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 低收入人口发展,挖掘“内生性”是关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问题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全面”的含义,首先体现在区域上,其次体现在内容上。推进乡村振兴自然能够为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其效果能以更大的比例传递到农村低收入人口,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原文 :《挖掘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性》
作者 | 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叶兴庆
图片 | 网络
实现低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和政策工具的调整。对低收入人口的概念,除了以农村低保标准来瞄准低收入人口,还要在现有基础上有所修正,比如,农村低保除了标准要逐年提高外,覆盖的范围也应适当扩大。目前覆盖了3000多万人,应该在此基础上适当扩大覆盖和瞄准范围。同时还要增加政策工具,以前低保政策工具是单一的,仅涉及一个收入问题,存在一个低保标准,收入跟这个标准相差多少就补多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扶持低收入人口,这一政策工具就要比收入补差丰富得多,可以包括技能培训、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村级治理,甚至实现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所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阶段,要让农村低收入人口更大程度获益,就要实现低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和政策工具的调整。
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低收入人口能够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要打通上升通道,就要去着力挖掘低收入人口脱贫和发展的内生性。比如,在产业帮扶方面,尽快明确外部帮扶单位的职责边界,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脱贫地区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可持续的人力资本发展能力。对低收入户也要分类指导和帮扶,有些低收入户是有劳动能力但是没有技能的,要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有些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市场和资金,就要解决市场问题和资金问题;还有些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要提高社会保障措施的保障程度。在乡村振兴这一新阶段,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把主要的精力转向培养当地的治理队伍,尽快培养本地的两委干部,在返乡农民工中培养一批经营能手,通过这样的措施把帮扶地区人力资本的水平提上来。
打通上升通道,从方法论上,要借鉴脱贫攻坚中的区域瞄准机制。现在中央也有相关部署,在西部地区的深度贫困县中确定一部分国家层面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地方也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如最近重庆提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浙江提出通过数字化瞄准农村的低收入人口。从方法论上看,在中国这种行政体制下,充分利用行政动员能力强的优势,确定区域重点帮扶对象是有必要的。在促进乡村振兴的资源分配上,区域瞄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人口的瞄准,因为在这些需要重点帮扶的地区低收入人口是比较密集的,所以帮扶了需要帮扶的重点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就瞄准了需要帮扶的低收入人口。所以,从方法论角度看,继续瞄准一部分重点地区也是很重要的。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58期第1版,感谢CMF支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