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祝福》

桑孤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祝福

导演: 桑弧
编剧: 鲁迅 / 夏衍
主演: 白杨 / 邸力 / 管宗祥 / 李景波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56
片长: 100 分钟
又名: New Year Sacrifice


预告短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j0703dpn9lu  


剧情简介


辛亥革命前后,居住在浙东山村里的祥林嫂(白杨 饰)命运凄惨,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后的棺材帐越滚越大,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婆婆走投无路,为了还清债务,给二儿子阿根娶亲,在中人卫老二(管宗祥 饰)的怂恿下不惜偷偷将媳妇卖给贺老六(魏鹤龄 饰)。阿根将此事告于嫂子,心中无限凄苦的祥林嫂连夜逃跑,经人介绍在鲁镇鲁四老爷家打工。未过多久,婆婆登门领走祥林嫂。被逼过门的女人险些闹出人命,幸运的是贺老六为人善良忠厚,待她不薄,儿子阿毛的出生则令祥林嫂些许体会到生而为人的难得幸福。好景不长,丈夫和儿子接连死亡,彻底将祥林嫂的人生推向谷底…… 

  

本片根据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由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修复和申报后于北京时间7月15日23时成功入围2020戛纳电影节经典单元(Cannes Classics)。电影入选戛纳经典,意味着当今世界最重要电影节的历史地位认证与对修复质量认可。而位列这份榜单的影片,则将是经典影片国际电影节展映和全球市场重新发行的首要选择。



导演简介


桑弧,中国著名导演、编剧。1930年桑弧父母双亡,家道中落,辍学进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润安字号当学徒。1933年肄业于沪江大学新闻系,任中国实业银行职员。1935年结识周信芳与朱石麟两位艺术家,在他们的提携尝试文艺写作。1941年起从事电影剧本创作,编写电影剧本《灵与肉》、《洞房花烛夜》、《人约黄昏后》、《教师万岁》等,均摄成影片上映。
  

抗日战争胜利后,入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创作《假凤虚凰》,并导演《太太万岁》、《哀乐中年》、 《不了情》等七部影片。50年代任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编导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宋士杰》、《祝福》、《春满人间》、《魔术师的奇遇》、《他俩和她俩》等十余部影片。桑弧的艺术风格具有含蓄、细腻、恬淡、质朴的特点。在艺术处理上善于从平易中见深沉,从含蓄、淡雅中见浓烈,桑弧导演在喜剧方面亦作出了相当的探索和贡献。1981年,他改编并独立执导根据茅盾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子夜》。
  

桑弧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二至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



精彩影评


豆瓣   我只能叫大板


片中一句台词最得人心:“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万恶的旧社会,殊不知是时代的悲剧还是祥林嫂的悲剧。那些透露着浓浓年代感的烙印在悲惨的祝福里得以揭示,是鲁迅先生对悲惨时代的控诉,更是桑弧导演对人性自我的剖析。此影片是对封建势力的批判,更是新中国色彩故事片的开始,它深刻的反省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敢于揭露时代的伤疤,那些被迫害的万千妇女,那些充满教条主义的剥削者,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封建礼教的象征。中国自古以来都尊男人为天,女人的地位是地下的,可轻易践踏的,如祥林嫂这样的人物大有人在。无论是《菊豆》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在诉说着关于女人坎坷的命运,它们大多揭示着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性的冷漠,在影片中,导演着重描绘了女主人公祥林嫂,她这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祥林嫂丧夫逃命为仆,二是祥林嫂被逼改嫁,三是祥林嫂失去至亲疯疯癫癫最终死去。前两个阶段,祥林嫂都为了自己的命运和坏人做了斗争,而最后一个阶段祥林嫂斗争失败了,她渐渐明白,她斗不过这个黑暗的时代,她的死仅是惊醒,却永远无法杜绝……


豆瓣   草莓秋千


电影很大的篇幅都放在了贺老六和祥林嫂的生活之中,这也是不多的、夹杂着生活苦涩却依然温馨的时候。拜堂那天,祥林嫂从轿子里被众人拖出来,绑着,塞着个馒头不让出声。他人全都叽叽喳喳指手画脚,唯有贺老六呆在一旁,眼神中流露着心疼与无奈。可见贺老六从一开始,便是尊重着关心着祥林嫂的,并不因为她是他的妻子,即便还未成亲,他也是把她当做一个人来体贴着的。贺老六的感情是真挚的、没有狭隘界限的,因为如果他只是将感情建立在结发夫妻的关系上,他便不会容忍祥林嫂最初的百般不从,便不会在他人拉自己喝酒时仍不忘叮嘱他人照顾她,便不会在她接受自己之前对她关怀备至,便不会允许让她回去,甚至是送她回去,还周到地问到底是婆婆家还是鲁家。祥林嫂对众生,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女人,一个生活在自己所处社会中的活物,一个名字和闲聊主角罢了,只有贺老六,真切地把她当作一个人来关怀,我们可以说,他不仅仅是对祥林嫂,对任何一个人,都真心相待。他在物质上所能做的和所能给予的可能很少很少,但却能温暖着祥林嫂的心灵,因此祥林嫂并不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是有的,只是这春天太过易逝,无法永留。电影中把短暂的“春天”表现得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先生虽未在小说中明确写出,但我们也是可以从小说中读出来的——祥林嫂对阿毛的日思夜想和悲痛欲绝,其实正反映了在阿毛离开之前,她是倾注了自己的爱,也得到了他们爱的回应的,正因为有了之前的爱之深,才有了生离死别的痛之切。


豆瓣   非虚构


影片中对原著的重大改动带来了影片《祝福》剧作上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特点是整部影片的艺术结构严谨、精炼。原小说的艺术结构也是极其严谨和精炼的,但由于文学的要求与电影的要求不同,第一人称视点的散文式小说结构如照搬到电影中来就会给人以沉闷、拖沓之感。由于改编者实施了这一重大的“转换”,使得原小说中由“我”叙述并串连的“逃”(不堪忍受婆婆的虐待和强迫婚姻而抗争)、“撞”(被卫老二和婆婆抢回卖给贺老六的不屈撞香案)、“捐”(在柳妈的规劝下去庙里捐门槛,以期得到心灵的慰藉)和“问”(在全部希望破灭之后询问“一个人死了有没有灵魂”)四个层次环环紧扣,层层深入。通过戏剧结构紧密组合而成的“逃、撞、捐、问”四个戏剧板块,凝练集中地反映了祥林嫂命运发展的过程。另一个特点是扣住祥林嫂性格,扩展下层人民生活,使短篇小说容量增大。在原小说中,祥林嫂再嫁贺老六是通过这样短短的插话:即卫婆子对鲁四太太的介绍和后来祥林嫂对柳妈的自白,间接地交代出来的。但影片“挑明”这场戏,并“膨胀”这场戏,其意蕴起码有三方面:增加原著仅是短篇小说的容量;从两个处境不同的善良农民身上看到真诚的理解和尊重;用祥林嫂所得到的短暂幸福烘托而后接踵而来的巨大悲痛。夏衍对原作所进行的改编,不是表面上或割裂地在模仿,也不是在移植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乡村生活的风尚及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确实是对于鲁迅作品所触及的思想背景——破产中的中国农村生活各阶级动态和人物情感的真切体会。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阿Q正传》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战争与和平》1968苏制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今天我休息》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百鸟朝凤》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童年往事》


  



        长按关注



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掉了脑袋的鬼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