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热天午后》

文艺批评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

文艺批评



热天午后

剧情

喜剧

犯罪

★★★★★


影片 · 信息

导演: 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 弗兰克·皮尔森
主演: 阿尔·帕西诺 / 约翰·凯泽尔 / 查尔斯·德恩 / 克里斯·萨兰登 / 詹姆斯·布罗德里克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5-09-21(美国)
片长: 125 分钟 / 131分钟(芬兰)

电影预告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0932h4hfwj  


剧情简介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美国历史上最不完善的银行抢案。本该是10分钟完成的银行抢劫犯罪,却变成了12小时的拉锯战。桑尼(阿尔·帕西诺饰)算是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银行抢劫犯了。一个盛夏的下午,桑尼与同伴塞勒(约翰·卡扎雷饰)闯入纽约市布鲁克林银行,准备实施抢劫。怎奈银行刚刚完成交易,金库内根本没有现钱。倒霉的桑尼与塞勒转而劫持人质,与警方对峙提出要求。但4小时后,劫案现场被围观群众和手忙脚乱的警察弄得像游乐园一样热闹。桑尼走出银行对警察的质问居然赢得了群众的喝彩。8小时后,银行劫案登上了电视节目的实况转播,大家仿佛拍电影一样高兴。而这时夜色降临,人质亦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究竟这场闹剧将以什么方式结束?



获奖情况


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最佳男主角(提名)


精彩影评


《热天午后》

一面清晰的社会镜子


    电影一直是一面社会的镜子,透过它,可以反射出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电影才成为各种学者进行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文本,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一百多年的电影史上,才诞生了众多优秀的电影社会学家。

    所谓电影社会学家,其实就是那些用胶片上的画面,用心中的故事来,用电影,来记录当时的社会形态的电影创作者们。简单的说,任何时代产生的电影,都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理由,不论影片的类型是什么,也不管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更不管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多么超现实的故事,它终归是当时时代的反映,后代的人们,通过看当时的电影,往往能更贴近那个时代,体会那个时代的温度。电影,成了一种史料。

    西德尼鲁迈特就是一位出色的电影“史家”,或者说电影社会学家。我记忆中此前看过他的唯一一部影片是《12怒汉》,看过之后惊为天人,90分钟的影片,几乎所有剧情都集中在一间屋子里进行,12个人物性格各异,表演出色,剧情紧凑,尽管全部都是对话,但一点也不会让人有看不下去的感觉,他们为观众奉献了一次酣畅淋漓的影史经典群体演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西德尼鲁迈特的导演处女作,一问世就问鼎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而此后第二个用处女作捧走金熊的,就是三十年后张艺谋的《红高粱》。记得当时我还借着看过《12怒汉》之后的热情,一鼓作气写了一篇超过1万字的影片分析,把全片细分到每个镜头进行研究,在着实受益匪浅的同时,我也深深的记住了西德尼鲁迈特的名字。

    在此后的疯狂收碟生涯里,有一些导演的片子我是看到必收的,西德尼鲁迈特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年,陆续收到了他的《纽伦堡大审判》、《12怒汉》、《冲突》、《东方快车谋杀案》,还有我今天看的这部《热天午后》。


导演  西德尼·吕美特 (Sidney Lumet)


    鲁迈特特别喜欢反映现实,并且戏剧冲突非常强烈的题材,并且他也有能力能驾驭得很好,始终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热天午后》开始就是一幅非常平常的1972年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景象,在一件银行的门口,几个年轻人若无其事的东张西望,然后陆续走进了银行,银行里的工作人在准备下班,一切都显得很正常,也在意料之中――一场打劫开始了。

    桑尼和朋友沙尔是这场抢劫的主角,当他们打开保险柜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没有多少钱,大失所望正准备离去的时候,警察赶到了,并把他们团团围……此后的100多分钟的剧情又是完全围绕桑尼和警察之间展开。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开始了解桑尼的性格,他的人生,他生活中的苦难,以及他为什么要来打劫:原来他承担着全家的生计,同时他还是个同性恋,他为了让自己的“爱人”去做变性手术,才决定开始这次冒险。桑尼的命运成了我们最为关注的东西,这场对峙的结果究竟会怎么样?这个疑问一直悬在我们的心头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



    在这部影片中,除了年轻的阿尔帕西诺无比迷人的魅力和惊人的演技值得称道之外,我觉得最吸引我的,还是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当时社会背景,这些信息不仅是我们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更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正从越战的泥沼中艰难抽身,举国上下对政府普遍不满,很多参加过越战回国的老兵无法得到很好的安置,社会问题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思想混乱,然而绝大多数人依然是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整体而言,人们对政府是一种不信任下的抵触态度,桑尼的抢劫银行的行为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桑尼才成了众多围观人群的英雄,他们为桑尼敢于挑战政府,对抗秩序而鼓掌叫好,那几个被抢银行的职员也并没有将桑尼看作是对立的,他们虽然也害怕,但更多的是坦然,因为相比桑尼的抢劫行为,政府的失信让他们失望得多;相比每天遭受现实的折磨,他们甚至更愿意死在桑尼的枪下。所以他们对桑尼是友好的,有那么一二刻,我甚至觉得他们害怕的并不是桑尼,而是外面的警察,桑尼不会射杀他们,而外面的警察却会。然而,当桑尼抢劫银行的目的曝光后,他的英雄的形象彻底崩溃,虽然有同性恋团体大力支持他,但是更多的人却报以鄙夷的嘘声和侮辱的嘲讽。桑尼在对抗政府的层面上是个英雄,但当他违背了比整个国家机器更为高级的宗教伦理层面的时候,他就彻底的遭遇了失败。


