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中国梵高》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 2021-01-25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导演: 余海波 / 余天琦

编剧: 余海波 / 余天琦
主演: 赵小勇 / Yongjiu Zhou / Yue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荷兰 Holland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12
片长: 82分钟(电影版) / 52分钟(电视版)

《中国梵高》



影片简介


大芬油画村位于深圳西部,是一个城中村。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到大芬创业,由此聚集了数千名画工从农村来到这里临摹西方油画。赵小勇、周永久等大芬画工们,在过去的20多年里,手工复制并卖出几十万张梵高作品,销往世界各地。梵高对他们来说,一方面是为了维持生计,解决温饱;另一方面,梵高的艺术和经历激励着他们去思考和追寻自己的理想。2014年,赵小勇受邀到阿姆斯特丹去看梵高真迹。在欧洲,他发现,他们制作的在国内几百块钱一张的画像,到了国外价格翻了十几倍。当赵小勇到达梵高博物馆看到梵高真迹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之前的仿作与真品之间巨大的差别。


欧洲之行对赵小勇的触动很大,自己画了梵高作品十万幅,却仍然没有仿到梵高的精髓。回到深圳,在和画工们的探讨和反思中,他开始探索打开自己的艺术道路。大芬村的画工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一些人开始渐渐从复制中转型。越来越多像赵小勇一样的画工在复杂的现实与梦想中发现自己的艺术世界。



导演采访


余海波

余天琦


深圳晚报(后简称深晚):请为影迷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片子?


余海波:这是一部介绍大芬油画村的影片,82分钟。影片中一共有两条线,两个主要人物。第一条讲述的是来自湖南的画工赵小勇,他用20年时间,摹画了十万张梵高作品,他的特点在于他们全家人一齐画梵高的作品。他的工作室既是工作室,又是他们睡觉、结婚、生孩子的地方。另外一个人物是来自潮汕地区的周永久,他来大芬村也有24、25年的时间,他是采用流水线的方式画梵高的作品。就像生产手机的生产线一样,他带了一批学生,这些学生都是跟着他画梵高的作品。他画了三十多万张梵高的作品,所画作品全部都是交给画商卖到欧洲的。他们来到大芬,看到这里又能画画、又能挣钱,所以他们扎根在这里,一画就是二三十年的时间,整个人生和梵高交织在一起。


深晚:通过这部纪录片想表达什么呢?


余海波:《中国梵高》的最初拍摄,与我之前的摄影作品《大芬油画村》有一定关联,但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通道。摄影作品《大芬油画村》表现的是大芬村画工与达芬奇、莫奈、梵高等时空错位重叠的内在生命感知,两者相隔数百年时空距离,却发生着同一个寻问,建起着一种特殊的关系。画工笔下复制的千万幅经典名作,虽然已经转移了经典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与趣味性,却隐喻了其反权威的当代认知。拍摄《中国梵高》纪录片,以开放、巨变、快速的时代背景,描述赵小勇和家人,通过画梵高作品改变生存状况的故事。他们要穿越万里去欧洲看望梵高,也许他们通过梵高感受到了一个新的轮回。我们想通过纪录片的方式,讲述大芬画工在现实与幻觉之间的一次畅游。


深晚:在选题阶段,为什么会选择大芬油画村画工这个题材?


余海波:2004、2005年,我就拍了大芬油画村的照片,当时那系列报道获了荷赛奖,这段经历让我对于这群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艺术的问题、生存的问题、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城市化的问题,以及社会形态,未来我们的城市会是什么样,文化之间的关系,欧洲与农民工之间,这样的一种文化的碰撞。生存方式,包括等等方式的碰撞。加上我女儿读纪录片的嘛,我们就商量拍一部纪录片,这样就开始拍了一部纪录片。


深晚:为什么决定和父亲合作拍这部纪录片?


余天琦:在英国留学的这些年,我深入地接触英国社会——所谓“西方人的生活”,后来我更加想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变化,以及当下人的情感、渴望、社会认知。不断复制西方名画的大芬画工,他们也在绘制对西方社会的想象。《中国梵高》作为一部中国两代人携手创作完成的国际故事,这也是中国未来纪录片发展的一个方向: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话题和人文关怀的故事。


深晚:拍摄时父女俩是如何分工?


