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plus】更名要说的话,有关学术要说的话

2017-04-26 学术plus 学术plus





  • 弘奖学术启文明,栽桃种李最多情。——蔡元培

  • 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周海中

  • 学术研究贵在求真、求新、求深,而求新又是基本目标。——杜鹏程

  • 无知的人就跟猪一样的盲目,他们嘲笑知识,讥笑学问,鄙夷地把学术的成就一脚踢开,却不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学术上的一切成果。——克雷洛夫

  • 我们仰人鼻息,在学术上长期当别国学徒的日子快要结束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投入了生气勃勃的生活,歌颂的事迹和行为,它们本身就会歌唱。——爱默生


 






《学术plus,更名要说的话》 




原公众号名:信息与电子前沿

 

 

做学术,又希望比学术多一点的,“学术plus”。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时隔三十八年的2017年,也是一个春天,有一位大大,在北京的南门画了一个圈。北京城市满的终于要成功的溢出来了,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个世界变化发展之迅猛,如激流勇进,使我们必力争上游。

 

 

做学术,虽然小众,但却代表了社会中一类非常重要的人。这个世界,总是要那么一部分人,来守护“学术”这个园地。尖端前沿的科学技术也好、深刻而广泛的社会研究也好,美妙的文史哲艺术也好,不论是哪个领域的学术,他们都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大千世界最为深刻的思考和最为严肃的探究。


做科技类学术,沉迷久了,也要时常跳出来看看。昔日,达芬奇的科学成就始终不离艺术滋养;古希腊阿基米德那个撬动地球的杠杆原理,竟也源于哲学巧思;如今,我们的习大大也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而我们,一面仰慕先哲,感叹他们的世界没有所谓学科的界限;一面更加感恩这个时代,给予我们更多机会,在人类学术思想前行的道路上,更上层楼。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更名为【学术plus】

从此,画一个更大的圈圈,在学术类公众号的道路上勇敢探索。

从此,站到学科更高处,看到社会更远处,走到人性更深处。

从此,一条路,直到天长地久

 

 

然,万变中的不变,是我们那颗,严谨而大胆的学术匠心。

 


不论从前以后,老老实实做学术,不搞那些假大空虚,鸡汤软文。内容上,一方面,依旧坚守科技学术的阵地,密切关注信息与电子科技领域的学术发展(原名为:信息与电子前沿),包括关键技术、产业发展、军事研究,以及装备武器的资讯前沿。另一方面,正如满溢出来的北京城市规划一般,扩展关注领域至政、经、法等社科方面,并诚邀各方大家学者前来坐镇。因思想,泼墨挥毫,为学术,激扬文字。

 


若说为何更名“学术plus”,在学术上多出来的是何物?不敢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但这可能就是,作为一个学者,在学术之上的那么一点,与家国社会有关的那一点情怀吧。



 

特此征稿:

1,有学术水准: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是必须的!

2,有独到思想:具深度,广度,锐度者为最佳!

3,内容范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不设限!

4,资讯或翻译类文章: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以。


咨询/投稿邮箱:xueshuplus@163.com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 学报联系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投稿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新视点:智慧城市就是更多参与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战略前沿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