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老师要如何与之沟通合作?这招屡试不爽!
初中数学电子课本汇总——人教版|华师版|北师版|苏科版|浙教版
来源: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
编辑:枕边君
“家长的支持,让教育事半功倍”
没有家长支持的教育,就如单腿走路,走不好,也走不远!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中职教师安排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并让父母做出评价。
第二天,教师收到家长的来信,信上有这样一句话:
“我觉得,我的孩子还是有希望的。今天,我夸了他,说他做得好,孩子听了我的表扬十分高兴!”
由此我们看出,家长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与家长的积极互动,能很好地使这种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学生的点滴进步与优点,是开发家长资源,形成良好的家长、学生、教师三者互动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好方法。
可是,班级里这四五十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各不相同,家长的教育理念也有很大差异。
想要让这么多家长支持自己,并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那真是费了牛劲了!
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家长,老师们要怎么和他们沟通合作呢?
如果你是一名新手老师,不妨尝试下枕边君教您的屡试不爽的小方法~如果你是资深老教师,可以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真相
真相一:家长对老师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老师的看法;
真相二:如果老师学会用专业、机智的方法来与家长相处,他们之间成功交流、合作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真相三:即便家长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如果老师还能保持冷静,她的怒气也会逐渐平息。
教师与家长难免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当遇到家长不理解时候,教师必须保持冷静专业化的方式。
当家长怒气冲冲地来与教师理论时,让他们畅所欲言吧!倾听他们的声音,教师会得到很多信息。
总而言之,不要摆出一副防御的姿态。
要让家长知道,我们很欣赏他们能讨论这件事,并感谢他们的关心。
很快,怒气会变淡,然后,教师和家长可以一起协作,共同解决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
极为重要的是,要一直保持公平与机智。一副抓住缺点的心态只能火上浇油!
日常交流秘诀
与家长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某些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下就是他们的秘诀:
新学期伊始,向家长发送一封欢迎信或者电子邮件,简单地介绍自己以及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感谢他们赋予你教导他们孩子的机会;
每天给一位家长发送至少一条简短短信(最多两句话),告知其孩子在学校的优异表现。要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家长每隔几周都能够收到上述信息。做这件事每天只会花费你一分钟的时间,却绝对物超所值。家长在习惯于收到自己孩子的表扬信息之后,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将更加乐于同教师合作。
偶尔向家长发送班级信件或者群发电子邮件,讲述班级最近发生了哪些激动人心的事。
要求学生给家长撰写简短的信息。譬如,你可以让小李撰写一条信息,告诉父母他最近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很好。他负责撰写信息,你在下面签名即可。这些信息总会传递到家长手上。
当你需要就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磋商时,务必在对话的首尾阶段营造出积极的氛围。告诉家长你从他的孩子身上发现并且珍视的优良品质。赞赏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行为。即使家长愤怒异常或者戒心较强,也不要被他们影响。始终要保持冷静且职业的态度,告诉家长你希望与他合作,为了孩子将来更加出色而共同努力。
毋庸置疑,家长不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必然存在背后的原因。
或许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但是有些家长从你这接收到的无一例外是关于孩子的消极信息。
试想一下,整天被消极信息影响的家长,哪还有信心主动地和你探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因此,在与家长进行接触时,首先应该释放出积极的沟通信息,仅此一点即可有效提升家长在自己孩子出现问题时与你精诚合作的概率。
前文所提供的方法是否能够使所有的家长都与教师进行合作呢?答案是否定的。
但是,你将发现,只要使用了上述方法,那么很多之前被认定为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对与教师合作毫不情愿的家长,将很快出现行为上的积极转变。
一位初三英语教师曾经分享了自己的如下感悟:
我每年都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起积极的沟通桥梁。很多年前我就发现,只要你能够说服家长,证明自己是一位“伙伴”而非“威胁”,并且你很关心他的孩子,那么他就会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你。
同事或许会抱怨某些家长不愿意与教师沟通。但那是因为同事只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跟家长联系。我与同样一批家长打交道,却能够获得他们的全力合作。我成功的秘诀就在与我会时不时地对他们夸赞他们的孩子,而不仅仅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才找他们!
请家长有方法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学生出问题时才会请家长”。如果我们与家长的交流仅限于此,就能明白,“请家长”就是“告状”的含义。
加上家长来学校前,要和单位请假,所以内心难免会有些负面情绪。
这样,没有方法地请家长,不仅将教师、学生及家长三方对立起来,也不利于解决问题。
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将“请家长”变成积极的交流过程。
首先,让学生感到我们是真诚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请家长”的想法与学生进行交流;
将“请家长”的原因与学生进行交流;
将“请家长”的目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争取得到学生对“请家长”的认同。
在“请家长”前与学生进行交流,会使学生忐忑不安的心情放松下来,抵触情绪也会随之消失,并让学生感到教师“请家长”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其次,要把握平等的原则,使家长乐于接受邀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论学生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情绪无法平静,就推迟与家长的见面时间;
选择家长接电话比较方便的时间进行联络;
与家长商量见面的时间与目的,并向家长表达寻求其帮助之意。
这些做法能使家长心情愉快,感到被尊重,并愿意积极配合。
再次,与家长面谈时,最好让学生一起参与,有这样三个好处:
避免学生无根据地进行负面猜测;
避免家长向学生转达时候出现误差;
真正达到邀请家长的目的,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最后,在与家长交谈时,埋怨甚至指责学生和家长的语言及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在真诚与平等的礼仪原则指导下,在选择了恰当的表达真诚与平等的做事方法后,我们会逐渐将学生所谓的“告状”转变为“邀请”,逐渐使家长被动来学校转为乐于来学校。
走出校园,家访很有必要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我们老师要抽时间,走出校园,去学生家里家访。
虽然占用了休息时间,比较辛苦,但是取得的成果是很大的,可以让今后的教学变轻松。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家访案例:
张老师是一名班主任,因为班里的一名学生不守班级纪律,最后下定决心,去家访。
当她和孩子妈妈聊了两句之后,才知道他们家有两个孩子,爸爸和爷爷奶奶在平时都很喜欢这名学生的弟弟,导致学生一直被压在弟弟的光环之下。
张老师打消了批评这名学生的念头,话锋一转,开始表扬这名孩子。说他爱阅读,下课一直看书,上课也很认真。
虽然这些优点学生都没有,但神奇的是,这名学生在家访之后爱上了看书,上课也变得认真起来。
一线教师对家访的认识:
写在最后:
新学期,让我们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变换方式,让家长能够主动地、乐意地、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因为,有家长支持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相互扶持的家校关系,才能让教育走得快,走得远。
内容参考:
《快速破解60个日常教学难题》,中国青年出版社
《好老师应对课堂挑战的25个方法》,中国青年出版社
《教师礼仪中的99个细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枕边书(ID:jiaoshizhenbianshu):这是一个有书、有光、有梦的教师知识精选平台。我们愿意陪伴每一位家长、老师以及即将成为老师的人,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END-
往期推荐
(直接点击打开了解或购买)
关注本公众号 | 相关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