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百鸟朝凤》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百鸟朝凤
导演: 吴天明
编剧: 吴天明 / 罗雪莹 / 肖江虹
主演: 陶泽如 / 李岷城 / 嵇波 / 胡先煦 / 郑伟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6-05-06(中国大陆) / 2017-04-20(中国大陆重映) / 2013-09-25(金鸡百花电影节)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Song of the Phoenix
预告短片
导演简介
吴天明
吴天明(1939年12月5日—2014年3月4日),祖籍山东省莱芜市,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
1960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巴山红浪》。1974年,进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电影导演专业班(后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 。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生活的颤音》。1984年,执导剧情电影《人生》,该片获得第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87年,凭借剧情电影《老井》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94年,凭借剧情电影《变脸》获得第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2年,凭借剧情电影《首席执行官》入围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2005年,吴天明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2008年,担任爱情电影《过界》的制作人。2012年,主演剧情电影《飞越老人院》。2014年3月4日,吴天明因心梗离世,享年75岁。2016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百鸟朝凤》上映,该片获得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3届中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剧情简介
陕西一个叫做无双镇的小村落里,吹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绝不止于娱乐,更具意味的是它在办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支高难度的曲子,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整个无双镇,只有四方闻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吹“百鸟朝凤”。焦三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唢呐老艺人,他带领徒弟们用执着的热情与坚定的信仰追求和传承唢呐精神。现在焦三爷老了,他急需培养接班人。
徒弟游天鸣初进焦家班时年幼稚嫩,对焦三爷十分敬畏,虽然心有不甘被父亲“抛弃”在焦家班学艺,但仍有为争家门荣光全力博取师父赞许的信心。能够进入焦家班的学子必须人品端正,忠守唢呐艺人的德行,从骨子里做到“唢呐离口不离手”,为考验两个徒弟是否符合标准,焦三爷这个面冷内热的黑脸师父使尽招数。
精彩影评
文艺批评·徐刚
或许再也没有一部电影像《百鸟朝凤》这般如此明确地象征着文化的整体命运。它仿佛神衹一般降临到我们这个被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所笼罩的新时代,其悲壮的姿态清晰投射着一种文化的焦灼、愤懑与渴望。然而,它毕竟是以如此古旧的形式和偏执的想象,讲述文化变迁的“秘密”,这固然带给我们怀旧的欣悦,但让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文化的消失所自然滋生的悲悼、伤感与不安。而后者也正构成了文化的断裂中知识者挣扎和努力的一部分。当然,更不应忘记的是电影的周边,媒体的道德绑架所造就的文化闹剧,以及知识者阶层,那些所谓爱与痛惜的文人情怀所投射的文化焦虑。凡此种种,让围绕影片的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奇观。
作为一部“非遗”电影,《百鸟朝凤》的深刻之处在于不仅仅立足于电影的主角——唢呐——这一单纯的器物层面。故事的展开其实在于通过唢呐记录婚丧嫁娶的传统社会生活,以及更为深切地展现这一生活形态背后的礼俗、信仰和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唢呐所连缀的是整个传统社会及其价值世界。因此影片中,唢呐面临的生存危机带给人的悲情在于,它象征着传统社会生活与整个价值体系的消失与崩溃。尤其是后者,即儒家传统道德理想主义的危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被认为是“道德沦丧”的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影片的问题似乎也在这里:它将唢呐及其连带的生活和价值世界的消逝理解为传统文化之“根”的被剥夺,以及中西文化之间的生死角逐,并通过文人叙事的方式,放大一种情怀的力量,将文化的焦灼感投射其中。这种文化危机感与历史使命感固然令人肃然起敬,但其情感的峻急与立场的偏执还是带来了诸多问题。
