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寇志明:论鲁迅“摩罗诗力说”的英文翻译 ——“源”文本及其“精意”与“字句”的两难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 2021-01-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从仙台医学院辍学后,鲁迅于1906年返回东京,随即开始用文言文创作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实际上可作为鲁迅此后一生中文学旅程的蓝图,《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初期创作的五篇文言论文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长的一篇,此文的翻译对海外鲁迅研究和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为汉学家寇志明教授(北京外文局编译专家),以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翻译的《鲁迅选集》为缘起,讨论辨析《摩罗诗力说》英文翻译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在对这些问题的驳难中,作者也细细思量鲁迅当初自己如何翻译西文材源,及其词语选择和意义偏向。了解鲁迅《摩罗诗力说》的翻译,就是一种了解鲁迅的努力。


本文收录于《世界鲁迅与鲁迅世界:媒介、翻译与现代性书写》,主编张鸿声、[韩] 朴宰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感谢作者寇志明授权文艺批评发表!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寇志明



论鲁迅“摩罗诗力说”的

英文翻译

——“源”文本及其“精意”与

“字句”的两难

寇志明著,刘莎莎译


从仙台医学院辍学后,鲁迅(1881-1936)于1906年返回东京, 随即开始用文言文创作一系列文章。中国研究鲁迅的资深学者王得后先生曾提出,把这些作品收编在一起,可以作为一本系统的阐述鲁迅对进化、历史与科学哲学、文化、政治、文学和宗教方面成型的见解的书。[1]我认为这些作品实际上可作为鲁迅此后一生中文学旅程的蓝图。[2]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初期创作的五篇文言论文中最主要的、也是最长的一篇。它专注于东、西文学。《摩罗诗力说》共分为九部分,于1908年首次刊登在东京发行的《河南》杂志上。由于清政府驻日使馆怀疑该杂志有革命倾向,随后日本当局就禁止了它的发行。


左:《鲁迅教我》王得后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

右:《鲁迅<摩罗诗力说> 注释·今译·解说》

赵瑞蕻/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04


如何翻译文章的题目《摩罗诗力说》是译者首先面临的问题。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在翻译鲁迅的生平简介中将其译为“On the Demoniac Poets”。[3]但是“demoniac”一词在用法上有些不妥, 也缺乏准确性。“Demoniac”指内心被魔鬼占领的人, 或指一种源于“天才的恶魔之火”的灵感。[4]这样的翻译使我怀疑这两位著名的翻译家从没详细的读过这篇文章。


《鲁迅选集》

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


他们的译文也忽略了对“力”(strength / power)这个词的翻译,而且把“诗”译为诗人“poets”,而不是它的字面意思“poetry”或“verse”。《摩罗诗力说》的字面翻译是“On the Power of Mara Poetry”,但这一翻译要求进一步解释“Mara”一词的深意,或者指明Mara是谁、指什么。“Mara”一词源于梵语“Mir”,死亡之意 (反译“a-mrta”为“不朽的”)。在印度神话中,Mara作为瘟疫和致死疾病的神祗,代表着杀戮和毁灭。在佛教经典中,Mara被描述为毁灭者的形象,邪恶的代表。他企图利用俗世的力量阻止佛祖完成使命。那为什么不简单的将题目译为“On the Power of Mara Poetry”?[5]因为鲁讯在文章中介绍了成立于19世纪初的一个跨国诗人团体,其中包括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这些诗人都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受到过拜伦作品的启迪。Robert Southey (1774-1843),当时的英格兰桂冠诗人,称拜伦为“撒旦派(Satanic School)的首领,被莫洛克神Moloch和 贝劣尔Belial (《圣经》中的两位魔鬼) 鼓惑的人。”[6]于是,十多年以后以善用讽刺手法著称的鲁迅,在1907年为该文章命名时,将“Satanic”这一词译为中文摩罗(Mara)。 他在该文中写道:


新声之别,不可究详;至力足以振人,且语之较有深趣者,实莫如摩罗诗派。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欧人谓之撒但,人本以目裴伦(G. Byron)。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为传其言行思惟,流别影响,始宗主裴伦,终以摩迦(匈加利)文士。[7]


