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 | 李云雷:张慧瑜,及我们这一代
点击上方“文艺批评”关注我们
编者按
本文为青年批评家李云雷对张慧瑜的解读,通过回顾张慧瑜个人学术经历与两人莫逆之交的生活接触,作者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这一代批评家的使命与道路:就是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探寻方向,将根深深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土壤里,却回望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传统中国和革命中国,眺望着在眼前渐次展开的21世纪的风景。作者认为在张慧瑜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使命感,他探索的方向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可以展开的命题,不断鼓舞着同行者,启迪着后来者。
感谢作者李云雷授权文艺批评发表!
Believe
张慧瑜,
及我们这一代
李云雷
我和慧瑜认识已经很久了,似乎很难写出对他的整体理解,那可能需要将他“相对化”,梳理我们彼此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但是在我的感觉结构中,慧瑜似乎已构成了我内在的一部分,是我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中介,要将我们彼此剥离开来,需要做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作为同学、同事、同道,慧瑜都是极为出色的,想起他来让人感觉很安心。
最初见到慧瑜,是在戴锦华老师的课上,那时候在北大校园中,戴老师和她的课是一个传奇,我也常常去蹭课,有一次就遇到了这个胖乎乎的男孩,他背着双肩包走来,在课堂上很勤奋地记笔记。课间休息时聊天,才知道他就是张慧瑜。在那之前,他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了,在我和朋友主持的左岸文化网上,他的网名是“鱼爱源”,很活跃,后来还担任过学术思想版的版主,看得出来他读过很多书,对西方理论很熟悉。他和我的师弟石一枫是本科的同学,不过毕业之后,一枫继续在北大读研究生,他则到了人大去读书,同时主持着一个影响很大的“文化研究网”。在那个时候,慧瑜似乎一直在用“鱼爱源”这个名字,直到我们都不在网上活跃为止。
读博士的时候,慧瑜又考回了北大,跟着戴老师读书,我们之间的交往就更多了,我们和共同的朋友何吉贤、石一枫等经常相聚,谈论读书心得,以及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博士毕业之后,慧瑜来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那之前,我也到了这个单位,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工作,慧瑜来了之后,先是在《艺术评论》杂志,后来又到了影视所专门做研究,我们又成了同事,相聚的机会就更多了。尤其在2011年我在研究院组织了“青年文艺论坛”之后,慧瑜是最积极、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每个月一次的论坛讨论中,来自研究院内外的青年学者,围绕当前文艺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思想碰撞,闪烁出不少火花。那时候慧瑜的发言总是让人期待,他的发言有历史感,有针对性,有理论深度,也有新的角度,总能带给我们新的思考与启发。2015年,我离开中国艺术研究院之后,慧瑜也去了美国访学,这一段我们之间的联系不多,但我时常可以看到他的新文章,在我的心中,慧瑜始终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一个思想开阔的学者,一个共同探索未来的同道。
张慧瑜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学
慧瑜是一个80后的青年学者,但却似乎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稳重,和一般人印象中80后的浮夸骄纵迥然不同,他也保留着我们山东人质朴敦厚的本性。多年来他也一直保持着胖乎乎的可爱形象,让很多人联想到熊猫,确实他也像熊猫一样珍贵,不仅对我们这些朋友们来说如此,我相信有一天他也会成为学术界的国宝。慧瑜性格宽厚,为人善良,他有很多朋友,在北京的青年学者中,我和慧瑜的朋友可能是最多的,我多的是文学界的朋友,慧瑜多的是电影界的朋友,我们两个之间有交叉的领域则是学术界的朋友。有一段时间我去外地开会,走到哪里都能遇到慧瑜的朋友,有的只读过慧瑜的文章,在网上交流过,没有见过面,甚至以为“慧瑜”的名字是一个女孩,慧瑜的朋友简直遍天下,就像当年的胡适之一样,很多人都可以称之为“我的朋友张慧瑜”。有外地的朋友来了北京,慧瑜往往也会叫上我,一起喝酒聊聊天。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吴子枫,就是慧瑜介绍的,那时子枫在非洲马达加斯加支教,中间回国探亲,第一站先到北京,慧瑜开车去机场接他,接上之后直接拉到我那时住的牡丹园,我们在一家小酒馆边喝酒边聊学术,谈的非常畅快。还有一年的元旦,我和慧瑜、老何相约一起过节,谈谈对过去一年的总结,畅谈一个通宵。那天晚上,我们在老何家附近的一家酒店,喝完酒之后,便围坐在一张桌子前,长聊了起来。