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钢琴家 (The Pianist)》

罗曼·波兰斯基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

而视




钢琴家 The Pianist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编剧: 罗纳德·哈伍德
主演: 艾德里安·布洛迪 / 托马斯·克莱舒曼 / 艾米莉娅·福克斯 / 米哈乌·热布罗夫斯基 / 埃德·斯托帕德 / 更多...
类型: 剧情 / 音乐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波兰
语言: 英语 /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02-05-24(戛纳电影节) / 2002-09-25(法国)
片长: 150分钟
又名: 钢琴战曲(港) / 战地琴人(台) / 战地琴声 / 钢琴师




剧情简介


史标曼(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二战即将爆发之时,他们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纳粹杀害,而标曼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战争愈加猛烈,朋友 不得不抛下 他回老家寻得安全的住所养育儿女。此时史标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他暗暗帮助标曼直到苏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


预告短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b0861h7918f  


关于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罗曼·波兰斯基,1933年8月18日出生在侨居巴黎的一个波兰籍犹太人家庭里。1960年3月,波兰斯基从波兰国家电影学校毕业,带着一部新拍摄的短故事片。他来到了他的出生地--法国巴黎,在这里,他的作品引起了欧洲电影界的注意。回国后,他拍摄了使他多次获得电影节大奖并名噪世界影坛的影片《水中刀》。2009年9月27日,瑞士苏黎世电影节组委会宣布,因美国发出的为期31年的通缉令,而逮捕波兰斯基。波兰斯基本人去年委托其律师向美国法院提出免罪申请,要求重新审视当时的判案过程。


  2009年9月遭瑞士警方拘捕软禁后,2010年7月12日重获自由。


  2010年7月17日,波兰斯基的妻子法国演员埃玛纽埃勒-塞捏在第44届蒙特勒爵士音乐节演出。这是波兰斯基获释后首次公开亮相。瑞士当局12日宣布,拒绝向美国引渡被控诱奸少女的波兰裔法国大导演罗曼 波兰斯基,立即解除对波兰斯基的软禁。波兰斯基当天重获自由。


获奖记录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2003)

最佳影片(提名) 罗曼·波兰斯基 / 罗伯特·本穆萨 / 阿兰·萨德

最佳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最佳男主角 艾德里安·布洛迪

最佳改编剧本 罗纳德·哈伍德

最佳摄影(提名) 帕维尔·爱德曼

最佳剪辑(提名) 埃尔维·德鲁兹

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安娜·B·薛帕德


第55届戛纳电影节  (2002)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罗曼·波兰斯基


第60届金球奖  (2003)

电影类 最佳剧情片(提名)

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艾德里安·布洛迪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03)

电影奖 最佳影片 罗伯特·本穆萨 / 罗曼·波兰斯基 / 阿兰·萨德

电影奖 最佳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电影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 艾德里安·布洛迪

电影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罗纳德·哈伍德

电影奖 最佳摄影(提名) 帕维尔·爱德曼

电影奖 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沃伊切赫·基拉尔

电影奖 最佳音效(提名) 杰拉德·阿迪 / 迪恩·汉弗莱 / 让-玛丽·布隆戴尔


第2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2004)

最佳外语片



精彩影评


1

豆瓣·枉凝眉


 影片中无数细小的情节浓缩成一个死亡世界的缩影,犹太民族在种族压迫下所受的欺辱在剧中得到极为细腻的呈现,强烈的代入感和真实感也使得电影更好的还原了那个时代。当席皮尔曼翻过墙头逃出犹太集中营时,镜头拉远,映入观众眼帘的是满地瓦砾和数不尽的断壁残垣,空镜头使渺小的席皮尔曼与庞大的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浓重的压迫感和绝望,此时这部电影所寄寓的强烈的反战主题不言而明。     



回顾影片,理想的人道主义与冰冷的现实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但导演在叙事过程中却极为克制,以一个犹太人的视角去看二战,人性和兽性在残酷的战争画面下来回切换,向我们展示了战争下的人间百态。这种现实与理想重合而产生的幻灭感以及矛盾感相互交织,并最终产生了极强的戏剧感以及特殊的观影体验予以观众,让人不禁慨叹个体的生命在历史的裹挟下是如此的渺小。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818302/


