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童年往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
而视
导演: 侯孝贤
编剧: 朱天文 / 侯孝贤
主演: 游安顺 / 田丰 / 梅芳 / 唐如韫 / 萧艾
类型: 剧情 / 家庭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闽南语 / 客家话
上映日期: 1985-08-03(台湾)
片长: 137分钟
又名: 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 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 / 生死同代
1
故事简介
国小时期的阿孝有着玩纸牌、打陀螺、与偷摘路边芭乐的日子,陪祖母走过回大陆的路,或者全家吃着甘蔗听著米格机被击落的广播;然而,父亲过世时全家几近崩溃(尤其是母亲)的经验,为平实的童年生活画下一个深刻的句点。中学后的日子,青涩又叛逆。混帮派、泡马子、打桌球、因副总统陈诚大敛与老兵起冲突等;之后大姐北上结婚,大哥阿忠也离家念师专,母亲被查出喉癌,阿孝逐渐担负起打理家务的重任。而从母亲过世时的啜泣,到因祖母不知何时死於塌塌米上,那充满深深愧疚的旁白,使得作为往事所呈现出的画面不由得多出了一丝意味。在无情的生命历程中,也许这就是成长。
2
主要角色
阿孝
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随家人迁居到台湾。小学毕业那年,父亲去世了。升上中学后,与周围的同伴们一样,开始有着青涩却叛逆的生活体验。本来受到学校保送,而想要进军校深造的他,最后因为心仪的女同学的一句话,而决定参加大学联考,但他也因这一时的少年意气而就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阿孝祖母
半痴呆的老婆婆,外出时总是迷路。对大陆念念不忘,一心想回去,经常要阿孝陪她走回大陆老家。在阿孝联考失利不久之后,默默地离开了人世间,于不经意间死在塌塌米上。
阿孝父亲
广东梅县人,民国三十六年,带队到广州参加省全运会,遇到大学同学李槐,受李槐邀请,到台北做李槐的主任秘书。一年后,全家前往台北,由于台湾北部潮湿多雨,患上气喘。在阿孝考上初中那年,因病去世。
阿孝母亲
家庭主妇,照顾着一家老小。阿孝的父亲去台北后,她带领着一家人前往台北。在阿孝的父亲去世后,支撑起处于崩溃边缘的家,后来被查出患有喉癌,在阿孝中学毕业时,因病去世。
惠阑
阿孝的姐姐。本来考上了台北第一女中,数学还得一百分,但是没法,最终还是入读就近的中学,后来进了高雄师范,当了教师。父亲去世后,帮着母亲撑起整个家,后来北上结婚。
3
精彩影评
字幕甫歇,传来一个中年人不疾不徐的旁白:“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我的记忆马上分辨出,那正是导演本人的声音。叙述从民国三十六年的广东梅县开始,背景中是一所木质房子的客厅,空寂无人,北回归线以南天空下初夏正午的褥热和宁静透过敞开的木门在屋子里穿行。侯孝贤已不满足于通过复述别人的经历来传达他的生命体验,他要直接向我们讲述他自己的童年往事。而片中的少年,就叫做阿孝咕。
从广东到台湾,从台北到台南,在那个叫做凤山的山地小城,十来岁的少年长成满脸青涩的青年。侯孝贤回忆的镜头对准了人生最为重要的这几年,最爱他的人相继弃世而去,姐姐也嫁为人妇,到最后,兄弟四人相依为命。我们仍然清晰地捕捉到他的电影里习见的那些情怀,永恒的乡愁,历史的感喟,传统与现代的冲撞,但这一次,它们都成了成长的背景,最让观者感慨唏嘘的却是他投向生命本身的深情凝望,已近中年的他,从更远处对时间、对生与死的默默问询。
死亡,与一个未长成的少年单薄的身形一次次交错而过,身体不可遏止地发育、生长,羸弱的心灵也要经历强加给他的陌生体验,懵懂,恐慌,无措,与蓬勃的青春交战,终于在一天灵肉相交,完成他必经的成年礼。
