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团队在新冠肺炎合并糖脂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又有重大发现

党委宣传部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23


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团队
在新冠肺炎合并糖脂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又有重大发现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蔓延迅速,累计确诊人数已超930万,累计死亡人数超过47.6万。高死亡率且无特效药,让全世界蒙上了一层阴影。目前全球却没有批准用于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的疫苗或特定抗病毒药。


近日,牛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证实:使用地塞米松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呼吸机的新冠病患死亡风险降低35%。一时间,引起全球媒体瞩目与热议。但是,WHO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却表示,地塞米松需在医学监督下使用,且仅适用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是否有一种药,能更普遍地适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更显著地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价格还能更加经济、实惠呢?


6月24日,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郭姣团队联合武汉大学李红良团队发表于《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


对13981名新冠患者开展研究

研究团队在前期证明糖尿病(血糖升高)易加重新冠病情,而控制血糖则有助于减轻新冠病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可显著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团队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国湖北省21家医院的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经过严格配比和校正的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组的28天全因死亡率为5.2%,明显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9.4%的死亡率。这又说明了临床控制糖脂代谢性疾病对于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的特别重要性。


该研究还为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与普利类/沙坦类(ACEI/ARBs)降压药联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证据,并明确支持了他汀类药物在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显著的保护作用,为后续开展他汀类药物是否具有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心。


他汀类药物适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是目前最有效和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且价格实惠、临床应用广泛。尽管如此,在新冠病毒全球流行的大背景下,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仍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争议。一方面,因为曾有多项动物实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的表达,ACE2又恰是新冠病毒结合并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另一方面,动物研究也表明ACE2可保护诸如肺等器官免受病毒诱导的伤害。


因此,使用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与普利类/沙坦类药物(为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同时可能引起ACE2表达增加)联合将如何影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是亟待解决的重大临床问题。为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团队对中国湖北省21家医院的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性研究。其中,1219名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阿托伐他汀,平均剂量为20毫克/天)且平均在院用药时间为22天;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有319名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普利类/沙坦类药物,有603名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其他降压药物。


研究人员对比分析了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病人死亡率和次要结局,包括有创性机械通气、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肝、肾及心脏损伤的发生率。由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年龄较大,新冠肺炎所致的肺部病变较重并且合并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更为普遍,研究人员进一步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严格的配比和矫正(如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和既往疾病),使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均衡可比的状态下,进行他汀类药物疗效的相关分析。


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在随访期间内,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显著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和机械通气发生率。研究人员对861名他汀类药物组患者和3444名非他汀类药物组患者的配对队列进行了研究,虽然这些发现仍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在匹配的病例中,可观察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显著降低了炎症,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和重症监护病房入院率。


13981名患者的数据分析发现,在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使用他汀类药物也明显降低了新冠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在院期间的血液中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及C反应蛋白)水平也显著低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861名他汀类组患者和3444名非他汀类组患者的配对队列分析结果与总人群分析结果一致。


对于医学界关心的两种影响ACE2表达的药物联用是否增加新冠患者死亡风险的问题,本研究也进行了初探。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与普利类/沙坦类药物的联合治疗并没有较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及其他次要结局的风险。


作为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无法证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下降是直接由他汀类药物单独或与普利类/沙坦类药物联用引起的。同时,回顾性研究的结果也应谨慎解读。尽管这些数据确实为他汀类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性证据。但是,在大规模临床应用前,通过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对新冠肺炎的疗效是非常必须的。


郭姣团队开展科研攻关



中西医协同为全球防治贡献中国智慧

广东省对此项研究高度重视,3月19日下午,时任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一行来校调研,对郭姣团队发挥中西医结合领域长期积累的研发优势,聚焦糖脂代谢病和重大疫病的综合防控研究和创新引领给予指导支持。


团队围绕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包括新冠肺炎)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工作取得进展后,省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组迅速按应急科研程序启动研讨论证,结合论证结果给予专项支持。


针对COVID-19糖脂代谢紊乱风险因素,团队深入开展了防治糖脂代谢病有效复方中药FTZ结合病毒蛋白的活性分子筛选,发现了能够和新冠病毒关键蛋白之一的3-胰凝乳蛋白酶样蛋白酶(3-chymotrypsin-like cysteine protease,3CLpro)结合的复方中药FTZ的潜在药物成分,为中药在抑制新冠病毒、防治新冠肺炎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加强中药治病机理研究和临床验证,团队更加不分昼夜,攻坚克难,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助力抗击新冠疫情。今年5月,郭姣团队与武汉大学李红良团队共同通讯,已在《Cell Metabolism》在线发表题为“Association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and Pre-existing Type 2 Diabetes”的论文,该研究对来自湖北省19家医院的7337例确诊的COVID-19病例进行了深入回顾性纵向队列多中心研究,重点研究了血浆葡萄糖水平与COVID-19患者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除了COVID-19合并糖尿病状态和较高的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外,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明确发现血糖控制良好,即维持血糖变异范围在3.9-10.0 mmol/L,和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为有效救治新冠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关键的临床研究证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郭姣教授在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人类和传染病的战争从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如何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是医药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课题”。她表示,中西医协同可为全球防治传染病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她建议广东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大省优势,推动中西医协同应对疫情。她是这样认识,也是这样努力的,期待在她的带领下,专家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工作中能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光明网报道:

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团队在新冠肺炎合并糖脂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又有重大发现


  荐  阅  读

























































































































































2020届毕业生返校办理毕业手续指引

品浓情端午,扬中医药文化

榜样光耀前行之路:广药大2020优秀毕业生标兵光荣榜

榜样力量丨广药大研究生优秀毕业生风采巡礼

毕业季 | “药”把最独特的礼物送给最好的你们

毕业季|广药大,后会有期

安全生产月|校园实验室安全科普

通知!扎实开展3大安全行动,坚决守住教育系统安全底线

6.16 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你该知道的都在这里


来源:党委宣传部、科技处、中研院
编辑:郑欣谊责任编辑:倪慧玲、汪粤、李西贝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