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背诵《汤头歌诀》至金匮肾气丸时,末尾就有这么一句“引火归原热下趋”。那么,这引火归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将上越的火邪引导回府。这种治法表面上看,很简单,但其中深意,少有人知。这篇文章是国医大师禤国维关于引火归原的高论,读之必能受到启发。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系水火之源,阴阳之根。肾虚是许多疑难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补肾法是中医的治疗大法之一。“引火归原”是补肾法治法之一,其“火”是指真阳、元阳(也指肾中真火),“原”是指阳气所在之处,所指应是肾宅。“引火归原”一词最早见于《景岳全书》“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襄之”,又“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
临床常见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真阴虚而真阳不敛
肾阴虚极不能敛阳,阴阳将欲离决之状态,此时真阳不能内守真阴之中,上越外浮,多见于一些危重患者,可表现为呼之不应,面部浮红如妆,躁动不安,膝冷足寒,尺脉微弱,重按似有似无。此时应以滋阴敛阳、引火归原之法以治之。
【验案举例】
案唐某某,男,83岁。
2005年春节前会诊病例,患者患糖尿病肾病合并肺部感染、褥疮感染。当时家人考虑能否过完春节,以便准备后事,邀中医会诊。余根据以上情况,用滋阴敛阳、引火归原之法治之,处以附桂八味汤加味。处方:
熟附子10g(先煎)肉桂3g(焗服)五味子10g山茱萸10g
茯苓15g淮山15g丹皮15g泽泻15g
甘草5g
另炖高丽参10g,送服安宫牛黄丸1丸。
第二天病者家属来电话曰:服药半天后躁动减少,呼之稍能应答,说明有所好转。嘱仍按上方处理。第三天再诊病者面部转苍白,已无躁动,应答灵活,肢冷足寒亦好转,尺脉仍微弱,但重按已明显。嘱仍继续用上方处理。经半月治疗,患者全身情况好转。
正如赵养葵在《医贯》中指出“肾中非独水也,命门之火并焉,火可以水折,唯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必择其同气招引归宅,则火始不上浮而下降也。惟八味丸桂附与相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相火安得不引之归原”。
2.一种是肾水不足虚火上炎
肾为水脏,肾阴不足,水不济火,真阳无根,虚火上炎。可表现为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松动,但有头晕耳鸣,舌质嫩红,脉细尺弱。此时应以滋阴壮水,引火归原法治之。
【验案举例】
案黄某某,女,43岁。
初诊:2003年7月
口腔反复出现溃疡已3年余,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严重每月发作2~3次,间歇1~2天,患者异常痛苦,就诊时精神疲倦,并有上述表现,余考虑为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以知柏地黄汤加肉桂,以滋阴壮水,引火归原。
处方:
熟地15g(先煎)山茱萸10g 茯苓15g淮山15g
丹皮15g 泽泻15g知母15g黄柏15g
肉桂3g(焗服)甘草5g
服药7剂后复诊,溃疡大部分愈合,进食无疼痛,再处上方10剂以巩固疗效。2年后因患斑秃复诊,告之口腔溃疡再未发生,并以此方介绍给两位同事亦治愈其口腔溃疡。
正如《医学心悟》中指出“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用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
今日荐读
2017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最美天使"摄影大赛征稿火热进行中...
国医大师禤国维的8个医案:消痤汤治痤疮,消炎止痒外洗方治皮肤癣病,小儿湿疹方治小儿湿疹以及皮肤解毒汤,脂溢性脱发方等治……
友情支持
张仲林友情支持:
《潮安健康》微信公众号(ID: e19620228 )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之《禤国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摘自/杏林墨香( ID:xinglinmoxiang ),编辑/寒香医路,发布/张仲林( ID:e41121 ) 。图片来源于网络。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作者和转自张仲林( ID:e41121 ) 。张仲林( ID:e41121 ) 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张仲林( ID:e41121 ) 平台无关,仅供临床与研究参考,非医务人员请勿试药。
您好师友!张仲林欢迎您!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敬请指导,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