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68年的罗马俱乐部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其生态思想既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又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所启示。
原文 :《再温罗马俱乐部生态思想》
作者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黄福寿
图片 | 网络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对全球资源的需求超出了合理范围。这种掠夺性生产损害了地球生态,大自然对人类的行为亮起了红灯。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在对未来的可持续社会发展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罗马俱乐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罗马俱乐部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全球视角、长期和相互关联的问题群”,开创了关于“全球性问题”的研究视野。
# 从“零增长”理论到“有机增长”理论
“零增长”理论是在60年代末西方工业化国家相继出现公共污染事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流行的一种主张人口和经济必须停止增长,以使世界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避免灾难的思想理论。但“零增长”理论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因为在“零增长”的条件下,根本不能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零增长”更不能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有机增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论应时而生,为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新的思考。
# 从物理极限到社会极限
罗马俱乐部早期在研究解决全球问题上主要采取了物理极限的方法论,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关注人的主导因素。罗马俱乐部从“零增长”到“有机增长”所涉及的问题只是物理极限范围内数量极的增长以及增长与不增长等问题。
罗马俱乐部思想进一步演化的标志是其超越了物理极限的范畴,从社会极限的角度去研究“人类困境”和解决的办法。从外部的物理极限到人的内部心理极限,通过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来激发人的潜能,从而摆脱“人类困境”。罗马俱乐部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联系了起来,他们认为,不仅自然物理世界存在着极限,人类社会的各方面也同样存在极限。因而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需同时加以研究,在注重社会人文因素研究的同时,也就对自然物理因素的倾向进行了恰当的修正,这样才能对人类困境的研究提出合理的、全面的、完整的方案。
# 从单纯的人类困境到全面发展
罗马俱乐部的社会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的人类困境到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发展和发展的持续性等思想理论,它触及人类代际公平和全球均衡发展等问题,特征具体表现为发展性、全球性、深刻性和预见性。罗马俱乐部以系统的观点和社会整体的观点为理论依据,从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主张在社会发展观上进行根本的变革,实施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罗马俱乐部的主要生态思想既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又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全球生态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所启示。
罗马俱乐部生态思想对全人类可持续发展曾经起了一定的预警作用,对当前我国生态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从罗马俱乐部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罗马俱乐部生态思想与中国现行阶段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适应度。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今年我国没有提出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不仅是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而且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罗马俱乐部生态思想有利于倡导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罗马俱乐部以系统的、社会整体的观点为理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关系的研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生态困境的成因,为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建立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世界经验。从中国实践看,我们也需要强化这种理念,比如如何加强长三角区域污染联防联治,合力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就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罗马俱乐部生态思想为应对全球后新冠疫情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启示。罗马俱乐部认为,形成人类发展困境的根源是现代工业生产及科技进步。科技革命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人类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技术条件,为物质繁荣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力量,通过量变到质变异化成为一种堪与大自然自身威力相比拟的强大能力。如果人类失去对它的控制,将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后果,必将引发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不同社会制度间的冲突乃至于失衡,比如全球性疫情的爆发显然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结、难解难分造成的,涉及全人类的利益,需要各个国家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合作协同才能解决。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20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