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申霞艳:电影《红衣少女》,我的文学启蒙

文艺批评 2022-03-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汇笔会 Author 申霞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编者按



1985年上映的电影《红衣少女》改编自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以一个家庭和一个班级作为时代的剖面,讲述了八十年代中期人性在经历特殊时期之后的何去何从的故事。电影通过伤痕叙事,展现着对文革的反思和对时代的思考,以小见大地映射历史浩劫对于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电影主角女高中生安然坚信“正义感和诚实”是做人的准则,具有理想主义和不畏庸俗与强权的勇气,影片表现了她在成长中遭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内心的细腻情感变化,以及始终坚守自己善良真诚的可贵本性的胜利。安然身上的红衣,作为一个鲜明的符号象征的是理想主义与平庸时代的猛烈碰撞。

今日推送的文章是批评家申霞艳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和同学去看电影《红衣少女》的紧张冒险经历,电影《红衣少女》成为了她的文学启蒙,影响至今。那个时代的电影和文学,相信对很多人都构成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


本文原刊于《文汇报|笔会副刊》2019年12月8日版,感谢作者申霞艳和公众号“文汇笔会”授权转载!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申霞艳


电影《红衣少女》,

我的文学启蒙


常常被问到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诱因是什么?我得说部分是因为电影《红衣少女》,由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

    

那部电影热映时,我在一个小镇读初中。一天,我们几个女生相约准备逃避晚自习去看这部电影,几个女生一整天心怀小鹿,七上八下的。我的父亲就是中学语文教师,也许是由于想严格管理,也许是出于对自己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自信,我被直接分到父亲任班主任的班级,每天都在他眼皮底下晃动。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铁凝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晚上到底用什么借口请假不参加晚自习,大家七嘴八舌,不得要领,有个年龄大我两岁的女生想了个主意,说她妈妈喊她叫几个同学帮缝被子。过去缝被子是家里的大事,天气好赶紧拆下来洗了,洗后有些讲究的还用米汤浆一次,然后要铺平整用粗纱线缝起来。这个借口显然很粗糙,虽然缝被子需要人打下手,不过一般来说主妇们都会就星期日做这些事。但电影在小镇上演的时间这么仓促,我们一群十几岁的少女能有什么老谋深算的借口?

    

语文课一下课,我赶紧低下头。只见那个年纪大的女生从我身边走了过去,她负责去请假。没想到她很快就走下来了,告诉我,我爸爸同意了,并且没有仔细问。这倒让我狐疑,但高兴的情绪压倒了猜疑。

    

轮下来犯难的是票钱,我身上根本没有零钱,别误会,更不会有整的。那时都吃饭堂,一学期一起交,不需要每顿再花钱,家里也没有要给孩子钱的想法,最根本的是每个人家里都没什么多余的钱。

    

《红衣少女》(1985)


还是我这个同学厉害,她家就住在街上,做点小买卖,她知道钱放在哪里,决定为我们几个去偷票钱。下午上课,她得意洋洋地来了,说就是大摇大摆拿的,因为她母亲没读什么书,算数很差,平时就仰赖她帮算账。而且我们那一代从小就被灌输勤劳节约,母亲哪里会提防家贼。

    

一下学,我们四个就飞奔去电影院买票,谁知还没开始卖票呢,要到开演前一个小时才卖。我们赶紧分头吃晚饭去,我和一个同学回学校饭堂,另外两个回街上的家里了。

    

胡乱把一碗饭扒下去了,就又聚到电影院门口。这时我们胆怯起来,怕在卖票时碰到学校的老师或者某个家长。于是商量,我和家住街上的两个同学一起躲起来,让那个住校的女生去买票,认识她的人要少些。这位女生虽然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答应了。不知道谁拿出了一条手绢,说让她绑在头上,这样即使是老师也不见得会认出来。她真的把这条皱巴巴的手绢当头巾用了,算是简单化了个装。我们三个紧张地躲在暗处观望。

    

买票的队伍越来越长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轮到我同学了,很顺利。她拿到了四张票,一边朝我们飞奔过来,一边连忙将头巾扯下还掉,说扎个手绢简直欲盖弥彰,大家都看她,怪不好意思的。

    

同学从家里“拿”的钱有点多,于是进电影院时又买了一毛钱瓜子,卖瓜子的老人用旧报纸卷成雪糕的形状,装满一筒炒葵瓜子递给我们。我的心还是不大定,总怕穿帮,一会儿担心我爸爸会去那个同学家家访,一会儿又担心电影院里会被其他老师发现,学校二三十个老师没有不认识我的。那个偷钱的同学就老拿瓜子给我,让我低下头嗑瓜子,自己大着胆子四处张望,看有没有其他老师。大概瞄了三圈之后,她突然低下了头,小声说:我们都低下头,别乱看。我问她是见到哪个老师了,她说,别出声。我问难道是校长,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再也不敢嗑瓜子了,心乱跳。