2

豆瓣·老晃


除了战争,和战争背后那些人类灵魂中最龌龊的思想(劣等民族、种族灭绝、殖民和暴政),还有什么能让一个钢琴家变成废墟里流窜的老鼠?你应该看看那瘦消的犹太钢琴家在1945年华沙废城中流窜、游荡的狼狈样,满脸肮脏的胡须让他看起来就像十字架上受难的耶稣,但那猥琐,是的,作为一个孤独流放者的猥琐,作为一个饥饿和病痛囚徒的猥琐,让他没了人形儿,然而作为一个音乐家和犹太人,他没有因此丧失起码的尊严。 

    钢琴家,他最好的一次钢琴演奏,不是在战后的波兰电台,不是在灯火辉煌的音乐厅,甚至也不是他在避难所那次惊心动魄的空弹,而是在废墟般的空城华沙,为那个纳粹军官的弹奏。我很想知道那支曲子的名字,因为它大大升华了这部电影。


   开始的节奏非常缓慢,很低沉,甚至有些颤抖(一半是因为饥饿,一般是因为恐惧),但又像是在低声倾诉。慢慢的,节奏加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像泣不成声,又像是在控诉,非常急迫,像要吐出一颗心,像在愤怒,像在咆哮……这不是一个犹太人对一个纳粹军官的控诉,它是整个的弱小而尊严的犹太民族对纳粹暴政的控诉,是人类对荒诞的战争暴行的控诉。


    这可能是第一次,我真正理解了音乐的力量。



    整部电影,导演都在控制情绪,就像波兰斯基自己说的那样——“你看不到导演的痕迹”,除了这里,废墟中钢琴演奏,借音乐把电影推向了高潮。就是在这种对谴责和批判极度的克制之中,在这种对是非观念极其含蓄的表达之中,波兰斯基重现了真实的二战犹太史,这和斯皮尔伯格先入为主的宣泄相比显然胜出一筹。说实话,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斯皮尔伯格对纳粹暴行的展示更多的是一种煽情,一种炫耀,缺少感情投入。
   
    影片后半部分的主体是钢琴家在波兰朋友和抵抗组织的帮助下潜伏在波兰,并最终获救的经历。这一段,尤其是在他的歌唱家朋友离开波兰以后,他无论是在外部环境中,还是在心灵上都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放者。求生的本能让这个幸运儿一次次躲过死神的追赶,但是他躲不掉孤独,无边无际的孤独,那是我们任何不曾经历那场战争的人无法体会的感觉。在战争中,一个普通人,没有革命理想,没有亲人和朋友,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支撑他的,就只能是活下去的本能。


    这是一次人性的流放,而这人性的流放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4400/


3

豆瓣·華而不实 


以二战时期的犹太人屠杀为题材的电影十分普遍,其中以《辛德勒的名单》与这一部《钢琴家》最为著名。很多人喜欢将二者进行比较孰优孰劣,但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两部作品虽然有着很明显的风格化差异,但对于反战这一主题表达而言,已是做到了极致。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导演波兰斯基便有着集中营生活的童年经历,影片中有不少细节都来源于亲身回忆,例如在斯皮尔曼逃离时,军官提醒他“don't run,walk”,便是他小时候父亲亲口对他说过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整部影片更具真实性,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这种无孔不入的恐惧体验感与波兰斯基的亲身经历密不可分。


一部优秀的反战电影不是要将“反战”二字粗暴地打在荧幕上,让电影中的角色人物大喊口号,关键在于要让生活在今日和平社会的观众真正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所在,进而珍惜和平之可贵,从这一点来讲,《钢琴家》是无可挑剔的,对于战争的残酷性,本片做了事无巨细的描绘。影片聚焦于一个特殊的个体—一名知名钢琴家,以这个人物为中心展开叙事,而这一角色的特殊性在于,在战争时代,艺术家,文人往往是失势最快的群体,他们的技能在特殊时代无法施展,类似于一种“残疾人”,因此,影片中的斯皮尔曼虽然平时身为社会上层,却在战争期间只被剥夺剩下一个标签—“犹太人”,他对于整个畸形时代是无力的,唯有不断地接受未知的命运,正是由于影片主角的这一特殊性,观众可以无时无刻与男主产生共情,我们会一直担忧他接下来的命运走向,感受他的无助,创伤。