The variety of such voices precludes any attempt at a complete treatment here, but judging in terms of strength sufficient to stir people, as well as the depth of their subject matter, one poetical school has emerged as clearly unexcelled, this is the Mara group. The name is a Sanskrit word [I have] borrowed from India to translate an epithet once applied to Byron that meant he was a celestial demon (tian mo), or what the Europeans call "satanic." But here [I am using it] to refer to all poets who are resolved to be rebels, whose themes agitate [their readers] to action, and who call down upon themselves the open displeasure of society.  A delineation of their ideas and their deeds, their subdivisions and their literary influence begins with Byron and runs all the way down to the Magyar (Hungarian) writer [Petöfi].


《鲁迅全集》 共16 册.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 鲁迅接着写道:


迨有裴伦,乃超脱古范,直抒所信,其文章无不函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之声。平和之人,能无惧乎?于是谓之撒但。此言始于苏惹(R. Southey),而众和之;后或扩以称修黎(P.B. Shelley)以下数人,至今不废。[8]


…only when Byron came on the scene did he transgress the old limitations and give direct voice to his convictions; his every work resounded with defiant strength and iconoclastic challenge. Could genteel society not but tremble at this? And so they called him "satanic."   Although this term originated from Southey, the public at large concurred. Later, [membership in the "satanic school" of poets] was broadened to include Shelley and a number of others who came after him; in fact, the term is still in use at present.

 

因此,我认为,对此段的研究和回译确认了题目中重要的词“Mara”相应的英语翻译,即 “Satanic”(撒旦式);可为何学者们并没有都采用这一翻译呢?中国有句古话“先入为主。” 早在1976年, William A. Lyell(威廉 莱尔) 就将此文章题目翻译为“On the Power of Mara Poetry”。 但和杨宪益夫妻一样,他实际上也从未尝试着翻译鲁迅的这篇文章。[9]


我认为将题目译为“On the Power of Mara Poetry”的另一部分原因是对异域文化的追求。当你用英语提及“the power of Mara poetry”时, 它带有一种独特的质感 (cachet) 及神秘的吸引力。 尤其当得知Mara与死亡、毁灭甚至诱惑相关时,这种感觉尤甚。如果称其为“satanic poetry”,听上去有点像魔鬼崇拜(使我回忆起伏都教乐队Exuma)。如果用“satanic verse”,感觉又像是Salman Rushdie(萨尔曼·魯西迪)的小说 The Satanic Verses《撒旦诗篇》的广告,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曾因这部小说对他下达追杀令。你会选择哪种翻译?是遵从“正确的”翻译,还是不那么正确的,虽听上去很接近原文,但又并不如此的翻译呢?


Lu Hsün’s Vision of Reality

(《鲁迅的现实观》)

作者: William A. Lyell Jr. 
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出版年: 1976-10


坦白地讲,我在北京外文局当编译专家时,曾与一位同事,印度汉学家N.C. Sen 讨论过此类问题。Sen先生认为,佛教经典中Mara的形象是诡诈的 (a trickster),但并不是指恶魔 (fiend)。由此,我推断Mara与恶魔这一形象的联系和它与基督教中的撒旦形象的联系是不同的。[10]如果是这样,那么鲁迅不仅汉化了“satanic”一词,而且他将这一词嵌入文章的主题中;摩罗一词表达颠覆性的思想,但并不扮演邪恶的角色。它实际上是邪恶的对立面,或者至少是指“在善及邪恶之外的”((Jenseits von gut und boese),如尼采所言。


鲁迅这篇文章的开篇正引用了尼采的话语:

 

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

——尼采

 

这段引言极为重要,它不仅总结了尼采的立场,也点明了鲁迅“别求新声”的文学创作起点。为了更好的将其翻译为英文,我们需要首先将译文与尼采的原文进行比较。鲁迅当时学过德语、日语,也略通英语。但在此除了给出作者的名字外,他没有指出开篇译文的任何出处。了解鲁迅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历程的读者,都知道他曾用文言文及白话文这两种形式翻译过尼采的《查拉图特如是说》的序言。但这句译文相应的原文段落不在这篇序言中,而是在该书的第三篇,第二十五节 "Von alten und neuen Tafeln”(从旧与新的碑)中:


Wer über alte Ursprünge weise wurde, siehe, der wird zuletzt nach Quellen der Zukunft suchen und nach neuen Ursprüngen.  Oh meine Brüder, es ist nicht über lange, da werden neue Völker entspringen und neue Quellen hinab in neue Tiefen rauschen.


