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象 | 赛博朋克: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或许正在于此

朱若凡 社会科学报社 2022-09-26


一个个故事展现的与其说是对未来科技社会的幻想,不如说是科技生活的黑暗面,而这种思考方式正是我们与人工智能的区别。



原文 :《赛博朋克,不只是一种视觉效果》

作者 |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朱若凡

图片 | 网络


2020年末《赛博朋克2077》游戏的发售让赛博朋克文化逐渐回归大众视野,科技与现实的讨论始终不休。视频平台上内嵌着“赛博朋克”“元宇宙”等元素的视频热度只增不减。一面是丰富、新鲜和刺激的感官体验,而另一面也让更多人思考赛博朋克作品背后的内涵。


赛博朋克的英文名称为“Cyberpunk”,作为一个复合词,Cyber是控制论(Cybernetic)的简称,Punk则起源于1970年代的音乐亚文化——朋克,它在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精神文化。在赛博朋克作品中,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无法忽视,那就是被称为美国版的“金庸”——菲利普·迪克,他的著作成为了赛博朋克类型作品的前身。威廉·吉布森的代表性处女作《神经漫游者》确定了赛博朋克在科幻中的地位。


在赛博朋克电影中,时尚的场景,反叛的情节、暴力的画面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赛博朋克电影之所以让我们着迷,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差异感。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渺小脆弱的人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外表与内在、金属与肉体、现实与虚拟、物质与灵魂等冲突对立的元素在“赛博朋克”世界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奇异又神秘,带给观众更深的思考。



赛博朋克作品里的文化符号


《全面回忆2012》作为一部比较成熟的赛博朋克电影,改编于菲利普·迪克的原著小说《记忆总动员》。电影中,霓虹区里拥有三个女性器官的女人,一方面暗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或可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得到解释。赛博朋克电影里出现的高耸入云的建筑,意味着统治阶层认为他们掌控了一切权力。同时,在电影中常常出现带有东方符号的建筑,一方面是因为东方符号对于西方的观众来说有一种陌生化的感觉;另一方面,在殖民区出现的东方符号也是与英联邦充斥着摩天大楼这类西方符号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赛博朋克作品的世界观中,尽管科技发达并充满想象的空间,但资源的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无限扩大的问题也同时存在。因此,赛博朋克电影中经常涉及社会秩序的混乱与社会阶层的对立。《全面回忆2012》整部电影的色调呈现了一种灰黑色调机械风格,昏暗的灯光与迷雾的运用让人分不清真实与虚幻。电影一开始便明确了英联邦和殖民地这两大对立阵营:英联邦的生活自由繁华,而殖民地的人们只能生活在潮湿破旧的城区里,并且每日乘坐轻轨去为英联邦的人打工,时不时还要接受一下英联邦的检测以便确定你是否真的忠诚于他们。而男主在现实与梦境中分别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底层人民,一个是上层精英,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日本进行工业化转型时大量学习了基于控制论和信息科学的新型管理科学,结合日本传统文化,展出了一套几乎可以完全无视普通劳动力变更、纯粹依靠高级管理层的管理创新而生存的商业模式,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类因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足而引发想象产生虚拟空间,同时又强烈地渴望真实。真实对于人类来说究竟是什么?在电影中对真实中存在着两种解释,一种真实是大脑化学反应,即无论人是否真正经历过,只要是在大脑中产生了化学反应便是真实。


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阐述了“缸中之脑”这个遐想。这个思想实验的基础是人所体验到的一切最终都要在大脑中转化为神经信号。假设一个科学家将人的大脑从体内取出并放入装有营养液的缸里以维持它的生理活性,同时超级计算机通过神经末梢向大脑传递和原来一样的各种神经电信号,并对于大脑发出的信号给予和平时一样的信号反馈,那么大脑能否意识到自己生活在虚拟现实之中?


另外,在当下这个大数据盛行的社会,真实对于人类来说或许是能够在各种大数据中找到和自己存在有关的信息,然而一旦此时的数据无法证明你是你自己,人类将对自身产生怀疑。就像《全面回忆2012》中的主人公一样,当他开始进入梦境发现一切都是虚假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求蛛丝马迹,开始重新建构自己的身份,因此,人类身份的建构意味着对自我归属感的肯定。



始终保持对“高科技低生活”现状的反思


《赛博格宣言》中提到了三种界限的崩溃,即人与动物的边界、有机体与机器的边界、物质与非物质体之间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


三种边界的例子或多或少都正在发生。人们通过研究致癌鼠,以及其他实验小白鼠来推测药物在人身上的反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一些超前设想现在正在现实社会中被慢慢实现:可以自主作诗的微软小冰,华为与GM联名推出的可以接听电话和实时翻译的第二代智能眼镜,利用VR打造的沉浸式博物馆……


当前,科技、数据已成为了关键的资源甚至资产,它们快速更新并逐渐应用在各行业、各领域之中,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社会变革。大数据的运用能够让平台根据用户喜好来进行精准的电影推送;“沉浸式博物馆”的出现拉近了人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距离;数字货币的发行提升了金融领域的服务水平……


信息化时代的确为人们带来更便利、更多元的生活方式,但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威胁。在这个时代,人们过于依赖科技和电子产品已经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过度沉迷电子产品带来的身心上的损伤等问题都依然很突出。


最近火爆的“元宇宙”概念正在风口之上。在资本的迅速涌入、社会媒体对它的高度关注下,我们仍需要冷静思考“元宇宙”的本质,它将为谁服务?我们还无法窥见元宇宙的全貌,甚至带有当前的局限性,但人们应该始终保持对“高科技低生活”现状的一种反思。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只被科技产品的新鲜与刺激感“占据”大脑、麻痹身心。



其实赛博朋克电影自身的表达方法便很“赛博朋克”。其一个个故事中展现的与其说是对未来科技社会的幻想,不如说是科技生活的黑暗面,而这种思考方式正是我们与人工智能的区别。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82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视域 | 莱姆:独树一帜的哲学科幻大师

元宇宙:游戏与人性自由前所未有之契合 | 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