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雾中风景》

安哲罗普洛斯 文艺批评 2021-01-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雾中风景


外文名:Landscape in the Mist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萨纳西斯·瓦尔蒂诺斯 /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托尼诺·格拉

主演:米哈利斯·齐克 / 塔尼娅·帕拉依奥罗葛 / 斯特拉托斯·楚措格卢 / 伊娃·科塔曼尼多

类型:剧情

制片地区:希腊 / 法国 / 意大利

对白语言:希腊语

片长:127分钟

上映时间:1988年8月31日(威尼斯电影节) / 1988年9月10日(希腊)


剧情简介


电影讲述一个80年代末的寻父故事。乌拉(塔尼娅·帕拉依奥罗葛Tania Palaiologou饰)和弟弟亚历山大(米卡利斯·泽克 Michalis Zeke饰)偶然听妈妈说从未谋面的父亲原来远在德国,他们便决心要踏上艰辛的寻父之路。然而,母亲说的只不过是一个谎言——他们只是这个世界上某个男人的私生子。然而,固执倔强的乌拉还是和弟弟一起上路了。 


旅途充满了风雪、泥泞、人情的残酷和世间的无情,两姐弟在熬不完的寒凉凄苦里挣扎着前行,直到遇见马戏团演员奥瑞斯提。他的关怀让乌拉慢慢卸下心中防卫。乌拉带着亚历山大上了奥瑞斯提的汽车,心里分外感激眼前这个唯一一个给他们带来温暖的男人。但是,令人绝望的命运无法给乌拉得到喘息,她再一次陷入了深渊当中……

 

疲惫的姊弟俩终于来到德国,然而他们能见到父亲吗,或许这趟旅程注定只是一场残忍的成人礼。


这部公路片通篇采用象征的诗意表现手法,充满谜样的深层解读效果,结局更是可以有多种诠释。影片有一种梦幻色彩,色调阴暗,把背叛、孤寂和失望等情绪宣泄得淋漓尽致,而希腊社会的政治、人心、历史也在这浓雾的悲惨旅程中一一展现,所以本片是一部颇具艺术深度的、以寻根为主题的、追寻历史、探究人文精神的力作。



所获奖项


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第45届威尼斯电影节 

银狮奖 最佳影片


导演简介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Theodoros Angelopoulos ) ,希腊导演,被称为“希腊电影之父”。1960年就读于巴黎大学文学系,后进入法国电影高等艺术学院,由于与老师闹意见而被赶出校门。回国任记者,常发表影评。


1967年,拍摄了短片《传播》,该片被称为“希腊新电影”;1970年,执导了长片处女作《重建》,影片获第2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国际影评人奖;1972年,编导的剧情片《1936年的岁月》获得了第2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1975年,推出了剧情片《流浪艺人》,影片获第2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和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Interfilm奖;1977年,拍摄了剧情片《猎人》,该片获得了第3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80年,编导了剧情片《亚历山大大帝》,影片获第3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1984年,凭借剧情片《塞瑟岛之旅》获得了第3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1988年,拍摄的剧情片《雾中风景》获得了第4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1年,执导了剧情片《鹳鸟踟蹰》,影片获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95年,创作了剧情片《尤里西斯的生命之旅》,影片获第48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1998年,拍摄的剧情片《永恒的一天》获得了第5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2004年,因执导剧情片《哭泣的草原》而获得了第17届欧洲电影节最佳导演提名;2008年,编导了剧情片《时光之尘》。


角色简介



乌拉

塔尼娅·帕拉依奥罗葛(Tania Palaiologou)饰,在带着她的弟弟前往德国寻找父亲的途中,他们搭上了流浪剧团演员奥列斯特斯的顺风车,也结识了演希腊悲剧的巡回剧团。而后,在乌拉经历过被一个卑鄙的卡车司机夺去童贞之后,姐弟俩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梦想的地方。



