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西便制》(서편제)

林权泽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西便制


导演: 林权泽
编剧: 金明坤
主演: 金明坤 / 吴侦孩 / 金圭哲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 1993-04-10(韩国)
片长: 112分钟
又名: 悲歌一曲 / 天涯歌女 / Seopyeonje / Sopyonje





电影剧情





Pansori(朝鲜清唱)西便制歌者俞本(金明坤饰)带着养女松华(Oh Jung-hae 吴侦孩饰)流浪荒野山村,与一寡母坠入爱河。为避他人口舌,俞本带着爱人、松华以及爱人的儿子东浩(Kim Kyu-chul 金圭哲饰)远走他乡。


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寡母过早离开人世,俞本则将一腔心血投在一双儿女身上,立志将他们培养成出色的清唱歌手。受外来文化冲击,清唱这门艺术逐渐被世人所轻视。东浩无法忍受穷苦漂泊的生活,某日不辞而别。俞本则将养女的双眼毒瞎,渴望她专心技艺。


多年后俞本去世,松华漂泊他乡,东浩则遵循姐姐的足迹,寻找生命中业已失去的快乐与幸福。






导演简介






林权泽是韩国影史上的教父级人物,同时也是韩国影史上拍片数量最多的导演,迄今为止已有近百部影片问世。1936年,林权泽生于韩国全罗南道长兴县,1962年因《再见了豆满江》成名。其后作品呈现出风格、类型多元的繁荣局面,80年代以后,多部作品在国际上获得奖项。如《曼陀罗》(1981)、《雾村》(1982)、《重逢是第二次分手》(1985)、《代理母亲》(1986)、《阿达达》(1987)、《上升》(1989)、《醉画仙》(2002)等。


这些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影片不仅奠定了他在韩国电影中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影坛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影片以现实主义风格给观众极为强烈的情感满足和审美享受,并启迪观众对历史及现今生活进行反思。





角色介绍





 

俞本

金明坤饰





“潘索里”演唱艺人,为了艺术的传承,不惜弄瞎养女松华的眼睛,让她心无杂念,专心艺术。为了让松华唱好“潘索里”,他竟然抓了村民的老母鸡给松华补养虚弱的身体,以至于被村民暴打,直到弥留之际,还不忘嘱咐女儿要用真诚的心演唱“潘索里”。可以说,他毕生都在“潘索里”的艺术里,走不出,离不开,直到生命终结。


松华

吴侦孩饰

 



俞本的养女,痴迷演唱“潘索里”,但在恋人东户出走后,松华朝思暮想,无心演唱。在喝下养父为其配制的盲药后,失明的松华没有痛哭,更没有向命运宣战,反而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还在闲暇之余问养父天上的自然风云,而且她还告诉裕风,她喜爱“潘索里”,还想唱。当裕风问她是否知道他让她致盲时,她欣然点了头。



 

东浩

金圭哲饰





俞本的徒弟,性格叛逆。在母亲难产死去后,他开始跟着俞本学习“潘索里”,由于用心不够经常受到训斥。东户受新生活的影响,讨厌“潘索里”的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般地不被认可,反感师父严酷的传艺方法,为此他背叛了养父和恋人,选择出走。多年后他得知了松华失明的消息,并受人指点找到了松华的栖身之地,来听松华演唱。





精彩影评





1993年的《悲歌一曲》,是林权泽风格最为圆熟和完备的一部作品。为了不让传统艺术“潘索拉”失传,父亲将美丽的女儿双眼弄瞎,将她永远地留在了“潘索拉”的世界,也留在了悲惨的未来中。影片犹如一曲沉重凄美的民族艺术挽歌,螳臂当车的无奈被碾碎在现代进程的车轮下。



她被父亲毒瞎双目,在心中刻下深深的仇恨,成为生命的歌者,唱给失散多年的没有相认的弟弟。悲怆。凄然。古老艺术不得避免的失传以及对艺术痴迷造成的悲苦人生。


“比起导演最富盛名的《醉画仙》,这部电影更加注重了对艺术与人性的探讨,而《醉画仙》则把很多笔墨加之于历史这较沉重的一面,不免让人想到中国的《霸王别姬》。《悲歌一曲》这部影片,历史总会免不去几分混乱与浮躁,只有真实的艺术本身才能赋予电影画面以流动和永恒的美感,其实也并不是说其中没有牵涉到历史抑或是现实政治的问题,只是它基本上以父女两人之于和歌艺术为主线进行构造的,电影的时空在主人公之一……同和的追溯下转换,但我们明显看出全片几乎都是同样的色调——温和或高调。而到了《醉画仙》,导演就运用了丰富的环境与气象画面去烘托画家不同时期与不同遭遇下的心理。



