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 | 陈章亮:改革的深入呼唤哲学功能的发挥
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9月22日凌晨,上海哲学学会名誉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哲学教研室教授陈章亮病逝于市六医院,享年88岁。
陈章亮教授,曾长期担任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1933年3月生,广东省揭阳人。1954年毕业于广东韩山中等师范学校。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历任上海交大哲学教研室主任,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社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担任上海社会发展预测咨询研究所所长。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应用哲学和社会主义哲学等领域。曾两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学奖, 研究生优秀导师奖,三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工作者。曾在上海真理标准讨论的宣讲中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
陈章亮教授是《社会科学报》的老朋友、老作者,从我报创刊之初起就经常发表文章,与我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97年3月6日,《社会科学报》曾刊发过一篇对陈章亮先生的专访文章,探讨哲学在改革历程中应当发挥的作用。特此重刊,以表深切哀悼。
改革的深入呼唤哲学功能的发挥
——上海哲学学会会长、交通大学陈章亮教授接受本报记者访问
本报记者 | 段钢
(原载于《社会科学报》1997年3月6日第三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众多有识之士越来越深刻地感到,市场经济的顺利推行靠的是一系列有理性的认识和行为,如何在这个改革浪潮中把握好方向,坚定不移地创建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构架,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之梦,加强整个民族的理性思维意识也即哲学意识迫在眉睫。譬如,“经济哲学”这一新兴学科成为当前理论界的热点,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为此,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交通大学陈章亮教授,请他对此发表看法。
记者:一个时期以来,在对哲学的现状和作用问题上,出现是热还是冷,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是思辩还是功利,以及是报晓的雄鸡(社会变革先导)还是迟到的猫头鹰(社会深层积淀)等等不同见解。您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陈章亮:这是在改革和市场经济下,对哲学面临挑战的反思和寻找新的生长点的必经阶段。哲学作为它所处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本义应是形而上与形而下,思辩与功利,社会变革先导和社会深层积淀的统一。应当指出,正因为对过去附加在哲学身上不切实际的东西进行错误的扬弃,出现把冷落绝对化,把形而上庸俗化,所以产生了哲学的失落。在历史上,恩格斯曾在《费尔巴哈论》结束语中指出这是“资产阶级哲学在众大历史转折中的回声”;在现实上,则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生活上物欲化和行为上非理性化倾向在哲学上的折射,是哲学被冷落后出现的一种误区。
记者:当前改革发展已面临着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在转制中经历了企业重组和优化领导班子等不同阶段,逐步进行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重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人的素质的重塑,加强文明与民主的建设,实现两个文明同步;实行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对构成社会诸要素进行整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改革到了目前的攻坚阶段,您认为该如何发挥哲学的作用?
陈章亮:无论是模式的选择,经济体制的建构和管理体制的配置,还是改革阶段矛盾的出现和克服,从旧平衡的破坏到新平衡的建立,人们经历了群体和个体利益的冲突和调整,诱发出观念的碰撞和思想的震撼,将最终完成社会整合。如此巨大社会工程的构建,无论是制定正确的政策,进行科学的决策以及方法和步骤的采取,还是改革主体思想认识的一致,素质的锻造,奋不顾身精神和良好氛围的形成,它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实践主体对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及其所反映的规律的正确把握和自觉运用的程度。因为两个不相容的思维就会连两个最简单的事物也联系不起来,在实践中就会由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进行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教育,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避免重蹈违反辩证法所受惩罚的覆辙,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哲学的命运如何主要是看它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如何。哲学的思辩、批判和超前的本质和功能,是不会改变的,否则就不成其为世界观。但哲学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发展的。您认为哲学自身是否也面临改革?
陈章亮:在世纪之交哲学走向的问题上,出现了方法论、认识论、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应用哲学的不同理解,这是对其实践形式的种种预测。就满足改革开放需要的程度上说,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的分流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哲学、法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古已有之。而生产力哲学、经济哲学、发展哲学和管理哲学,也在改革和市场经济中应运而生,虽然它们的成熟尚需积以时日,但已取得的成就却令世人瞩目。
应用哲学是否能建立起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哲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哲学要运用得好,加强对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分重要,它是哲学应用的前提。但改革发展需要更多的哲学和其它学科的工作者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去,从事各个学科的哲学研究,还要在哲学的高度上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要解决的新问题,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在我国形成一个包括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不同学科的哲学研究,和对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的哲学研究等,由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宏大的崭新的哲学体系。
学界脊梁丹心昭日月
人世楷模刚正泣河山
陈章亮先生千古!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