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治未病”,当责脾胃 —— 春节养生提醒

张仲林
2024-11-20

来源/肖相如频道(xiaoxiangru0011)


导读:“治未病”,当责脾胃,是件老生常谈的事情了。不过,新年临近,过年回家,总是容易“酒足饭饱”;本文旨在提醒小伙伴们,在阖家团圆的同时,不要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哦!


“治未病”一语,首见于《内经》。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至今仍是难能可贵的。


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早治、防其传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慎于摄生,避免病邪侵入人体而引起疾病。


如果疾病一旦发生,则应尽早治疗,保护未病之脏腑,截断其传变途径,促使疾病早日痊愈。


早在《内经》中,古人就将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并认为土乃万物之母,为万物生发的根本,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即此义也。


盖脾居中央,属土,靠其运化升清之力,散精输布于周围脏腑、组织。


古人又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把脾胃喻为人体的“仓禀”,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肯定了脾胃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宋元时代李东垣著有《脾胃论》等书,系统地论述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创立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


明代李中梓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治疗上张景岳主张“治脾胃以安五脏”和“调五脏以治脾胃”。


由此可知,脾胃不仅与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作用,的确不愧为“后天之本”。



01

未病先防,注意调养脾胃



《内经》云:“人以水谷为本”,说明人自生身以来是赖水谷以生存。


又曰:“水谷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盖水谷入胃,经胃的腐熟、消磨,脾的运化、转输以布散精微于全身,五脏六腑皆得濡养。


这种“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人早就认识到平时注意节饮食,慎起居,劳逸适度,经常保持精力旺盛形体强壮,是提高人体防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从而益寿延年的重要保障。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脾胃即是人身赖以生存的根本,又可充养卫气,以增强其防卫功能。


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是说春、夏、秋、冬四季分主于肝、心、肺、肾四脏,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即四脏中皆有胃气也;也就是说脾胃在一年四季中对人体抵御外邪都起着一定的防卫作用。


因此,脾胃的盛衰,关系到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


若脾胃旺,身强体壮,邪气就不易侵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此义也。


东垣认为人体健康与自身元气关系相当密切,告诫人们“养生当实元气”,而元气是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水谷之精不断培补、充养,故李时珍称“脾为元气之母”。


若脾胃功能健旺,元气充足,人体就健康无病。


因此,脾胃的这一功能,不能单从其营养代谢角度来理解,而是通过脾胃的生理功能,来体现其保卫机体、抵御外邪这一作用的。


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的破坏。


它关系到两个方面:一是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二是邪气对人体的影响。


就此二者而言,正气虚弱是内因,邪气侵袭是外因,而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时,邪气才能乘虚而入,发生疾病,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而人体的这种抵抗能力,与脾胃的关系又至为密切。


如李东垣说,“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说明人体元气充足与否,取决于脾胃之气的盛衰。假若脾胃之气受损,无力化精微以养元气,元气不充,人身防御机能低下,加之外邪侵袭,疾病便由此而生。



02

既病早治,始终顾护脾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说明病邪侵入人体,应尽早驱除,否则病邪就可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病情恶化,给治疗带来更大麻烦。


对此,《难经》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牌,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说明一脏有病,除积极治疗本脏外,还要保护未病之脏,以截断其传变途径。


如临床治疗肝病,除治疗本脏,还根据木克土的道理,先补益脾胃,使脾胃健旺,一是免受肝之邪气,二是可促进脏病的康复。


《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夫本者,犹根也、源也。善为医者,必责根本,既然疾病的发生与脾胃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治疗时也应注意调理脾胃。


正如李东垣所说:“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盖脾胃纳运正常,是增强体质,促进疾病早日痊愈的重要条件。


治疗时若不顾护脾胃,而致饮食少进,元气日衰,抵抗力日益降低,则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再者药物自口进入人体也像饮食一样,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输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毋使过之,伤其正也。”其旨也在顾脾胃,养正气,以利身体的早日康复。


近年来大量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脾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如补益脾胃的中药(党参、黄芪、白术等)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使淋巴细胞增加,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至于采用调理脾胃之法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03

结 语



治未病,就是突出以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古人在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还认识到调养脾胃是治未病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饮食起居,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众所周知,凡是身体健康无病者,大多饮食馨香,脾胃健旺;可见脾胃功能的强弱,也是人体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所以善于养生者,时时注意调养脾胃,使之功能正常,方可保持体康无恙;若疾病一旦发生,就积极早期治疗,防其传变,始终顾及脾胃,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古人这种“治未病”的思想至今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发表于《赵清理医案医话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


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张厝巷卫生站治疗痒疹胃病医生张仲林

1.张仲林登上南方农村报、潮州日报

2.牙痛得效方治牙痛之验证

3.《黄帝内经》之“饮食有节”探微

4.镇衄汤治血尿

5.张仲林

6.医院的检查报告,这样一看就懂,以后别再问医生了!

7.【重磅】史上最全的皮肤病图谱整理221张(一 )

8.【重磅】史上最全的皮肤病图谱整理99张(二 )

9.小儿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记忆策略及皮疹图库!

10.儿童常见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大全

11.公卫课件解读第三版,史上最全!

12.港珠澳游记

13.张仲林微信公众号皮肤胃病录(一)


张仲林2019年2月资源回顾

张仲林2019年1月痒疹胃病等文章合集

潮安健康2019年1月文章合集

1.中医告诉你麻、木、酸、胀、痛、痒、疲、乏,各种不舒服的原因

2.七律·深情

3.从两幅春联谈起

4.关于胃息肉,这一篇说得最全面


2019年猪事顺利

【免责声明】

【张仲林】微信公众号( ID:e41121 )  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微信公众号。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对使用[张仲林]微信公众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张仲林]微信公众号不做任何承诺。

邮箱:zhonglinzhang@126.com

编辑:寒香医路(张仲林)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张仲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