-- Nietzsches Werke, (Leipzig: C.G. Naumann, 1899), VI, p. 308.

 

Walter Kaufmann对此段的英文译作如下:

 

Whoever has gained wisdom concerning ancient origins will eventually look for wells of the future and for new origins. O my brothers, it will not be overlong before new peoples originate and new wells roar down into new depths.


 --Walter Kaufmann, trans. The Portable Nietzsche, (Middlesex: Penguin, 1976), p. 323.


鲁迅把“Quellen”一词译为“泉”, 比Kaufmann的英译“well”(井)更为精准。 我也欣赏鲁迅使用的动词“涌”,比“to roar down”更为生动,也准确,因为roar这英文词是“吼”, 它形容声音大,但不形容井里的水,所以鲁迅译成“涌”才对。在翻译鲁迅的这段译文时,我们应该参看欧美学术界对怎样才能更好的用英文翻译尼采作品的不同观点。二战后,Walter Kaufmann 和其他学者反对老式的、仿古译文。但由于当时鲁迅受到《民报》上章太炎用的文笔风格的影响,翻译时刻意的选用古文来译。对于鲁迅译文的风格,我们应该设法尽量保存在英文译文里。通过参看中文译文、结合德语原文及各种英文翻译版本,我提议将这段译为: 


Whosoever exhausteth the ancient sources shall seek after springs of the future for new sources. O my brothers, it shall not be overlong 'ere new life comes into being and new springs gush forth from within the depths of the abyss.

 ——Nietzsche


章太炎

鲁迅


为什么不只是剪切黏贴Kaufmann的译文呢? 因为除了风格、正式性 (register) 和准确性的问题,鲁迅的翻译在语气和内容上都与原文有所不同,他的译文在语气上显然更为急迫。译者显然不能直接取用Kaufmann的译文并声称忠实于中国译文。鲁迅在翻译时也避免采用尼采式的语言代表的形象“…neue Völker entspringen” (新的民族兴起),而将其翻译为“新生之作”,这体现出一种包括全人类的人道主义视角。我曾在其它文章中辨析过鲁迅在翻译时有意改动原文的情况。这并不是由于他不理解原文,而是有意的对原文内容的再加工。[11]从鲁迅研究的角度来看,他所用“新生”一词,更有现实的意义,因为《新生》曾要作为他那本夭折的文学杂志的刊名,乃是鲁迅返回东京后,和他的同伴们计划出版的刊物。在此,学术翻译者们别无选择,只能根据鲁迅的译文,标出关于译文变动的原因的脚注,或者至少对比原文,标示出译文中的变动之处。


在某些情况下,鲁迅的译作会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添加。以他对拜伦诗剧“Cain: A Mystery”(通译 该隐:一部神秘剧)中正义与邪恶之争(指上帝和撒旦之间的战争)为例,浮士德式的主角Cain正提醒Lucifer (通译 路西弗),有比他高的神灵(即上帝)。鲁迅在他的译文中首先给出了评论,然后才开始翻译原文:


卢希飞勒不然,曰吾誓之两间,吾实有胜我之强者,而无有加于我之上位。彼胜我故,名我曰恶,若我致胜,恶且在神,善恶易位耳。


Lucifer did not agree, saying: “I swear it on all the world [lit. between the two, i.e. heaven and earth]: forsooth that though there be a mighty one who defeated me, there is no one above me. Because He defeated me, I was called evil. If I had been victorious, evil would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God, [and good and bad would have changed places].”


此段相应的拜伦的诗行为:


Of worlds and life, [which I hold with him –

No!]

I have a victor  true; but no

superior ...