我们谈了中国的变化与世界的变化,谈了学术界、电影界与文学界发生的新现象,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并不时有争论。我们三个人喝着茶,抽着烟,倾听着别人的发言,不时插话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三人的观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具体而细微的差异,谈起来每个人都很兴奋,彼此激发出不少灵感,在那间烟雾缭绕的房间,我们一直谈到东方之既白。现在回想那时的情景,在那个昏黄的房间,我们在探讨着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并努力做出我们的判断和思考,仿佛 19世纪的知识分子才有的激情。还有一次,在我们一起郊游回来的路上,慧瑜开着车,不知怎么谈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慧瑜问我,“你小时候结拜过兄弟吗?”我想了想,说没有,慧瑜说他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义结金兰”,还真的一起烧香磕过头,像江湖兄弟一样讲义气。但是随着他的成长,以及离乡进京读书,和那些兄弟也就越走越远,几乎没有联系了。这样的闲聊让我看到了慧瑜的另一面,或者说看到了正在成长中的那个慧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说讲义气一直保留在慧瑜的内心,在这个变幻多端的世界,这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李云雷、张慧瑜、王洪喆与在北京大学访学的朋友吴子枫
在学术上,慧瑜的勤奋有目共睹,在短短数年内,他就推出了《影像书写》、《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文化魅影: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风吹影动》等专著和评论集,平常散见在各报刊的论文就更多了。慧瑜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影视与文化研究,他有深厚的理论根底,也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他主要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把握当代中国的思潮,以及文化想象与时代变化的关系。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那些人们习焉不察、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和文艺作品结合起来,揭示其中蕴含的价值与深意,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影视类型的出现,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从而将我们这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加以显影,让我们看到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正在向什么方向演变。在这个意义上,慧瑜关注的从来不是对某一部影视作品的艺术分析,而是以理论的高度穿透当下中国的现实,以历史的视野关注文艺最前沿的作品与现象,这样他所做的分析便不是泛泛的无根之谈,而是以他的全部学识为根基,对当前中国及其文艺的研究与判断。当然慧瑜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他学术生涯的早期,他似乎更关注理论与历史研究,较少涉及当前中国的文艺问题,我还记得,在读书时,他关于《资本论》文本分析的一篇文章曾得到不少师友的赞誉,而他的博士论文《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以“视觉的现代性”为核心,讨论了不少理论与历史问题,其中关于鲁迅“幻灯片事件”、瞿秋白《多余的话》、丁玲《在医院中》的分析颇为精到,让我们看到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他对启蒙、革命、中国主体的多重性等做出了新的阐释,探讨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独特经验对当下中国的重要意义。
李云雷和张慧瑜在皮村文学小组
从2014年开始,慧瑜开始在皮村文学小组讲课,每周一次。他周日晚上到达那里,给爱好文学的工友们讲课,他主要讲的是文学史和经典作品, 以及对工友们文章的点评。他乐此不疲,每周来往奔波着,与工友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精神上的联系,他说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纯朴的精神和对文学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是他在主流文学或学术界所看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也收获了很多。2015年,慧瑜出国访学,他在文学小组的课也停了,他找了不少朋友接替他去上课,我也去那里讲过一次,但是其他人都不像他那么长久。他在美国的时候,我在文学小组的微信群里看到不少工友对他的怀念,以及他隔洋与他们的互动,那些深情而纯朴的话语,让人感到是那么珍贵。