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热带雨》(Wet Season)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热带雨》


导演: 陈哲艺

编剧: 陈哲艺

主演: 杨雁雁 / 许家乐 / 李铭顺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 新加坡

语言: 英语 / 普通话 / 福建话 

上映日期: 2019年9月8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片长: 103分钟




预告短片







剧情介绍




林淑玲(杨雁雁饰)是一位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的中文老师,她与丈夫(李铭顺饰)结婚数年,却依然无法生育,夫妻感情开始出现裂痕。公公中风,照顾的重担全都落在她的肩头。加上新加坡教育体制对中文教育的漠视,她的教学热忱也遭到打击。此时,她和热衷武术的学生郭伟伦(许家乐饰),在补课、接送的过程间,产生了莫名的情感。正值新加坡雨季,整个城市都下着倾盆大雨,两人间的界线也在氤氲的雾气之中,渐渐模糊。





获奖记录




第5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2019)

最佳女主角 杨雁雁


第37届都灵国际电影节(2019)

最佳编剧 陈哲艺


第四届澳门国际影展(2019)

新华语映像单元-最佳导演  陈哲艺    

迷影选择奖 《热带雨》


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2019)

费穆荣誉最佳影片 《热带雨》

费穆荣誉最佳女演员 杨雁雁  

迷影选择荣誉 《热带雨》


第五届迷影精神赏(2020)

年度十佳影片《热带雨》




角色介绍




  林淑玲(杨雁雁饰)

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的中文老师。她与丈夫结婚数年,仍未有子女,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因此变淡。而照顾中风的公公的重担也落在她的肩头。此外,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对中文也不重视。因此她的家庭、事业双双失意。在辅导学生郭伟伦的过程中,她的学生逐渐对她产生爱意。她也在半推半就中和郭伟伦发生了性关系。


郭伟伦(许家乐饰)  

林淑玲的学生,热衷武术,父母常年在国外工作。由于他对中文学习的不重视,导致中文考试不及格。因而被老师林淑玲课后留在教室,额外辅导他的中文。辅导结束后,林淑玲也会送他回家。在一次次的补课和接送的过程中,缺乏母爱的他逐渐对林淑玲产生爱意,甚至和林淑玲发生了性关系。




精彩影评





平遥国际电影展、

台湾电影金马奖、1905电影网综合评

《热带雨》是一部成熟细腻、冷静克制的影片,它带领观众进入一段生活,精炼地展现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与情感悸动,具有穿越地域限制和文化隔阂的魅力 。在导演陈哲艺的镜头下,女主角并非宿命的受害者,而是带着尊严,展现沉默韧性的女性 。女主角的扮演者杨雁雁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提炼中,也尽显安静的尊严,对每一个细微情绪的把握自然而精准,带领观众直面平庸生活的困境 。影片不仅关注到女性的情感和社会困境,还展现了新加坡人疏离华语和华人文化圈的现况,将女性和中文在新加坡社会中的困境,做了非常巧妙的结合。导演用四两拨千斤之力,把一个原本俗烂的剧情,轻松地立了起来 。从而通过表面上的师生恋故事,触及到各种边缘者。一场大雨,冲刷出所有被隐形的孤独 。




豆瓣·南悠一

外显为女性和婚姻困境,实则是华语困境,也是华人困境。陈哲艺把一篇抒情散文写给中文。热带雨季不见晴天,在潮湿的新加坡社会,一场文化撕扯像暗流,在代际之间涌动,人们习惯了讲英文,不想讲华语。师生之间的越矩关系背后,是女主破裂的婚姻,是华语难以挽回的失势,你所执着的中文课,不过是对方的人生第一次。陈哲艺成了对华语仍有留恋的人。很多细节都可以带入,仿佛似曾相识、不够新鲜。可是剧本真是太好,足够吸引我走入那场雨,从头至尾甘心被淋湿。这种好体现在实笔虚写上:实写的是痛苦的妻子,全篇都是她,虚写的是,知道一切选择逃避并把压力全抛给妻子的丈夫,寥寥数笔处处到位。尽管人人都在讲英文,华人特有的家庭弊病仍旧顽固,构建在婚姻背后的“生育”,成为离间这对夫妻关系的真凶。于是当父亲去世,这个家庭最后一根纽带断了。




豆瓣·臻圣

影片不仅折射婚姻悲剧,还反映了社会所敏感的师生恋,选题很有现实意义。在新加坡烟波微袅的雨季,故事也弥漫着暧昧的气息。女老师多年未育,随之丈夫的疏离,在感情上的长期缺席让夫妻关系恶性循环。一方冷淡另一方阳刚,此时出现的学生伟伦的主动示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从教室偷拍那场戏开始,他的眼神、动作间就带着强烈的荷尔蒙味道。伟伦的“好学”在某种程度上给予女老师精神上的慰藉。丈夫对公公的关心不足和伟伦、公公之间的合拍再次形成对比,导演用镜头语言多次铺排暗示。老师一步一步放下警惕,终妥协犯错,种下苦果,不如意之事纷至沓来。雨中拥抱让全片升华,无处安放的不满委屈在那一刻找到暂时的庇护,被雨水冲刷着,渴求释放;正如台词所讲:“一开始就是错的”。女主没有被无形的外在压力所击垮,雨过天晴,终究会见到阳光。