He as a conqueror will call the

conquer'd

Evil ; but what will be the good he

gives?

Were I the victor, his works would be

deem'd

The only evil ones.[12]


 <Cain: A Mystery>

 George Gordon Byron


鲁迅在翻译时省去了第一行的部分内容,同时添加了一行他自己的见解,即中括号标出的最后一句【善恶易位耳】:“善和恶的位置就颠倒过来了”。该见解可能是为了保证中国读者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反讽意味。作为反叛者撒旦,曾试图领导怯懦的人类反抗上帝的暴虐伪善,失败后成为了邪恶的代表。毋庸置疑,鲁迅对他深怀同情。这段译文里也透露出几许鲁迅本人的性格。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译文中的删漏与省略现象,尤其是在出处不明确或者是不同出处的段落叠加时。 在第四部分中,鲁迅谈到了拜伦持续受到的迫害,他将其与中国遥至汉晋时代的文字狱联系起来。[13]

 

顾裴伦由是遂不能居英,自曰,使世之评骘诚,吾在英为无值,若评骘谬,则英于我为无值矣。吾其行乎?然未已也,虽赴异邦,彼且蹑我。[14]


These factors made it impossible for Byron to remain in England. As he himself put it: “[I felt that] if society's verdict were true, I was unfit for England; if false, England was unfit for me.  Should I leave  or would there be no end to it even in that  would they not pursue and hound me even into other countries?”


这句话采用了引用的方式来表述( 词 “曰” 在古文中通常意味着其后为直接引语), 但我没有在拜伦作品的任何段落中找到直接对应的句子,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在1818年12月7日拜伦写给Scrope Davies的信中相应的用法:


You can hardly have forgotten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 quitted England, nor the rumors of which I was the subject -- if they were true I was unfit for England, if false England was unfit for me…  (您不可能忘记我当时离开英国的情况,更不可能忘记关于我的谣言 – 如果它们是真的,我不配留在英国,如果是假的,英国不配有我。。。)


拜伦离开英国后,在对当时境况的评价中也有相应的句子:


[I felt that] if what was whispered and muttered and murmured was true, I was unfit for England; if false, England was unfit for me. I withdrew; but this was not enough.  In other countries ... I was pursued ..." (written in retrospect in August 1819).  (我觉得如果当时有人轻声低语说的抱怨话是真的,我不适合留在英国;如果是假的,英国就不适合我。我走了,但他们还不满意,我到别的国家还被追踪了[此段乃拜伦事后在1819年八月所记])[15]



鲁迅将此段第二句诠释为一个问句 (“吾其行乎?”),进而引发时间顺序上的变化。但这样的翻译也符合他对拜伦性格的勾勒,如自省,一种每位忠诚的儒家学者都应具备的品质。 再者,我们需要谨慎的对待这一引用及其英文上的翻译。一方面是为了翻译的精准度,但是部分也因为这一引语也反映出鲁迅的意愿。的确,中国人理解并欣赏作为诗人的拜伦,欣赏这位国际主义者和这位行动着的人;悲情的结局并没有阻碍他握紧笔和剑去拯救受到压制的人们,有时甚至是解救人们脱离自己的束缚。[16]鲁迅和拜伦的传记、文学作品的其它译者, 如梁启超、苏曼殊、马君武、以及胡适从未接受维多利亚时代西方对拜伦的道德谴责,当时西方不少人只听说Lady Caroline Lamb(卡罗琳 兰姆夫人)对拜伦的评价,认为他是放荡不羁的乱性,是“疯狂的、恶劣的 ,险恶的…”(“mad, bad and dangerous to know”)。


最终引出如何翻译原文材料中并不存在的引语的问题。例如, 在第四部分中,鲁迅总结对拜伦的看法:


故既揄扬威力,颂美强者矣,复曰,吾爱亚美利加,此自由之区,神之绿野,不被压制之地也。[17]


[As for Byron,]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he exalted power and praised the strong, he also proclaimed: "I love America, this realm of freedom, this green meadow of God, this land unbowed."


