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黑洞武器研制成功!美军雷达失效成为睁眼瞎

2017-01-06 同学会经济合作部 学术plus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同学会经济合作部


导言:该黑洞吸收电磁波会让大多数雷达失效。现在实验室表明,如果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造出更加大些的黑洞。该黑洞如果装备在飞机、潜艇会什么结果?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1873~1916年)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


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巴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在宇宙中,黑洞吞噬万物,甚至包括光。人们乐意议论这种天体,因为它神秘、“性情”怪异:它身处宇宙最幽暗的地方,没有人能直接观测到它,而靠近它的任何物质,都会被无情地拖曳到它的深渊里,小行星、星尘、光波、时间,无一例外。



人们对黑洞这种天体感到好奇,但绝不会希望有任何一个黑洞接近自己,或我们的星球。然而现在却有一些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造出了“黑洞”,一个“迷你”黑洞。


10月15 日,《科学》杂志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黑洞”在中国东南大学实验室里诞生。杂志在介绍这种“人造黑洞”时建议,人们可以把这种“黑洞”装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实验室里的“人工黑洞”,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将一个吞噬一切的“恶魔”装进口袋。



据程强介绍,现在存在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实验室的“人造黑洞”,实际上是一个模拟装置,这种模拟装置目前可以吸收微波频段的电磁波,在未来,它还可以吸收光。,它并不能吸收任何实质的东西。“它只吸收电磁波,不吸收能量。”


“当电磁波遇到这台仪器,就会立刻被捕获,并且立刻被引入到仪器里,一直被吸进黑洞中心。没有电磁波可以逃离这个黑洞。”崔铁军向《科学美国人》杂志描述“人造黑洞”时说。在他们的仪器中,被吸入的电磁波在中心位置转化为热能。


根据《科学》杂志介绍,“人工黑洞”是一个直径22 厘米的装置。它有60 个同轴环,外层由40 个同心环组成。


通过特别设计,研究组令同心环的从外到内的介电常数发生连续变化,而不同的介电常数,则能让电磁波的方向发生相应改变。


程强把这台仪器描述成“一个超强吸波装置”。可以这样联想,一台“人造黑洞”仿佛一台吸力强大的“吸尘器”,只要它所在的地方有电磁存在,那些电磁波或光波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它收入囊中,不受任何其他外界条件的限制。



这种称为“人造黑洞”的装置,体积小,目前功能可以吸收电磁波,电磁波一般用来做什么用途呢?民用可以导航,可以测距,飞机、轮船都可以装备,军用飞机、潜艇更是要用。所以电磁波用途非常广泛,而军事用途最广泛的就是雷达。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 雷达的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频率和波长不同。


雷达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


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目前世界绝大多数雷达都是微波雷达,长波雷达产生在雷达刚刚发明时期,现在很少用。


通过此表我们相信,该黑洞吸收电磁波会让大多数雷达失效。现在实验室表明,如果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造出更加大些的黑洞。该黑洞如果装备在飞机、潜艇会什么结果?



如果装在大型工程上,都可以直接让对方雷达失效,找不到目标,从而可以达到非常好的隐身效果。有了这种武器就可以看到敌人,敌人却看不到中国武器,美欧对此种武器的问世,肯定会极度恐慌。


这会让美欧的先进武器顿时失去价值。如果中国把这种黑洞武器用到了第四代战机上,那么将比美国反射面积极小的F22更加先进。因为这个可以直接吸收雷达波。所以有关报道说,中国造的第四代战机隐身很强。看来不是随意说的。


现在我们分析为什么这种实验现在公布?该款雷达是现在研制出来的吗?众所周知,许多科研项目都是国家立项进行研发,该种研究涉及国防、民用,意义深远。


所以国家让报道该信息的可能性很大。再加上现在珠海航展,展出大量无人机,导弹等先进武器,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对美国施加很大心理压力。


美国想在当今发动战争,就要顾忌能否打胜,所以让美国有更大的顾忌。这就可以让中国抓住21世纪头20年抓住历史机遇。


对于这种研究,美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基尔迪谢维(Alexander Kildishev) 和伊维根·纳瑞马诺维(Evgenii Narimanov) 一起发表论文才刚刚提出建设的可能性,中国就已经造出来了,说明中国在事关国防方面的研究一点都不落后。


