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美好的世界》(すばらしき世界)

文艺批评 2022-03-18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文艺批评




美好的世界 

すばらしき世界 


导演:西川美和
编剧:西川美和 / 佐木隆三
主演: 役所广司 / 仲野太贺 / 长泽雅美 / 桥爪功 / 梶芽衣子 / 六角精尔 / 北村有起哉 / 白龙 / 木村绿子 / 安田成美
类型: 剧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2020-09-10(多伦多电影节) / 2021-02-11(日本)
片长: 126分钟
又名: 身分册 / 精彩的世界 / Under The Open Sky / 东京苍穹下(港)



预告短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剧情介绍


改编自佐木隆三的伊藤整文学奖小说《身分帐》,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由日本殿堂级实力派演员役所广司领衔主演。讲述一个妓女的私生子三上正夫在四岁时就被弃养,在福利院长大。后来从福利院逃脱,成为黑社会帮派分子,十四岁开始就频繁被抓。好不容易和久美子结婚,还开了一个小酒吧,但是因为流氓滋事,三上在争执中杀掉了流氓,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入狱。在服刑13年后获释重返社会,发誓努力融入新的生活,然而当他被弹射到这个并不了解的美好新世界,根深蒂固的黑帮思维以及对有序社会体系语法的缺失,使他的生活反而越发变得格格不入......师从是枝裕和的西川美和导演新作以人性关怀打量个体的痛苦与希望,描绘出当代日本社会细致入微的生活壁画。



导演介绍


西川美和


西川美和(1974年7月8日-)是一名知名日本导演、小说家和编剧。出生于广岛县广岛市安佐南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美术史学専修。她在学生时期已经师从诹访敦彦和是枝裕和,奠定了她日后投身电影工作的基础。2002年首次执导自己的剧本‘蛇草莓’(‘蛇イチゴ’),获得了每日电影奖最佳剧本奖和新藤兼人奖。西川美和并不喜欢展现所谓的另类题材,而是用一种带有悬念的方式将一个看似普通的故事表现的婉转而复杂,当谜底揭开的时候,会让观众有着自己的一番思考。主要作品有:《蛇草莓》《现在想要裸体的男人们》、《果酱短片集4:五目迷色》、《梦十夜》、《摇摆》、《亲爱的医生》、《卖梦的两人》、《永远的托词》、《美好的世界》。



精彩影评


能变得普通,就是美好的世界(节选)

  公众号 |  Hagure小钟


https://mp.weixin.qq.com/s/9tWF_vfOKsloPz_DRY33Ow


三上在狱中学习了很多,比如自律的生活习惯,缝纫技巧,但同时也丢失了许多技巧,比如驾驶(驾驶证过期了,但因为在服刑无法及时更换)。三上刚出狱那会儿对于回归社会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不过很快现实就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不但求职困难,而且还检查出高血压的毛病,偏偏这么多年的牢狱生活依旧没有磨平他的脾气,他依然容易激动,而且自小的环境教育,让他依然崇尚武力解决问题。这就注定了三上在融入生活的过程中,常常会露出让周围人“害怕”的印象,从而加深周围人对他“杀人犯”的成见。



幸运的是,在三上的身边,还有一群关心他的人:律师夫妇、跟踪采访的小报记者、低保工作人员、超市老板(也是义工)……虽然一开始难免会有一些误解,但三上也在逐步的磨合中,和这些人成为朋友。


更为关键的是,让三上频繁回到黑社会的原因是只有黑社会不会歧视他,会给与必要的尊重。而如今,在黑社会逐步式微的新社会里,虽然三上还有昔日讲义气的兄弟,可兄弟的被捕也终于堵上了三上重蹈覆辙的道路。


三上放弃了原本打算当司机的理想(因为依靠低保的钱,重新靠驾照很难),而是在进入一家养老院当上了护工。朋友们为他一步一步的前行而庆祝,同时也千叮咛万嘱咐,遇事不要强出头,不要总试图维持正义,偶尔自私一点,爱自己多一点。毕竟一旦惹上事,人们又会习惯性地带着成见去看待三上,给三上融入社会平添各种困境。


