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加速转型,数字普惠金融步入新的发展期
点击蓝字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今年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需要我们对过去五年的总结和未来五年的展望都有所思考。这次疫情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很多传统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不得不进入重构的过程,标志着数字普惠金融将步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期。
原文 :《数字普惠金融将步入新的发展期》
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 贝多广
图片 | 网络
金融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遇到很大困难,大银行普遍没有问题,像建行、工行、农行在数字化的建设方面都非常有实力,人才多、资金实力也非常强。对于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小型银行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比如,如果农商行还是坚持以县级法人作为主要架构的话,这些银行未来到底怎样去面对数字化时代?无论如何,大家的意识开始加强了,探索了很多新的方式。例如,以助贷、联合贷款的形式开展业务,甚至整个银行贷款的流程被不断地切分出来,由一些专业机构分环节地执行整个链条。未来五年,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重构是传统银行需要面对的一个比较实在的挑战。
政府通过疫情更加深刻认识到数字普惠金融的价值。中国之所以能够非常快地从疫情当中恢复起来,从经济层面讲,数字普惠金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很多数据可以反映,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即可完成的外卖、零售、教育,以及配套的物流等都是中国较为独特的优势。因此,疫后政府应该会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云端设施,以及通过身份信息、税务记录和行为数据所构建的征信体系等。
疫情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普惠金融不仅仅是单纯的“融资难、融资贵”,还需要进一步重视金融能力的问题。不要仅仅认识到普惠金融只能用来解决融资的问题,普惠金融本质上是提升被排斥人群的金融能力的问题。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的领导都曾写文章反复强调“提升”金融能力是未来的一个重点。国际上讨论比较多的是弱势群体作为服务对象的金融能力问题。在中国特定的国情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部门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金融能力问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比如,有些地方官员对金融问题缺乏了解,更遑论普惠金融。
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证券化
“十四五”期间普惠金融在中国可能会呈现出几个发展趋势。未来数字技术和传统金融将进一步融合,这可能是一个战略性的方向。也就是说,传统的机构一方面受到了挑战,但也有难以取代的一些优势,比如农村的金融服务点,这些服务点仍在发挥作用。这些最基层的金融服务网点是用了很高的成本,非常不易地建立起来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将来怎么跟数字化的手段紧密配合,将是一个国家工程,也是很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总体来说,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可能在五年内会产生出新的业态。这个过程将会带动数字支付变得更加成熟,数字信贷变得更加普及,还会进一步延伸到数字理财、数字金融下乡等方面。用数字手段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今后的五年当中会有比较重大的突破。
只有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到非常高的位置,普惠金融才能按照国家的高质量要求来发展。换言之,就是说国家一边要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要解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因为普惠金融服务的人群和企业普遍处于弱势的状态,他们被服务的过程可能就是再一次受到挤压的过程。在推动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必须把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并举,一起往前推进。包括过去几年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如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等问题的解决,都是跟这方面的工作没有进一步加强有很大的关系。在未来的五年当中,应该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体系理顺,统筹管理。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是银行产品、证券产品还是保险产品,需要面对的都是金融机构,从道理来说不应该是分兵把守。从国际经验来看,我们看成熟市场当中大都由消费者金融局这样的机构统一监管。
要从现在关注的融资信贷的问题跳出来,一定要看到所谓普惠金融是指整个金融,不是光指以前说的小额信贷或者现在说的银行信贷,而应该包括保险、信托、理财、资本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要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的普惠金融中发挥作用。普惠金融形成的大量资产都是分散的小额资产,最后一定要通过资本市场去进行证券化,只有这样,普惠金融才能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提出来要促使普惠金融形成一个生态体系,大中小银行应该各司其职,不同业态的金融机构应该发挥它们互补的功能,用差异化的、互补的业务覆盖所有的群体。普惠金融应形成覆盖各种产业、覆盖各种地区、各种人群的生态体系,这是我们憧憬的目标。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27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观点 | 李东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优化普惠金融供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