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如何解释世界第一科技中心的成功与傲慢?加州旧金山湾区(硅谷)

2017-09-06 学术plus 学术plus



 美国科技中心之 



加州旧金山湾区:横跨世界



图:金门大桥和旧金山的天际线



加州旧金山湾区从硅谷(圣何塞市、帕洛阿尔托市及近郊)向北延伸到旧金山和奥克兰,是全世界的第一科技中心。 在几乎每个想象得到的尺度上,旧金山湾区都领先于世界上的其余每个科技中心,而且常常是遥遥领先。旧金山湾区的被采访者告诉我们,这个地区“是它自己的重心”,“拥有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态系统”。这个地区在可预见的将来拥有持久力是几乎毫无悬念的。确实,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旧金山湾区在短期内会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跌下。但从长远来看,旧金山湾区会面临更强劲的逆风——有的逆风是由它自身造成的。


旧金山湾区的技术经济所呈现的庞大规模和高度活力是毫不夸张的。该地区的660万人口创造了约5770亿美元的GDP。这个数字使旧金山湾区的经济产出与瑞典或瑞士相当。 但甚至这个骄人的数字也低估了旧金山湾区的真正重要性。更不消说,苹果、谷歌、脸书、推特以及旧金山湾区的其他技术巨人创造了对整个全球经济性有破坏作用的产品,与此同时让这些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该地区的经济也高度地多样化。多个经济领域的“财富500强”公司在这里扎根,包括消费品、能源、金融和医疗保健。但技术仍然是该地区的经济引擎,与此同时也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其它领域。只要想想特斯拉、谷歌和苹果正在试图如何通过利用它们帮助开发的旧金山湾区技术来重新设计汽车——在这个过程中颠覆传统的汽车工业——就知道了。


旧金山湾区为什么(有时只定义为“硅谷”)在全国甚至全球的科技中心指标上总是排名第一的原因如下。例如,指南针咨询公司在“全球创业公司生态系统排名”指标上位列硅谷第一,使旧金山湾区在2015年的五个指标中有四个都高居榜首。据说,该地区是“全球创业公司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拥有其余前20个生态系统加起来那么多的资本和产量。”


确实,旧金山湾区的创业文化与它的“新兴技术巨人”地位一样闻名遐迩。指南针公司宣称,硅谷的人均创业公司数量比西雅图或班加罗尔多三倍,这使得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创业公司密度”;最高的风险资本(VC)投资增长率,占全球前20个科技中心的VC投资额的45%;还有一个极适于创业文化的劳动力市场,包括短期雇用有才能的人才和习惯于从一家创业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创业公司的劳动力。


其它数据也证实了这些说法。硅谷的创业公司与其它地方的创业公司相比,融资渠道要多得多。 例如,据咨询公司PwC估计,在 2016年的第三季度,硅谷的创业公司在264笔投资交易中将46亿美元收入囊中。相比之下,新英格兰(波士顿)地区只有93笔交易,投资额为18亿美元;纽约都会区仅112笔交易,投资额为14亿美元。而且,这个投资差距会一直存在。




旧金山湾区的成功如何解释?




这个问题本身已是老生常谈,因为全世界有数不清的人都在试图探索这个地区的秘密。旧金山湾区的历史虽然已是众所周知,但却是此问题答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二次大战之前的几十年里,斯坦福大学一直是科技工程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与该地区的联邦研究实验室一起,为战后的科技大爆炸提供了导火索。在20世纪50-60年代,这个地区开始发展——一系列新兴技术公司(包括弗尔柴尔德半导体公司及其很多子公司)与大学和冷战时代的联邦国防和航空航天研究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创建了如今的所谓“硅谷”并首次将硅谷呈现在全球科技地图上。


  1. 旧金山湾区就跟现在这样,拥有杰出的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一系列大型联邦研究设施,包括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1952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立)和美国宇航局的艾姆斯研究中心。这个全世界的第一科技中心被资金充足的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包围并非巧合。


  2. 但大多数的分析人员在试图了解旧金山湾区的成功史时(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会从文化角度来解释。硅谷靠近旧金山及其反主流文化意味着另类思维开始渗入硅谷的主流技术思维中。其结果是协作、共享、风险承担和接纳新观点的精神已深深地嵌入到硅谷文化中,偶而还需要那些受加州反主流文化和技术背景熏陶的人来推动。旧金山湾区的独特文化环境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今正以其创造力、勇气、发明才能以及对技术解放力的几乎神一样的信仰而成为一个传奇。


这种文化正通过多个途径变得商业化:在竞争性企业中的个人将定期共享信息,保证了新观点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快速传播;企业鼓励员工要承担风险,脱离公司而独立;工人很容易从一家企业跳槽到另一家企业,而不会受到以前雇主的报复;企业失败不会被视为一种罪过,而是一个有助于走上成功之路的教训;等等。 那些在旧金山湾区被采访的人反复强调了一点,即:这个地区的文化优势对于其持续成功来说很重要。




旧金山湾区,还面临着怎样的风险与挑战?