不论是我,还是任何一位研究这篇论文的中国学者,都在拜伦的作品中找不到这句引语。实际上,此引语出自明治时期日本的拜伦传记作者、翻译家木村鷹太郎Kimura Takataro的作品,将其归为拜伦所写1在希腊的战场上(P.273)与 2拜伦在希腊去世前三个月前,在和一位美国人的谈话中(P.334)-- 记述在木村氏 1902年的日文书《拜伦:文界的大魔王》中。[18]但这些出处都没能被证实。[19]拜伦确实与来自美国费城的船长交谈过,他在谈话中表达了要去美国的意愿。但并没有给予美国如此崇高的赞誉,如诗行里描述的这般。当时(十九世纪初)欧洲进步知识分子认为美利坚这个新成立的共和国尽管弱小,但勇于反抗欧洲的保守势力,同时也秉承了古希腊民主的传统的精神,是可佩。此类型的抒情段落,对于学者和学术翻译者是个谜,但是对鲁迅确立他对拜伦的最终评价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结论是:

 

由是观之,裴伦既喜拿坡仑之毁世界,亦爱华盛顿之争自由,既心仪海贼之横行,亦孤援希腊之独立,压制反抗,兼以一人矣。虽然,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20]


From all these things it becomes evident how Byron could delight in Napoleon's decimation of the world, while at the same time love Washington's struggle for liberty; how he could be fascinated by the ravages of pirates, yet go off alone to aid the cause of Greek independence; how repression and resistance could be embodied in one and the same person. It is, in fact, [on this paradox that] his dedication to both liberty and humanism turned.

 

『耶蘇教の日本的研究』 木村鷹太郎著

大正九年(1920年)東京・二松堂書店刊


上述对拜伦的描述, 鲁迅深表赞同,这些描述很可能同时也反映了鲁迅自己性格的某一方面:一位自由和人权的捍卫者,同时,虽然他知道这并非明智之举,却也在1930年代公开支持共产党领导的反抗运动。


每年当我在第一天硕士研究生课程《诗歌和诗学的翻译理论》上授课时,我经常讲述美国一位译者Stephen Mitchell(斯蒂芬 米切尔)的故事。 他尽管不懂中文, 但被纽约某大出版社预先支付给 $160,000美元翻译《老子:道德经》这本短书。这是因为他过去成功的翻译了澳大利亚诗人Rilke(里尔克)的作品和圣经的两部分(创世纪和约伯记)。因此,纽约的出版商认为米切尔先生可以胜任《老子》的翻译工作,相信他可以给美国读者提供脍炙人口的《老子》译本,而且他需做的只是通过阅读一些旧的《老子》英译版本,再重新用他自己优雅的现代英语“译文”转述即可。就像著名的美国天主教神学家Thomas Merton(托马斯 默顿) 修士以前写出 The Way of Chuang Tzu  (《庄子之道》,其实是《庄子》的“英文版”) 一样。成为一名成功的文学翻译家最重要的是预想你的读者,并给出读者需要的翻译,而不一定是你自己认为的最为“正确的”翻译。如果我们的翻译为博学的读者服务,我们必须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从而得到认可。这包含了追溯查明用晦涩的语言和形式表述的引语,如经常不会有脚注说明出处的古文。但最终我们的英文译文的再创作一定要仔细斟酌对原文材料再加工的过程,即再创作时的理由和原因。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就违背了真实的按照“原文”翻译的规则了。那样的译文不是“剪切和黏贴”的产物就是不加思考分析的所谓的“直译”的结果,通常不能很好的诠释原文。

 

