国社会学评论》(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The Decline of the Chauvinistic Model of Chinese Masculinity”,全面梳理了中国性别气质印象的变迁过程。
首先,作者指出中国的男性气概一直是有两面——学者文人一面的“文“与魁梧有力一面的“武”。但是,我们不能把这方面看成是“非此即彼”。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文”的一面,意味着这位男性是有更强的情感自控力(如斯文),可以与身体上的“武”兼具。反过来,在传统中国,女性便被从情感/身体两方面被理解成:情感上难以自控、身体柔弱、更具服从性。接着,如果从明清变迁来看,其实这种“文”“武”两面的男性气概各有不同。明朝的“文人”风气让男性更看重前者,但清朝的满人统治则间接形成了满汉之分为武文之分。
接着,到前三十年时期(建国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男性气概印象会有什么不同吗?实际上,僵硬的单位体制和分配制度严重影响了男性气质。只有有文化、有学历,、有背景,才能进入体制,享有如同传统文人一样的地位,因此男性的“武”一面没有被突出,反而更强调情感自控与斯文。同时,在受教育水平有限的那个时代,这样的男性气质也有阶级性:体制内的男人需要将自己与没有被纳入体制的(男性)农民群体形成区分,自然也会更重视“文”的一面。
改革开放以后,会有什么变迁呢?
Jankowiak教授在1980年代和2000年代在中国做过两次调查,看看中国城市人用哪些形容词描述男性和女性?这是希望受访者能够尽量描述他们眼中男性的刻板印象、女性刻板印象。由此构成一个变迁比较的表格。
男性气概、性别印象这二三十年,变化多少了?
1. 说粗话、粗鲁,一直被认为是男性气概的一部分。想想那些“兄弟”团体的表达就知道了。
2. 聪明、自信、含蓄,不再被认为是男性气质的一部分,而是成为两性共通的。这显然是和独生子女政策、普遍提升的教育水平、家庭抚养以子女为主的转变密切相关。
3. 骗人,逐渐成为男性气概的新部分,这挺令人惊讶。
4. 酷——传统的中国男性气概中没有一部分,现在出现了。这是相当混合的:要自信,但又要与他人保持一些距离,要有些力量感但又不能太粗鲁,显示了与“文”“武”的混合。
5. 娇气——三四十年前也不是形容两性的词汇,现在也出现了,应该是和独生子女教育政策有关。
6. 妒忌,本来是和男性还是女性没关的,共通的,但现在更为归类为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
7. 刻板印象,不乏延续性:认为男性就是严肃的,女性是温柔的,男性是固执的,女性是没事找事的
* 这是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的第517期推送 *
2020年第1季度国际社会学期刊论文扫描:理论、性别与文化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