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这些人
主持人窦文涛曾在微博上征集“你最焦虑的问题”,点赞最高的回答竟是:“不想工作怎么办?”
某报社记者随机选择了包括学生、IT白领、快递员等身份在内的90位年轻人进行街头采访,只问一个问题,“你感到累吗?”
超八成的受访者回答:“累。”
但很多时候真正让人累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环境中的人。
无可奈何的是,讲道理没用,你只被要求能做一个有素质的打工者就好。
△
想要不被挑毛病,就必须24小时在线。
网易云音乐中,上海彩虹合唱团的《感觉身体被掏空》中有这样的歌词:有个老板叫大卫,下午六点端着咖啡,嘿嘿嘿嘿嘿嘿,要不要来开个会。
热评中,网友@KK家的猫分享:一直高强度工作,身上过敏了,脖子都看得很清楚。为了不耽误工作一直在坚持,周末才去看医生,谁知老板发来短信:就算在医院,电话畅通也能加班。
她说自己经常一回家,躺床上就开始哭,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哭。
心中无解时,常常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经典片段: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片段
感觉束手无策吗?不是你不够优秀努力,而是如履薄冰才符合生活的本来样子。
在央视的一段纪录片中,刘强东和手下一位女副总裁有关“怀孕”的对话引起了热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380vwbjlf&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位女员工说自己已经怀孕四个月了,但没请假,没有耽误工作。
刘强东答道:“我倒希望你去多请假。不要认为自己一天不在了,整个部门就会散,不会的。我到美国八个月,公司都没散过。”
节目在二月播出,之后有媒体称,这位女员工已经于2017年6月末从京东离职,离职原因或与个人有新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关。
网友对两人对话时的心理进行了各种解读,孰是孰非无从判断,但至少上班族们能清醒地认识到:于工作而言,利益关联才是根本。
你能在刚入职的时候和客户喝到半夜三点,能在第一次得到认可时恨不得为公司奉献终生,能因为领导偶尔的嘘寒问暖而暖心许久。
但你我心知肚明的是,即便在同一个位置上奋斗多年,即便曾为了工作饱尝人间冷暖,只为不让当初赏识自己的人有丝毫失望,但到了上级觉得你“不中用了”的时候,识相地微笑离开才是最体面的结局。
位列全球四大HR咨询公司之一的美世公司,对全球62个国家的雇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雇员的休假天数排名倒数第三。
黄线以上为休假天数前四名,黄线以下为倒数三名/美世Mercer公司
为了工作,很少休息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感觉自己身体都被掏空,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戴了两年半,作息紊乱却越来越胖,沙发是港湾,天天都是KPI。
“感觉自己累得像条狗。”
△
永远猜不到领导心里在想什么
曾有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杨某的公司微信群里,董事长发了一个大红包,他没好意思抢。结果当天下午,公司就下发一纸处罚通知:抢红包的“前三甲”,每人罚款500元。理由是上班时间玩手机。
董事长罗先生说:“我就想发个红包看看哪些人在认真上班。”
上班居然比谈恋爱还要心累。完成任务之外,领导的心思你不得不猜。
不起眼的闲话家常,往往内有乾坤,看不起来不重要的话,还可能隐藏着对你的试探。
领导说让你看着办,并不是不让你办,而是让你抓紧办;
领导说再想想,并不是他没想好,而是要你别再想了;
领导征求你的意见,不是真的广开言路,而是在寻求同谋。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领导说出来,甚至同一领导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真实意图都需要重新琢磨。
有个网友,在入职的第三天早上发高烧,给老板发短信请了假,就没出席员工大会。可没想到,下午人力资源部的人就通知,说他再也不用去公司了。因为老板说,开会没来的以后都不用来了。
网友去和老板理论无果,只得到了一句“这是管理需要,我的话你都听不懂还留在这干嘛”。
网友想着,既然是错了那就要认,离开也要画上圆满的句号,所以写了一篇道歉信,态度诚恳地承认错误。
没想到的是,最后老板把他留下了。原来,当天的员工大会有五个新员工同时请假,这让领导在更高层的领导面前颜面尽失,所以才一怒之下说要同时开除五个请假的人。
这五个人里面,只有网友态度诚恳,所以被留了下来。