美媒称,虽然西方媒体一直很关注中国那些性感的新军事“玩具”——隐形战斗机、无人机、弹道导弹以及航母,但他们可能错过了一个相对不那么性感的秘密:中国海军的超音速轰炸机项目。



说起超音速轰炸机,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会是“瓦尔基里”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该轰炸机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台超音速轰炸机。XB-70是原北美航空公司于60年代研制的高空高速战略轰炸机,该机在1965年10月和1966年1月的试飞中,其飞行速度都曾达到过M3。


迄今为止,只有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侦察机和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SR-71战略侦察机可以与之相比。



在冷战时期,为了躲避当时速度超过两倍音速的最先进的前苏联歼击机的拦截,并可深入前苏联腹地进行战略轰炸或投放核武器,美国军方不惜投巨资开始研制这种被称为“瓦尔基里”大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并打算作为B-52的后继机装备美国空军的战略部队。


经过不断的修改设计后,第一架XB-70原型机(编号为62-207)于1964年9月21日出厂首飞。这架飞机在第二年的一次试验飞行中,飞行速度达到了M3,高度达到21500米。第二架原型机(编号为62-001)于1965年7月17日首飞,在1996年1月3日的一次试验飞行中飞行速度也达到了M3。



但是在1966年6月18日,第一架原型机在飞行表演时同伴飞的F-104战斗机相撞,全部机组人员遇难,围绕这次重大事故,美国政界一些对研制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反对派,百般挑剔XB-70的种种不足。


另外,再加上可以拦截它的对手前苏联的米格-25已经问世,此外,由于地空导弹的发展,也使美国的战略思想发生了变化,认为发展XB-70这样的战略武器既不经济也没有必要。


到60年代中期,美国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研制计划终于被下令停止,XB-70“瓦尔基里”飞机就此半途而废。


除了XB-70之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当今世界上只有两种高音速侦察机。但是,据美国媒体披露,中国目前也在发展自己的超音速轰炸机。


美媒称,虽然西方媒体一直很关注中国那些性感的新军事“玩具”——隐形战斗机、无人机、弹道导弹以及航母,但他们可能错过了一个相对不那么性感的秘密:中国海军的超音速轰炸机项目。



因为这些“新”轰炸机——据传言中国正在为制造这些飞机建厂——是图-22M3“逆火”式轰炸机的授权翻版。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报道称,尽管莫斯科和北京方面都没有对此进行正式回应,但中国的一个网上论坛自2012年初就一直在讨论一条图-22M3生产线的出现。


去年12月底,这个中国网上论坛称西方博客披露了中国的“秘密”轰炸机项目。看起来该机将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制造并将进入海军服役。该机的发动机则将从俄罗斯进口,因为中国尚未掌握制造高性能飞机发动机的复杂技术。


报道称,中国海军将把图22—M3用作能够携带大型反舰导弹的快速移动的“舰船杀手”。


这样一款武器符合中国军方扩大武器采购的行动趋势,这一行动趋势似乎旨在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进行牵制。“逆火”将取代中国海军的轰-6——苏联图-16“獾”式轰炸机的中国版。



不过,有人对中国真的要开始建造已经停产几十年的老式机型持怀疑态度。一位中国军官指出,美国海军的防空系统可以发现很远距离之外的图-22M3。


航空咨询公司蒂尔集团副总裁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解释说,尽管这些飞机符合反介入理论并将允许中国海军在整个太平洋“投放力量”,但维持一支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成本将迅速增加。


阿布拉菲亚说:“考虑到中国的战略和军力投放的野心,这是说得通的,但有一点要考虑到,就是建立一支远程轰炸/海上打击编队不可能单独进行。


训练、理论以及飞机维护的先期成本很大,更大的是支援飞机、尤其是空中加油机的成本,这些飞机在让新轰炸机发挥效用方面很有用,甚至至关重要。”


对于正在购买大量其他更新式武器系统——从隐形战斗机到反卫星武器及网络武器——的中国军队来说,这样的投入或许太大了。


据说该机巡航速度为3.6马赫,可在大气层中不停留高速飞行三个半月。机上带有一百七十组到二百十一组核弹,配带核弹的多少将与它要攻击目标的密度和规模而定。



美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情报官员说,如果有一架这样的轰炸机飞到美国,那就是有十个美国也要玩完。


