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兰心大剧院》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文艺批评
斜目而视
Movie
《兰心大剧院》
导演: 娄烨
编剧: 马英力、 虹影
主演: 巩俐 / 赵又廷 / 小田切让 / 帕斯卡·格里高利 / 汤姆·拉斯齐哈 / 黄湘丽 / 王传君 / 张颂文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英语、日语
上映时间: 2021-10-15(中国大陆)
时长: 126分钟
外文译名: Saturday Fiction
预告短片
剧情简介
1941年。著名演员于堇返回孤岛时期的上海,表面上是为了出演她的旧爱执导的话剧《礼拜六小说》。但是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救出她的前夫?为了给盟军搜集情报?为了给养父工作?还是为了和自己的爱人一起逃离战争?她真正的使命是什么?随着她着手执行任务,敌我越来越难以分辨,一个女人的命运被时代紧紧牵引,她又如何做出改变世界格局的选择? 戏里戏外,谁能幸免?
获奖记录
2021年
第12届青年电影手册年度盛典
2021年度最令人期待电影 获奖
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闭幕影片 获奖
2019年
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金狮奖 入围
第44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特别展映单元 入围
精彩影评
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娄烨的特色之一,在于他爱拍人的情欲。这可能是娄烨,或者说很多第六代导演共通的选择:和立场保持间离,这间离正是由个人暧昧的情感来保持的。或者不如说,正是因为心知个人之间有暧昧的情感,才知道保持干脆利落赶尽杀绝的立场,尤其在战乱之中,是难以被求全责备的。
就像白玫和于堇之外,《兰心大剧院》中还有另一对同性关系,是莫之因和谭呐。莫之因虽然是个汉奸,效忠日本人,被谭呐等人不齿。但坏事做尽,临到头还不忘好声好气叮嘱同僚,千万要记得保旧日好友谭呐安全。恰好也有第五代导演,在今年做了谍战类型片的首次尝试,可以形成对照:《悬崖之上》在大是大非之间,就容不了这么多暧昧丛生的领域。
片尾,于堇做了最个人化的一个选择——当然鉴于她的伤势,也不算是不合情理——她没有试图逃跑,按约定来到码头,静静伏在谭呐的肩上,像是等待命运的判决。枪落在地上,场景转换成他们电影开头时排演的戏剧,没有交代于堇是否死了,也没有交代谭呐的下落。故事首尾相连,形成一只衔尾的蛇。
或许,于堇和谭呐都死了,成为了宏大叙事里万千面目模糊的星辰。或许,他们在兰心大剧院里获得了永生,永远活在《星期六小说》里。酒馆里的人一直在跳舞,他们也一直在跳舞。
公众号·北艺青评
视线回到1941年,那确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年代,各种政治势力在上海这座城市角逐,动辄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人皆如蝼蚁一般,无足轻重。可是,在娄烨的镜头之下,无论是中方、盟军、日方的那些人,他们都并不只是政治棋局下毫无人性的棋子,他们都在用生命尽情展现一个人的情感追求。
政治操弄的力量是巨大的,无人所能与之对抗,如孙中山所说,其如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所有个体都会被卷入轮下,“予取予求”,生死由之。但是人之伟大,是明明可以顺应彼时代的最强声音而生存下去,却最终选择了遵循自我情感、认知和理想,哪怕与政治主流背道而驰。
所以我才笃定地认为,这还是原来那个娄烨。
公众号·澎湃有戏
电影的迷离感更鲜明地体现在戏中戏的戏剧结构中。于堇是个演员,她在排练左翼导演谭呐执导的左翼话剧。话剧中于堇饰演的就是一名“卧底”,她策划了工人罢工,正遭到逮捕。她处于危险中。话剧中演员的处境,与话剧外于堇的处境形成一种呼应。舞台上演员的应对,究竟是表演行为还是真实处境?
