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过来人给小学新生家长的生存指南

楼夷 BetterReadKids 2024-03-15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这意味着我们家渡过了兵荒马乱的一年级,正式晋升二年级。

 

进入一年级,不仅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而且会给整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巨大的变化。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孩子从玩耍为主到学习为主的变化,都是考验。

 

当然,新生家长遇到的问题更琐碎繁杂。比如交饭钱,如果学校的IT和支付系统不完善(大部分都不完善),会要求家长定期递交足额的现金,而且不给找零。再说要准备什么样的作业本,不同科目、不同学期的要求都大不相同。还有,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每个月甚至每周都会有各种评比、征文等活动希望你参加。时不时让你交一副自己的绘画作品,去装饰教室、走廊、食堂、图书馆等等地方的墙面。

 

这些平时琐碎的小事,加上作业、学习习惯、测评等更重磅的任务,如果在短时间内蜂拥而来,对于新生家长的压力真是可想而知。

 

坊间已经有很多新生家长指南,包括应该如何培养学习习惯,选择什么样的书,如何从学习上保证幼小衔接。 我自己之前也分享过如何陪孩子做作业的心得。今天我想谈的不是具体的建议,而是如何在孩子进入学校后,还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因为这样的日子你得过至少十几年。

 

想起来,刚刚成为小学新生家长的感觉,和刚刚成为新生儿家长,或者幼儿园新生家长,都有点类似。就是想做的很多,但是自己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需求和能力不匹配。也因此,作为新生家长最需要管理的是两件事:你的预期和资源。更简单地说,有些事情你没必要太当回事;有些事情你必须要当回事。

 

 

管理你的预期

 

1.不要把一年级的成绩太当回事

 

和幼儿园相比,小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成绩了,这自然引发了家长的焦虑。有的学校老师直接在群里报所有孩子的姓名和成绩,有的只报学号。我孩子所在的班级只在微信群里公布100分的学生姓名。而且通常每次考试都有十几个孩子得100分,有时候甚至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得了100分。

 

但是这也足以引发焦虑了。有时候,孩子爸爸会问:“她都四次没有得到100分了,为什么呢?”有时候又问:“为什么上次得了100分,这次没得呢?”

 

其实小学里的常规测试并不是每次都设计得那么周全,不足以准确评估孩子的全部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孩子考得好,和孩子的学习效果当然有关,也和孩子的应试技巧以及熟练程度相关。只要查漏补缺,再加上一定的应试训练,就会慢慢加强的。没有必要为此上火着急。

 

得100分的人,也没必要特别得意,因为一年级的测试都相对简单。有的孩子得了100分,可能实际上可以得200分;有的孩子得100分,是因为经过努力从70分进步到了100分。根据周围爸爸妈妈的经验,真正拉开水平的测评会出现在三年级。

 

而三年级的成绩,并不是一年级的100分决定的,甚至不是你一年级的作业质量决定的。

 

2.不要把新生的作业质量太当回事

 

通常第一个月,新生和孩子家长都卯足了劲去完成作业。十个生字抄写可能花上两小时,写了又擦,擦了再写,就是写得完美。数学作业要检查半天。英语作业现在很多都是手机上完成的,许多孩子更是一遍遍录音,势必要得100分。

 

有必要吗?在我看来,真没太大必要。小朋友写字不好看,当然和熟练程度有关,但也和手部肌肉的发育有关。至于英语发音,现在很多客户端的语音识别功能很烂,很难判断发音的准确程度。一遍遍地重复性训练只会磨损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作业变成家庭的负担,让家里天天鬼哭狼嚎。

 

说到作业,很多家长抱怨说,现在老师布置的不少创意性作业,比如手工或情景剧,实际上是布置给家长的。也因此,现在网上还出现了代做手工的服务。我看这些都和家长的预期相关。如果重视作业本身的完美,那就得全力以赴。如果重视锻炼孩子的能力或者重在参与,那又是另一种心态。

 

想一想,做作业这件事,至少要11年。陪作业这件事,恐怕也需要两三年吧。你能每次都陪着孩子完成?

 

3.不要把自己的水平太当回事

 

最有意思的是,无论自己当年成绩好不好,父母们都能够很轻易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身上寻找优越感。

 

今年上半年,爸妈圈里流行陪作业的很多段子,让很多家长心有戚戚。但是你仔细看会发现,这些段子里的题目都是小学相关的。因为到了初中,家长的知识库就不够用啦。随着孩子们学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不少家长的知识库甚至在小学阶段就不够用了。

 

所以,爸爸妈妈们在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必采取居高临下的心态,更不必对孩子的错误痛心疾首。因为过几年你就是想批评,估计也看不懂。现在批评得越狠,以后看不懂作业时被孩子嘲笑的可能性越大。

 

倒不如现在就更平等一点,更谦虚一点,多鼓励一些。

 

作为新生家长,一定是忙乱慌张,看哪儿都不顺眼。但是,想象一下自己已经是六年级甚至初中的家长,如果能够以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一年级,你应对很多事情的心态和方法绝对是不一样的。

 

我的习惯是提前混圈。也就是说,在孩子才一年级的时候,就去了解一下三四年级,甚至六年级家长的心得分享。他们会告诉你,与其在作业质量上精益求精,不如在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比如按时完成作业、及时递交作业,养成预习和复习习惯,养成良好的看书姿势等等。

 

那么换个角度,有什么是必须重视的?