这位美国情报官员清楚地表明,这种将来能够在太空和中空发射核弹的轰炸机如果研究成功将对美国构成最为致命的威胁。


从技术方面看,中国的气冷反应堆已为开发核动力飞机打下了基础,接下来中国最需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和决心。


尽管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国在气冷反应堆方面的技术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要在反应堆小型化方面再进一步,就一定能研发出适用于飞机的小型气冷反应堆。


值得注意的是,核动力轰炸机可是所有大国战略空军梦寐以求的梦想。如果中国可以率先在轰炸机上采用核动力,这是中国开发出核动力轰炸机,那将使中国空军获得空前的绝对优势,最起码能确保中国百年安全。这是中国国防真正的百年大计,值得竭尽全力、倾其所有研制它。


乌克兰疯狂提供武器给中国,美俄死活拦不住彻底无语了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乌克兰是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是仅次于俄罗斯第二大加盟共和国。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乌克兰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尤其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占全世界「黑土带」总面积40%的大片肥沃土地,还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


乌克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且乌克兰是一个新兴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工农业较为发达,其农业產值占国内生產总值20%。


除了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外,乌克兰还有可媲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实力。乌克兰是苏联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而乌克兰工业中最显赫的是军工企业,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且乌克兰的军事领域仍保留着庞大的武装力量系统,同时拥有着超过4500万的庞大人口。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兵力甚至达到70多万,还大量装备洲际导弹和核武器,而乌克兰军队始建于1991年8月24日。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原苏军大量部队、先进武器装备及战略储备物资,其中包括78万名现役军人、6500辆坦克、7150辆装甲车、1500架飞机、350艘军舰、1272枚洲际导弹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等。


1996年,乌克兰完成与俄罗斯分割黑海舰队,正式组建海军。21世纪初,乌克兰海军实力约有1.4万人,编成2个海防区,一个海军航空兵群;另一个岸防火箭炮兵群,而海军陆战队共有6000人。


其装备有作战舰艇38艘,旗舰为「萨盖达奇内」号护卫舰,以及辅助舰船80艘。乌克兰军队的建制包括陆军、空军、防空军和海军。


2005年时任乌总检察长皮斯昆在接受英国媒体时声称,乌方向中国出口了12枚和6枚KH-55巡航导弹。而乌克兰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友好的。



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乌克兰独立;1992年1月4日,中、乌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建交后,双边关系稳定发展;2011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乌克兰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确定两国关系新定位。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关系全面提升,经贸合作发展关系良好。究竟乌克兰到底向中国出售了哪些武器,以下我们就来看看。


1、1993年,引进数百枚R-27和R-73空空导弹,中国战斗机从此装备上性能可靠的中近程空空格斗导弹,这些导弹的引导头成为中国科学家了解俄制武器秘密的一把「金钥匙」。


2、1995年,中国从乌克兰「曙光」科研生產联合体引进了UGT-25000燃气轮机,中国目前的80%的主力驱逐舰,如052B、052C、052D、055都使用该燃气轮机的国產版本,意义之大,可想而知。


3、1995年,中国从乌克兰引进了AI-25TLK涡轮扇发动机,随后仿制国產化为WS-11发动机,用于K-8系列教练机,后来还引进了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猎鹰-15所用的发动机——AI-222,其国產化型号被称为WS-17。



4、1998年,引进「瓦良格」号航空母舰,2013年开工的中国国產航空母舰为该舰的深度改进型号,中国的航母梦想得以实现,就是从「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开始的。


5、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乌克兰进出口总公司下属子公司普洛格拉什公司于2000至2001年间向中国提供了6枚Kh-55空射核巡航导弹,在成功该型巡航导弹之后,中国在2003年试射长剑-10巡航导弹获得成功。


6、据加拿大媒体报导,中国解放军装备的Mi-17、Mi-171直升机使用的两种涡轮轴发动机都在乌克兰生產,其中乌克兰生產的KV-2500发动机成为中国解放军军用直升机的主要动力系统之一。


7、据外国媒体称,从2001年起,乌克兰量子所生產的「栗树-3」型系统有一半销往中国和韩国。


8、2005年,乌克兰把舰载机SU-33的第三架原型机T-10以报废武器提供给中国。


除了乌克兰,欧洲国家最近也无奈了。送了先进发动机给中国,两款直升机的动力问题一下解决了。



2016年珠海航展上,中航工业哈飞、欧洲空客直升机共同宣布,双方联合研制的AC352直升机即将首飞。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冲击世界第一水平的7吨级先进直升机。


它还有一个近期较为沉寂的名字:直-15 —— 而在珠海航展首次展出的涡轴16新型直升机发动机,就是AC352变身解放军直-15的最为关键一环!


