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送我上青云》

滕丛丛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



而视



送我上青云


又名: Send Me to the Clouds

导演:滕丛丛

编剧:滕丛丛

主演: 姚晨 / 袁弘 / 李九霄 / 梁冠华 / 杨新鸣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 /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片长:99分钟

上映日期:2019-08-09


预告短片



剧情简介


盛男(姚晨饰),女,独立上进有追求,渴望真爱却仍孑然一身。一次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卵巢癌,需要进行手术,但父亲出轨,母亲幼稚,家庭给不了她可能的支持,她不得不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去筹手术费。天生骄傲的盛男,在生死关头才发现成年人想生存的体面比想象中还艰难,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绝望中,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和解。



获奖情况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2019)

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提名)

滕丛丛


亚洲新人奖 最佳导演(提名)

滕丛丛



精彩影评


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不深不浅,足够撑起一部电影的叙事,却也没什么野心。可问题在于手法有点太老套,一切全靠聊天,演员都没什么表演空间。姚晨袁弘在船尾聊天那段尤其明显,极度尴尬。当然,这段尴尬后面很恰如其分地反作用在了这个角色身上,合理是合理,但不高级。俩爱好摄影的人,不讨论讨论相机镜头什么的,为了佳能尼康你来我往一下,你给我卷根烟我给你递个火,发现你袖子里手腕上有个以前的纹身之类的简单情节,都没有,一切全靠说。这边说北极星离我们多少光年,那边直接就我想和你做爱。观众眼里,这情绪就撞墙上了。


遗憾的是,现实性仍有所匮乏,还是没有中国小县城的空间感。开场烂尾的商业街和码头丢棺材的老奶奶有那么一点质感,后面就是佛寺餐厅酒店房间大混剪。没有小镇居民露出一个小地方人的表情,没有小摊位的烟火气,没有贵州山里雾瘴里的鬼气森森,矛盾也都是几个人之间转来转去,不吃饭不遛弯,景也显得单一。这就是为什么《路边野餐》从故事到手法无一字无来处,我还是很喜欢的原因。里面的人喝酒,去游乐园,用气枪打气球,吃粉儿,买散装白酒,吹笙,真实地活着。而大多数的电影镜头里,看不见县城真正的公共空间。大理石面儿的反光里,拍不出来石头和青苔上发生的故事。青云之下,没有县城。


——豆瓣·玛丽莲·孟获



电影以开头的疯子一脚、结尾哈-哈-哈三声,本应该是带有黑色荒诞意味的轻喜剧,如频频起跳的脏话粗口(老子骂儿子),包括被许多人误以为姚晨心脏病发作的事后现场,让人摸不着头脑。从没有性生活到欲望得不到满足,这道滑动门,过得也太快了罢。


切入原生家庭时,电影又带有批判色彩,尤其是对母亲的一番控诉,义正言辞。


到了贵州外景的云水缭绕,片子又自带艺术片腔,包括作为金句台词出现的“爱欲是生死之门,我从哪儿来还回哪儿去”。近乎讽刺挖苦的,是横空飘来的斯文眼镜π,当电影想要探讨起尊严时,就安排一场戏,让你看看尊严被踩的样子。



从无人机的上帝视角,到青山数峰青的山水外景,《送我上青云》似乎对这个物欲横流人人想要力争上游,寄生上流的中国现实,通过一名饱受戕害、抑制欲望的女性,提出了质疑。


在上山下山的男性权力等级图中,作为女记者身份的姚晨,既是配合又有抗拒,既是主动又有不得已为之。当没有人可以保护你,当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甚至还得保护另一个女人的时候,怎么办?遗憾的是,电影触及了许多问题,却没有找到答案。原来只有到快死了、没钱了,一个人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最终的释放自我,更像是一厢情愿。


——豆瓣·木卫二



比起苦大仇深、苛求力度的揭露与表达,本片采用了更真实的展现与诉说,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畅快,但又不具千帆过尽的释然。姚晨饰演的盛男,没有丧出天际,也没有果敢杀伐,更没有自怨自艾。她求而不得,得而不愿,表现的是普普通通的欲望与挣扎。


但这些欲望与挣扎,放在一个这样的女性身上,一个这样的故事躯壳里,便不再平凡,而有了张力。滕丛丛虽在人物设计上采用了对象结构,譬如哪些配角身上体现了什么,把女主作为一个多棱镜似的联结中心。但她没有留下太多斧凿之迹,而是把爱与欲按不同比例、不同对象地分配调和,再撒在人物身上。


对金钱、学历、地位、爱情、性欲、自尊等的追求,被分别投射在不同维度上。是更纯粹更神性,还是更狂野更兽性。每个人、每组关系,都不一而同。哪怕不露面的角色,也安排妥当(如盛父的小情人)。里面的人没有那么不可理喻,也没有那么随波逐流。换言之,他们更像你我这样的芸芸众生,而非戏剧人物(但云雾缭绕的画面又总给我一种漂游兴逸)。在这样的视角下,女主的心知心结,便如水般化入我们。