最后,对那些认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是不可被翻译的人,我在此不保留我对他们的看法和意见。黑格尔认为诗人用诗意的思想发声而不是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其意,因此这些作品是可被翻译的。英国詹姆士国王钦定的圣经虽是翻译版本,但它包含了许多转译而后被认为最绝妙的英语诗歌。所以,即便我们都同意诗歌是不能被翻译的,但人们仍会继续翻译它,也有人仍会买这些译文回家去认真拜读。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人们这样做。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这种行为多由人类的好奇心而不是由人类的愚昧引发的。翻译是争取了解他人思想和各种文化的一个步骤,是值得被称赞的。翻译也是当今时代更不可或缺的。当鲁迅于19世纪末第一次读到严复的《天演论》,即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翻译版本时,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读这些翻译作品改变了他的人生。恰如首先通过读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之后读中文原文作品改变了我的人生一样。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迷恋拜伦,因为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希腊。但鲁迅注意到的拜伦的那面、是梁启超、苏曼殊、马君武 、胡适和其他人所忽视的。他关注在拜伦诗歌《该隐》中由人本思考激发的对上帝的反抗。鲁迅是如何有别于他的时代的呢?他做出了比敲响警钟或回应那个时代更重要的事,他面对了如何在文化及精神上重塑中国的问题。对于鲁迅来讲,这一问题不是如何重获财富和权力,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为全人类的利益服务。


(本文收录于《世界鲁迅与鲁迅世界:媒介、翻译与现代性书写》,主编张鸿声、[韩] 朴宰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 释

[1]详见王得后文集《鲁迅教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pp.234-238.

[2]参看我于贝岭所编的书《作为见证的文学》[Literature as Witness] (台北:自由文化出版社,2009)中写的关于鲁迅的章节pp. 42-49

[3] Lu Xun Selected Works《鲁迅选集》,杨宪益和戴乃迭译,  共4 册. ( 北京:外文出版社,1980) 4:336

[4]引用自 Collins Compact Australian Dictionary  柯林斯英文词典 (Sydney: Harper Collins, 1995), p. 223.

[5]Margaret 和James Stutley 玛格丽特与詹姆斯 斯特图利 编, A Dictionary of Hinduis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7) p. 182。

[6]引用自Roden Noel罗德恩 诺埃尔 著 Life of Lord Byron 《拜伦传》(London: Walter Scott Co., 1890)  p. 165。

[7]《鲁迅全集》 共16 册.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1:65-66。

[8]《鲁迅全集》 (1991) 1:73

[9]William A. Lyell威廉 莱尔 著, Lu Hsun’s Vision of Reality 《鲁迅的现实观》(伯克利: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1976), p. 91。

[10]见《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共12 册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6:826 如此解释 “摩罗”:“梵语 Maara 的译音。即魔。意为扰乱,障碍。佛经中原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波旬。后泛指一切障道之法。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 欧人谓之撒旦,本以目裴伦(G. Byron)”。“波旬”条 (5:1117)写: “ 梵Paapiyas,魔王名,为欲界第六天之主, 其义为恶者,杀者。 常以憎恨佛法,杀害僧人为事…章炳麟《五无论》:“ 天魔诱人,波旬绕佛”。

[11]Jon Eugene von Kowallis 寇志明, “Translation and Originality: Reexamining Lu Xun as a Translator”翻译与独创:重新评价作为翻译家的鲁迅 in the Journal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of Australia《澳大利亚东方学会学报》, 39-40卷 (第二部分), pp. 320-333。

 [12]Cain: A Mystery 《该隐:一部神秘剧》,第二场,第二幕 地狱, 428-429行; 443446行。原文为: “Of worlds and life, which I hold with him – No!/ I have a victor – true; but no superior.” (l. 429) / “He as a conqueror will call the conquer‘d/Evil; but what will be the good he gives?/ Were I the victor, his works would be deem’d/The only evil ones. And you, ye new/And scarce born mortals, what have been his gifts/To you already, in your little world?” (l. 443-448)

[13]他写道: “中国汉晋以来,凡负文名者,多受谤毁…“ 《鲁迅全集》 (1991) 1:76。

[14]《鲁迅全集》 (1991) 1:76。

[15]The Works of Lord Byron: complete in one volume 〈拜伦公爵作品全集〉 共一册 p. 802 (2012年11月4日 起可在books.google.com/books?id=e9MTAAAAQAAJ ,Google图书中查得)。也参看John Nichol约翰 尼科尔的《拜伦》传一书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n.d.), p. 98。

[16]拜伦对希腊人的讽刺,他称其为“hereditary bondsmen” (有遗传的奴隶性的民族) in 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 1-86: “Hereditary bondsmen! Know ye not / who would be free themselves must strike the blow?” 尔等遗传奴隶!知否愿得解放者,必须自己先下手?