松华忧伤的和歌再也无法消失于脑海,她提嗓吟唱的是春香还是沉清的故事,它犹如史诗一般,有无言而悲怆的力量,更何况发自一个在哀伤中成长的弱女子的心怀。每一个镜头都有唯美的色彩,但也深深隐含着他们曲折无尽的命运,春夏秋冬,他们行走着。艺术不就是这样的吗,追求者只有不断地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行,其实是连方向都无法得知,你需要的就是付出一生,永远也没有得知的可能,天堂在不知者与求索者的理念之中,然而上帝是不会给他指路的。


也许就像卡夫卡所说耐心是应付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平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一点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的成长。胆怯的自我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见嫩绿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豆瓣·上官婉卿


本片韩文原名为“西便制”,“悲歌一曲”是它的意译。“西便制”原为“潘索里”的一个流派,朝鲜李朝正祖、纯祖时盛行于光州、罗州、宝城、康津、海南等地,这些地方位于韩国全罗道的西边,因而称为西便制,意谓西边的唱法。“潘索里”是潘(广场、舞台)与索里(曲、歌)的合成词,意为“场上之曲”。中文意思是唱剧或唱乐。“潘索里”是朝鲜民族特有的一种歌剧形式,起源于17世纪末。开始时为一般庶民演出,渐渐地被两班(贵族)阶层所接受,后来还有些演唱技艺高超的“潘索里”艺人被传唤进宫,作御前演唱,但到了19世纪末逐渐衰落,战后才又得以复兴。“潘索里”演出时一般是由两个人组成,即一名歌手,一名鼓手,其演唱风格颇似我国的京韵大鼓。流存至今的“潘索里”演唱剧目有《春香歌》、《沈清歌》、《兴夫歌》、《水宫歌》等12部。这些保留剧目均改编于朝鲜古典小说,内容多是些歌颂真挚爱情、赞美孝行、惩恶扬善、警戒世人的,也有神话剧和历史剧。



导演在这部影片中借“潘索里”艺人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他们在当时环境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下,导演把韩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20余载的社会历程加以浓缩,组接为三个艺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扭成他们的命运轨迹。影片故事情节曲折,人物生动丰厚、音乐令人回肠荡气,叙述手法明快流畅,不落俗套,给人以清新之感。


影片中,导演不拘泥于松华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流程,而是着意发掘“潘索里”艺人不同于一般人的生活特点,采用了戏中戏的叙事模式,把现实与舞台完美地糅合起来,使影片具有独特、感人的艺术效果。如影片结尾,松华与东户相逢时的一场戏是《悲歌一曲》的高潮戏,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松华、东户相对而坐,没有寒暄、没有问候,如同陌路,随着东户激昂的鼓点,松华如泣如诉地演唱起《狱中歌》——《悲歌一曲》。那令人回肠荡气的悲怆演唱,使观众已分不清她唱的是曲中的人还是现实的她,人们已把歌中的人物与演唱者“缝合”为一人。观众从她的演唱中似乎看到了松华的悲怆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令观众坚信,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潘索里”艺术不会消亡。



男主人公俞本是位很有才华的“潘索里”艺人,他酷爱“潘索里”艺术,视它为生命。为了使“潘索里”艺术后继有人,竟不惜弄瞎养女的双眼。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俞本这样的人。他被编导安排在理想与现实、生与死的境界中生活,从而表现出俞本对艺术的执着痴迷。也正因为他视“潘索里”艺术为生命的这种痴迷,才会使观众理解了他配药弄瞎既是弟子又是养女的双眸的良苦用心。真可谓:人生如歌,歌如人生。


影片中的另一角色东浩则是一个叛逆性人物,他受社会新思潮影响,厌弃、背叛了曲高和寡的“潘索里”艺术,背叛了养父,背叛了松华,人们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生活重压下的软弱。



整部影片在痴迷与背叛的主题下,展示了导演对人性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他除了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哀怨的故事,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特定的人的生存状态。


《悲歌一曲》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反映韩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但它却采用了现代电影的表现方法。这主要表现在它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结构,导演从多侧面,以不同人的不同视点去观察主人公。通过东浩的查访,为找到松华、俞本的下落和探明松华双目失明的真相,展开了多时空的交错。被查访的对象,有旅店的店主,有街头画家,有不相识的路上行人等。影片还多次利用闪回展开了几个被查访对象对松华和俞本的倒叙,倒叙中对松华有同情,对俞本有谴责,从而多侧面、多角度、多线条地完成了松华和俞本的性格塑造。


