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家长: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替他做任何决定!

逗号 初中数学延伸课堂 2022-07-16


来源 | 教师E家(ID:jiaoshiEjia)

懂得放手才是深爱!

孩子的成长,父母可以参与,却不能代替。

否则你替孩子规避的那些风险,生活总会如数奉还。

你替孩子走过的路,有朝一日还得他自己哭着走完。

1

中国的父母

太喜欢帮孩子做决定

近日,有位妈妈在群里说,她家的孩子乖巧听话,成绩也很好,就是没有什么主见,做事优柔寡断。

明明已经13岁,是个小大人了,每天晚上却还要问她第二天穿什么衣服,甚至一顿饭吃几碗饭也要征求她的意见。

如果妈妈说穿红色好看,即使再不喜欢也会穿;

如果妈妈说吃两碗就够了,即使再没有胃口也会硬塞下去。

平时遇到一点事情,总会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只能找爸妈。

这位妈妈说,她不知道孩子为何会变成这样。

其实孩子没有主见,是父母“不放手”造成的。

身为家长,其实都知道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但却经常在孩子每天上学要穿什么、要吃什么,或者是买一些玩具等小事上替孩子做主。

甚至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都没有经历过,父母就不同了,经验丰富,知道什么是对孩子好的。

于是,总把“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挂在嘴边,替孩子做决定。

其实,父母这样做的原因,通常都是出于“好心”、“为了孩子好”。

总是唯恐委屈了孩子,于是就一味包办、代替或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

总是习惯不停地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孩子,用经验教训给孩子指明"捷径",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

但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需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自我认知的人。

如果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决定,这样会导致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样,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往往就会觉得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地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

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2

有一种情感暴力

叫做“我都是为你好”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

但是很多父母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了奴隶。

有位网友分享了一个关于他邻居的故事;

邻居的儿子已经毕业三年了,一直待在家里,不是玩游戏就是睡觉。

邻居四处求人介绍工作,最终求助到这位网友身上。

这时候,这位网友才知道,在外人眼里品学兼优的高材生居然一毕业就成了啃老族。

网友找了这位高材生谈话,才知道原来他起初有找过工作,甚至还上过班。

但是他的妈妈不满意儿子自己找的工作,要么嫌工资低,要么嫌没有前途。

妈妈三番两次的干涉,弄得儿子干不下去。

网友对他妈妈说:“你的儿子都这么大了,就让他自己做决定,不要过于干涉。”

但是邻居对网友说:“我都是为了他好啊,怕他吃亏!”

有人说,“我都是为你好”是父母给孩子最毒的药。

这句话,在表面上看是一句充满了爱的话,但是下面掩藏的是“按照我期待的去做”这样强烈的自我执着。

用这句话来绑架孩子,来束缚孩子,这是一种情感暴力。

遭受父母情感暴力的孩子,往往会渐渐丧失自我。

正如网友故事中的这位儿子,在母亲的干涉下,他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没有办法靠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将找工作的事情全权交付给父母。

多少父母总是把子女当成长不大的孩子,即使孩子已经到了一定岁数,有了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却依然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而一味干涉。

总是盲目地认为:他是我的孩子,他就该听我的,我还能害了他?

殊不知,孩子也需要独立成长的空间。

带着道德绑架的“为你好”,是每个孩子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最终必然是双输。

3

替孩子做决定

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前段时间,一位叫沈巍的流浪汉在网上走红。

他饱读群书,毕业后在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工作。

就这样一个看似很“成功”的人,却当了26年的流浪汉。

沈巍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喜欢看文史类书籍。

但是他的父亲却认为这是无用功,对他的行为表示强烈地反对。

长大后,迫于父亲压力,选了不喜欢的审计专业,进了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

他开始靠着捡垃圾来换取书读。

一次被同事发现了认为他脑子有病,就“被病假”在家休息了,一休息就是26年。

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迫于父亲的压力所做的这个选择,是自己一辈子的遗憾。如果当初可以,他会选择中文系或者国际政治研究。”

他还说,这26年他只回家一次,就是在他父亲临终前回去的。

他父亲弥留之际看到他变成了这样,感到十分愧疚,说:“儿子本可以在学习上有一番成就的。”

其实,沈巍的父亲只是犯了一个普遍家长都会犯的错:

“我都是为了你好,不想你走弯路,所以希望你按照我认为最好的路去走。”

但是,父母眼中最好的路,有时并不是孩子真正想要走的路。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好的路其实是他自己参与选择的路,而不是那条别人刻意告诉他该走的路。

父母是比孩子经验丰富,可以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但是不能安排孩子的人生。

要知道,父母的终极使命是把孩子培养成能主宰自己人生的强者。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说:“一个获满分的家长,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好的教育是要给孩子留有空间,留有让他自主思考和选择的空间。

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4

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导

而不是插手孩子的人生

我们无可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害怕孩子走弯路、走错路。

但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弯路上会积累经验,错路上会懂得回头。

我们对于孩子的人生,可以旁观,可以引导,但是绝对不可以插手。

李开复曾说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他女儿问他是学日文还是韩文好,他跟女儿说两个都没有用。

但是后来他很后悔,就告诉他女儿虽然你的父亲说日文韩文都没有用,但是你可以去选。

他告诉他女儿:“要追随自己的心,去尝试很多事,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点,在人生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有机会把这些点连在一起,画成一条优美的曲线。”

李开复还说,在他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一件事意义重大。

就是他四岁的时候,他决定不要读幼儿园而去读小学。

他的父亲答应只要考得上就让他读,最后他考上了。

这是他第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他因此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决策权力的人。

父母应该如此,让孩子做决定。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每一个决定都能让他们变得更好。

但是即使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并不可怕。

因为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是一种人生经历,它会教会孩子怎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确实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正是这种风险,让孩子可以真正成为独立的个体。

这或许才是做父母的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要做的便是倾听孩子的想法,适当给出自己的分析与建议,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成为他成长的动力,而不是阻碍的力量。

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

— END —


版权说明:本文经「教师E家」(ID:jiaoshiEjia)授权转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教育交流平台!教师E家 为用户提供教育资讯,教学心得,教育时事分析,愿您在教育路上不再忧心~

新书推荐:

《尖子生之路》

(共七册,点击标题或图书封面可打开文章,阅读相关编写说明、目录、试读版)

注:《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是笔者按册次精选本公众号的相关文章汇总整理修订立而成,共七册.

目前唯一的购买渠道是本公众号对应的微店,想购买的朋友可以扫描二维码微店购买,相关书的所有问题可直接咨询客服.

购买二维码:

相关文章:

致家长:教书的是老师,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有些事情老师做不了!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会越成功!

不进教室,你永远不知道当老师有多么不容易

《尖子生之路》系列丛书出版相关说明
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学习习惯的差距!不要为计算出错找借口  得了计算得数学天下基本计算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离孩子最近的三个人,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在学校混日子的孩子,老师想对你说几句话!致家长: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我们一起努力
低层次的父母,总是在满足孩子孩子,我希望你拼尽全力,但接受最差的结果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间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真正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中考压轴题复习与训练的思考与体会

热门推荐:

中考备考与冲刺公众号文章汇总

近三年全国各地中考压轴题解析汇总期中期末复习相关文章汇总七年级章节同步培优文章汇总八年级章节同步培优文章汇总九年级章节同步培优文章汇总

不要为计算出错找借口  得了计算得数学天下

中考压轴题复习与训练的思考与体会

中三个年级上下学期培优系列汇总

三个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解析汇总

更多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扫码关注号,输入"OK",也许有你想要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