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但是还有书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但是还有书籍 (2019)
导演: 罗颖鸾 / 杨骊珠 / 王悦阳 / 郑苏杭 / 刘倩瑜 / 彭欣宇 / 林宸西
编剧: 罗颖鸾
主演: 朱岳 / 俞国林 / 范晔 / 朱利伟 / 小隐 / 杨早 / 蔡皋 / 熊亮 / 粲然 / 吴雅慧 / 陈晓维 / 蜗牛和lulu / 宁成春 / 何浩 / 薄英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9-12-11(中国大陆)
季数: 1
集数: 5
单集片长: 30分钟
又名: 但是,还有书籍 / And Yet The Books
片名来源
《但是还有书籍》
切斯瓦夫·米沃什 作
杨德友 译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
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即使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伯克利 1986
分集简介
《但是还有书籍》以书为题材,力图在阅读多样化、碎片化的当下,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希望以新鲜有趣的视角和故事,点燃观众对于书的热爱,为人们提供一份在快时代里的阅读指南。
第一集:《书海编舟记》
第一集镜头聚焦的是编辑、译者这些书籍幕后工作者的故事。后浪文学主编朱岳四处奔走为袁哲生《寂寞的游戏》一书做推广,处处碰壁。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前后花了13年,经过七八遍校对,在2018年出版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北大外国语学院老师范晔是首位正式授权翻译《百年孤独》中文版的译者,他查阅了无数的资料,夜以继日工作了11个月之后,《百年孤独》终于面世。
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
第二集讲述的是旧书与读者,书店与读者之间的奇妙缘分。在台北,有一家从1979年经营至今,主营绝版书、珍本书的旧书店——旧香居,店主吴雅慧和弟弟用15年的时间将几十万册的旧书整理成系列。在北京的伯鸿书店里,藏书家陈晓维、谢其章和马征正在进行一场书友聚会。带着书籍去旅行的Lulu和蜗牛,载一车精心挑选的书,与心爱的人一起,漫游中国,他们不经意的出现,让人们与书邂逅。
第三集:《绘本中的奇妙世界》
本集讲述的是用绘本开启孩子的阅读之路。蔡皋是中国绘本界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她捕捉大自然的美好,对歌谣的生动再现,对传统文化的传神表现,都凝聚在对绘画深沉的爱中。儿童绘本作者熊亮热爱各种对于大自然的“无聊的观察”,这些看似“无聊”的事情,在他的眼里闪闪发光。国内知名绘本推广人粲然认为童书的力量在于它总在微小的事物上呈现它的魔法,就像是小草萌发新芽,就像是孩子的心。
第四集:《设计师的纸上王国》
第四集讲的是书籍设计师的故事。读纸质书并不是一种“正确”,而是让更多人了解,纸质书在记录和叙述功能之外,被赋予的更多内涵、美感和意义。宁成春在担任三联美术编辑室主任的十多年里,他和同仁逐步形成了“三联灰”的书装格调:低彩度、中间色、灰调子,这种简洁素雅发风格,突出了三联学术人文的特色。独立设计师何浩用拼图的方式来设计书本,意在传达:当你单独看拼图的每一片时,好像它都是有无限的可能,但其实最后你拼起来之后会发现,只有一种结果。薄英创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蟹羽出版社,张充和是他的书法老师,为了出版老师的一本诗集《桃花鱼》,他精心设计,将书做成了艺术品。
第五集:《快时代阅读指南》
第五集希望人们在快时代里也能够沉下心来阅读。朱利伟在通勤路上读书的同时,也会细心留意那些和她一样的地铁上的读书人。随手一拍,便记录了当时这些人读书的样子。她将地铁上拍下的照片整理成册,上传到豆瓣上,命名《地铁上的读书人》。这些随手拍下的阅读瞬间,一经上传便赢得大量关注,也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更多的人开始尝试利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书籍。
导演手记
我们为什么要拍《但是还有书籍》?