[17]《鲁迅全集》(1991) 1:78。

[18]木村鷹太郎Kimura Takataroo,《バイロン文界 の大魔王》Bairon Bungai no Dai Maoo (拜伦: 文学界的大撒旦) (东京: 大学馆Daigakukan, 1902)。木村鷹太郎也翻译了拜伦的长篇诗 “The Corsair” (东京: 尚友馆 Shooyuukan, 1905)。

[19]根据我自己的研究及之后与美国研究拜伦的专家学者Leslie Marchand雷尔斯利 玛尔珊特通信上的确认。

[20]《鲁迅全集》(1991) 1: 79。





世界鲁迅与鲁迅世界:媒介、翻译与现代性书写


主编:张鸿声,朴宰雨(韩)

副主编:刘春勇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3


目录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序一

序二


鲁迅世界与现代性书写


未完成文本或文学的重写——论鲁迅的现实性
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
鲁迅“世界人”概念的构成及其当代思想价值
再读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命题“救救孩子”——以优生学的计划解读
鲁迅思维模式的独特性试探
论“五四”启蒙思想裂变的三种主要走向、原因及其巨大影响
鲁迅: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者的风度及其命运
鲁迅:现代中国文化之“结”
通过“孩子”相关的词汇再谈鲁迅五四时期的思想特征与意义——《狂人日记》“吃人的世界”的结构与儿童观
鲁迅的《野草》与现代文学的草写性
鲁迅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试论鲁迅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鲁迅与海外


旧神话素在现代文学中的演化——尤利乌斯·泽耶尔和鲁迅作品中的后羿
对于丸山昇教授的追忆与略评
松本清张的初期小说《父系之手指》与鲁迅作品《故乡》——从贫困者“弃”乡的“私小说”到推理小说《埋伏》的展开
金台俊的学问研究与日本人以及鲁迅
试论鲁迅和纳吉布·马哈福兹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区域研究”视野下的文学研究——冷战时期夏济安与夏志清的鲁迅论
六七十年代新马华文杂志中的鲁迅
鲁迅挂在“老虎尾巴”书房中的安特莱夫照片应当恢复
鲁迅的日语老师


翻译·媒介·左翼


论“胡风与鲁迅的精神传统”问题及左翼文学之分歧
延安媒介与鲁迅——“鲁迅”与延安文艺的结缘及其他
20世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鲁迅的译介工作
论鲁迅《摩罗诗力说》的英文翻译——“源”文本及其“精意”与“字句”的两难

细微处看历史——从鲁迅书账中的郭沫若著作说起

组织化与非组织化——谈鲁迅的个体叙述对左联非组织化的意义


鲁迅与中国传统及其他


鲁迅心目中文艺家的时代使命

打倒“孔家店”的“摩登”圣人——鲁迅对孔子和儒家的复杂态度

鲁迅先生文学和思想的世界价值

从学术史视角看鲁迅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论沈从文的鲁迅小说论述

“狂人”背后的鲁迅


媒介、翻译与现代性书写(代后记)



讲/座/提/示


从《自言自语》组诗

重新解读《野草》


时间:2018年11月27日(周二)14:00—16:00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52号楼420会议室

主持人:刘春勇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主讲人:   寇志明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中文系主任)

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进入公众号,移步今日内容,了解更多讲座信息)


明日推送

朱国华:

本土化文论体系何以可能


或许你还想看

文艺批评 | 刘春勇:类圣经书写与文学之死——以鲁迅为例

文艺批评 | 朱康:“二十世纪文明”对“十九世纪文明”的扬弃——早期鲁迅的文明观与现代观

文艺批评 | 吴俊:鲁迅——魏晋绝唱的现代回响

文艺批评 | 董炳月:“文章为美术之一” ——鲁迅早年的美术观与相关问题

文艺批评 | 李音:“世界民”与“地之子”

文艺批评 | 滕威: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相遇——也谈翻译中的“文化转向”



 长按关注文艺批评

长按Iphone赞赏


编辑 | 井水甜不甜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