这首先突出地表现在,电影似乎将传统理解为某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影片中的唢呐被非常坚决地表述为传统文化之根的象征物,仿佛只有守住这个传统之根,中华文化才有希望。电影里的焦三爷,更像是一个悲剧英雄的角色。这个虔诚的心无旁骛的手艺人,对于现实的变化浑然不觉,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与现实已然格格不入。然而我们对于他的这种格格不入,却并非绝对敬畏。比如影片中那段展现唢呐师承的场景,就让人感受到几分怪异。如果说影片中的焦三爷最初郑重其事地拿出师父留存下来的珍贵唢呐时,还存有那么一丝历史的厚重,那么当他“师父的师父的师父”以及更多沾满尘埃的唢呐也一并出场时,情势便陡然变得滑稽了起来。看得出来,他对亘古不变的传统及祖宗之法的绝对虔诚,甚至表现出封闭,固守和抵抗的姿态。一方面,他看不到现实变化的急迫,也不知该如何寻求变化。就此传统与现实变迁的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冯骥才的《神鞭》中,其实就已经作出过表率。彼时的改革话语中,神鞭难以为继之时,剪掉鞭子,神鞭变神枪的创举,展示的是变革所需要的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另一方面,其实焦三爷也不愿做出改变。作为传统社会民间技艺师承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者,他惟愿永远陶醉在“孝子贤孙跪倒一片”的迷梦中,不愿睁眼看看现实的变化。某种程度上,《百鸟朝凤》所赞赏的正是带着信仰、坚守与担当,用一种悲情的方式泣血守护这不能与时俱进的文化之根,并甘愿为它献祭。
其次,影片也在一种简单的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展现出极其狭隘的中西文化冲突。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想起影片的高潮处,那场唢呐与西洋乐队旷古未有的对抗。在此,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古典礼俗/消费主义等几组概念的对峙,也得到了生动的演绎。在这个段落中,优雅的电影画风陡然一转,颇为粗鄙地用到了一句有关男根的秽语,借此隐喻西洋文化威胁了中国传统之根。然而,就像电影音乐指导,陕西省级唢呐非遗传承人郭玉生所承认的,现实中的唢呐早已完成了从传统唢呐班到现代乐队的转型,实际表演中也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实现老牌曲目与流行音乐的并举。而电影为了塑造一种悲情的基调,不惜围绕唢呐设置一种狭隘的中西对立和紧张,则不得不说是文人一厢情愿的假想。毕竟,在一种中西之间身份焦虑的裹挟之下,我们情愿相信这种对峙的紧张,而非融合的从容。
文艺批评·张慧瑜
第四代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依然延续80年代现代与传统激烈对抗的逻辑,民间音乐唢呐代表了中国文化,西洋乐器则代表现代文化,与80年代用现代来批判传统不同,这部电影中传统不再是落后愚昧的象征,而是一种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价值的传统,唢呐随着现代化的潮流而被淘汰,最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成为民族文化的正面“遗产”。
豆瓣·杨时旸
《百鸟朝凤》的这类故事,经常出现在那种作协范儿的作家们早期的作品中,借由一种艺术或者工艺的消逝为由头,慨叹一种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消散。通常,由于这一类作家都具备深刻的乡土经验,他们又无法超越自己的经验,造成的结果就是下意识地反都市文明,用一种喟叹的方式歌颂着注定消亡的农耕文明。他们乐于把农耕文明美好化,把城市化进程当做一种吞噬田园牧歌的怪物,从而将文明进程解释为人心不古和世风日下。《百鸟朝凤》当中仍然残存着这种典型的情结。即便在最后的部分中,导演极力表现更多的人走向都市文明的决心以及时代不可调头的方向,但是,从主角的命运设置到故事的气质都仍然沉浸于悲伤的调子,那首唢呐吹奏的“百鸟朝凤”仍然是明确的献给农耕时代和小农经济的挽歌,对于那种经济模式的逝去,这部电影仍然是不甘的。
从一开场,这部电影就显露了众多中国农村中的悲剧性事实,充满暴力和强迫的父权,无法接受正常教育而只能把吹奏唢呐当做生活最高追求的孩童,等等。但是,吴天明并没有用写实的眼光和抽离的视角去审视那一切,而是几乎站在那种价值观之中,进行着一种近乎甜蜜地描述。
在他的演绎中,农村再一次被“乡村化”了,静谧小院中讲究的影壁,秋千,花草和萤火虫,这一切都镶嵌着朦胧的光晕。如果这是一个从未有过乡村经验的年轻导演拍摄的电视剧,还算情有可原,但是这出自吴天明之手的电影,就显得有些可疑而刻意。中国没有乡村,只有农村,那些地域的衰败是超过人们想象的,它从未真的成为安宁的灵魂收容所,但是在很多知识分子的重述中,农村一次次变成童话中的想象空间。比这更虚假的还有对人物的描摹。主角焦师傅作为一个主业种地,业余时间为婚丧嫁娶吹唢呐的庄稼汉,在影片中经常变身演讲家。他像电视剧里塑造出来的基层干部那样,有理有据地阐述唢呐的意义,以及这种乐器在文化,乃至精神传承上的象征,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适时的情绪上的起承转合,而在特别恰当的当口,呈扇面状围拢的村民会自发地鼓掌。这一切都是“晚会化”的景观,而绝不可能出现在黄土弥漫的陕西村庄中。
这部戏是写实的基调混杂着一点点写意的情绪。而唢呐,在整部戏中扮演了一个象征物,它既是实体,又是虚指。最初,吹唢呐的人可以得到尊敬以及物质收益,但是,物质收获的部分一直被故事遮掩过去,坚持强调精神性的部分,它成为了获得村人尊敬的途径。而后来,唢呐在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时期,又成为了落后和迂腐的代表。
其实,从很多人内心的活动去看,当年热爱唢呐以及日后抛弃唢呐,更多的都是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只捎带着一些精神上的成就感,但是在电影中,这一切都被一种清教徒式的道德主义倾向所遮盖。师傅一辈,即便对方给大笔钱财,也最终因为觉得死者不够德高望重而拒绝为其演奏百鸟朝凤,而到了徒弟一辈,为了保住唢呐的传承,坚持着不去大都市打工而非要坚守在农村,哪怕已经没人聘请他们演出。从现实上考量,这根本都是不切实际的缺乏可信度的桥段,这种总要在俗世中塑造一个去肉身化、剔除欲望化的人物的做法,基本上是下意识地塑造典型人物的糟糕习惯。
在一系列矫揉造作的进程之后,最终,导演给了一个相对折中主义的尾巴——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了这些吹奏民乐的汉子,让他们有可能得以作为一段影音资料被永久保存。而师傅死了,他的魂灵在一曲唢呐中,得以远去。
或许你想看
本期编辑 | 掉了脑袋的鬼
图源 | 豆瓣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