(罗颖鸾)
2月,在新冠肆虐、各种疫情消息铺天盖地将我们淹没的时候,也总有一些闪光时刻,如同暗夜中的一束微光,照亮我们黯然已久的心。
武汉方舱里的一个年轻人,躺在床上,神情专注,正在看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
这张照片简直太适合做我们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海报了——看到这则新闻时的我想——也是毛姆那句“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的最好注脚。
我想许多网友被这张图片打动的原因,大概跟许多观众被我们片子打动的原因是一样的:无论时代如何地喧嚣、浮躁,无论人心如何地焦虑、绝望,但是还有书籍。
而这,也正是我们拍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当阅读成为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使更多人认识到书本的魅力、阅读的乐趣,向编舟者致敬,为爱书人点赞。
尽管片长有限,展示的也许只是这个时代阅读图景的冰山一角,也无法道尽这些爱书人的有趣可爱,但希望我们的片子成为一枚火石,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
……
从2018年下半年策划立项到2019年12月上线,整个片子的制作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五集主题的确立并没有太费周章。《但是还有书籍》的主题虽然是“书”,但它的最终落脚点是“人”,如同本片第二集《二手书的奇幻漂流》中第一句话写的那样,“书籍,从一诞生,就开始了它的奇幻漂流”。一本书从诞生、被阅读到流转整个过程,都与人分隔不开。从作者苦心创作的书稿,经由编辑和设计师之手,成为一本拥有独一无二的外表、触感、味道与个性的书籍,然后再进入书店、图书馆被读者阅读,再流转到二手书店和淘书人手中,正是他们对于书的热爱以及为了书付出的努力,让这个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们所做的,正是深入这个生态群,记录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爱书人,捕捉当下珍贵的阅读风景,寻找快时代的阅读指南。
……
我相信,我们片子里这些人身上以及他们作品中那种缓慢的、无用的、非功效的力量,可以去抗衡或者弥补我们现代人所遗失的一些东西。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片子传达的,和我们最初预想这个片子所要呈现的气质,也正是这样一种“缓慢”(或者借用第一集另一个拍摄对象——翻译家范晔老师随笔集《诗人的迟缓》中“迟缓”一词):它是缓慢的、娓娓道来的,看的时候可以让人安静下来;也是有书卷气和温度的、治愈系的,希望观众看完以后从中获得一些力量、一种慰藉。
……
幸不辱命,片子目前看来评价和反响都还不错。但让我们最开心的事,一个是看到很多观众在看完我们的片子以后重新拿起书阅读,另一个是帮诸位老师多卖了几本书。在第一集上线的第三天后,《寂寞的游戏》在后浪淘宝店就卖出700多本,当当上断货,到现在为止已经加印了两次共16000本,而《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也一度断货,截至1月底已经卖了一千多册。很多网友甚至把我们的片子称为“大型种草机”。
但回归现实,我们也明白这些效应都是短暂的、即时的。感动过后,观众们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将阅读持续下去这个难题;朱岳老师们尽管暂时可以将原创文学继续支撑下去了,但未来也依然步履维艰;而我们,作为纪录片的制作者,则需要反思片子存在的缺陷,以待将来改善。
“三十分钟的纪录片表达得始终还是有限,希望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回到最开始说的,我们的片子只是一枚点燃你读书念头的小火花,但要让它不断燃烧下去,就得一次次地拿起书,持续不回头地进行阅读。”这是我在片子播完后在朋友圈里写的一段话,也以此送给所有的观众。
(摘录自公众号“出版人杂志”)
精彩剧评
纪录片讲述了图书编辑、翻译、装帧设计、藏书人、旧书店店主等等一系列书籍流转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
那些用一生编撰、收藏、分享书籍的人们同样值得被感谢。
他们或穿梭于字里行间的学问,或不懈探寻着文学的矿脉,又或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
精神匮乏时所产生的艰难苦恨,最终还是会被丰盈的灵魂所战胜。书籍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阅读”。只有人去阅读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常常喜欢用“价值”和“意义”去衡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对于这部纪录片而言,导演挪挪分享说:
“我们希望以这个片子,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向编舟者致敬,为爱书人点赞。
片长有限,展示的也许只是这个时代阅读图景的冰山一角,也无法道尽这些爱书人、做书人的有趣可爱,但希望我们的片子成为一枚火石,点燃更多人对于书的兴趣。”
看纪录片不是目的,阅读才是。
——公众号“文化咖”
这部纪录片,聚焦的是书籍背后的人:出版商、编辑、二手书店老板、翻译、绘本作者、旧书收藏者…
他们形形色色,构成了浩瀚书海里的众生相,真实反映了书籍行业的日常。
《但是还有书籍》用五集的结构,展现了这场“奇幻漂流”,大结构下是感人的幕后故事。《但是还有书籍》是继《我在故宫修文物》后,又一部用青年审美打开市场局面的纪录片佳作,其背后传递出这样一个市场信号:所谓青年观众好评多多的“网感”,绝不是指低姿态的迎合,而是基于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的创新表达。
——公众号“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 · 斜目而视 | 鲁迅入歌:《野草》、《铸剑二章》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Christie
图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