空客直升机为什么会在这一联合研制项目中双手奉上自己的最新技术呢?这与中国庞大的直升机市场、日益成长的直升机科研制造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欧洲直升机行业迫切希望在中国迅速扩张


早在2004年时,已经在直-9、HC120等直升机项目上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的哈飞、欧洲空客直升机(以往名为欧洲直升机公司)进行了研制世界级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的洽谈。


中方将这种直升机称为AC352,全面自主生产型号叫直-15。欧洲方面称为H175。



这一构想非常简单明了,欧洲直升机有着世界顶尖的技术能力,哈飞代表了中国巨大的直升机市场和蓬勃发展的直升机科研制造行业,双方都将在合作中获益匪浅。


这一合作,将为欧洲空客直升机拿下一个其他厂商,特别是美国厂商难以企及的中国市场“桥头堡”,一个中欧联合研制的最先进直升机将在中国市场有着不可阻挡的市场优势。



二,欧洲直升机行业送上了中国最渴望的珍品 —— 涡轴16


2004年底,两国政府签署了“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009年,H175原型机在法国首飞。到了2014年,使用西方发动机的H175直升机开始交付欧洲客户。


遗憾的是,中国方面的发动机进展工作用掉了若干年的时间。中国不可能完全依赖进口直升机发动机,特别是解放军用户只能把希望放在国产发动机上。因此AC352/直-15多年来在等待涡轴16的成熟。


涡轴16的出现,给直-15乃至整个中国直升机工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这里要点出这一项目的最关键一点——涡轴16也是一个中法联合项目,双方各占一半份额。


这是世界上最新一代的直升机涡轴发动机,追求很低的全寿命成本,有着可靠性高、油耗低的优点。直-15/AC352将是涡轴16的第一个“用户”,然后是13吨级三发直升机,也就是直-18直升机或者直-8的重大改型。


也就是说,实际上欧洲直升机行业给中国送上的最有价值的技术,是这一世界级的涡轴发动机。直-15/AC352直升机整体设计的合作,反倒比发动机的合作的战略价值还要低一些。



三、涡轴16将为直-15、武直10、未来三发大型直升机带来充沛动力

涡轴-16,具体的合作方是法国著名发动机厂商透博梅卡公司。法国称之为阿蒂丹3C,功率1200到1500千瓦,在中国这一发动机将先以低功率投入使用,逐步发展高功率型号。


这一发动机,功率超过了折磨我国直升机行业多年的加拿大普·惠公司PT6C-67C涡轴发动机。本来PT-6C发动机是武直10直升机的动力来源,但后来因为美国等国家的压力,普·惠公司无法将这一发动机大量出售给解放军用户。



最终武直10只得使用功率较小的涡轴-9,导致了武直10不得不深入减重,更换了原来性能出色的观瞄系统,甚至取消了座椅侧面防弹装甲板。


涡轴16、阿蒂丹3C发动机,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国直升机发动机的顽疾。这一发动机有着模块化设计,采用了顶尖的双通道FADEC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这些特点使得涡轴16可靠性高,可精确的自动根据需要调整工作状态,降低油耗。


特别是FADEC全权限航空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技术,是目前各大发动机强国都在积极发展的尖端控制技术,在先进军用、民用发动机上得到了相当普遍的应用。


这一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数字控制方式,取代传统的发动机机械调节,控制操作迅速灵活,可以最大化发动机的性能发挥。这一技术需要综合发展配套的燃油测量设备、压气机控制技术、间隙控制、发动机起动系统等等。


