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绝杀慕尼黑》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导演: 安东·梅格尔季切夫
编剧: 尼古拉·库利科夫 / 安德烈·库烈奇克
主演: 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 约翰·萨维奇 
类型: 剧情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语言: 格鲁吉亚语 / 俄语 / 英语 / 立陶宛语
上映日期: 2019-06-13(中国大陆) / 2017-12-28(俄罗斯)
片长: 133分钟 / 120分钟(中国大陆)
又名: 一跃而上 / 一跃而起 / Going Vertical / Three Seconds / Dvizhenie vverkh



01

内容简介


电影根据体育历史中著名的传奇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前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一位来自苏联的不知名篮球教练,率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比赛结果发生逆转,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海报



02

精彩短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877ziey2o  



03

精彩影评


01





公众号·文艺报1949


长期以来,美国篮球队一直以全胜战绩稳居世界篮坛第一把交椅,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的最后3秒逆袭壮举将美国队拉下神坛。这个载入奥运史册的事件为改编带来了难度,如何对一个所有观众熟知于心的事实进行改编,从而俘获观众的芳心并对既定事实进行重新诠释?


影片从旁枝侧节入手,丰满人物形象。全片先是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铺陈主要人物的性格、缺陷、动机与转变,将一个状况频出、暗流涌动、发挥极其不稳定的初期苏联篮球队和盘托出:带着医治儿子病情的私心加入球队的教练加兰任、膝盖受伤却极度自负的主力球员谢尔盖、一心想要离队的立陶宛裔球员保罗斯卡斯、先天罹患心脏病的球员萨沙、眼睛近视的中锋扎尔……


这些有缺陷的人物为故事带来不稳定感并形成悬念,使得观众在历史事实之余能够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其各自的困境。影片通过后三分之一的篇幅表现出这些人物的“灵魂黑夜”、低落时刻,以及他们的热血拼搏与成长蜕变。可以说,若没有前三分之二的人物前史塑造,就无法在情节高潮时形成情感高潮,实现“燃点”与“泪点”相叠加的情绪体验,也正是这些人物的前史为球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提供了坚实理由。


颇具玩味的是,尽管萨沙的女朋友、加兰任教练为医治儿子出国的情节因与事实不符而遭到现实中原型人物的拒绝(相似情况也出现在以真实事件为原型的美国电影《绿皮书》之中),但就艺术呈现而言,这些虚构情节却在影片文本内部形成了较为整一的叙事系统和观念呈现,剧作运用“一波三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最后一分钟营救”等经典剧作手法酣畅淋漓地诠释出“信任”“友谊”“成长”“凝聚力”等篮球运动和体育精神的主旨观念。


1

2

3

4

5

6


对篮球比赛而言,还原竞技本身的魅力是形成视听冲击力并吸引观众的关键。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团体对抗性运动的篮球还不具备今日的观赏性和“炫技”成分。因此,影片除了展现人物前史的“文戏”之外,在“武戏”(篮球运动)方面上也充分发掘了影视艺术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依靠升格镜头形成“时间的特写”,放大并凝固了 “滞空”、“灌篮”、“挡拆”、“疾停”等专业篮球战术,在凝滞放大的时间中表达高手对决分毫之间的差距。观众需要的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而是现实生活的奇迹。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慢动作/升格镜头以现代化视听修辞展现了1972年决赛的“奇迹”。此外,许多运动长镜头从观众席摇到现场再升到记分牌,这些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对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比赛现场气氛进行了还原烘托,紧张感与不可预测性充盈其中。


02





公众号·导演帮


全景镜头与大量的个人镜头,突出在以往团体运动中难以得见的运动员个人表现。远景与近景的结合,有助于观众从上帝视角,直接体会到球员内部的心理活动,同时感受到影片里竞技现场爆发的狂热氛围。身临其境,使得屏幕外的观众也能被屏幕中的激烈情节所煽动感染。


现实中,一场比赛对于不同人群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对于教练及球员,比赛的结果代表着个人的胜利,获取成功果实,阶段性的赢家,当主体是国家时,这一场胜利的后果则被进一步放大,集体主义、国家荣誉等其他方面的成功,也有可能被嫁接到一场比赛上。



1

2

3

4

但对于屏幕外和现场的观众来说,一场比赛最重要的部分,毫无疑问就是高潮时刻。这几乎是体育竞赛唯一的精髓。此前的训练挫折,大多属于黎明前的黑暗,准备则以铺垫形式被放在剧本的第一幕和第二幕中,而最后的剧情高潮,包括点球大战、最后三秒钟绝杀,双方比分势均力敌的接球和终结时刻,都与现实中的运动规律所吻合,在这一刻,场内外观众共同产生了情绪震荡。


03





豆瓣·San Perfect 


时至今日,对于那场比赛判罚的讨论仍然没有停歇,俄罗斯人仍旧以此自豪,而美国人则不愿承认失败,一直都未曾领取银牌。很多人将比赛的胜负归结于冷战的大背景,裁判的争议判罚以及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争斗,但却少有人讨论比赛本身。


影片并未逃避这些棘手的政治话题,反而是以尽可能中立而客观的视角展现,但我相信导演更希望观众将着眼于政治之上,着眼于体育运动本身。


这部影片能在俄罗斯的成功,自然少不了战胜不败美国男篮的噱头加成,但不能因此就将它归类为一部披着体育外衣的篮球版“战熊”。前苏联的教练和运动员们,在面临政治、体制等客观因素影响时,仍然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集体,热爱这项运动,愿意去付出一切,赢得这场代表国家荣誉的比赛胜利,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蒙古精神》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乡愁(Ностальгия)》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战争与和平》1968苏制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镜子》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 | 掉了脑袋的鬼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