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特别推送·视频 | 段晴:天灾人祸所生发的信仰与习俗 ——基于古代于阗文明的观察
文研院新开辟的“特别推送”栏目,将会以视频形式,呈现一批学者对当前世界与人心的思考。无论是为疫情背后的现代社会总体特征把脉,还是以医学视角看待人与病毒的互动,无论是古今还是中西的议题,我们都希望读者能够从中重温“人”的聚合,感受来自静园二院的思想跳动和人文关怀。
今日推出视频讲座“天灾人祸所生发的信仰与习俗 ——基于古代于阗文明的观察”,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3月24日,段晴教授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完成录制。历史上灾祸与人文现象往往相伴而生,新的民俗、信仰的形成,是灾难退却之后的残迹与遗存。经历眼前这一场大疫,再回望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隐含在神话、宗教文献中的事件、逻辑似乎更加清晰。段晴老师以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中转枢纽于阗为例,观察于阗人在天灾人祸降临之下的应对,以及其背后的信仰和理念。
本期视频全文稿已同步推出,敬请查看文研院公众号今日推送。
壹·天灾篇
大约4世纪开始,佉卢文书频繁说没水的事情。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和田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佉卢文尺牍,记载了大约4世纪末一家人因为没有水,男方不得不提出离婚的事件。鄯善王国的消亡,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干旱,导致尼雅河的河水无法到达精绝故地,人类迫不得已而迁徙。
贰·人祸篇
人类社会本身也创造人祸。依据玄奘笔下的龙女索夫传说,当于阗国遇到大旱时,国王首先想到去问罗汉高僧。所谓罗汉僧,代表了佛教。在讨论人祸的题目下,再来观佛教,果然发现,各种人祸的存在,以及如何应对人祸,是促使佛教不断发展的动能之一。
栏目精选
纪要 | 【北大文研讲座158】段晴:最后的斯基泰人——追溯于阗王国社会宗教文化变迁
视频剪辑:陆沉依
责任编辑:胡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