FADEC可以确保发动机始终保持在针对当时需求的最佳工作状态,优化启动、过渡过程,将转速、温度、压力等指标降低到足够而不浪费的数字上,从而实现降低油耗、损耗低、降低维护需求的追踪目的。



必须强调直-15/AC352整体上也有着综合性保障工程的全局考虑,进行了大量预防性的维护优化设计,令用户的维护工作成本进一步降低。


有了使用上述先进技术的涡轴16,中国直升机行业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可以直接走上发展多种出色直升机的道路 —— 这很可能直接令武直10重获功率充裕的发动机,从而回到甚至超过原始设计的水平。


四,直-15/AC352直升机将是最好的中型直升机之一


直-15将很快首飞,它的中国民用型号AC352将符合CS29/CCAR-29部适航条例。7吨级的定位,使其有着非常宽广的民用前景。


该机有着成熟的常规气动布局,机身进一步扩宽,主机舱内无任何显著的突出障碍物。配有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能够搭载多达14到16名人员。


直-15将全面使用玻璃座舱技术,航空电子设备高度集成,配有欧洲技术的球柔性主桨毂、五片式主旋翼。



机身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抗坠毁要求。巡航速度为28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接近1000公里。配备大尺寸舷窗,视野良好,同时全部可以应急抛放,解决人员迅速逃生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直-15的舒适性远远超越了我国现有的中大型直升机,它的四轴自动驾驶仪,可以自动控制飞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令飞行员工作量降低,改善乘客感受。


还有着超低震动性的设计,这是米-17等老式直升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使其具备了在通用航空客运市场上竞争的能力,打入了这一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

 

不夸张的说,直-15/AC352将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宽敞、最舒适、最环保、最易驾驶、最经济的中型直升机之一,它的欧洲技术核心确保了研制上的风险降至了最低。


涡轴16的到来,令我国直升机发展进入了高速通道,其意义有着战略性的高度。直-15/AC352不仅解决了中国国产直升机中这一级别的空白,更令中国直升机行业获得了一个既解决解放军完全自主需求、又能够进军民用乃至海外市场的出色机型。


除了武直系列的发动机以外,中国的太行发动机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军事观察人士称,在未能如期获得俄罗斯发动机并被迫研发自己的技术后,中国做好了推出新型歼-11D战斗机的准备。分析人士称,中国在涡轮风扇发动机和雷达系统上取得了进步,这表明北京的新一代战斗机将不再依赖俄罗斯发动机。


经过多年谈判后,中国与俄罗斯去年签署了一项购买24架苏-35战机的协议。中国曾希望该协议能包括48台117S发动机的交付,它可以将这种发动机用在歼-20等更新型战机上。



但俄罗斯繁琐拖沓的程序迫使中国对已有的苏-27战机进行升级,并研发中国自己的苏-35变体,也就是歼-11D。歼-11D由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去年4月29日进行了首次试飞。


报道称,最显著的改进是在雷达系统上,增加了一根能在不移动的情况下指向不同方向的计算机控制天线,并且机身上使用了更多复合材料和隐身涂料来减轻重量。


首飞还表明歼-11D使用了WS-10发动机,这是一款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子公司自主研发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中航工业也是沈飞集团公司的母公司。



报道称,在7月份的年度报告中,中航工业称其去年交付了400多台WS-10发动机,这说明歼-10和歼-11战斗机不再需要俄罗斯发动机。


军事杂志《汉和亚洲防务》主编张毅弘说,中航工业旗下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将发动机研发资源集中在一起。张毅弘说:“外界一度低估了中国发动机研发的速度。事实上,中国近两三年内在发动机研发上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源)。”



行业观察人士称,北京在2010年至2015年间投入了约1500亿元人民币(专题),用于研发自己的战斗机发动机。


澳门军事观察员黄东说,歼-11D项目将帮助沈飞集团公司与对手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展开“良性竞争”,后者是中航工业下属的另一家公司,研发了歼-9、歼-10、歼-20等战斗机。


黄东说:“中国可能不想让成飞集团公司支配中国的战机制造业,希望建立像美国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之间的那种良性竞争。”除歼-11系列外,沈飞集团公司还研发了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搭载的歼-15以及歼-16和歼-31战斗机。