此外,影片编导在利用素材创造意境,借用自然景色渲染情绪上的功力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片中东户、松华、俞本三人在原野上尽情演唱“阿里郎”的画面,烘托出流浪艺人的苦涩中的欢乐。又如东户不辞而别后,松华独自站在枯树下的镜头,喻示出此时此刻松华的凄凉心境。再如松华失明后,坐在房前台阶下询问养父天空、星星、月亮的场景表现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影片把静的景物有机地渗入到人物的情绪变化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力。



演员的表演作为一个整体是很成功的。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扮演松华的吴贞孩。她是一位初登影坛的演员,在出演松华这一角色时还只是一位韩国中央大学韩国音乐系的学生,年仅19岁。她少年时学习过舞蹈、伽倻琴和“潘索里”,这些艺术功底使她演起松华来应付裕如。尤其是她那出色的“潘索里”的演唱,再现了朝鲜这一民间传统说唱艺术,那优雅悦耳独具民族特色的曲调久久萦绕在人们耳际,令人难以忘怀。导演林权泽在评论吴贞孩的表演时说:“一句话,没有吴贞孩就没有《悲歌一曲》。”由此,可以看出对她的表演成就的肯定。


——豆瓣·非虚构


关于歌声,电影前期中期都在展现父亲的严苛的训练松华的发声技巧。而到故事的后期,松华终于熟练了民谣的歌唱技巧后,白发苍苍父亲才把西便制的心法传授她,即:西便制的歌声要充满恨,声音要像用刀捥心一样震撼。


而这种“恨”到底是什么呢?父亲的解释是:是人绵延了一生的情绪,淤积于心底永不消散的一种情绪。恨的绵延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绵延的恨。



其实这个“恨”只是借用了恨这个情绪,但并不完全是同样的意思。这种情绪并不是谁恨谁的那种具象的仇恨”,而是一种感觉,一种超越了具体个人的情绪,是歌谣表现时作为核心支撑的一种情感。中文中对应的概念可能是“苦”,众生皆苦的那个苦,是沉重,悲哀,浓郁的感触。但是因为歌唱表现的需要,它往往以撕心裂肺的痛苦示人,于是歌谣里会唱恨,但这种恨其实是控诉,恨山为什么那么高阻挡你的身影,恨海为什么那么广阔隔绝我们在不同的陆地上,恨太阳日落西山就像你舍我而去一般……



虽名曰“恨”,但其实是一种深层的情绪感触。与日本的“哀”中国的“愁”相近似而些许不同。比如近似日本的物哀,既可以“哀”花瓣的凋谢,也可以“哀”花朵的绽放,既慨叹生命逝去的萧瑟,也慨叹生命诞生后的不自由。而二者又与中国的“愁”文化近似,大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的惆怅。这是一种必须由经历与岁月发酵,才能形成获得感与失去感皆有的灵魂悸动。


这是一种抽象的,人要用尽一生要去压制,深埋在灵魂深最处,表面上不声不响的一种情绪。是人将一生中一切的经历,一切的情绪,一切的喜悦幸福,痛苦愤怒,欢喜哀愁全部收藏于心底,压置在心底,埋藏于灵魂中,不去触碰不去回想,但它随着时间越来越浓郁饱满,直到只要轻轻一触碰就立刻能引发电击般洪流的一种情绪。父亲要求松华感知这种情绪,将之融入声音中,所以才说:“西便制的歌声要充满恨,充满爱憎”。因为只有用这种“恨”,歌声才有穿透力,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才具有让观众无法置身事外的触动。也就是让观众共情。这种恨是空恨,并非仇恨。


而当松华的歌声具备这种恨之后,父亲又指出,光有“恨”还不够:“要超越它,把声音发出来”。



父亲认为能唱出恨的是高手,但不是完美。西便制最高的境界是超越东西便制,单纯用歌声就让观众排除杂念忘记一切的声音。能唱出“恨”的歌声会吸引观众共情,但能穿过恨超越恨的歌声才能让人终生不忘。


可能做到吗?这便是父亲要松发一生进行的修行,即累积着磅礴的“恨”,但越过它,放空它,再歌唱它。


——豆瓣·贺兰迈克





观影地址





第一部分: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A3OTI4MzI4.html

第二部分: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A3OTI4NzQw.html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大海》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菊次郎的夏天》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但是还有书籍》

文艺批评 · 斜目而视 | 鲁迅入歌:《野草》、《铸剑二章》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武汉十二锣》(12: Prayer and Blessing)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法国梧桐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