第一次面对的,是父亲的死。某种与这个陌生世界的亲密联系突然中断,脸上的泪水是不舍,也许更多是为自己。守灵的夜晚,母亲又扑到父亲的身体上嚎啕,少年转过脸,安静而茫然——镜头一切,已是满眼不在乎的青年,大嚼着甘蔗,呼朋唤友,厮混街头,寻找机会发泄青春躯体里过分膨胀的力必多。
母亲去世,这个辛苦一生的女人终得安宁,在庄严恬美的圣歌里投入主的怀抱,少年却哭得撕心裂肺,比任何一个人都痛。父亲和长姐缺席的家庭,经历了青春的骚动和叛逆,眼前猛然一道强烈的白光闪过,直达心灵最深处,轰然炸响,似乎自己的生命也悄然断裂,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突然让他进退失据,不能自已。
到阿婆离世时,一切却已变得那样平静,一切都已隐藏,包括痛苦,包括追悔,包括怀念,当成一个仪式,与过去告别,与软弱告别,在平静的叙述里早已学会隐忍和漠然,早已了解什么是不可避免,从冰冷的死亡,和面无表情地接受谴责,学习什么是秘密和成熟。
侯孝贤始终是中国的侯孝贤,即便面对自己的童年和亲人,他的镜头也是那么克制,隐忍不发,固定的机位,久久的凝眸,看过之后回想,虽是彩色片,记起来却如黑白色调的水默画,蕴藉安然,但其中仍有一股作为抒情诗人侯孝贤特有的忧伤悲悯的调子悄悄地浮上来,如清晨未散去的烟岚,笼罩每个画面,萦绕于我的心头。早已经过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重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十余年后再回首,生命蓬勃却不轻浮,死亡黯然却不凄切,生死界限相泯,生与死在静默中相交会,在每分每秒寂然流逝的时间里滴答作响,生命的秘密尽收眼底。下学归家的少年,细细品味着刚出锅的锅贴,生命的所有美味只集中在当下这心满意足的短短一瞬;家中,父亲正伏在地上拼命喘息,也许他的命就悬在小小的某一口气上,书桌上咯出的鲜血洒满稿纸,那上面,记录着他几十年的生命甘苦。青春期的阿孝第一次梦遗,翻身坐起,有些微微发愣,然后悄悄起身去屋外洗内裤,转身回来,看见母亲坐在父亲当年常坐的椅子上,抿泪给姐姐写信,告诉她自己被诊断为喉癌,门框和蚊帐压缩得微弱灯光下的书桌只占据画面一角,青春与死亡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相望。
其实,死亡气息尚未降临,衰颓与年轻的消息早就以另外的形式暗中互递,没有大悲痛,却给人久久难平的伤感,不知不觉潜入生命最隐秘的那一层,伴随父辈抑郁难已的回望,和阿孝们由轻盈而沉重的一生,也给我们的记忆增添了一幅幅永不消退的画卷。
阿孝考取重点中学,欣喜地接受每个人的夸奖,姐姐脆在地板上擦草席,漫不经心地说着她当年去台北考取一女中的经历,好像是说给大家听,其实更是说给自己。末了,她轻轻地说:“好可惜呀,都不能念一女中。要是那时候念一女中就好了。”然后直起腰,停顿片刻,突然站起来跑出画面。在镜头的深处,父亲摘下眼镜,整个身子颓然地倚在藤椅上,母亲一直低头擦着另一块席子。
姐姐要出嫁了,和母亲坐在塌塌米上,翻拣母亲当年的嫁妆,母亲告诫女儿婚后一定要当心丈夫的身体,娓娓讲述着和父亲二十年的婚姻生活:“身体要紧,其他都是假的。和你父亲结婚时不知他有病。结婚二十年,服侍了他二十年……”这个感觉足足有六七分钟的长镜头里,只是母亲一个人平静地叙说,窗外的雨声则越来越大,敲击着女儿和每个观众的心灵。
然后一转身,又是静默的大榕树,高远的天空,风清云淡,晴空万里。没有哭泣哀怨,打打杀杀的喊叫也杳不可闻,只是回望着那一段时间,和时间中淡淡的成长。有人死,有人依旧按生命亘古不变的节律,发狠地成长。有人乡愁成疾,有人不可回头地认他乡为故乡,乡音渐改,当雨而歌。有人一生重负,有人正恣肆地享受生命中最自由放纵的飞翔,待转头跨过那道联结现在过去、生与死的门槛之后,又满眼苍凉。童年已逝,接续前缘,继续父辈伤怀沉重的旧梦。
——豆瓣 谷之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观影链接
(提取码qg67)
或许你想看
编辑 | 文科
图源 | 网络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IPHONE用户
由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