报道称,中国可能还在研发一款更为先进的发动机。WS-10上个月在珠海航展上亮相,这次公开展示说明这款发动机并非最前沿设计。


除了歼11D,近日官方媒体报道,最新型号的歼-10战机已改用国产发动机,也就是说歼-10战机将不再使用俄制的AL-31FN涡扇发动机,而是换装国产的太行(WS-10)发动机。


另外目前中国使用的俄制发动机主要是70、80年代研发的三代发动机,性能还是不错,能够与欧美同类发动机比拟,但是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寿命有较大差距,另外还有水土不服的现象。


AL-31F发动机最大的缺陷就是轴承的润滑系统可靠性差,经常造成发动机降转,随之而来的就是空中停车事故,处理不当就会机毁人亡,自歼-10服役以来的坠机事故几乎都是因为发动机故障导致。


国产太行涡扇发动机(代号涡扇-10)原本就是作为歼-10战机的配套发动机研发,由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于1987年开始研制,2006年定型,由黎明发动机厂负责生产。



从研发至今已经过去了近30载,可谓是历经艰辛,而且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在数日前已经病逝,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型大推力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太行的身上承载了太多中国人的梦想。


由于中国航空工业欠账太多,所以在研发太行时还是或多或少借鉴了国外的发动机设计,太行借鉴了一些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斯奈克玛公司合资的CFM国际公司的CFM56民用涡扇发动机核心机设计,而CFM56的核心机技术又来自美国F101军用发动机。


民用发动机强调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寿命,但是军用发动机要求性能“泼辣”,所以太行发动机实际上饶了个大圈。


2001年试飞院一架歼-11战机将右发换为太行发动机,随后完成了太行发动机的首次装机试飞试验。2002年第一批第13架歼-11战机使用两台太行发动机装机试飞,目前这架编号522的歼-11战机还在负责太行系列发动机的科研试飞试验。



然而当时歼-10战机已经接近服役状态,太行试验进度跟不上,性能也不稳定,歼-10只能使用俄制AL-31FN发动机进入空军服役,当然也曾有一架编号为1004号歼-10原型机换装过太行发动机进行飞行试验。


不但歼-10没能用上太行发动机,后来国产歼-11B战机服役时最早也是用俄制AL-31发动机。后来太行发动机的性能逐渐稳定,后续生产的歼-11B逐渐使用太行发动机。


然而在2009年时,歼-11B碰上了广为流传的“菊花残”事件,大批歼-11B战机停在沈飞工厂内没有发动机可用,因为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1B交付部队后出现发动机喷零件以及空中停车等事故,可靠性还是存在问题,直到2011年才得到解决。


太行发动机性能稳定后,后续生产的歼-11B/BS战机全部换装太行。2014年一架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海军歼-11B战机拦截了美军P-8侦察机,在拦截过程中绕着P-8滚转,本次事件也被认为标志着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1B性能已经堪用。



后来歼-15舰载机、歼-11D、歼-16战机原型机试飞时都使用的是太行发动机,敢在原型机试飞阶段就使用太行发动机,说明太行的可靠性已经超过了俄制AL-31发动机。


如今有多架歼-10B战机被拍到在用太行发动机进行飞行试验,但是进入空军服役的歼-10B还是用的俄制AL-31FN,后续的歼-10C也使用的俄制发动机。


当然这不代表着太行发动机还是不行,毕竟换发不是说换就换,还得经过长期试验,另外沈飞生产的歼-16和歼-11B系列都在用太行,太行的产量目前很有可能不能同时满足歼-10使用。


当然说了这么多年太行行了,但歼-10还没用上为自己配套研发的太行,所以等到歼-10使用太行发动机进入部队服役时,太行发动机才能算真正的行了。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电话:010-68893411

  • 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系列合集:精品原创阅读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学术:SDN安全技术研究

学术:电磁武器打击链构建理论与方法研究

学术:图像在战术数据链中的可靠传输协议研究

学术:基于内部安全隧道防止节点隐藏木马的新方法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传感器辅助的WiFi指纹室内定位方法

学术:三维打印的现状与未来

学术:网络空间进攻机理初步研究

学术:无人机在优化时敏目标杀伤链中的作用研究

学术:量子计量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

学术:一种基于多频分级架构的空中自组网研究

学术:基于国防部体系架构(DODAF)的美军信息支持计划(IS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