娄烨有意打破舞台与现实、虚与实之间的边界,让一个原本很实的谍战故事变得影影绰绰、摇曳多姿。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当暴力进入剧场,无论是戏内戏外,谁都无法幸免。
娄烨对叙述艺术的痴迷,提高了《兰心大剧院》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但这也很大程度上牺牲了电影的通俗性,极大提升了电影的歧义性和接受难度。
时光网·革角力
在《兰心大剧院》中,争议导演娄烨将明显的现代电影语言应用到不合时宜的时代背景中。就像迈克尔·曼的《公众之敌》中,数字影像、非连贯剪辑和手持摄影将现在的电影制作技术与更遥远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为故事情节提供一种即时性。在《公众之敌》中,这构建起了一种媒体传播体系——历史融入到传说之中,并通过当代人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加以演绎。而在《兰心大剧院》中,则是借此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使这个二战谍战故事更具魅力。
《兰心大剧院》的情节扑朔迷离,难以言明,不过在娄烨揭示了他的核心构思之后,故事开始慢慢步入轨道:1941年,著名女演员于堇(巩俐饰)在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回到上海,表面上是为了与她的旧爱谭呐(赵又廷饰)搭档出演由谭呐执导、即将在兰心大剧院首演的话剧《礼拜六小说》。但正如故事背景(“孤岛”时期的上海法租界,日本偷袭珍珠港六天前)所暗示的那样,于堇归来别有用心,她在话剧中所扮演的间谍角色与其真实的间谍身份之间的模糊界限也将她作为女演员和间谍的分裂属性具体化。
娄烨2003年的作品《紫蝴蝶》也曾以上海为背景,这部非同寻常的电影本身就是一部迈克尔·曼式的动作片,故事发生在日本占领上海期间,时间刚好比《兰心大剧院》早一点。但与《紫蝴蝶》冷硬的红蓝色调不同,娄烨在《兰心大剧院》中选择了鲜明的黑白色调,进一步丰富了这部电影富有挑衅性的审美融合模式,令人头晕目眩的手持摄影所捕捉到的粗犷的数字影像往往与电影里那个时代的电影院中更稳定的经典主义构图产生对话。这一切都加剧了《兰心大剧院》中心人物于堇明显的身份危机。她周旋在一系列不同的效忠对象之间:包括她的养父、法国情报机构特工休伯特(帕斯卡·格里高利饰);被日本当局拘留的前夫(张颂文饰);完全不知道于堇间谍身份的谭呐,讽刺的是,他却让于堇在他的话剧中出演一个间谍。
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有些费解,那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导演有意为之:与娄烨近年的另一部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样,重点不是制定一个整洁、容易理解的叙事,而是陶醉于在中国历史的混乱时刻,见证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影响汇聚在一起,为中国的剧变奠定基础。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时代背景是本世纪初,私营企业和地方政府官商勾结引发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很好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问题。而在《兰心大剧院》中,娄烨和他的长期搭档马英力(剧本改编自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则展示了在世界处于战争边缘时各方的政治野心和不断升级的冲突。
《兰心大剧院》的话剧框架进一步加深了历史是“假戏成真”的概念,剧情的发展变化与于堇和谭呐排练的情节没有什么真正区别,而且,事实上,许多都是以适合舞台的方式编排和拍摄的。历史的发展是固定的,故事的细节是既定的,但娄烨仍然能够以其表现形式打破它。在《兰心大剧院》最后三分之一,密集的情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激烈的枪战。在这些镜头中,娄烨形式和叙事的不稳定性最终化为不可避免的暴力表达。而这一切的核心是银幕传奇巩俐,作为她三年来的第一个电影角色,于堇逐渐经历了从被动的旁观者到浴血持枪的煽动局势者的转变,从而呈现了巩俐几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表演。
娄烨的作品虽然往往在讲述过去的往事,但实际上是对当下做出评论,《兰心大剧院》最后时刻于堇的行动正代表了娄烨电影创作中更高的追求。正如《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反映了城市化建设中的暴力拆迁问题,《兰心大剧院》结尾爆发的骚乱则回应了至今仍困扰着我们国家的身份认同问题。
或许你想看
●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悬崖之上》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特工(공작)》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夺冠》
●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地久天长》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站台》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文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