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教师节特别推送《死亡诗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愿每一个你,在人生的道路中都遇到你的“Captain”,他/她会为你照亮前进的灯塔,触及你灵魂深处;他/她会指引你寻找自我,理解世界,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个属于Captain的节日里,祝福每一位老师,教师节快乐,感谢有您!
斜目而视
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 (1989)
导演: 彼得·威尔
编剧: 汤姆·舒尔曼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 /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上映日期: 1989-06-02(多伦多首映) /
剧情简介
有这样一个人,出现在你枯燥无味的课堂上,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他用独特的方式,新颖的思路,带着你去理解世界,认识自己,改变世界。
C
aptain
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变得风中枯萎
——丁尼生《劝少年们珍惜时光》
他不像其他老师一样照本宣科,古板呆滞,第一节课,带着学生看照片,念诗。他告诉学生:“孩子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
何
以为诗?何为自由
我们品味一首诗歌的时候并非是要把它放在坐标轴上算取面积的大小,而是撕掉那些条条款款,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字与语言的美。毕竟,文字和语言的确能改变世界。
突
破规则,挑战权威
死亡诗人致力于吸取生命的精华。
The Dead Poets was dedicated to "sucking the marrow out of life"。
——梭罗
追
心中所想,追心中真理
他们追寻Captain的脚步,追寻船长曾经所参与的‘死亡诗社‘’,组建了自己的“死亡诗社”,他们畅所欲言,袒露心声,念出自己的诗句,黑暗的洞穴,仿佛映射着柏拉图的“洞穴”。他们自由地享有生命和时间的快乐融合在一起,他们逐渐被一种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命的感觉所包裹,
生
命意义,寻找自己
“孩子们,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在面对上台不敢念诗的学生,船长没有责骂,而是让他大声说出他内心所想,闭上眼睛去聆听内心声音,勇敢的突破,勇敢的面对自己。
学
会抗争,自我思考
“承认你自己”,这是多少人可能活了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生而为人,不必抱歉,勇敢的刚起头来,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而并非永远局限于横纵坐标轴上。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
当聆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寻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他们如同的“发疯”的诗人,奔驰在属于自己的青春舞台上。正是船长,指引他们前进,正是船长,给予他们力量。
在父母的固执与真实的内心之中挣扎,在被赋予的责任与性情的真切呼唤之中徘徊,他向命运妥协,但却又以命运来抗争,用死亡将一切非生命击溃,“或许我从未活过”。“走上绞刑台,面对行刑的枪口,我息安之如泰。”
即便是事与愿违,即便是悲剧收场,即便是付出了血的代价,即便是最终被沉默的大多数所吞噬,但是曾今一起走过的道路,曾今内心燃起的花火,却永远留在了每一个“诗社人”的心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aptain,无路我们身处何处,身在何方,依旧是那些曾经在洞穴念诗的黑衣人,依旧是那些寻找生命意义的少年。
精彩影评摘录
《死亡诗社》这部影片不需要做更多的介绍,它是一部广为人知的电影,时间越久,热爱它的人越多。或者说,这部电影以它的主题,以它所触及到的中小学教育这个永恒的社会性话题,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而不断地去触碰着一代又一代人生命中的情感和创伤。
......
这部影片出现在1989年是一个偶然,但同时,却在这个偶然的时刻标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因为1989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东方阵营不战而败,世界重回到一个全球化的秩序当中,而在这部影片当中,无处不在的盈溢的跃动的是古老的人文主义精神。
大家一定记得那个场景,同样是有点滑稽有点疯狂的场景,就是英语课,老师的教学方式是让孩子们在庭院中漫步,漫步以后他评述他们的身体动作,然后告诉他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调,找到你的步调,按照你的步调去行进。当然在这个时刻出现了一个“飞越疯人院”式的场景,就是这个滑稽的、轻快的、具有启示性的启蒙的场景,不断地出现在一个俯拍镜头当中。很快地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视点的由来,就是由高窗上俯瞰的校长的目光,关于监视,关于对危险的警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悲剧已经开始,悲剧的基调已经启动,或者说悲剧的种子已经埋好。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关于古老的人文主义精神对抗高度机器化的机构的故事,它也可以引申出无数多的政治性的、文化性的、社会性的联想
.....
而后,是一个一个的孩子们在迟疑在挣扎,在恐惧之后站上了桌子,同样的机位拍摄的是高高的立起的孩子们,他们俯瞰着教室,俯瞰着课桌,俯瞰着这个学校和教育机构的秩序,一个解放并且站立的时刻,一个成为你自己的时刻,它是人文主义精神最高的梦想,就是成人之说,成人之学,使我们成为自己,使我们成为人,尽管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梦,就像基汀所说的,只有在梦中我们是自由的。
——摘自:戴锦华《<死亡诗社>,
一个解放并且站立的时刻》
最后,再一次向老师致敬。或许有的人已经离开了校园,离开了书桌,或许有的人还在迷茫,还是徘徊,但是那颗人文的种子,早已在内心中生根发芽...
或许你还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本期编辑 | 绛芸轩
图源 | 网络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