亚历山大

米哈利斯·齐克(Michalis Zeke)饰,乌拉的弟弟,跟随他的姐姐乌拉一起前往德国寻找父亲。



奥瑞斯提

斯特拉托斯·楚措格卢(Stratos Tzortzoglou)饰为马戏团演员,让乌拉和亚历山大搭了顺风车,给他们姐弟二人带来了亲人般的温暖。


精彩影评


这是一个寻父的故事。片中的“父亲”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据说,“他”在德国。而这里的德国,正如雾中的风景,影影措措,可望而不可及。如姐弟俩途中所遇的舅舅所言,“德国…真是个极大的谎言…是想给人梦想的吧?”可见,所谓“德国”, 不过是一个隐喻而已,是小孩子心中的理想天国。其实,在影片一开始,导演就传达了这个信息。姐弟俩在谋划旅行,姐姐在黑暗中为弟弟背诵《圣经·创世纪》:“一开始有些混沌,后来就有了光,然后光和黑暗就分开了……”这时候,母亲在外边轻推房门,光线从门缝中划破黑暗,带着我们渐渐进入这两个孩子的世界。然后他们就出发了。这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伍拉和亚历山大的远行,是一个与人类的源起相关的故事。



在西方语境中,有一个永远大写的父亲(Father)――上帝。他在创造完光明黑暗、天地万物之后,“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便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人类,而人类则正诞生于有雾的风景之中。然后他们被逐出伊甸园,散居世界各地。但是千百年来,人类回归父的乐园,寻求永生的理想从未停息。因此,寻找“父亲”,寻找雾中的风景,也就是人类回归诞生之地的努力。寻父,就是回乡。



回乡的过程,也是人类长大的过程。影片中的两个孩子,在飘泊中走向成熟。伍拉辞别母亲带弟弟离家出走,直接承担了大人的职责。她遭受凌辱,走过懵懂的初恋,坚定地告别意中人,走上自己的漫漫长路。在他们经过的最后一个车站,年少的伍拉已经开始懂得用美色向男人换取路费――她迅速学会了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五岁的亚历山大,有着他这个年龄少见的神闲气定。旅途中经历的种种磨难,他都淡然视之。当餐馆老板逼他擦桌子换取面包时,他还不忘了先坐下来,认真的听完一位流浪小提琴手的演出,然后真诚地给以掌声。只有在雪夜中面对躺在地上垂死的马时,亚历山大才忍不住哭了。亲眼看着一个生命的消逝,让孩子过早体味到存在的无常。


——豆瓣·晚睡晚起身体好



《雾中风景》是一次极其痛苦的追寻,安哲罗普洛斯将两个孩子扔到人世间,让无力而无辜的他们负起“寻父”的重任。他居然有直面这个问题的决心,也居然信任电影这个形式。虽然一开始,这个电影主题的重大过于显而易见,而语言又过于迟缓,过于雕琢。我们看到两个孩子,乌拉与小亚历山大,每天到车站去等一趟到德国去的国际快车,因为妈妈说,爸爸在德国。这两个从没见过爸爸的私子生,因为一个谎言上了火车,然后他们遇到各种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不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有时在构图与象征层面上的意义更重要,但它们又不完全地只是难以理解的场景,在审美、情感与思想的层面上,都可以同时展开沟通。 



这些缀在一起的场景,如同梦境。没有严格的逻辑线索,但像是一些回忆中挥之不去的画面,在梦境里与人重逢。这些场景显得孤独,没有缘由,但又沉重,无法推卸。在雪天的一个夜晚,乌拉与小亚历山大走到了一幢房子的外面,有人在举行婚礼,拖车拖来一匹濒死的马,小亚历山大抱着马痛哭,新郎与新娘在屋外的争吵哭泣,婚礼人群的载歌戴舞间,两个孩子与马像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又像是这个世界不属于别人。到底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真的可以寻找到答案,又或真的可以去寻找吗。


