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 · 斜目而视 | 教师节特别推送《英文系主任》(The Chair)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文艺批评”


值此教师节之际,文艺批评祝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感谢老师们的辛勤耕耘!


斜 目



英文系主任

The Chair

(2021)



片名:英文系主任

又名:系主任/英文老师/讲席教授/叫她系主任

导演:丹尼尔·格雷·朗诺

编剧:阿曼达·皮特/安妮·威曼/理查德·罗宾斯/詹妮弗·金/安德里亚·特洛伊尔

主演:吴珊卓/杰伊·杜普拉斯/鲍勃·巴拉班/大卫·摩斯/大卫·杜楚尼/霍兰德·泰勒/娜娜·门萨/艾弗利·卡尔加尼拉/马西娅·德波尼斯/约瑟夫·坎农/马洛里·露/鲍勃·斯蒂芬森/艾拉·鲁宾/ Ji-yong Lee/ Jordan Tyson/ Darius Fraser / Ron Crawford

首播时间:2021-08-20(美国)

类型:剧情/喜剧

集数:6

每集:30分钟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韩语


预告短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剧情简介


《英文系主任》讲述金智允博士(吴珊卓 Sandra Oh 饰)在声名显赫的彭布罗克大学当上英文系系主任,她正努力适应这个新岗位。她是学校首位女系主任,更是大学职员之中少数的有色人种,必然要应付一般人不会面对的种种挑战。


角色介绍


 

Ji-Yoon Kim

演员:吴珊卓


彭布罗克大学首位英文系系主任,任职后,面临性别歧视、族裔问题、英文系预算减少、调和英文系教师之间的代际问题以及单身母亲与养女之间的关系处理等种种难题。最终,金智允以一票之差被罢免。


 

Bill Dobson

演员:杰伊·杜普拉斯


彭布罗克大学前任英文系系主任,因丧妻而变得一蹶不振,并出现了一系列教学事故。金智允好心劝导比尔重新振作,比尔与金智允暗生情愫。最后,比尔因在课堂上讲述法西斯主义时,无意间做了一个纳粹手势,引发了学生抵制潮,失去教职。


 

Yaz McKay

演员:娜娜·门萨


新入职的黑人女教师,课程设置新颖,受到学生的喜爱。在金智允的调和下,Yaz与老教授艾略特共同授课。同时Yaz作为少数族裔女性,面临着种种隐形歧视,Yaz无法获得终生教职,选择前往其他学校求职。


精彩影评


01

《英文系主任》为什么成为欧美文化圈“爆款”

公众号.澎湃有戏


《英文系主任》开局就抛出了“惊世骇俗”的大餐:虚构的Pembroke大学的英文系迎来了史上第一位女系主任金智允博士(吴饰演)。韩裔、有色人种、女性、在传统白人(男性)势力绝对占优的英文系,这是当下美国多么可贵的迟来的“政治正确”,难怪金博士意气风发,拿着带有善意粗口的系主任铭牌把玩不已。

 

下一秒,主任的椅子就忽地散架了,这个带有双关语的梗(Chair本意是椅子,衍生为主宰者、主任)早早就预示了“女新官上任”注定是一场闹剧。果不其然,第六集的结尾金就以一票之差被罢免。但看似徒然的闹剧却深刻迫切地揭露了女性和少数族裔形形色色的“天花板”困境:亚裔家庭特别是所谓“虎妈”对子女成长、成家的压力;大龄单身女性领养孩子的尴尬;以及最为主要的女性在职场上遭遇的赤裸裸和隐形的歧视。

 

英文系主任金智允的椅子散架


中外对女人拿高学历都有莫名的兴奋不安,而女博士坐上了系主任更是引来无数风骚。剧中一个重要推动线索就是另一位白人男教授Bill,金和他情愫已久,Bill刚中年丧妻,两人似乎马上水到渠成了。

 

但Bill在“Death and Modernism”(死亡与现代主义)这门课为了说明“fascism”(法西斯)与“absurdism”(荒诞主义),无意间做了一个纳粹手势,被学生录下发布到了twitter,引发了可怕的抵制潮。无论他之后讲加缪、贝克特、帕维塞多么发人深省,这个明显违反欧美最敏感意识形态的动作让Bill职业生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恶变。而代表着新晋“政治正确”的金主任,则不得不为Bill这件乌龙不停地解释、抗争,在注定深陷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Bill授课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完整影评:

https://mp.weixin.qq.com/s/ZmdAqF7Q7FWSWyEFdCXj5w


02

学者但汉松谈美剧《英文系主任》:中美两国大学英文系的共通点是“浓厚的末日感” | 专访

公众号.界面文化


界面文化:《英文系主任》还通过呈现教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探讨了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年轻人是否越来越容易“上纲上线”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问题。你怎么看剧中对取消文化给出的答案?