时光网·首席影评官

这部影片保持了导演之前作品内敛沉静的基调,镜头克制、细节用心、感情充沛,以一位移民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女性为主角,继续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问题。


1.“雨”,是天气也是心境

片名为《热带雨》,全片多数是大雨天,制造出了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这既符合新加坡多雨的气候特征,也烘托女主角阿玲迷茫落寞的情绪,还可象征阿玲在与丈夫干涸的两性关系中渴望释放欲望的另一种形式,为之后其与男学生的禁忌之恋埋下伏笔。

本片中最惊艳的一场对“雨”的运用,是阿玲的一场梦境。梦里,她在公公的床上看到一个婴儿,当她欣喜地把婴儿抱在怀里,婴儿剧烈的啼哭声却把她从梦中惊醒。

她发现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公公房间的窗户没关。大雨淋湿了地板,公公已在床上悄然离逝。

从音效上讲,婴儿响亮的啼哭迅速接上哗然的雨声,制造出一种虚实转换间的空沌感,也衬托出人物惶惶不安的心境。而老人的离世和婴儿的出现,既有阿玲渴望生育的心理折射,也暗含对人类生命延续、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

让我想到去年另一部获得去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的电影《阳光普照》,用的是片名的反义,名为阳光普照,实际上讲述的却是一个家庭的崩塌与暗影。

两部电影虽然对天气意象的使用方式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天气融入文本,融入人物,实现了环境和角色心境和生命状态之间的巧妙“互文”。


2.禁忌恋,就是要拍足

影片的一大看点,是身为中文老师的阿玲与男同学郭伟伦的禁忌之恋。

不同于内地许多影片在这类关系上的点到为止,《热带雨》在这方面并不愿意“适可而止”,用相当大胆的镜头拍摄了一场时间不短的激情戏。但这场激情戏并没有给观众一种哗众取宠的感受,反而让人觉得是人物感情自然发展的结果。

先说阿玲,影片细致地展现她与丈夫的情感隔阂。人工受孕的失败,丈夫的冷淡疏离,让她在感情上急需一个宣泄口,面对学生主动又热情的攻势,短暂的失控具有合理动机。且从某种层面上讲,男学生是丈夫、甚至她未能拥有的孩子的情感替代。

而对于学生郭伟伦,其父母常年在国外做生意。具有母性温柔气质的阿玲每周给他补中文,送他回家,还把他接到家中补习,鼓励他比赛,如母似友,让他产生对异性的依赖和眷恋,一步步走向情感的决堤。

可见,禁忌恋并不是现实主义影片的雷区,但和其他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人类与生俱来的感情相比,不仅要注意细化“how”的过程,还要充实“why”的合理性,才能起到塑造人物、推动主题升华的作用。


3.丰富的社会元素让人物落地

虽然师生恋是影片的一条重要的线索,但纵览全片,阿玲并不单纯渴求在爱情上获得自由,她面临的困境是多维复杂的。

本质是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是身为女性,如何在教师、妻子、儿媳、母亲等角色的转换中找到自我意义、实现自我价值。这让影片一下就具备了社会层面上的批判性。

影片用多个片段拍摄阿玲独自打催卵针、做身体检查,接受人工受孕手术,探望刚生了孩子的小姑子等场景。



生育明明是夫妻双方的事,但在这些场景里,丈夫无一例外是缺席的,只有阿玲在承担亲戚们闲言碎语的压力,并在忍受生理痛苦的基础上为此默默努力。从后续情节中我们可知道,丈夫甚至选择了出轨,生育非婚生子这条彻底背弃家庭责任的路。

这种对比是导演有意为之。在采访中他表示:“我觉得华人社会里面,男生都很喜欢做一家之主,但是婚姻或者家庭碰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躲起来的往往都是男生,真正有力量去勇往直前或者面对问题的永远都是女人。”

而阿玲在工作中受到的歧视,也和整个新加坡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阿玲是中学中文老师,中文教育在学校却并不受重视。

导演借此揭开新加坡教育的一角,给内地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至于导演对此做法究竟持何态度,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从公公房间内挂着“笑”的字帖,能隐隐窥见导演对中华文化有亲近感,对新加坡边缘化华语文化表示了隐忧。

精准的人物勾画,充实的社会元素让这部电影骨架清晰,血肉丰满,而徐徐展开的叙事节奏和柔情克制的镜头语言,又让它显得理性思辨,不是声嘶力竭地叱骂,而是从容沉稳地反思。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阳光普照》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82年生的金智英》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喜宴》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嘉年华》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送我上青云》


 
 


本期编辑 | 木青

图源 | 网络


         长按关注


          长按关注


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