电影《红衣少女》剧照


好在没多久电影就开始了,我们很快就被“红衣少女”的红衣服吸引了。衣服料子有些飘飘然的感觉,后面有条小拉链,配着雪白的裙子。什么时候我们能穿上这么美的衣服呢?我很喜欢安然在妈妈面前据理力争的样子,唉,如果我是她,就胆敢伸手跟爸爸要买电影票的钱了。再后来,安然评“三好学生”的事情深深地触动了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甚至想要帮她投一票。要是我是她,大概会顺应着要了这个“三好”,可是她去找老师了,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当众宣布明年再评。我敢吗?电影就在这种不断联想和代入中进行着,我心里各种翻腾:振奋、酸楚、勇气、忧伤、犹豫……五味杂陈,不知不觉,电影就结束了。当影院的灯亮起来时,大家竟然一起鼓了掌,好像听到了内心的命令。

    

白炽灯让我们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赶紧问旁边的同学到底看到谁了。她附我耳朵边说:“看到你爸爸!”我懵了——爸爸也会来看这样的电影?!

    

调整了一下情绪,脑袋里迅速转过成百上千的念头。

    

这时我同学说:你就大摇大摆地回去,说帮我家缝被子去了。因为你爸爸未必看到我们了。我一句话也没有,被她们拉着手走出了电影院,红衣少女一下子离我那么遥远。她反抗父母、反抗老师的勇气曾经激荡着我,现在却如此轻易地烟消云散了。我一手心的汗,脑袋一团毛线。

    

电影《红衣少女》剧照


我最终要独自一个人去面对爸爸加班主任。

    

我想好了,只要爸爸问起,我就说实话,他不也看了嘛,电影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妥,安然就是顶撞了一下长辈,穿了一下红套头衬衫,没什么。

    

我回到爸爸的宿舍,爸爸正在倒开水。他什么也没问。我支吾了几声就拿着热水壶洗澡去了。

    

睡觉前,爸爸似乎想和我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这件事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过去了,我和爸爸始终也没有谈起这部电影,也没有揭穿请假的谎言。一起看电影的少女们倒常常下课一起神神秘秘地谈论着安然、安静、诗歌、爱情,遥远的未来和远方在眼前展开。

    

乡镇的日子按自己的步伐往前走,有时候日头移动很快,有时候漫长得仿佛静止。春去秋来,寒暑易节。

    

《红衣少女》海报中安然的服饰


第二年暑假,安然款的衬衫被风刮到了我们镇上。看过电影的少女都围着红衬衣叽叽喳喳,嫌没有原版的好看,料子不够飘逸,但都爱不释手。可是买衣服是大钱,谁都不敢问家里要,那时候买新衣服是家庭大事,要在春节立项,专款专用的。姐妹几个谁长得快谁最赚。我们大抵都懂事,懂得父母的难处,毕竟吃饱才是要事。

    

有一天,我妈妈突然拿出一件“安然衫”给我,说爸爸主张买的。这件衬衫我穿了好些年,直到后来长太高了,实在穿不下了才给了表妹,表妹又穿了几年。再也没有哪件衣服有如此高的使用率,妈妈见我这样喜欢,后来就经常给我买红衣服,我一度也被同学称为红衣少女。

    

就这样,我喜欢上了红衣服,兼着喜欢上了文艺。

    

乡村露天电影院


那位偷钱买票的女生没考上高中,就直接当了电影放映员,晚上骑个男式28寸大单车载着沉沉的机器到各村子去放电影。好多电影她简直倒背如流,每次邂逅她都给我讲电影。我对她的生活羡慕极了,放寒假时也跟着她跑了几个村子,可惜电视机很快就在乡村普及了。她应该是最后一波在乡村放电影的,要是她当时碰上的是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一定是很好的电影评论员。


本文原刊于《文汇报|笔会副刊》2019年12月8日版




明日推送



李松睿

吞噬一切的怪兽或劳动者

——关于现实主义的思考之一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申霞艳:凝视欲望深渊,重述“家人父子”——余华论


文艺批评 | 金敬迈 申霞艳:《欧阳海之歌》是被写成这样的


文艺批评 | 申霞艳:“白鹿原”的身份建构与认同危机


文艺批评 | 寅睿:从“他说”到“我讲”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成长记


文艺批评 | 倪文尖:“从小说到电影”三议


文艺批评 | 戴锦华、孙柏:文化革命、“女性”的发明和中国电影





本期编辑|Christie  

图源|网络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