原著小说名这个“身分账”,就是犯人的各种档案。三上出狱后,把自己的身分帐寄给记者,希望记者能帮自己找寻生母;而三上重返社会的过程中,服刑的身分账一直如影随形,从内从外都阻碍着他顺利融入新的生活。故事到后期,虽然一直未能找到生母,但能再度遇到当初福利院里做饭的阿姨,一起唱起幼时的儿歌,并和孩子们一起玩球……那一刻起,三上放下了“身分帐”对自己人生的束缚……一旦他放下之后,他就可以抬头看到,天空里竟然有一颗星星,满怀希望,独自闪亮。




《美好的世界》,依然美好(节选)

  公众号 |  进姑娘jessie


https://mp.weixin.qq.com/s/9JUYQO60BCxMleW_jBQDTw


在养老院,当年轻人欺负残障人时,取笑甚至挑衅时,他不再和曾经一样打抱不平,暴力平事,而是鼓足怒气的眼睛,压下内心的火焰,讨好地和他们应和了一句玩笑。但这有逆本性本心,身心不一致带来内在的反抗,高血压引发心悸痛苦地让他呲牙吃药。身体上的伤都是情绪上的郁结。役所广司的演绎出神入化,台词越少,眼神的瞬息变化越耐琢磨。


残障人送给他波斯菊,他眼含温柔泪花接受,大雨骑车回家,接到前妻要约见的电话,一切都在变得美好。他冲回家里,收大雨淋湿的衣服,衣服在空中舞蹈,再无镜头。克制带来压抑的想象,这一幕的处理,也是得是枝裕和真传。



他,死了。在一切都在弯道超车进入大道时,悄然离场。他果然不能忤逆本心,当一个坐视不管的社会面具人,每一分压抑都在加重病情。电影最后的镜头从善意悲伤的人们转向东京密集的社区再转向湛蓝的天空。出现片名《美好的世界》。


许多观众黯然落泪,觉得名称是个反讽。不,《美好的世界》恰如其分,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有一篇诗歌作品就叫《美好的世界》。


我常常尝试踏上通往可怕的“现实”的道路,

那是官吏、法律、时髦和金钱行市主宰的地方,

但我始终孤独地逃跑,既失望又感到获得了解放,

返回那幻梦与令人幸福的痴愚如清泉喷涌的地方。


导演借用诗歌和镜头吟诵人物,并不是为了表达悲伤和对社会的不满,反而她是想用一个人物历经苦难最后努力向上地活着,来说明人间始终有善良有爱的人,能活在这样的天空下有诸多的生命体验,世界就依然是美好的。



怀抱希望,其实是在掩藏失望(节选)

  公众号 |  离想主义


https://mp.weixin.qq.com/s/Pe4_RhmAQSWA77Nd2j14DQ


电影的最后半小时,充满了意外的转折,观众的情绪跟着导演的节奏时起时落,最后归于平静,怅然若惘。


代办人帮他联系到一家安养中心,虽然是兼职,但他终于有了第一份工作,可以靠自己养活自己。他像个孩子一样奔跑,开心地“感觉像嗑药一样”。律师、超市店主都借钱给他,帮他付驾校的钱,晚上大家聚餐庆祝,并送他一辆自行车。



但在安养中心,他再次遇到挑战。两个年轻护工,在指导他如何工作时认认真真,印象很好,但他们却在角落里霸凌另一名年轻护工,他努力压抑动手的冲动。过后几个护工在屋里聊天,知道被打的年轻护工有残障,身体不协调,而且因为偷电动车,坐过牢,常被人欺负,打人的护工开始当众夸张的模仿残障护工的身体。此时的镜头正对着役所广司的脸,他一言不发的看着,看着,看着,突然眼睛一眯,说:“像的很呢!”。众人大笑。


黑道的老朋友劝他:“离开了监狱就要忍,忍了也不见得有好事发生,但是外面才有广阔的天空,别让这一切都成空了。”


邻友们劝他,要懂得得过且过,别人让你不爽时,不要理他,就当听不到。逃跑不代表失败,要有撤退的勇气,逃了这一次,才有机会挑战下一次。


他这次听进去了,他忍了。这是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役所广司的脸,眼神,张力十足。


怀抱希望,其实是在掩藏失望。


下班时,被欺负的残障同事,送他一束新鲜的波斯菊,他热泪盈眶。他带着波斯菊回到家,摔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规训的过程成为他走向死亡的过程。


是命运,亦是讽刺。


长泽雅美和仲野太贺饰演的电视节目编导,一直在说服役所广司上节目,长泽雅美说:“将你不断碰壁,到处遇险,却仍努力奋斗的样子,呈现在节目上,国人会有更多启发和感悟。”


役所广司说为了别人受启发我就要碰壁吗?