余海波:导演和编剧都是我俩兼任,我女儿还担任制片人。创作过程中,我女儿在上海做大学老师,我在深圳主要拍摄。我俩商量好理念之后,就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去拍,有时候我女儿有时间也过来和我们一起。出国去欧洲的时候是都去了的。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会自由发表意见和见解。当然我女儿在英国十年,我们会有不一样的观点,但是会沟通解决。


深晚:“中外合拍”的合作是如何运作的?


余海波:在提案阶段,《中国梵高》获2013年央视9频道‘中国提案’提案大会的《最佳提案》,2013年广州纪录片大会《最佳提案》,2014 三月亚洲阳光纪录片节《最佳中国项目》,入选2014年六月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片节MeetMarket 环节,2014年11月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圆桌提案。我们拍摄完成后,就把素材送到荷兰那边,由荷兰那边完成后期制作。


独家影评



梵高,为大芬作注


文 | 阿溪泽


当我看到纪录片中一群文化水平不高的画工们在创作梵高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很神奇。已经画坛封圣的法国梵高,竟然在这个机械复制时代和中国工人们产生了深刻的交集。之后,我却不免有些悲哀。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自觉抵抗工业文明异化的孤僻的梵高的画作,在当今社会竟然也有了这么成熟的消费品生产链条。并且,这样的生产链条清晰地说明了一件事,中国,不管是在资本上还是文化上,都处在这个等级鲜明的现代文明秩序链条的底端。按照这个逻辑来看,作为底端的画工和被消费了的梵高都是值得记录片的观看者们报以同情的。



然而看完全片,我不敢说同情二字。因为记录片里面的每一位画工,虽然在为了赚钱和生活重复地模仿着梵高,但他们却都是梵高忠实的信徒。他们围坐在一起看梵高的记录片,用每一次落笔感受梵高的思想。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不再甘于处在底层的命运。这个底层不仅是指经济地位,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记录片的主人公赵小勇就是大芬画工中的代表。他们会想去看看梵高的真迹,会在某一时刻,与梵高的作品产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从启蒙的角度来说,梵高的画作启蒙了这些处在文化生产链条底端的工人们。



启蒙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启蒙之后。从阿姆斯特丹回来的赵小勇有了比模仿梵高更重要的事,他开始拿起画笔,用他一次次模仿梵高获得的绘画技巧表现他的生活和他成长的乡村。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作为生产链条下游的工人们,有没有通过他们的经验和思考把握自己的生活,把握世界的可能?换句话说,这些被启蒙者,有没有超越他们的启蒙者,找到自己独立成长道路的可能?影片给出了非常有希望的结尾。不仅是赵小勇,大芬村的其他画工们都在艰难生活的挣扎中,走上了自我反思和创作的道路。他们或许会成功,或许会失败,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二百多年前的梵高,也是在艰难的生活中创作出一幅幅震撼世界的名画的。



今天,我们为现代化带来的危机而感到悲观绝望。我们看到了现代工业下被污染的环境,看到了现代等级秩序下巨大的阶级落差,也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道德和审美标准的丧失,更看到了作为被后殖民和西方中心主义入侵的中国不健康的社会发展状况。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看不到,那些和生存贴得最近的人,在启蒙和生活中获得的巨大力量。固然,这些人处在一切资源分配的最底层,但是正因如此,他们获得了摆脱现代文明枷锁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赵小勇和大芬村的画工们,是最能与梵高沟通的。我们不妨大胆地换个视角来看,两百年前的梵高,为今天的大芬村做了一个注脚。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作一场反抗的实践。



不仅是画工们,我、我们,都是这场现代性危机的参与者,也都有着远超于各种理论的丰富的生命体验,难道就不能在危机中生出更多的可能吗?我们虽然是启蒙之子,但我们正在成长,也终将长大。


获奖信息


2013年 四川电视节中国纪录片国际提案大赛 最佳提案奖

2017年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 最佳中外合拍长片

2017年 洛杉矶华语电影节 最佳非剧情长片奖

2017年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 优秀中外联合制作纪录

2017年 第七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评委会大奖

2017年 第十四届日本skip city国际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观影链接



更多荐影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至爱梵高》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乡村里的中国》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地球纪录片《Home》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作家汪曾祺纪录片三种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余秀华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本期编辑|小矮子河

图源|网络

 


如果您喜欢我们,可以长按二维码赞赏我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