 

管理你的资源

 

1.一定要把自己的时间当回事

 

一到小学,孩子就忙了。除了上课,还有作业、课外活动。再加上学校里老比来比去,父母焦虑了,开始报各种课外班。这些都占据了孩子的所有业余时间。

 

现在都在讨论孩子的时间,但实际上,同时被挤压的还有爸爸妈妈的时间。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问题。很多家庭的冲突、情绪爆发都和这个有关。爸妈过不好日子,孩子怎么会过得好?

 

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时间预算。比如开学期间采购一项,很多家长喜欢去百货商场采购,细细挑选。其实如果选择网购,更省时省力。

 

又比如报课外班,所有孩子的课外班时间都要分成三块——上课时间以及陪上课时间、课后作业时间以及陪课后作业时间、接送时间。这三块时间得乘以二,因为大人都要参与。在这个预算下,再去考虑哪些课外班需要报。

 

这并不是说不给孩子报班,而是在报班问题上可以算得更细致一点——如何报班,如何陪伴孩子才是最有质量最有效果的。

 

我个人建议是两三个班足矣,而且最好是在家附近或者线上解决。因为每一项学习或者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才会有效果。这些时间如果平铺在七八个班上,反而分散了。另外,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何必浪费在等待上课中呢?

 

2.一定要把家庭团队合作当回事

 

要把自己的时间当回事,另一个关键在于分工。不能活都妈妈一人干。以陪作业一项为例,很多妈妈抱怨累,而且爸爸不陪孩子。但是据我观察,很多妈妈对于辅导作业的要求是很高的,并且认为只有自己才可以。能者多劳,当然累了。

 

以我们家为例,大部分陪作业的工作是阿姨完成的。很多人听了都大吃一惊,认为我们家阿姨太高大上了。其实陪作业真的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吗?

 

具体来看,陪作业可以分为检查是否完成、检查对错、辅导解题、创意合作。对于读一年级的孩子,前两项工作最常见也相对简单,阿姨完全可以胜任。后两者则由我和孩子爸爸自己完成。至于具体科目,也可以分分工。比如我们家语文是我负责,爸爸就负责数学和英语。

 

一般来说,在晚饭前,前两项工作已经完成。晚饭后,我们再来完成后两项工作。有的人问如果没有阿姨怎么办呢?因为前两项工作类似签到,要求不高,即使我们自己做,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除了根据陪作业的难易程度来分工,在具体陪作业的时候也可以把陪视为与孩子的合作而非代替。如果你的目标是作业尽善尽美,力争上游,那仅仅陪伴可能是不够的,家长更容易代劳。如果你的目标只是从精神上支持孩子,从行动上监督孩子完成,那么给孩子搭把手、鼓把劲之类的就可以了。

 

因为未来,路还是他/她自己走的。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不必陪伴。

 

3.一定要把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当回事

 

如果小学一年级的工作要立足于孩子未来的独立成长,那么你的核心任务很清楚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举个例子,新生一年级的时候我给孩子的目标是这三个:自己整理书包,自己预习、复习和完成作业,自己上学放学。

 

最初我是信心满满的。后来发现,要做到这三点并不容易,甚至比某项作业、某项考试获得全班甚至全年级第一名都困难得多。

 

以整理书包一项为例,我们家孩子大概经历了两个月才慢慢学会。期间不时忘带东西。一开始我们还给拿去学校。后来发现只有家长完全置之不理,孩子才真正学会自己整理。

 

第二项更不容易了。只看暑假后期疯狂补作业就知道没养成。到了第三项,至今孩子班上只有一位韩国小朋友是自己上学放学的。

 

这里再告诉新生家长一个真相:不要相信所谓“一年级是什么什么的关键期,否则就来不及了”这种说法。因为无论你的孩子几岁,在哪个人生阶段,都会有人告诉你这是某项关键期。而对于当时的你来说,也的确很关键。

 

反过来说,人生没有某个特别重要的关键期,只有不断的努力和改善。让我们以放松的心态,展开这场马拉松吧。

 

 

 相关文章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等于简单放手

和孩子一起学习与时间做朋友

美国如何解决“三点半”问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