——豆瓣·苏七七



安哲的诗意,和某些所谓诗人的所谓诗意相比,他是从来不以忽视现实为代价的,他的影像美本来就构筑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他不会为了刻意的需要,而对丑恶熟视无睹,只是这些事情,经过了他的镜头,不带有强烈的憎恨,但却带着一种默不作声的悲悯。如片中,小女孩被卡车司机强暴的场景,镜头死死地展现着那个罪恶的后车蓬,除了自然杂音,没有任何呼救或者象征不妙境地的音乐,只是这样冷冷地凝视着,这时候卡车的不远处,停下了两辆轿车,上面有人走下来,这不是通俗剧安排的好人按时到场,而是根本就是路人。车上的人只是下车,换了辆车乘,然后就开走了,对事件没有施加任何影响。但这个设置却对观众施加了影响,安哲折磨着为小女孩揪心的观众们,好比让海中遇难的人看见船,但却发现是海市蜃楼一样,而且那两辆车停得还格外地长,折磨着你的神经。他残忍吗?残忍的不是他,现实本来残忍。他像一个忧伤的观众,想哭,却发现是个哑巴,只能无声地流泪。完事后的司机,似乎带有罪恶感地爬出来,靠在车上,而这时候镜头才慢慢逼近那漆黑的车厢。小女孩艰难地爬到门边,没有说话,只是倚靠在车壁上,裙子里不住地淌了很多血出来,她没有哭也没有哀伤,只是漠然地抚摩着自己的血,涂抹在车壁上。安哲始终将自己的视角和这些让人沮丧、悲伤的事情保持着距离,但他的镜头本身,在流泪。和“永恒和一日”中那个贩卖小人蛇的场景一样,没有声音,只有象征着正邪的明暗对比,但可以感到的,却是这无言镜头里压抑不住的浓重情感投入。


——豆瓣·SydneyCarton



荡气回肠沁人心扉的美妙配乐,精妙讲究犹如画卷般的完美构图,妙不可言充满韵味的长镜头,深沉内敛的台词,在透着浓烈诗意感的基调中带出了一个充满着无限悲苦和酸涩的故事,通过姐弟俩坎坷的寻父之旅,Angelopoulos表达了对于城市变迁进入工业化时代后的种种不堪迹象,孕育在人性欲望中的无耻和羞愧,人世间的残酷与冷漠之中。社会动荡下给予人民举步维艰的生活,造成自我目标的缺失和对于未来的迷茫,以及无力抵御的顽固宿命。

 


片中充斥着一些颇有意味的象征性细节,来作为一种隐喻式的客观表达,场景上的昏暗和冷峻,越发渲染了本片凄凉而忧伤的意境。一边是欢呼雀跃的庆祝,一边是痛哭流涕的哀悼,Angelopoulos别具匠心的将其安置在同一镜头中,像是做了一次人生的总结,悲喜与生死间的交杂。那只从海水中被托起的半握拳的大手,犹如人们热切的奢求,想要握住象征希望和自由的海水,却依旧难逃命运的束缚,慢慢远去的那只大手在煞那间似乎也让人察觉到了自我意识的强大难掩其身处现实渺小的事实。



清脆响亮的喊声及枪声,最后虚实难辨的姐弟俩,这两处的设置为影片披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悬念,激发了观者的无限遐想。我可能更加偏向于悲观的笃定,因为往往得到的会是更为美好的答案,糟糕的社会环境,动荡的政治格局,无情龌龊的人性,转瞬即逝的温情,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果姐弟俩真逃过了一劫,到达梦寐以求的德国出于久违的兴奋两人紧紧拥抱迷雾后的苍天大树,这样可能有违Angelopoulos的一贯作风,而我更愿意相信最后的结局是一种超越生死逼近完美的哲学境界,仿若在永恒美好国度中的重生,或许这才是迷雾后渴望的真实风景所在。


——时光网·尉迟上九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李沧东和他的《诗》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和莎莫的500天 (500) Days of Summer》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赎罪》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蝴蝶君》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阿德尔曼夫妇》


@文艺批评Wenyipiping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长按赞赏

本期编辑 | 法国梧桐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