影片不试图说教,也不试图提问题。它只是说,看,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没什么好解决的,也没什么不好解决的。我想要的东西,辛辛苦苦就算到手了,却又不是那个味儿。我想逃的,奔奔忙忙逃了,又兜兜转转撞回来。这不是什么温馨的生活小品,也不是什么悲愤的人间控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正如我们对自己的生活一样。


因此,影片不仅超越了一般女性电影的窠臼,还借助这种轻盈,使电影获得了在女性主义之上的指向全体人类的意义。它谦卑地抛弃了提问与回答,真诚地捧出了生活本来的面貌。


送我上青云,也不再是拧着眉头的野心话。而是如同当下许多人喊着的「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一样,成了我们对生活的注脚。送我上青云呀,送我上青云。只恐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呐。


——豆瓣·Tut_Mok



《送我上青云》扎实的剧本创作,聚焦中国当代的女性困境。从女性的原生家庭,观念的形成,职场困境、健康状况,财务情况、婚恋现状等等问题入手展开叙事,直面痛点,精神可嘉,但电影绝不是卖惨,也不苦情,更不是兜售焦虑,以一种层层提升的豁达抒怀方式去展示盛男的精神世界,尽管在这个过程,盛男遇见了很多啼笑皆非,令人难堪的事情,但电影始终带着平等的视角去看待每个人物,不仰视也不藐视,从血肉筋骨里去观察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笔法有点儿老舍先生、汪曾祺先生的意思。另一个非常值得回味,又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电影展示了中国的西南地区的风貌,云舒云卷,氤氲环绕,大河弯弯,这种构思大气的“文人画”审美趣味与人物相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符号,也有点沈从文先生写湘乡的笔触。”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语,此中幽兴偏长“,盛男在朴素风雅的山水民居中经历着喜忧参半之事,她暂留诗画山水间,思考死的恐惧,生的悠长,男欢女爱,悲欣交集,这是盛男的心性经过一次深层的磨砺。这部影片描述了中国女性的情爱观念,真实且充满力量。



本片片名引自《红楼梦》,在精神上也致敬这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写诟与净,真与假,生与死,探索“无常”。茶烟渐起,清谈渐欢,雅俗之间,悦人欢颜。


——豆瓣·滕雅望


《送我上青云》是一部足够女性的电影,但从宏观上看,它也许是一个“小女主”电影。没有励志传奇,没有众星拱月,不是“小妞”“小女生”,女性虽小,自己做主,主题明确,主体明朗。


当许多标榜着“大女主”的影视剧,最终不过落入玛丽苏的俗套,女性的成就或自我实现终究仰赖着收服各路“霸道总裁”或“忠犬八公”的男性青睐而获得。胖女孩丑小鸭把变瘦变美交到很帅的男朋友称之为“励志”“逆袭”,虽然满足女性嗑偶像剧“甜宠”的幻想,但现实是绝大部分的胖子即便瘦了也会反弹。



关于影片“贬低男性”的看法在一些映后交流中也有所提及。诚然片中的男性形象几乎无一正面,但事实上以自身经验出发,这些形象虽然有“提炼”之嫌,也能够印证大多数女性在交往异性上的经验。且年纪大了真的能够一面不将就地保持距离和警惕,一面对这些不完满保持心平气和的理解。事实上,《送我上青云》中这些糟糕的男人身上也各有各的闪光点:善良有学识的文艺男青年,可能也怯懦虚伪;奸诈油滑花心的渣男也有他真挚正直的一面;口若悬河的神叨叨老父亲,你也说不清他慈眉善目的温柔中是否也有情不自禁的心动。



《送我上青云》的结尾也是真正的无力,所有人折腾了一圈什么都没有解决。不止盛男本人的困境,还有围绕在她身边那些被现实打磨成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都没能用自己的方式真正过好,无论是袁弘的委曲求全和阿Q精神,李九霄入世功利、抛弃理想,还是长辈如杨新鸣的出世、信仰,吴玉芳的纵情与依附……所有人的挣扎都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


和命运和解不过是一声“哈哈哈”,“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种鸡汤在死亡面前也是无力,至于那场被视为意义重大的姚晨的情欲独角戏,生活总不是自己动手就能丰衣足食那么简单。和生活相比,性不过是一件轻巧小事,情绪上有一番宣泄舒解,于事无补又不可或缺。有人说影片虎头蛇尾,我还挺喜欢那样的一份无力感,只是扑腾出一些小水花,不是浪。


—— “澎湃有戏”公众号·郝茕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路边野餐》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花神咖啡馆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雾中风景》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三块广告牌》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镜子》


本期编辑 | 法国梧桐

图源 | 网络


微信号:Wenyipiping

微博号:文艺批评Wenyipiping



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