接下俩的一段话,似乎是长泽雅美代替导演说的话:“只要偏离了社会的轨道,就几乎很难在这个世上生存下去,仿佛踏错一步,就是死路一条。社会就是这么不友善。我们虽然走在社会的正轨上,却没有幸福的感觉,无法容许异类出现,其实我们内心的想法和你一样,却因为害怕被其他人排挤,所以不敢大声说出来。”


役所广司被说服了。



看完电影,很难说喜欢他还是反感他,他的缺点和优点,如此的司空见惯。暴躁的脾气,有时候是逞强斗狠,给他带来灾祸,有时候是急公好义,是他做人准则。打完欺负路人的两个混混以后,他问仲野太贺:“看到善良的人受欺负,就放手不管了吗?”


以暴制暴,是他的正义。



讽刺的是,长泽雅美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好节目的素材,她最关心的并不是役所广司如何回归社会,她要把他当做一个样本去观察,记录他所有的遭遇,有苦难有争议更好,那会引起更多人关注,节目就会更成功。仲野太贺逐渐意识到了长泽雅美的动机,他开始反抗,尽管自己生活困窘,很需要这次节目的资金支持,他最终依然选择放弃,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役所广司。他也是电影里最由衷关爱和帮助役所广司的人。


节目编导的冠冕堂皇,两个护工的霸凌,他们的恶更隐蔽,也更容易被人包容,平庸的恶是对役所广司的考验:强弱并无道理,善恶并不清晰,因果并未循环,正义从不纯粹,只要他懂了,他就能活下来。


变得“平凡”了,才是“正常”了。


这就是“美好的世界”。



在美好的世界里,救赎是否等同于死亡(节选)

  豆瓣电影 |  半月乡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980606/


印象深刻的是电影里关于三场逃跑的描述:第一次是采访主角三上的记者,在见到三上出于正义教训两个混混,三上满嘴鲜血地咬住混混的腰的时候,拿着相机的他,惊慌失措地跑了;第二次是三上去曾经的黑道兄弟那,在见到黑道兄弟即将被抓时被嫂子劝诫,他愧疚无奈地跑了;第三次是三上在福利院见到智力低下的同事被欺负,内心挣扎了很久当作没看见逃避了。


第一次是主角三上在出狱后,因为种种的不顺利,在面对记者的摄像机,作为曾经的黑道,满嘴鲜血地叫着记者的名字,想透过这种方式来彰显自尊。导演的处理是让记者跑了,可见并不认同这种方式来寻求认同。第二次主角的逃跑也是心态的转变,三上想着不能再重蹈覆辙了。而第三次逃避,恰恰是作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最大的悲哀,他为了保住工作,为了能重新开始,再次面对被霸凌,成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到最后,那个智力低下的被霸凌者还送了他一捧波斯菊,而戏剧性的是三上也因为意外在这天死了。电影在三上临死之际有个很长时间的镜头,一件背心在窗外被狂风骤雨下肆意吹打着,一如三上一心想抓住波斯菊,可现实的命运是那暴雨里的背心,随风摇曳,单薄且无力。


从通过暴力彰显仅存的自尊与价值,从逃离曾经的自己,再到成为那个沉默的大多数,他是幸运的,因为有很多人还关心着他,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他又何其不幸,甚至在放下自我的时候,已然已是死亡之际。





或许你想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入殓师》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白云之下》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行走距离》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Good Doctor》

 文艺批评·斜目而视 | 《中央车站》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文艺批评”

 

编辑 | 提燈

图源 | 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