    当我们能从一部优秀的电影中读解出当时的社会图景的时候,那是一种幸福和幸运。很多时候,书写虽然不是用文字,也一样能流传下去,就好比即便有些朋友路过这里,看到我这篇文章而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我也一样能感觉到,你曾经来过……


——豆瓣·坐在桌子前的尹天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142347/)



《热天午后》

咆哮的七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经济萧条,政党信任危机以及人性思想的解放都使的这个年代变的不平常。也使得这个年代成为众多影视作品所要展现的焦点。《热天午后》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刻画出了一个完美体现时代的故事。 


影片似乎从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抓住了观众的心。阿尔·帕西诺扮演的桑尼和他的同伴抢劫银行,一个同伴居然临场退缩了,而后又发现银行里几乎所有的钱都在不久前被提走了,这样荒唐的开场给人太多的喜感。之后因为一个失误而招来200多个警察的包围,这使得情节正式进入白热化。桑尼和同伴、人质、警察,这三方之间的微妙关系与对抗,整整持续了12个小时之久,抢劫现场也成为媒体报道和群众围观的焦点。不过最终桑尼还是没能脱逃,而他的同伴更是被一枪毙命。


当桑尼与警员谈判时,他的癫狂咆哮是本片的一大看点,这使得他看上去无所畏惧,更是煽动了围观群众的情绪,他不断高喊“亚提卡”得到了群众的响应。这里的亚提卡是一个监狱,当时一群囚犯暴动,警方在与囚犯多日谈判未果后,州长下令发动攻击,大约有19名囚犯被击毙,令人震惊的是很多囚犯都不是在暴力抵抗中被打死,而是被人从背后射杀,这是当时警界的污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桑尼和群众高喊“亚提卡”的时候,那些手里拿着枪的警察觉得脸上无光。这段帕西诺歇斯底里咆哮是即兴表演,它也成为影史上一段经典的镜头。由此也可看出当时经济萧条和政党丑闻使得政府极为不得民心。同样是咆哮,科林·法瑞尔在《狙击电话亭》里也有过一段精彩的表演,虽然小法不能和演技之神老帕相比,但是这两个电影总是让人感觉有些相似,同样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同样是被警察团团包围,同样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景,同样是三方的对峙,而不同的是《狙击电话亭》中的对峙是主角、杀手和警察三方。看来《热天午后》在警匪电影的领域给之后的众多电影做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随着剧情的深入,了解到桑尼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并且有个又胖又啰嗦的老婆,但是他是一个双性恋,他还有一个同性恋情人,这次抢劫银行就是为了筹钱给他的情人做变性手术。这样的抢劫动机也反映了一个在当时的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同性恋,美国70年代的关键词之一,性解放和反对同性恋歧视都在当时受到很大的关注。09年凭借在《米克尔》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西恩·潘就是扮演了那个时代的同性恋,也是以思想解放运动为背景的故事。直到今天美国人还在继承着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  


影片最后,桑尼被警方逮捕,按倒在车上,茫然的眼神看着前方。就此这个持续了12小时的事件结束了,一段伟大的表演也结束了。有人说这部电影如果没有帕西诺便不会成功,我觉得这只对了一半,因为如果帕西诺没有碰到这个剧本,他那真实的演技也不会得到升华。这故事好像就发生在帕西诺自己身上一样。导演说拍摄时演员很多时候都是即兴的表演,用自己的一面来表现人物,所以这么真实。还有一点要提到的是,这确实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这是一个躁动的70年代,你会和很多人一样去咆哮这个社会,但当你平静下来时,你会发现这根本是一个“无声”的社会。


——时光网·WilLen

(movie.mtime.com/17806/reviews/3528049.html)



《热天午后》

Dog Day Afternoon 


类型技术扎实得如同教科书,尤其是剪辑和场面调度,吕美特懂得添加类似于帕西诺奔跑时鞋子打滑且摄影机快速跟随这些设计,同时镜头也会被切换到天上的直升机媒体视角和街头的围观群众视角,让节奏张弛有度。笨贼报纸趣闻改成大型抢劫对峙喜剧,街头呈现出被萧条、越战、虚无主义的嬉皮士文化影响的社会氛围,室内黑色幽默的荒诞情节与室外氛围相对应着,同时电影又在反映当时纽约的警察暴力与公众对待警方的态度,以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而作为草根边缘少数身份的劫匪在某些时刻成为了围观民众的乌托邦式精神领袖(《小丑》确实学了不少)。最重要的,劫匪接不接受从银行里出来(come out)构成了出柜与否的双关,因而这又是一部关于gay pride/shame的电影,外界谎称会接纳,而出来后如同一场潮湿闷热的梦的苏醒,余下只是惶然和沉痛。


——第15届法罗岛电影节·Pincent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931468/)




或许你想看




   



            长按关注

欲转载本公号文章

请后台留言申请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期编辑|metro

图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