答案是:虽然旧金山湾区的技术驱动型经济从内部瓦解是极不可能的,但该地区确实面临着一种长期风险——随着其它科技中心在美国和全世界不断涌现,美国的统治地位将会衰落。(但要再次提醒,本报告的基本前提是知识经济属于一种正和博弈,一个国家从多个繁荣的科技中心中获得的“利”会大于“弊”。)



大多数的旧金山湾区观察者——包括本报告中被采访的人员——都指出了该地区面临的两大挑战。


  • 第一类挑战是加强、改变或维持关键的联邦政策和做法,包括研究基金、纳税、监管和移民方面的政策。一言以蔽之:本报告的被采访者对联邦研究基金和移民政策很感兴趣。他们同意,虽然私人投资——尤其是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每年给旧金山湾区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但却不能也不应当代替公共部门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他们认为,只有公共部门才希望并有能力在科技上投资,以获得长期的社会经济收益(这种说法是在别处提出的,主要是在麦迪逊市)。关于联邦移民政策,他们都有着差不多一致的意见。旧金山湾区吸引优秀国外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的能力使该地区获得的利益可能比世界上其它任何科技中心都多。考虑到移民对于保持该地区的全球优势有着重大意义,旧金山湾区的技术领导者——例如脸谱网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直言不讳地提倡扩大美国的H-1B签证名额上限。


  • 第二类挑战是与住房、交通、教育和生活质量有关的“传统”挑战。旧金山湾区正深受这些挑战之苦,其中最严重的挑战是交通和住房。该地区的不规则延伸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其汽车运输系统造成了长时间的通勤和几乎从未间断的拥堵。住房问题甚至更可怕。该地区的持续技术繁荣使房价猛涨,直至美国有三个租金最贵的城市都位于旧金山湾区(旧金山、圣何塞和库比蒂诺;相比之下,曼哈顿岛排名第五)。住房是造成旧金山湾区的生活费用比美国其它地区高40-70%的主要原因,也有助于将中低收入人群赶到该地区的边缘或外面。


最后,我们应当提一下在旧金山湾区感受到的傲慢。该地区技术领域中的很多人员都认为,他们统领着这个世界。他们通常畅所欲言地说,技术的破坏作用创建了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却通常不说他们潜意识里相信技术的本质是仁慈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这么认为呢?这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把他们托举到了全球经济秩序的顶峰,让他们拥有了几乎难以测量的财富。


但这种情形带来一个后果,那就是他们普遍缺乏对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的理解,尤其是旧金山湾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释放出的负面变革影响。说句公道话,在旧金山湾区的技术领域弥漫着一种“高人一等”的意识,这种意识是造成该地区不平等的原因。在那些在历史名城旧金山和奥克兰生活并工作的人中,这种意识更加明显。这些城市在城市绅士化和工资方面一直在展开如火如荼地争论。


但在国家层面上,可以公平地说人们不怎么担心技术破坏与美国严重不均的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硅谷,你会很少听到有关技术破坏的负面意见。实际上技术破坏力既有不好的一面,又有好的一面。当被技术破坏的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破产灭亡时,集中于美国地图上特定地方的特定劳动者常常会远远地落后于同行。旧金山湾区的技术破坏了美国经济,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多的总财富。但这个地区很少有人愿意抗争更为黯淡的财富分配结果。这种分配结果会出现——结果也确实出现了——通常在远离加州的地方。

 

欢迎大家评论


《 召 集 令 

身怀学术绝技的你速速前来!


1,有学术水准:一定的专业学术水准是必须的!

2,有独到思想:具深度,广度,锐度者为最佳!

3,内容范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不设限!

4,资讯或翻译类文章: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以。


学术plus咨询/投稿邮箱

xueshuplus@163.com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投稿链接 http://kjpl.cbpt.cnki.net

  • 学报电话:010-68893411

  • 学报邮箱:dkyxuebao@vip.126.com


2017文章全收录(3月)一篇文章满足你

2017文章全收录(1-2月)

2016文章全收录 · 信息与电子前沿

DARPA的13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DARPA2016年最受关注的10大项目

DARPA的关键研究领域:信息,生物,技术边界

只要内容过硬,其他都无所谓的,2016微信大调查

两院院士:评选2016年中国、世界10大科技进展

15张图看未来30年科技改变社会

未来30年,塑造社会变化的6个关键趋势

美国陆军报告:未来30年,影响世界的24个核心科技趋势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

新视点:漫谈面向未来之颠覆性技术

新视点: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进程概览

新视点:中美在网络空间如何达成共识:一种建构主义视角

新视点:特朗普大选获胜是颠覆式创新的胜利

新视点:透过数据看美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