本片的叙事结构可谓非常的完整,也十分传统,严格地按照时间发生顺序记录下钢琴家斯皮尔曼的逃亡过程,这有一点类似于“公路片”叙事框架,也许像这种重在写实的影片并不需要在叙事整体形式上过多下功夫,光是真实而残酷的情节内容,已经足够。但是,如果光光是平铺直叙地记录一名钢琴家的流浪生涯,未免会流于平庸,显然这也不足以使这部电影成为经典,而整部影片巧妙地运用了其他亮点弥补了情节本身的不足,首先是对于细节的把控运用,本片在很多地方展现了那个时代独有的生活细节,例如往小提琴里塞钱,把糖切成六块分给全家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剧本的内容。


影片还有一个亮点在于其叙事风格,以一种冷静而克制的手法“白描”式地记录下所有的黑暗,这也是波兰斯基作品本身独有的风格所在,而在这一部更可谓是“集大成”。我们可以发现,影片绝大部分,是纯粹利用情节本身的内容在打动观众,我们所震撼的,不是导演编剧们刻意设下的戏剧冲突,而是悲剧本身,波兰斯基甚至在男主最惨痛的时光也没有安排一点配乐,显然,这正是导演最想要表达的—一种荒诞至残酷的真实感。例如,影片中有一处极度震撼的镜头运用,在大广角的废墟背景下,男主无依无靠地在其中跌跌撞撞,在大环境下,显得如此渺小无助,而此刻,影片里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或音乐,只有画面本身在起作用。



本片虽然叫《钢琴家》,但真正出现钢琴元素的并不多,但每一次出现都极为震撼。开头时的一场,以肖邦的c小调夜曲为背景,画面由黑白转至彩色,引出男主衣冠整齐弹钢琴的形象登场,借着便被炮火声所打断,此处的音乐运用张力十足,c小调夜曲哀伤静美,映衬着灰色色调下的芸芸众生,也为整部电影奠定悲伤的基调,之后,波兰斯基好不啰嗦地安排了几声轰炸打破了宁静地一切,丝毫不拖沓地便引出了战争这一元素,很快影片便由平和转向了动荡,这更让观众体会到战争下生活的无常。在此之后的大段时间里,完全没有音乐元素(男主在公寓里想象那段除外),只有屠杀与逃亡,密集的战火丝毫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而第二次出现音乐之时,也是整部影片最高光的高潮时刻,斯皮尔曼在月光的照耀下对德国军官霍森菲尔德弹奏起了肖邦第一叙事曲,这首反映波兰民族革命史诗的伟大音乐作品,在此处完美的契合了情景,之前的黑暗残酷,在琴声中短暂地泯然殆尽,这一幕,或可以载入电影史册。


最后一次出现琴声就已经到结尾了,男主最终重回故乡,当回钢琴师,如开头一般光鲜亮丽地弹奏起肖邦的波兰舞曲,端庄大气而典雅,为整部影片划下了完美的句号。



很多人认为,故事的结尾升华了这部作品,我表示非常赞同。电影后半段男主因艺术与德国军官结缘而获救的情节使得整部影片在反战这一题材上彻底上升了一个高度—人性还是伟大的,但也许在时代洪流面前我们却别无选择。单纯地去讨论战争的荒诞或是人性的无私都是泛泛而谈,毕竟人是复杂的,作为社会性动物,面对着各种交织的时代,社会,个人因素,简单的伦理教条式分析或许根本无法应对,从这个意义上,《钢琴家》又不是纯粹的反战电影,它更多的包含了社会心理学元素在内,它可以让观众在感叹荒诞之余,去主动思考人性的复杂性,《钢琴家》所做的并不是控诉,或是解答某个问题,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它更独特的意义在于抛出了一个悖论,让我们去回味,去反思,或许这就是经典所以为经典的缘故吧。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695381/


或许你想看



本期编辑 | Chestnut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