回国后,慧瑜继续到文学小组讲课,在那之后不久,文学小组突然一下子火了,因为出了一个范雨素。范雨素的文章《我是范雨素》在微信朋友圈上成为热门,范雨素一下也成为了诸多媒体争逐的对象,作为文学小组的辅导老师,慧瑜也一下成为了热门人物,关于他的采访、报道突然多了,慧瑜成为了范雨素事件的一个重要解释者,参与了范雨素事件的整个过程。 那几天,我看到慧瑜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有时深夜给他打电话,他说还在写稿子,让我很担心他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范雨素事件之后,第一次文学小组的活动,慧瑜约我跟他一起去,我一口就答应了。那天当我打车到达皮村的时候,慧瑜正和文学小组的几个同学吃晚饭,在打工文化博物馆入口右侧狭窄的过道中,一张破旧的桌子上,散乱地摆放着几个菜,慧瑜和他们边吃边聊,此时范雨素已经躲了起来,媒体关注的热潮还未消退,文学小组的活动便成为了焦点,不断有人过来询问活动什么时候开始,报名想要参加,慧瑜耐心地告诉他们时间、地点。等时间快到了,我跟慧瑜一起来到另一个院子里,在那间简陋的教室里,慧瑜简要回顾了范雨素文章发表以来的媒体报道,又带领学员细读《我是范雨素》,阅读一段,分析一段,讨论一段,会场上氛围很活跃,不停地有人插话,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慧瑜的态度始终是安静的,不因为处于风暴的中心而有所变化,面对媒体的追问,他始终不卑不亢,诚恳,自然,亲切,一切都是他平时的样子。那天文学小组的活动结束后,又有不少人来采访,我等了一会儿,才跟慧瑜一起坐上皮村送我们去坐地铁的面包车上。坐在地铁上,我们才有机会坐下来聊聊,我询问他这几天在风暴中心的感受,他说没想到一下子成为了网红,感觉有点累。那天我们默默地坐在地铁上,也没有多说什么,地铁到了站,我们也就分别回家了。
张慧瑜与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
很多人因为范雨素事件而知道了慧瑜,慧瑜的追求体现在这个事件里面,但又不止于此,他有着更大的追求,在我的认识里面,慧瑜对当代文化的主流是不满的,他在积极地探求着另外一条道路,也就是工农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工农化的道路,他之所以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文学小组讲课,其实蕴含着这样内在追求,这不是打破劳动分工意义上的,而是带着他对世界的全部认知与价值判断所寻找的一种出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世界在飞速地发展、变动,很多方面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与想象,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图景却越来越不清晰了,美国不是原来的美国了,欧洲也不是原来的欧洲了,中国也不是原来的中国了,我们该往哪里走呢?在我们国内,老工人,新工人,种种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未来的发展在哪里?在一个大时代,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慧瑜带着种种精神上的困惑和疑问,来到了皮村,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敏感和问题意识在这里寻找着,探索着,他倾听着新工人的心声,和他们一起探寻着未来的出路,这是关乎中国未来的一种出路,也是关乎世界未来的出路。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探寻方向,我们的根深深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土壤里,却回望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传统中国和革命中国,眺望着在眼前渐次展开的21世纪的风景,在其中承担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使命,我想在慧瑜身上所体现出来,正是这样的使命感,他探索的方向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可以展开的命题,不断鼓舞着同行者,也不断启迪着后来人,我相信,伴随着慧瑜的成长,他一定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想成果,以及更清晰的道路,在未来的时代指引着方向,标识着我们这一代人探索的路。我想等我们这一代人终于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时候,慧瑜一定可以笑着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这是一个时代先行者和前行者的微笑,“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本文原载于《创作与批评》2017年8月下半月刊
。
。
明日推送
易晖
现代主义:“进化”与“被殖民化”的双重历史
往期回顾
文艺批评 | 张慧瑜:文化想象与社会变迁 ——从三个作家看三个时代
文艺批评 | 崔柯:新工人艺术团——“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
编辑/桑丘快跑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