会听、善听才是职场的生存之道。学不会倾听领导的“弦外之音”,那只能说明职场小透明还需要学习。
△
和奇葩共事是逃不掉的命运。
办公室里只想好好工作的人,也逃不掉没完没了的小心机,还有笑脸下的剑拔弩张、乌烟瘴气。
上海的陈女士,因为一点矛盾对同事心有不满。为了报复,她在朋友圈发了三张有辱同事形象的照片,为的就是让领导和客户看到。
公司觉得此举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打算解聘陈女士。可谁知,她却申请了仲裁。
仲裁机构认为,陈女士所在公司并不能证明该负面影响的程度有多严重,因此反而需向陈女士赔偿12000元。
无独有偶,江苏镇江的韦先生也因工作不和,被同事蓄意报复。孙某怀疑韦先生私下向领导打小报告,于是在韦先生下班必经小路上设置了一道拦路钢丝。
孙某在韦先生必经之路绑钢丝/澎湃新闻
韦先生骑电动车回家,脖颈受了伤。“我下班的时候,走这里骑得很慢,钢丝只是把我撞下来,要是骑得快的话,直接头就断掉了。”
本来觉得,为了养家糊口,就算人际关系复杂点,忍忍就过去了。可谁能想到,工作里的尔虞我诈,竟能到了要命的程度。
斤斤计较,动辄得咎。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也没有谁能占到多大的便宜。徒有一颗单纯向上的心,若不处处提防,却能在无形中害了自己。
△
心理疲劳是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学中著名的“霍桑实验”证实,社会因素与员工的生产效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参加试验的工人觉得自己受到重视,这种积极的自我激励,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使得产量随之上升。
在喘口气都是奢侈的工作中,身体承受巨大的考验之外,如果郁闷的心情无处消解,那这份工作就会将人摧毁。
某电商公司前员工曾撰文控诉公司:本人潘洋,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外贸综合服务一名同学,7月15号,已经连续工作12天,同时每天加班,周末需要值班,因此没有休息。
他因工作中遇到一个问题需和同事沟通,没想到同事直接拒绝并恶言相对。激动的潘洋当场倒地,失去意识一分多钟,全身抽筋,情绪崩溃,大哭十五分钟才平静下来。
事后,公司因“没有出血”为由,认定不属于工伤,潘洋多次申请转岗,最后被安排做收快递盖章整理文件的工作,期间患上抑郁症。
“我真的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那么努力,连我活着最后一个稻草也不给我。”
事件背后的隐情外人不得而知,但类似的绝望心情,很多人都有共鸣。
在一份《2016年职场人心理健康数据报告》中,有67.4%的职场人认为自身存在心理疾病,5.6%的人已查明患有心理疾病。
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职场人心理最易受伤,具体症状表现为焦虑、抑郁、偏执、人际敏感、敌对等等。
曾经上学时坚持的理想,在现实中被打击得不值一文,下定了决心在工作中从头开始,卑微到尘埃地重新学习,还得同时扛起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远超出想象的竞争压力。
工作中,拼的就是谁能扛。但扛不住了,也没人在身后把你接住。
△
但触到绝望的谷底,是为了有足够的底气支撑反弹。
工作中,日复一日的心理考验,可以活生生地把人从“我本将心向明月”折磨到“一片伤心画不成”,也可以把人从砂砾酝酿成珍珠。
领导占用你的休息时间,如鬼怪般随时出现搞得你心神不宁;同事推卸责任,还让你哑巴吃黄连,无法言说……憋屈转化成焦虑、疲劳,甚至抑郁,人开始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似乎怎么工作都不开心,坏情绪如影随形。
渐渐相信,工作上的劳累并非不能忍受,而是工作环境下的人难以理解。
但其实,情绪就像一记拳头,它拥有双向的作用力。挥来之时,奋力抵挡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躲不掉,就试着给它一个缓冲。
深呼吸,当它重重的袭来,抓住这拳头,借了它的势,亲手送它远离。
事总在人为,知道陷入埋怨并不能让人在实际中好过一点,那就索性勇敢一些,直接面对。
领导也有不小的压力要承担,没理由时刻同情你的委屈;同事也常常事与愿违,他的计较并不能令自己更开心。
在职场上,与领导沟通时“表达准确”是必备技能,想被理解的前提是自己有实力真正让领导读懂并愿意进一步沟通;和同事合作时“权责分明”是自保神器,明确各自要做的事,也就理应承担相应的后果。
人生这场游戏,每个人都要耗费一生的力气。
而掌控情绪和调整心态,会让这段并不容易的旅程,因被雕刻的痛苦而变得有意义。
推 荐 阅 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