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凯生物宣布完成亿元新一轮融资,推动iPSC来源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化!
2023年8月28日,苏州艾凯利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凯生物)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知一投资领投,西湖科创投跟投,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清除了表观遗传记忆”的超能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持续产业化工作,以及肿瘤、帕金森症等产品管线的临床推进。
艾凯生物成立于2021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超能iPSC来源的细胞治疗药物的开发企业。公司立足源头创新和产业转化能力,聚焦免疫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领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通用、有效、可及的细胞治疗药物。
艾凯生物成立两年多,高效打造出业内少有的源头创新能力,在iPSC、基因编辑、干细胞分化等领域高效推进技术开发、转移、验证等工作,并且形成了独立可靠的知识产权体系。近日,艾凯生物创始人刘晓东教授又一开创性成果发表于Nature杂志,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业界的人iPSC表观遗传异常的挑战,即人iPSC会保留其来源细胞类型的表观遗传记忆,以及重编程过程中出现的表观遗传畸变。表观遗传异常问题会在人iPSC和它模仿的人ESC(胚胎干细胞)以及随后衍生的特化细胞之间产生功能差异,从而限制了临床应用。研究团队通过绘制细胞重编程过程中表观遗传的动态变化,揭示了表观遗传异常发生的时间点,继而开发了TNT(transient-naive-treatment)重编程技术:通过模仿胚胎发育早期细胞的表观基因组重置,清除了细胞“前世记忆”,即来源细胞的表观遗传记忆,获得无限接近于人ESC的超能iPSC!
艾凯生物正在对上述突破性成果开展技术转化工作,赋能公司现有及未来产品管线的开发。同时,艾凯生物形成了突出的产业化能力,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am-iPSC超能干细胞平台、iCam-智能工程平台、iCam-算法指导的扩增和分化平台,建立了GMP级别的iPSC三级细胞库,高效支持产品管线开发工作。目前,艾凯生物多个基于超能iPSC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处于IND-enabling阶段。
艾凯生物创始人、CEO贺智勇博士表示:非常感谢知一投资和西湖科创投等新老投资人的支持!本轮融资的顺利完成是对公司源头创新能力、产业化能力的持续认可。艾凯自成立以来坚持源头创新和推动产业化,持续推进“清除了表观遗传记忆”的超能iPSC技术的临床应用。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公司团队两年多来的努力和付出,高效开展技术转移和转化工作,高效建设研发和GMP中试平台,高效推进产品开发和验证工作,使得公司发展快速而又稳健。我们将永葆初心,通过转化前沿创新技术,为患者提供通用、有效、可负担的细胞治疗产品。
知一投资创始人、CEO赵福表示:具有颠覆性创新的生命科学领域是知一ESG投资策略中的一个重要布局方向,我们重点关注CGT领域,包括细胞治疗、mRNA、基因治疗等方向。iPSC是细胞治疗领域最为重要的革命性突破,将为人类抗击癌症、器官修复、抗衰老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知一投资高度认可刘晓东博士、贺智勇博士带领的艾凯生物的团队在iPSC领域做出的全球性创新成果。艾凯生物拥有全球顶尖技术,业界一流团队,在肿瘤、帕金森、眼科等重要领域布局多条全球best-in-class管线,未来可能为数量庞大的疾病患者创造价值。
知一投资很荣幸在去年参与A+轮融资后再次支持公司。我们欣喜地看到公司在团队建设、管线推进、业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全面进展,并期待艾凯生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断推进肿瘤免疫、帕金森等多个重磅管线进入临床阶段。
西湖科创投董事长沈丽芬表示:艾凯生物是iPSC源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先企业,源头创新和产业转化能力优秀,连续发布多项开创性研究成果,包括近期的TNT(transient-naive-treatment)重编程科研成果再登Nature,这是最为打动我们的地方,也很高兴能够参与艾凯生物本轮融资。生命健康是杭州西湖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未来西湖科创投将积极对接资源,服务企业发展,助力艾凯生物在免疫细胞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取得突破!
E.N.D
往期文章推荐:
重磅!北京发布50条重大措施,推动合成生物学、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附一图读懂)
康龙化成:大分子和CGT CDMO收入增长12.77%,进一步加CGT服务平台的技术能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完成国内首例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以AAV为基因治疗载体
阿斯利康团队重磅发现!LNP肝脏内源靶向依赖高密度脂蛋白HDL而非载脂蛋白ApoE
饶毅创建的华毅乐健再迎重要里程碑 |血友病AAV基因疗法完成注册临床I期首例受试者入组
一文读懂体外基因疗法中最常用载体----慢病毒载体现状与进展
支持资金最高达1亿元,北京昌平出实招重点支持CGT、新一代抗体、AI新药研发、人体组织再生、类脑智能等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我国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值得关注的十大领域,基因编辑、细胞治疗、新型药物递送技术上榜
国内AAV基因疗法步入爆发前夕,25款IND获批,3款进入III期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