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文明 | 林沄: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国家与文明
国家起源,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是20世纪以来引起长久学术争论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国家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等同于文明起源。这个问题对于传统文献史学而言,似乎可以是不证自明的。但对于现代史学而言,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文献记载支离破碎无法在现代史学方法论中得以自明;另一方面,因为讨论对象差异、学科背景不同、学派师承有别所造成的理解分歧,造成诸如“国家”、“文明”之类的概念与阐释理论长期以来人言言殊。因此中国国家起源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不同学科各自表述的阶段。自上世纪 20 年代考古学出现并介入中国上古史重建研究之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被科学地提出,并随着考古学科的发展与基础材料的积累而逐渐明晰。值此疫情期间,文研院希望延续既有的学术关怀,推出一组学者的文章,尝试梳理近年来学界在“国家与文明”议题上的重要进展。
今天我们推出该系列的第四篇,著名考古学家林沄的《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林沄先生在文章中指出,中国五位顶尖考古学家苏秉琦、严文明、张忠培、李伯谦、王巍在运用考古学材料进行国家起源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建树。由于新材料层出不穷,故而应不断仔细观察和检测材料,反复比较不同的个案,对深思熟虑得到的结论,进行坦诚直率的讨论,才能切实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林沄认为,考古材料作为社会发展的物化表现,在认识和理解上有相当多的客观困难。因而,应重视已有材料的片断性和残存性,努力在年代上求得一致的看法;充分估计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下,大致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会有不同的物化表现;在比较不同的考古案例时应参照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逐步细化,并进一步加强推动国家动力的研究。本文刊于《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2期。
注释:
[1]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J].中国建设,1987(9).
[2]苏秉琦.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J].辽海文物学刊,1986(创刊号).
[3]苏秉琦.文化与文明[J].辽海文物学刊,1990(1).
[4]白云翔,顾智界.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J].考古,1992(6).
[5]苏秉琦.论西辽河古文化[J].北方民族文化,1993(增刊).
[6]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
[8]严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的发祥与发展[J].华夏考古,1997(1).
[9]严文明.重建早期中国的历史[M]//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0]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之形成论纲[J].考古与文物,1997(1).
[11]张忠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J].考古与文物,2001(1).
[12]张忠培.文化·人物·考古——贺宿白先生九十华诞[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12(3).
[13]张忠培.渭河流域在中国文明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11).
[14]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的启示[J].决策探索,2015(3).
[15]李伯谦.文明的源头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5-06-10(15).
[16]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J].文物,2009(3).
[17]南京博物院等.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N].中国文物报,2010-01-29(4).
[18]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崧泽文化大型墓葬的启示[J].历史研究,2010(6).
[19]王巍.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论纲[M]//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0]a王震中.邦国、王国与帝国:先秦国家形态的演进[J].河南大学学报,2003(4);b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1]a王巍.关于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几点思考[M]//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b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J].考古,2004(1).
[22]徐昭峰等.红山文化的聚落群聚形态与辽西区文明的发生[J].北方文物,2015(3).
[2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24]朱乃诚.中国早期文明的红山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13(25).
[25]朱乃诚.论三星他拉玉龙的年代[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8(15).
[26][荷兰]克赖森.国家起源的方式与原因[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7(13).
[2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J].考古,2004(2).
[28]a何驽.陶寺中期小城内大型建筑ⅡFJT1发掘心路历程杂谈[M]//新世纪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年华诞纪念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b何驽.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M]//古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c陈久金.试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J].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6(30);d江晓原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J].考古,2006(11).
延伸阅读
国家与文明 | 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