但汉松:《英文系主任》中非常有争议的一个角色就是Bill,他“完美的堕落”是剧中最大的戏剧冲突,因为在课堂上做了致敬希特勒的手势,就跌入了社死的深渊。虽然这个剧情可能略有夸张,但在美国大学——尤其是自诩为自由派大本营的英文系——“政治正确”的确是一个达摩克利斯之剑。Bill的情况触犯了“政治正确”的禁忌,这里没有任何反讽的模糊空间,所有人都需要“非黑即白”地站队:你到底是支持自由的,还是不支持自由的?即使一位教授有终身教职,但这些红线是不可触碰的。哈佛大学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由于在一次会议上说女性在理科方面天然地处于劣势而被迫辞职即为一例。在美国高校就是如此,一次课堂上的无心言论,可能会让你被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人性的污秽》对这种虚伪的校园政治有过尖锐的刻画。


学生们抗议,要求Bill离职


就我个人而言,取消文化挺让人焦虑的,我认为它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反自由主义(illiberalism)。自由主义原本应该是左翼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可现在的情况是,在美国文化政治光谱的左右两边都出现了反自由主义的倾向。取消文化的背后是一种非黑即白的摩尼教思维——你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拒绝思考语境。它和特朗普(以及支持他的极端民粹主义)在立场上看似位于光谱的两端,但实际上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这部剧中着力很深的一点就是要去讽刺美国大学校园中的取消文化。但我觉得稍微有点过犹不及,整个剧把大学生刻画得呆头呆脑的,学生都是千人一面,像复读机一样吐出各种政治正确的言论,这其实是一种漫画式的脸谱再现,把取消文化变成了大学生的一种膝跳反应。我依然愿意相信,美国英文系的学生是多元化的,他们并非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界面文化:从更大范围来看,因为讨厌一个人的观点就要想尽办法令其噤声甚至身败名裂,这种情况也不止出现在美国。这种不宽容的时代氛围是如何形成的呢?

但汉松: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流行这样一种不宽容、偏执、促狭的反智主义。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身份政治,比如性别身份、族裔身份等等。身份政治是一种基于差异的知识生产方式。如何确立身份?其实就是不断去区分、分化——最后变成美国大学里黑人研究非裔文学、东亚学生选修东亚研究课、女性上文学与性别的课、LGBTQ群体做酷儿研究。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允许多元声音出现,但最后它演变成了一种小圈子游戏,彼此互相不倾听。身份政治过于强调维护独异的身份,往往会模糊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当学术思考必然伴随着差异性的标签,也就变成了一种站队的游戏。身份或同一性,其实是一种压迫性的存在。


不同族裔的英文系老师


另外一个原因是极端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也是一种差异政治,一旦坚持极端民族主义,最后就会变成反移民、反少数族裔、制造他者。极端民族主义者往往热衷于“猎巫”,制造出一个共同的外部敌人来显示共同体的团结。在这一方面,身份政治和民族主义是不谋而合的。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现在学术界也提倡重回法兰克福学派,重读阿多诺、霍克海默、霍耐特。阿多诺作为一个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往往被认为是左翼学者,但耐人寻味的是,当六十年代德国出现学生运动、要占领校园的时候,他却是站出来反对。阿多诺当然是批判资本主义文化的,但是他反对学生那种极端的反体制、反文化的方式,因为这些学生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他们其实对资本主义文化、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是缺乏了解的。1960年代欧美学生运动中的一些底层思维,其实和《英文系主任》中那些示威学生是有些像的。


阿多诺


回到法兰克福学派,其实文化马克思主义是相当深刻复杂的思想资源,我们在这当中看到是人类超越族裔和性别的一些共同联结。在族裔和性别之外,阶级也很可能是我们当下一个重要的思考路径。在全球化和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把莎士比亚肖像画逐出英文系大楼、大学校园里为照顾跨性别者而用“心理性别”区分男女厕,所有这些校园政治的斗争可能会变成一种收编的手段,让我们陷于这些身份差异的争执,而看不到资本主义更本质的结构性不平等。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完整影评:

https://mp.weixin.qq.com/s/z05Wm7l0rQySwiRllUJbMg


03

从《英文系主任》到“独怜幽草涧边生”:今天文学如何教育?| 随机波动062

公众号.随机波动  StochasticVolatility


张之琪:《英文系主任》里不同代际的教师全是矛盾冲突的关系,也体现了很不同的生存状态。比如一些资深教授在学院、学界地位很高,基本进入半退休状态,教学热情也降低了很多,可能30年没有更新过讲义,研究也处于半停滞,在学术上没有更多进步了。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一方面他们要承担比较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在研究上他们也处于一个需要努力的阶段。您觉得国内的院系存在这个问题吗?


英文系教师之间的代际问题


徐楠:国内高校对老师有硬性的任务要求,不同级别的老师有不同的考核要求,并非达到一定级别的老师就能够免于考核。这些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者起到了监督作用,但也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压力过大会压制人的治学兴趣。基础学科需要一个积累和反省的过程,这样提炼出来的东西才更有价值。一味要求数量,对学术来讲并非好事。


代际问题一直存在,且不限于学术界。不同时代的人在不同语境里成长,很有可能属于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共同体之间如何对话是一个难题。原则上我们讲求同存异,但那只是原则上,真的产生矛盾、彼此不认同也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营造一个良性的学术生态,不要把学派建构为帮派,不要搞一些“以己之是、非人之非的事情。


尤其在中国,这几十年间的学术流变自有其特点。老一辈学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格局里培养起了基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而新一代的学者接受了更多元的信息、理念和方法,因此,他们在处理同一个研究对象时,基本范式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对相应的学术成果的价判断甚至会出现很对立的情况。这在古代文学领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状况。虽然不至于严重到天天“打架”,但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如何用学术相对的自律将之变成良性对话,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考验,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完整影评

https://mp.weixin.qq.com/s/QKxaG0otOXR3zYUFxN2x7A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教师节特稿 | 理查得·肖尔:被压迫者教育学——致敬保罗·弗莱雷

文艺批评 | 特里·伊格尔顿:大学正在缓慢死亡

文艺批评 | C.赖特·米尔斯:学术生活中的科层制气质

● 文艺批评 | 韩少功:知识,如何才是力量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长按二维码关注“文艺批评”


图源:网络                   编辑:素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